欧洲女王风云录

楼主:尘洛若影 字数:260979字 评论数:10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第一章 光荣革命

革命,是矛盾与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无可抑制的爆发,意味着艰苦卓绝的斗争,革命的果实来之不易,其过程往往伴随着流血、牺牲。
关于革命,毛 曾有一个重要论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回顾人类历史,因为革命而引发的战争实在太多了,无数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尤其是改朝换代期间发生的革命,战争惨烈的程度更是令人目不忍视。
这世上流血的革命多如牛毛,相较而言,不流血的革命则凤毛麟角。因为极其稀少,所以意义重大,值得被人们铭记,甚至可以被冠以“光荣革命”之名。
在讲英国玛丽二世女王的故事之前,我们不妨先从英国的一场光荣革命开始看起。接下来,就让我们沿着时间长河逆流而上,回到17世纪,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开启的时刻。
1603年3月24日,统治了英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永远地闭上了她的眼睛。由于她终生未婚未育,都铎家族彻底失去了继承人,都铎王朝也就宣告结束了。
对于英格兰民众而言,女王驾崩是一种难言的悲哀,但对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而言,女王驾崩是莫大的欢喜。因为女王驾崩之前,指定他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而英格兰王国一直以来都在不列颠群岛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是不列颠群岛的第一大国,他能够成为英格兰国王,相当于乡巴佬进城,村长变市长,叫他如何不高兴呢?
自此以后,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来到英格兰,成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由于斯图亚特是他的姓氏,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遥想当年,詹姆斯一世的母亲玛丽·斯图亚特心心念念想要继承英格兰王位,使出了无数手段,结果却被伊丽莎白女王三刀砍去了大好头颅,成了断头女王;如今她的儿子啥也没干,轻而易举就获得了英格兰王位,真可谓世事难料,造化弄人。
尘洛若影2021-07-11 21:36: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詹姆斯一世作为一个外来客,他与英格兰贵族、民众之间的相处是很不和睦的。他一岁的时候就当国王了,从小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养成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性格,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鼓吹“君权神授”,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宠儿,是上帝专门派下来管理民众的使者,天老大他老二,其他人都得靠边站。
以前詹姆斯一世在苏格兰当国王的时候,自我感觉就好得不行,如今来到英格兰当国王,更是感觉自己要上天了。因为按照当时的政治格局,英格兰国王同时也兼任爱尔兰国王,所以詹姆斯一世实际上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三国的国王。
不列颠群岛就这么三个国家,詹姆斯一世简直就是一统三国,完成了前所未有的事业,他心里真的是美滋滋,干脆就自封为大不列颠王国国王,凌驾于历代君王之上。
自视甚高的詹姆斯一世,对他手下的臣子当然是很看不起的,这就引发了君臣之间的一些矛盾。
在当时,英国的政治体系是国王与议会共治天下,国王固然权力很大,但议会的权力同样不小,很多政策都需要经过议会的审批,才能够真正推行。就比如伊丽莎白一世在位的时候,假如遇到王权与议会相冲突的情况,那她往往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以免双方矛盾激化。
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位玩平衡的专家,能兼顾国内各个派系的利益,但詹姆斯一世不是平衡专家,他喜欢遵照自己内心的意愿办事,而不是倾听其他人的声音。
詹姆斯一世的这种做法,导致君臣之间的相处很不融洽,然而不管再怎么不融洽也好,詹姆斯一世毕竟是国王,议会成员毕竟是臣子,到头来也只能让他坐稳王位了。
1625年,詹姆斯一世回归上帝的怀抱,去天堂继续当上帝的使者。他的儿子查理一世继承王位,开始了新的统治。
尘洛若影2021-07-13 16:49: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查理一世像詹姆斯一世一样,平日里也喜欢鼓吹“君权神授”这一套,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他的很多做法甚至比他的父亲更加激进,导致君臣之间的裂痕比以往更深。
更为严重的是,查理一世的婚姻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那就是他娶了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妻子,来自法兰西的公主亨利埃塔·玛丽亚。
英格兰作为一个新教国家,对于天主教是非常敌视的。查理一世娶了这么一位天主教妻子,给他的政治生涯带来了很大隐患,民众对此极其不满,认为他的宗教立场有很大问题,没能彻底和天主教划清界线,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对新教不利的举动。
事实上,哪怕查理一世啥事儿也不干,他的妻子玛利亚也不可能会闲着。毕竟她是一位天主教徒,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传播天主教信仰,自从嫁到英格兰之后,她就一直试图让身边的新教徒改信天主教。为此,她甚至还特意兴建了一座天主教教堂,这座教堂的外观看上去平平无奇,内部装修却极其豪华,能让人进去之后感到极大震撼,进而对天主教心生向往。
事实证明,玛利亚王后的做法生效了,她成功地将一部分新教徒转变为天主教徒,让天主教势力在英国有所抬头。对此,玛利亚王后感到十分得意,她觉得自己拯救了迷途的羔羊,从异教徒手中夺回了信仰,让天主的荣光重新在英国境内撒播开来。
玛利亚王后这个天主教徒高兴了,可是英国的新教徒却感到不爽了。对于那个时代的欧洲人而言,信仰之争就是生死之争,一不小心就要出人命的,玛利亚王后如此肆无忌惮地在英国传播天主教信仰,这让他们怎么受得了?
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新教徒对玛利亚王后极其仇恨,进而对查理一世国王也产生了仇恨:该死的查理,难道你就不管一管你的老婆吗?你到底是站在你老婆这一边,还是站在英国全体新教徒这一边?
尘洛若影2021-07-13 16:59: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事实证明,查理一世是站在他老婆这一边的。当时,英国曾有人对玛利亚王后进行批评和指责,结果玛利亚王后毫发无损,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却被判刑、坐牢,直接就来了个无期徒刑,吃了很大的苦头。
查理一世不解决问题,却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让他与臣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了。到了1633年的时候,查理一世任命一个名叫威廉·劳德的人成为英格兰大主教,这愈发激起了民愤。
英格兰大主教的正式称呼叫做“坎特伯雷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全英国教会的主教长,地位十分尊崇,不过我们没有必要记这么复杂的称呼,还是简单称其为英格兰大主教就好了。在上一个故事当中,我们有一位老熟人,专业为亨利八世主持婚礼的托马斯·克莱默同志,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只可惜他后来被血腥玛丽女王给烧成了焦炭,骨灰都被扬了,结局实在是有点惨。
之所以要说威廉劳德坐上大主教之位,会激起民愤,是因为这位大主教的屁股坐得有点歪,不偏向新教,反而偏向天主教。他在主持教会仪式的时候,不喜欢按照新教的规矩来,反而喜欢按照天主教的规矩来,让参与仪式的新教徒感到极其恶心,仿佛吃了苍蝇一般。
我们中国人可能不太理解宗教仪式的重要性,那现在不妨来做个类比:中国人的婚礼仪式往往会有新人拜父母的程序,假如你今天去参加某个婚礼,看到的却是父母拜新人,请问你会有什么感觉?
相信没有哪个中国人会觉得这样的婚礼仪式是合理的,那么同样的道理,当时也没有哪个英国的新教徒会觉得这样的宗教仪式是合理的。
倘若威廉劳德只是在他的一亩三分地推行这个宗教仪式,那可能问题也不大。但问题是,不单只威廉劳德的屁股做歪了,连查理一世的屁股也坐歪了,这君臣二人在英格兰搞事还不够,居然想要联手把这个仪式强加给苏格兰教会,在苏格兰也搞起来,让这两个王国的宗教活动得到统一。
假如这事儿真被查理一世和威廉劳德搞成了,那整个不列颠群岛的宗教仪式可就跟新教没啥关系,直接就跟天主教挂钩了。因为爱尔兰本来就是一个天主教王国,宗教仪式毫无疑问是按照天主教的程序来,要是英格兰和苏格兰也进行偏向于天主教的宗教仪式,那以后还会有新教的立足之地吗?
今天你要我改仪式,明天你是不是要我改信仰?我要是不改,后天你是不是要把我宣判为异教徒,把我绑到火刑柱上烧死?
宗教问题就是欧洲人的原则问题,而原则问题是绝对不能让步的。
当信仰新教的苏格兰人民收到来自伦敦的诏令的时候,他们出离愤怒了。
尘洛若影2021-07-13 17:29:5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他们宣布要誓死捍卫自己的信仰,拒绝执行查理一世的命令,不低头,不让步,不妥协!
这下子,可就轮到查理一世出离愤怒了。当时他就拍了桌子骂了娘,怒道:“反了,反了!连国王的话都敢不听了,信不信我砍死你啊?”
查理一世马上组织起了一支军队,让他们去砍苏格兰人。只可惜这支军队砍人不成反被打,好多人的脑袋就像西瓜一样,直接被苏格兰人给锤爆了,剩下那些脑袋没被锤爆的,也被揍得灰头土脸,最终只能哭着回家了。
这帮人回到伦敦之后,查理一世一看,咦,发生什么事了,怎么我的人少了这么多?再仔细一问,原来是这帮人在苏格兰被狠狠揍了一顿,有些人扛不住,直接就当场去世,凉了。
查理一世看到他的手下这番惨状,拍桌子骂娘已经形容不了他此时的怒气了,他简直要气得原地爆炸螺旋升天,不把苏格兰人揍得满脸桃花开,他们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查理一世当时就要组织起一支新的军队,去跟苏格兰人再战一场,但结果很遗憾,他发现自己组织不起来。原因很简单,两个字,没钱。
没办法,这年头大家都不好混,地主家里也没余粮,国王也不是想打仗就能打仗的。派兵出征,总得给人家发武器装备吧,工资多多少少也该给一点吧,你要是啥也不给,就想着打白条,那谁乐意帮你打仗呢,在家种菜难道不香吗?
查理一世没办法,只能召开议会,伸手问议员们要钱。要是在平时,他是很看不起议会的,他觉得这帮议员屁本事没有,一天到晚就想着分他的权力,真是想太多了,王国就得国王说了算,几时轮到臣民说了算?
尘洛若影2021-07-13 18:28: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然而查理一世现在受形势所迫,心里面再怎么不情不愿,也得耐着性子,在议会上听议员们对他的抱怨。议员们好不容易才有一次发言的机会,自然要毫无保留地倾诉心声,这个说他这里做的不好,那个说他那里做的不对,这个说他这里有毛病,那个说他那里有缺点,这个说他这里要改正,那个说他那里要认错……
查理一世听着议员们的抱怨声,心里简直烦透了。他只觉得自己左边有五百只小鸡,一直在叽叽叽叽;右边有五百只小鸭,一直在嘎嘎嘎嘎;前面有五百只蚊子,一直在嗡嗡嗡嗡;后面有五百只青蛙,一直在呱呱呱呱……
好端端的一个议会,吵得像菜市场似的——不,连菜市场都没这么吵,至少买菜的时候不需要用80分贝的音量大吼,但议员们群情激愤的声音绝对超过了80分贝,简直要先叫破议员们的喉咙,再震破查理一世的耳膜。
不得不说,英国议会的吵闹喧哗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哪怕直到21世纪的今天,英国议会也还是很吵,开会的时候不从座位上跳起来吼两声,感觉就像是白来了一样,体现不出自己的存在感。这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光荣传统,使得议员们一个个都练就了大嗓门,开会场面之激烈堪比辩论会总决赛。
尘洛若影2021-07-13 19:43: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如果要进行对比的话,中英两国开会时的样子简直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中国人开会的时候,领导在上面讲,观众在下面听,喧哗是不可能喧哗的;英国人开会的时候,领导在下面讲,观众在上面听,安静是不可能安静的。
之所以要说英国的领导在下面讲,是因为英国议会的会场格局是两边高中间低,领导站中间,议员坐两边,四面八方都有目光投向领导——中国是不流行这种会场的。
当然,英国的议会也不是所有时候都很吵,至少在上院开会的时候,议员们就比较安静,一个个都显得很有绅士风度。
事实上,英国议会的组成部分共有两个,一个是上院,一个是下议。
上院的英文名称叫做“HOUSE OF LORDS”,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上院就是贵族勋爵们的议院,简称贵族院。lord指的是贵族、勋爵,身份地位很高,英国国王或女王与大臣交谈的时候,一般会将大臣称之为“My Lord(我的勋爵)”,相当于中国皇帝开口说“爱卿”一样。至于中国人口中所说的“陛下”,在英国那边则叫做“Your Majesty”。
由于上院的议员们都是大贵族、大勋爵,如此高贵的身份就使得他们无法像市井之徒那样,动不动就跳起来大吼大叫,所以上院开会的时候往往很有秩序,大家都正襟危坐,显得彬彬有礼的样子。
但问题的关键是,上院的议员虽然身份尊贵,但议会的主要权力却不在上院,而在下院。
与世袭制的上院议员不同,下院议员是通过选举而产生的。下院的英文名称叫做“HOUSE OF COMMONS”,字面意思是指平民们的议院,简称平民院。
下院的议员成分很复杂,按身份来划分,包含一些小贵族、资产阶级、乡绅、骑士、街坊平民等;按地区来划分,则包含来自英国各地的议员。下院一共有650个席位,根据英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任何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只要平时遵纪守法,且没有精神病、不是破产老赖,都可以竞选下院议员职位。此外,英国还特别规定,上院议员不得竞选下院议员,因为下院代表的是社会中下层民众,上层大贵族与中下层民众之间存在天然的阶级隔阂,不能代表中下层民众的利益,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在下院会议中发声——当然,旁听可以,只要有空座位就行。
正因为下院的议员成分相当复杂,所以会场才会相当嘈杂。为此,英国人甚至编了一个段子,内容是这样的:
“你愿意一辈子跟600名吵吵闹闹、臭烘烘的生灵挤在一起吗?”
“当然不愿意,所以我从不参选议员。”
下院吵归吵,闹归闹,却是英国的权力核心,英国首相经常在下院和议员们展开辩论,有时候场面相当活泼欢乐,甚至堪称激情四射。因此有中国网友给英国下院取了个别名,叫做“英国德云社”。
尘洛若影2021-07-14 12:12: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在天涯越连载越感觉自己在玩单机,人气极其低迷
尘洛若影2021-07-14 22:12: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介绍完英国议会的基本情况之后,现在让我们回到1640年,看一看查理一世和他的议员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查理一世目前最大的诉求是:钱。他需要钱去打仗,没钱啥也干不了。
下院议员目前最大的诉求是:权。他们需要更多的自主权,更大的话语权。
双方目前最大的矛盾是:查理一世只想从议员们口袋里掏钱,却不想让他们分权;议员们只想从查理一世手中分权,却不想给他一分钱。
双方的诉求是完全矛盾的,这怎么可能谈得拢呢?所以这次议会前前后后持续了三个星期,最终也没谈出个所以然来,查理一世得不到他想要的钱,只听到了无休止的指责和抱怨,震得他的脑瓜子嗡嗡响,一怒之下就直接关闭了议会,再也不想听议员们瞎嚷嚷了。
由于这次议会只持续了三个星期,所以叫做“短期议会”。
既然有短期议会,那么相应的,就会有长期议会。
1640年11月,查理一世再次心不甘情不愿地召开了议会,也就是所谓的“长期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到1653年,才宣告结束,和短期议会相比,它存在的时间确实够长了。
其实查理一世并不想开这个议会,但他真的是没办法了,苏格兰人在英格兰境内闹事闹得很凶,他的军队打又打不过,最后只能停战赔款,但他连赔款的钱都没有;英格兰人也不消停,各地都有市民暴动,对他的统治表示抗议,还递交了请愿书,要求他重新召开议会。
如此内外交困,查理一世根本无力应对,只能召开议会,寻求议员们的帮助。然而从此刻开始,有求于人的查理一世,就不得不任人摆布了。
长期议会开启之后,议员们以叛国罪的名义逮捕了深得查理一世宠信的劳德大主教,既然他屁股坐歪了,不偏向新教,反而偏向天主教,那干脆连脑袋也不用要了,砍了吧。
劳德大主教被砍之后,议员们进一步扩大战果,他们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对国王的权力加以大幅限制,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且本届长期议会只能由议员宣布解散,而非由国王宣布解散。查理一世先前巧立名目征收的很多苛捐杂税,都被长期议会废除了,同时,议员们还郑重其事地在法律条款里加上了这样一句话:一切税收都必须经过议会同意。
税收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查理一世失去了征税的权力,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经济来源。有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查理一世没了钱,还能高高在上吗?显然是不能了。
尘洛若影2021-07-22 19:56: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对此,查理一世服不服呢?他当然是不服的。
不服就要搞事情,他隐忍了一年多之后,感觉自己准备充分了,就在1642年1月亲自率领卫兵前往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试图抓捕下院的几名领袖。
然而下院领袖也不是瞎的,查理一世这么大的阵势,他们当然看得见,哪能这么轻易就被查理一世抓住呢?当时就脚底抹油,溜进了伦敦城中。
查理一世来势汹汹,又想在伦敦城中四处抓人,然而他的这一举动遭到了伦敦市民的集体反抗,他们拿起武器,向查理一世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让他赶紧滚开,这里不欢迎你!
查理一世和他的卫兵队就算长着三头六臂,也打不过伦敦这么多市民,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走人了。他一路向北,来到诺丁汉城,在这里建立了大本营。
驻扎下来之后,查理一世越想越气:哪有国王被驱逐出王都的道理!难道这些人眼中只有议会,没有国王吗?真是反了天了!
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汉宣布,说议会造反,背叛国王,实乃人神共愤之举,要求各路诸侯起兵勤王,剿灭议会乱党!
就这样,一场内战正式爆发了。
这场战争打得很艰难,不仅仅是因为战争本身,更因为查理一世的国王身份,让议员们的心生顾虑。当时的一位议会军将领曼彻斯特,更是说出了一句名言:“即使我们战胜国王99次,他仍是国王;可只要他击败我们一次,我们都得被绞死。”
尘洛若影2021-07-22 21:34: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之处。中国历朝历代发生了无数次内战,皇帝如果被击败,往往只有死路一条,新的皇帝会将他取而代之,怎会给他失败99次的机会?
《史记》当中有一句话,叫做“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二世保不住他的皇位,各路诸侯都想来争一争,谁能最终胜出,谁就能一统天下,谁还会记得前朝的皇帝?
中国这种群雄逐鹿争皇位的情况,在欧洲是非常罕见的,即便是有,也是贵族与贵族之间的争夺,与平民无关。如果一个欧洲人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王室血统,那他这辈子都别想当国王,根本不存在继承王位的可能性。想要像中国这样,农民也能通过起义的方式来夺取王位?那可真是想太多了。
不得不说“君权神授”这种思想在欧洲实在是太流行了,毕竟当时的欧洲人几乎就没有不信教的,只要你信了教,那就得遵从神的旨意,神将权柄授予国王,哪能轮得到普通人对此提出抗议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世界会发展,时代会改变,就连曾经高高在上的天主教也分裂了一个新教出去,“君权神授”只不过是天主教的教义之一,挡得住人们思想解放的洪流吗?
大人,时代变了。
最终,查理一世兵败被擒,在1647年2月,苏格兰人以40万英镑的天价,将他交给了英格兰议会。40万英镑的购买力,在那个时代大约能买100艘500吨的战舰,足以把一个国家的海军力量组建起来,由此可见查理一世的身价之高。
英格兰议会花了大价钱把查理一世买回来,议员们坐在一起协商该如何处置他。当时的议会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偏向于保守的长老派,一个是偏向于激进的独立派。长老派对查理一世还抱有幻想,认为他只要改了就是好同志,给国王一个认错的机会,大家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独立派的想法和长老派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打了那么多仗,到头来却还是让查理一世继续当国王,那这个仗打了还有什么意思?
长老派和独立派之间政见不合,互相拆台,最终引发了新一轮内战,而查理一世则乘乱逃脱。这一场内战的最终结果是独立派取得胜利,查理一世也于1648年12月再次落入了议会的手中。
当时的议会首脑名叫克伦威尔,他的做法相当激进,直接就快刀斩乱麻,在1649年1月连续召开四次庭审,最终宣判查理一世犯有“叛国罪、挑起内战罪、破坏法律和人民自由罪”。
对于一个国王而言,“叛国罪”这个罪名简直就是在搞笑,至少查理一世就是这么认为的——从来都只有臣子背叛国家,哪有君王背叛国家的道理?所以查理一世在庭审期间根本就懒得为自己辩护,别人爱说什么就是什么,他甚至觉得整个法庭都是在搞笑,世俗的法庭有什么权力去审判君权神授的国王呢?
然而不管查理一世怎么想,这些罪名最终都落到他头上来了。1月30日这天,查理一世被斩首示众,成为继斯图亚特女王之后的第二位断头君王。
说起来,斯图亚特家族可能有些风水不好,英国历史上只有两个断头君王,全是他们家族的人,而且一个是前任女王,一个是在任国王,前任和在任、男和女都占齐了。
我们中国人生孩子喜欢凑成一个“好”,英国的斯图亚特家族反其道而行之,砍头凑成了一个“好”,我也不知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尘洛若影2021-07-23 17:22: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俗语有云:屠龙者终成恶龙。
弑君者克伦威尔将查理一世斩首之后,开始了他在英国的独裁统治,很多议员对此表示不服,最终在1653年召开议会想要对抗他,结果却被他强行解散了议会。这一届从1640年开始的“长期议会”,也就到此结束了。
我们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里,通常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这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导致国王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实施,一种全新的政体被建立起来了。同时,查理一世被当众斩首,也打破了“君权神授”的神话,在民众内心之中埋下了一颗自由的种子,让人们从思想层面得到了解放。
如此看来,查理一世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愿他安息。
尘洛若影2021-07-23 17:47: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查理一世被斩首之后,英国又先后迎来了两位国王: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他们分别是查理一世与王后亨利埃塔·玛丽亚所生的长子和次子。关于查理二世的事迹,我们不必管他,只要看詹姆斯二世就行了。
1633年,詹姆斯王子呱呱坠地,本该幸福快乐地长大,只可惜在他很小的时候,英国就爆发了内战,结果他直接就被关押了起来,日子过得惨兮兮。后来他在1648年的时候瞅准机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女装大佬,成功掩人耳目,漂洋过海逃到了荷兰。
查理一世被斩首的消息传到荷兰之后,詹姆斯王子吓得不行,两腿一哆嗦,就溜到法国去了。法国是他老妈的娘家,在这里,詹姆斯王子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他加入法国军队,为法兰西而战。
1658年9月,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与世长辞,死前指定自己的儿子理查德为护国公继承人。这种父死子继的做法,与国王并无不同,只不过换了一个名义而已,因此遭到了民众的普遍质疑。
如果理查德能证明自己的实力,那倒也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他没有实力,无法证明自己,根本就压不住军中其他将领,反而被别人给压制住了,一点儿浪花也翻不起来。
结果到了1659年5月,理查德就被迫辞职,灰溜溜地走人了。
理查德这一走,英国政府就陷入了权力真空期,现在群龙无首,谁来当老大才好?
英国人心里一寻思,算了吧,反正克伦威尔玩的也是父死子继那一套,只不过把“国王”换成了名义上的“护国公”而已。既然要玩,那就玩咱们以前熟悉的玩法,反正大家都认可,没有争议,省得扯皮。
于是英国人就漂洋过海,把流落在外的查理王子和詹姆斯王子这两兄弟给接回来了,说国王这个位子始终是要有人坐才行,不然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查理王子你是老大,按惯例应该由你来当国王,詹姆斯王子你是老二,是第二顺位继承人,就这么愉快地决定啦!
就这样,在1661年4月,查理王子成了查理二世,到了1685年2月,他驾崩了,轮到他的弟弟詹姆斯当国王,成了詹姆斯二世。
此时的詹姆斯二世,已是年过半百之人。关于他继位之后的事情,我们稍后再讲,现在先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
1659年,26岁的詹姆斯王子遇见了22岁的女子安妮·海德。这一场邂逅说不上浪漫,与郎才女貌无关,也缺了几分海誓山盟,纯粹是因为政治需要,所以两人就在一起了。
1660年,两人正式举办婚礼,并开始了传宗接代的千年大计。
尘洛若影2021-07-23 19:25: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在婚后的11年时间里,安妮海德仿佛生育机器一般,连续生了8个孩子,如此高频率的生育,最终导致她被拖垮了身子,在生完第八个孩子之后,很快就没了呼吸。
至于这8个孩子,只有2个活到了成年,另外2个不满四周岁就死去,4个不满周岁就夭折。王室家族尚且如此,普通家庭更不必说,古时医疗卫生条件之恶劣,由此可见一斑。
幸存下来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儿,其中一位家中排行老二,名叫玛丽·斯图亚特;另一位家中排行老四,名叫安妮·斯图亚特。巧合的是,这两位公主后来都当了女王,让斯图亚特王朝散发出了最后的余晖,直到安妮女王因为死后无嗣,这才让汉诺威王朝接过了权杖。
接下来,这个故事当中的第一位女主角,玛丽·斯图亚特,即将闪亮登场。由于她的名字和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一模一样,所以我们还是直接叫她玛丽二世(Mary II,1662年—1694年)就好了。
1662年4月30日,玛丽二世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捏着两个小拳头,不知所措地大哭起来。一对年轻的夫妇看着她,脸上满是慈爱的笑容,说:“小宝贝,欢迎你的到来。从此以后,你的名字就叫做玛丽。”
时间过的很快,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玛丽二世从哇哇大哭,到牙牙学语,从连滚带爬,到健步如飞,从黄毛丫头,到窈窕淑女,真可谓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接下来,我要讲一个关于玛丽二世的八卦,之所以要说是“八卦”,是因为我找不到可靠的证据来证明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大家随便看看就行,莫当真。
坊间传闻,说玛丽二世是英国史上唯一的同性恋女王,在她的少女时期,曾爱过一个女子,那个女子的名字叫做弗兰西丝·阿斯普利。据说玛丽二世给弗兰西丝写了三百封信,在信中,她毫不掩饰地称呼对方为“丈夫”。
我对这个传闻很感兴趣,然而我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这些信件的相关资料,因而无法确定此事的真假。
相较而言,我在撰写《都铎玫瑰——女王荣耀与悲歌》一书的时候,查阅了很多资料,看过很多信件的副本,比如亨利八世写给安妮博林的情书、罗伯特写给伊丽莎白的情书、斯图亚特被关押期间与外界的密信等等。有了这些详实资料作为支撑,写作的时候才能了然于胸,有的放矢,不至于贻笑大方。
基于这个原因,我只能说关于玛丽二世同性恋这一事件,属于历史八卦范畴,大家知道可能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了。当然,如果确实有人知道这些信件的具体出处,那也不妨联系我(新浪微博:梁吉泉;微信公众号:尘洛若影),好让我开开眼界。
尘洛若影2021-07-24 21:14: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不管玛丽二世少女时期爱过谁,爱的是女子或男子,她的婚姻都不是由她做主的。生在王室家族,就要有政治婚姻的觉悟,一切都是出于政治考量,婚姻与爱情是完全可以割裂开来的。
那么,玛丽二世最终嫁给了谁呢?
接下来让我们转移视线,把目光投向英吉利海峡对面的尼德兰。
尼德兰是荷兰的前身,原本属于西班牙,在菲利普二世执政时期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比英国要来的更早,但由于这次革命最终的结果只是建立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而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再加上尼德兰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不如英国,所以我们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并没有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
在1650年的尼德兰,一个名叫威廉·亨德里克·范·奥兰治(William Hendrick Van Orange)的男孩出生了。他是尼德兰大总督兼奥兰治亲王威廉二世唯一的儿子,在他出生的前八天,威廉二世就因为感染天花,不幸去世,连自己的儿子长什么样都没能看到。
有些事情就是时也命也,同样是感染天花,伊丽莎白一世就能活下来,威廉二世就得死去,导致两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截然不同,这有什么办法?
11月14日,小威廉刚一出生,便成为了奥兰治亲王,原本因为威廉二世的死去而感到悲伤的人们,看到新生儿那可爱的样子,心中的忧愁也不由自主地变淡了。
小威廉的母亲名叫玛丽·亨利埃塔·斯图亚特(Mary Henrietta Stuart,1631年-1660年),这个名字看起来是否有点眼熟呢?斯图亚特,是当时英国国王的姓氏,亨利埃塔,是查理一世的王后亨利埃塔·玛利亚的名字。所以,她的名字是以父之姓,以母之名,前面再加一个欧洲人常用的玛丽,才凑成了现在的她。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故事里已经出现过很多很多个玛丽了,以后还会出现更多的玛丽,我真的无法想象在欧洲大街上喊一句“玛丽”,到底会有多少个美女回头,大概会有很多很多吧。
这位玛丽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油然生爱,她思来想去,决定给儿子取名查理。因为她的父亲是查理一世国王,兄长是查理二世国王,如果她的孩子将来能成为查理三世国王,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然而当这位玛丽将自己的意见告知孩子的奶奶的时候,对方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不,我要给他取名威廉。”
“为什么?”
“因为他的父亲是威廉二世,所以他以后要继承父亲的基业,执掌尼德兰大权,成为威廉三世。”
为了给孩子取名字,婆媳二人起了一番争执,至于争执的结果则是:
我的孩子,当你出生的那一天起,整个尼德兰的的森林都在低语着这个名字:威廉·亨德里克·范·奥兰治!
我的孩子啊!我自豪地看着你一天天长大,成为正义的化身。
记住,我们一直都是以力量和智慧在统治着王国;
同时,我也知道你会在谨慎地使用自己强大的力量;
但是真正的胜利是激励人民的希望!
总有一天我的生命将抵达终点,
而你将加冕为王!
尘洛若影2021-07-25 09:21: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