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解放》——社会漫谈2013年

楼主:海角大王 字数:35183字 评论数:2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8
海角大王2014-02-05 05:00:35 发布在 天涯杂谈
7
海角大王2014-02-05 05:03:26 发布在 天涯杂谈
6
海角大王2014-02-06 10:52:09 发布在 天涯杂谈
5
海角大王2014-02-07 06:24:15 发布在 天涯杂谈
现在,我们描述一个人会用理性或是感性来形容,其实理性就是说理智大于情感,感性呢则相反,说明他处理问题是感情大于理智。

我们说话、做事,到底哪方面多一些才对呢?是不是理智一定要超过情感呢?另外感情用事好像就有点贬义,是不是这样子呢?

有本名著叫做《情感和理智》,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海角大王2014-02-07 22:59:41 发布在 天涯杂谈
《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小说作品,于1811年首次发表。

故事主要是环绕两个女主角的遭遇,达什伍德(Dashwood)一家的两姊妹,爱莲娜(Elinor)、玛丽安(Marianne)性子截然不同,大姐爱莲娜性格平稳,理性,稳重而不善于表达感情,恰恰代表了“理性”;反观排行第二的玛丽安,却浪漫热情而冲动,热爱诗词音乐,象征“感性”。

话说达什伍德太太跟她的三个女儿——爱莲娜、玛丽安和玛格丽特一直倚靠达什伍德先生的财产过活,然而,当达什伍德先生过身后,四人顿失经济支柱。由于她们的家诺兰(Norland)必须由他们的同父异母的兄长,约翰·达什伍德(John Dashwood)承继,所以她们一家都要被扫地出门。约翰虽受父亲所托照顾后母和妹妹们,但最后仍因他自私刻薄的妻子芬妮(Fanny Dashwood)劝说而打消念头。结果四人在自己家里反而不受欢迎,被迫出外寻找新居所。

大约在这时候,诺兰来了一位拜访者,就是芬妮的兄弟,爱德华·费华士(Edward Ferrars),一个安静和善而有风度的绅士,很快便博得长女爱莲娜的爱慕,然而,正当他们日夜滋长感情之际,母亲和三姊妹却不得不搬走了。况且费华士太太希望爱德华可娶一个有财有势的小姐,所以爱莲娜也不敢奢望什么。

达什伍德太太在远房表亲约翰·米德顿爵士(Sir John Middleton)的巴顿小屋找到了新的居所,搬家后,三姊妹忙于适应生活和结识朋友。在这群人中,有一位绅士最为出众,那就是勃顿上校(Colonel Brandon),一位年约三十五的男士,富有而沈稳博学,是米德顿爵士的老朋友。他显得对二女儿玛丽安相当感兴趣,于是某些多管闲事之人,例如:米德顿爵士的岳母詹宁斯太太(Mrs. Jennings),便开始胡乱猜测起来(玛丽安自然很不高兴),只是二人年龄差距大,玛丽安又认为年纪像勃顿上校般大的人根本不会有爱情,所以不大愿意接受他。相反在这时,玛丽安有次在外跌伤了脚,并被一位名为韦勒比(Mr. Willoughby,又译威诺贝)的先生救回。英俊潚洒韦勒比先生很获得众人的好感,而且和浪漫感性的玛丽安迅速打得火热。他从此每天到小屋拜访,虽然身边的人都没有问,但二人亲密程度已令大家以为他们秘密订婚了。只是,事情才过了没多久,韦勒比却忽然声称为伦敦的生意须离开一年,之后无故搬走,令玛丽安伤透了心。

爱德华终于来到巴顿小屋探访,但他看起来不开心,而且对爱莲娜极疏远。爱莲娜很担忧,幸且她对母亲和妹妹们的责任感令她没有沉溺在哀痛之中。

在此不久,达什伍德一家更巧合认识了米德顿夫人的亲戚,露西·斯特小姐(Lucy Steele),斯特小姐是屡主动接近爱莲娜,后来更刻意透露她和爱德华·费华士不但认识,而且更秘密订婚多年!爱莲娜得知,明白爱德华当年年轻冲动才许下婚约,现又不愿辜负诺言,才有如此的表现。仍心系爱德华的爱莲娜失望又痛苦,但仍遏力抑制自己,强迫自己忘掉她深爱的人。

后来,达什伍德最大的两个姊妹和斯特小姐跟随詹宁斯太太到伦敦过冬,玛丽安寄了很多信给韦勒比先生但收不到回复,终于相遇的时候却发现他态度冷淡,并已恋上另一位富家小姐(Miss Grey)。玛丽安被爱人抛弃,伤心欲绝更大病一场。而以此同时爱德华的家人发现他和斯特小姐门不当户不对的婚约,大发雷霆并要断绝他的经济来源……


海角大王2014-02-07 23:01:36 发布在 天涯杂谈
1795年,奥斯丁19岁时完成了本书初稿,当时命名为《爱莲娜和玛丽安》。这是她第一本长篇小说,主人公两姐妹不同的性格也许正是作者本人和她的姐姐卡桑德拉的写照。

奥斯丁的传记作者克莱尔·托马林(Claire Tomalin)认为,《理智与情感》主题表现得摇摆不定,因为奥斯丁在写作过程中对最终应该让理性还是感性获胜有些犹豫。

她赋予了玛丽安一切吸引人的特质:聪颖、音乐天赋、坦诚,感情丰富;她笔下的威洛比尽管有种种缺点,但确实爱着玛丽安、欣赏玛丽安;因此不少读者认为玛丽安最终与布兰顿的婚姻并不是理想的结局。

当然这个结局确实将理性和感性的主题体现得很好:理性的姐姐克服了种种障碍与她的真爱结合;感性的妹妹则以理性的选择为自己找到了归宿。

这本小说中展现了奥斯丁不露声色的讽刺才华,对米德尔顿、帕尔墨一家、詹宁斯太太等人的描写带有浓厚的喜剧色彩。
海角大王2014-02-07 23:03:31 发布在 天涯杂谈
理智与情感,在我理解。相当于一辆车的驱动和方向,当方向正确时,驱动力越大车子开得越快,不过呢?不管什么时候,车子越快就越不安全;当方向错误的时候,驱动力越小犯的错误就越小,这时候要是驱动力大了,那么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跑越远,同时还伴随着越来越大的危险。

那么在人身上,效果也是一样的。人们常常会因感情冲动犯下错,甚至犯了罪。但不会因为理智的原因作出同样的事。

不过人太理智也有很不好的一方面,那就是在感情生活方面。就因为太过理智,这样的人往往错失爱情和爱人。其实这方面,理智并不擅长和预见感情的事。此时此刻,还是让感情做主比较好,而理智呢?请暂时靠边歇着去。
海角大王2014-02-07 23:10:13 发布在 天涯杂谈
理智与情感,在我理解。相当于一辆车的驱动和方向,当方向正确时,驱动力越大车子开得越快,不过呢?不管什么时候,车子越快就越不安全;当方向错误的时候,驱动力越小犯的错误就越小,这时候要是驱动力大了,那么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跑越远,同时还伴随着越来越大的危险。

那么在人身上,效果也是一样的。人们常常会因感情冲动犯下错,甚至犯了罪。但不会因为理智的原因作出同样的事。

不过人太理智也有很不好的一方面,那就是在感情生活方面。就因为太过理智,这样的人往往错失爱情和爱人。其实这方面,理智并不擅长和预见感情的事。此时此刻,还是让感情做主比较好,而理智呢?请暂时靠边歇着去。
海角大王2014-02-07 23:10:52 发布在 天涯杂谈
古今中外能做大事的,却毫无例外的都是受强烈感情驱动的人。这种强烈的感情,有的是民族自尊心,有的是受压迫引发的复仇欲望,有的是强大的抱负或者使命感。而靠理智主导的人则为这些人所用,或辅助或追随。
海角大王2014-02-08 01:30:09 发布在 天涯杂谈
古今中外能做大事的,却毫无例外的都是受强烈感情驱动的人。这种强烈的感情,有的是民族自尊心,有的是受压迫引发的复仇欲望,有的是强大的抱负或者使命感。而靠理智主导的人则为这些人所用,或辅助或追随。
海角大王2014-02-08 01:31:13 发布在 天涯杂谈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话虽然说得过头,但是强调的重点却很清楚。这显然不是理智而是情感取胜,很多时候在困境面前的坚持靠理智是无法再向前推进了,这个时候唯有意志最坚强、感情最热烈、性格最顽固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
海角大王2014-02-08 01:34:40 发布在 天涯杂谈
9
海角大王2014-02-09 19:56:18 发布在 天涯杂谈
8
海角大王2014-02-09 22:52:52 发布在 天涯杂谈
在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支持我们坚持到底的是什么?巨大的热情推动下、疯狂地不计一切代价似的做法,在理智的人看来是绝难理解的。但往往这样的做法能在绝境下闯出一条生路、杀开一条血路。而理智的人,此时恐怕早已放弃或者投降了,这就是感情用事和理智用事的最大不同。当然,每个人的理念不同、价值观不一样。在你看来必须坚持到底的事,在别人眼里分明是早该放弃的事。这也是,彼之蜜糖吾之毒药这个说法的来由。
海角大王2014-02-10 21:28:41 发布在 天涯杂谈
普通人也有感情和理智,和大人物相比并不逊色。但是,由于大人物拥有更大的气场和能量。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和事,所以会被人反复研究,这样的事很少会落到普通人头上。即便是有,也是那种大面积的普遍性调查。

历史上,最感情用事的人是谁,他们又干了什么样的事情?

历史上,最理智的人又是哪些人?他们克服感情冲动,又是为了什么?
海角大王2014-02-15 06:07:35 发布在 天涯杂谈
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公元607年,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遇到高丽使者。炀帝以高丽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句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一直未前来。

公元607年(大业三年)隋炀帝下命令修筑从陕西榆林到北京的驰道,宽为一百步,长达三千里。此外还修筑了两条以涿郡蓟城(今北京)为交汇点的陆路干道:一条自南向北,一条由东往西。

公元608年(大业四年)隋炀帝再发河北诸军百余万开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这是南北大运河中最长最重要的一段,“长三千里,广百步”。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

公元609年(大业五年),在蓟城(北京)建临朔宫,作为讨伐高丽的基地,驰道与永济渠是水陆两条军需供应线。公元610年(大业六年),炀帝明确的告诉大隋的将军们只有现在建立有利于中国的开辟山河不朽功勋,才能得封赐,你们的子孙们才能世代享受你们的恩德。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隋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由此对高丽的战争全面爆发!


海角大王2014-02-16 07:39:57 发布在 天涯杂谈
公元612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炀帝将军队分成左、右12军,史称全军队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这年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隋先头渡河的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等战死。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进围辽东城。每当城池将陷时,守军便用缓兵之计,诸将为炀帝训令束缚,不敢专擅,致使辽东城久攻不下,数十万大军困顿于一坚城之下。

六月,隋炀帝亲至辽东城督诸军攻城,同时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九军共30.5万人,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宇文述军一日七胜,很快渡过萨水(注:今朝鲜清川江),进至距平壤30里处。乙支文德佯为请和,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

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殿后的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战死,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经海道入浿水(注:今朝鲜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处击败高句丽军,乘胜以精甲4万攻城,遇伏大败,还者不过数千人,退屯海边。及闻宇文述兵败,亦引军还。

八月底,炀帝下令撤军,第一次征高句丽以惨败告终。

注:乙支焦点透镜(Ulchi-Focus Lens)是美国、韩国联合举行的以朝鲜为假想敌的联合军事演习。2006年8月21日至9月1日在韩国举行的该军事演习中有8000多名美军和数十万韩国军队参加。这个演习,最近改名为乙支自由卫士演习。乙支就是上文我们讲到的乙支文德!为什么以朝鲜为假想敌的联合军事演习,名称却从历史上对中国作战并获胜的将领名字上取得呢?这里面的意味,值得大家好好琢磨一下!

海角大王2014-02-16 07:42:29 发布在 天涯杂谈
这次失利,令人不禁想到汉末三国时期的刘备。他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大怒兴兵,联营六百里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一把火弄得惨败而回。
海角大王2014-02-16 07:44:37 发布在 天涯杂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次出征炀帝接受上次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包围辽东城,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正当辽东岌岌可危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

炀帝大惊,不得不密令撤军,军资、器械、攻具及营垒等皆弃之而去。第二次征高句丽又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当时造反的不止杨玄感,而且还有一个重磅级人物——李密。李密后来反客为主,杀了翟让,成为瓦岗起义军的总瓢把子。大名鼎鼎的神箭手王伯当就是他的死忠、铁杆粉丝。

大业十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

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注:即卑沙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时高句丽因连年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乃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遂班师还朝!

三次对高丽的战争,隋朝损失巨大。

根据历史记载,每次战争动用部队都在百万,前后动用了数百万军队,劳民伤财,最终因为不懂军事和不恤百姓而灭亡!


海角大王2014-02-16 07:45:13 发布在 天涯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