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怕和爱——细说《资治通鉴》那些人那些事(持续连载)

楼主:祁连岳 字数:141168字 评论数:1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5
在战国历史舞台上,虞卿名声并不大。但这一番谋划堪称经典,向我们展示了一次正确的谋划的几个关键所在,可以说是一堂关于决策的示范课。
我们一一来看。
当长平之战失利后,赵国元气大伤,灭亡似乎已经迫在眉睫。此时秦国突然表示可以撤军媾和,仅仅需要赵国付出六个县城的代价。对于赵国,这无疑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没有理由不接受。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会赶紧抓住这个死里逃生的机会。赵王显然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他赶忙派出使者去秦国谈和,可以想象,他应该还会担心去晚了秦国变卦,耽误了媾和大计。
但这里其实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秦国为什么撤军?
显然,绝不是秦国大发善心,可怜赵国,放赵国一马。秦国之所以会撤军,原因只有一个,秦国虽然打赢了长平之战,但其实再无力或者无法继续攻打赵国。或者士卒疲敝,或者国力耗尽,或者宫廷争斗,或者国家干预。总之,撤军、谈和是秦国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表面上看上去赵国需要这次和谈,但实际上秦国也同样需要这次和谈。既然如此,那么赵国为什么要那么积极地主动献上六县,巴结秦国呢?为什么不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呢?
那么为什么赵王没有想到这一点?因为恐惧。长平之战实在太惨烈、太恐怖,赵王或者说赵国太需要喘口气了,所以一旦秦国送上了和平的契机,他们便本能地紧紧抓住,生怕失去,根本没有心思去思考背后的东西。
但虞卿越过恐惧,洞察到了最关键、最根本的东西,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这是虞卿教给我们的第一条智慧,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把握最根本与最关键的因素,这是你做出正确决策的第一步。

6
在这个场智慧的交锋中,虞卿与楼缓重要的一个分歧,是他们对其他诸侯国心态的判断。
在楼缓看来,其他诸侯国就是环伺在四周的群狼,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冲上来撕碎赵国、瓜分赵国。
他们看不到长远的利益,意识不到迫在眉睫的危机,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只是一群凭着本能行动的野兽。
但虞卿觉得不是这样的。
其他诸侯王固然有短视的一面,也确实常常无视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但是,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还是有明白人的,他们还是能看到背后的危机,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
这其实就是人性,人性就是兽性与神性的混杂,兽性完全出于本能,只图眼前小利。兽性支配下,但其他诸侯国看到赵国面临危机时,确实会冲上来,将赵国瓜分蚕食殆尽。
但人性中还有神性的成分。神性有时表现为理性,有时表现为道德。当赵国面临被秦国吞并的危机之时,对于这些诸侯国君主来说,兽性之外,理性也在发言。理性告诉他们,赵国灭亡,接下来就是他们。所以此时最重要的并不是瓜分赵国,而是营救赵国。哪怕这最终无济于事,但至少能将秦国东进的步伐稍微放慢一些。
事实证实了虞卿的判断,诸侯联军的干预正是逼迫秦军撤退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是虞卿交给我们的第二条智慧,理解人性,既理解人性中的兽性,也理解人性中的神性。所以人性有时卑劣、有时高尚,有时愚蠢、有时睿智,有时卑劣中有高尚,愚蠢中有睿智。
这是你做出正确决策的第二步。
祁连岳2022-04-01 17:20: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
如果我们回看楼缓与虞卿的论辩,我们会发现,对于其他诸侯国的判断固然是楼缓与虞卿的分歧之一,但二人最重要、最根本的分歧其实在第三点:姿态。
姿态,就是你展示给外界的形象。
楼缓主张,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赵国要想生存,就应该像一个弱者,展现出无所作为、准备躺平的姿态,然后巴结强者,寻求秦国的庇护。虞卿的原话是“慰秦王之心”,巴结秦王、奉承秦王,让秦王开心了、满意了、舒服了。这样秦国就会可怜你、罩着你,其他国家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然后你赵国才能安全。
但虞卿恰恰相反。在他看来,示弱绝不是求生之道,寻求强者庇护绝对换不来生存,向外界展示无所作为的躺平姿态绝对得不到安全,只能是死路一条。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尤其要坚强,向外界展示自己还能有所作为的姿态,用虞卿的原话来说,“示天下有能为也”,让天下人觉得,即便我赵国输了长平之战,即便40万赵军将士被秦国坑杀,但我赵国还没有屈服、没有废掉,还能做点什么,还能打。这样才能赢得天下人的尊敬,才能得到天下人的帮助。
这便是虞卿教给我们的第三条智慧,姿态至关重要,自助者天助,尤其在危机时刻,自强方能打开局面,弱者的姿态无法换来安全与保障。
这是你做出正确决策的第三步。
祁连岳2022-04-01 17:21: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8
把握最根本与最关键的因素,理解人性,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有为的姿态。这是虞卿在这场教科书般的谋略中教给我们的三个解决问题与困境的智慧。
第一点“把握最根本与最关键的因素”是关于问题与困境本身,要求你真正理解你所面对的问题,对你所面临的困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你所遭遇的危局有深刻的洞察。
第二点“理解人性”则是关于他人,要求你理解他人,揣摩他们的心理,以甄别谁才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而谁又是可以用利益打动的工具人。从而你才能判断如何借助他人的力量解决困境。
第三点“保持有为的姿态”则是关乎自己。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放弃自己,不要将自己的命运寄希望于他人的怜悯;即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要保持自强,就算只是一个姿态,一种表演。
祁连岳2022-04-01 17:21: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五十一、当“义”的精神被驱逐,我们最终失去了什么?

1
公元前258年,秦赵“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
长平一战,秦军摧毁了赵国军队的主力,此后,便一直对赵国都城邯郸采取围攻态势。赵国灭亡似乎就在旦夕之间。
这一年,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准备前往楚国求救,出发前,他准备在自己的门客中选取20位随从。但好选歹选只选中了19位,剩下的在赵胜看来实在没有能拿得出手的。
此时有一位叫毛遂的门客向赵胜推荐自己。
赵胜是看不上这位毛遂的。赵胜认为,优秀的人才身处这个世界,就如同锥子放入布囊中,总会锋芒外露,为人所知。而你毛遂呢,在我这里混了三年,居然默默无闻,我都没有听说过,可见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所以,赵胜说:“先生不能,先生留。”——先生你不行,你还是留下吧。
对赵胜的质疑,毛遂的回答是:我今天就是来请求处在囊中的,如果我早在囊中,早就脱颖而出了。
赵胜似乎认可了毛遂的这番解释,同意毛遂加入。
就这样,赵胜带着二十位门客出发了。

2
如你所见,这便是我们很熟悉的故事——“毛遂自荐”。
我们很熟悉这个故事,很大的原因是这个故事契合了当代的价值观——面对展示自我、职场上升的机会,你应该当仁不让,主动争取。
这当然不错。但是,公元前258年,后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国大军正在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这无疑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关键时期。因为赵国有可能在这一年被秦国灭国,这将可能使秦灭六国的大业提前三十多年完成。
如果是这样,后来的中国历史就有可能是另外一种走向。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司马光恐怕没有心情记录一个职场鸡汤故事。这个故事背后必定有些更重要的东西。
祁连岳2022-04-14 17:16: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3
我们继续讲故事。
话说平原君一行到了楚国,事情果然出了差池。赵胜出访楚国的目的,是寻求与楚国结盟,请求楚国出兵,解邯郸之围。
但对于与赵国结盟这件事,楚王犹豫了。
史载:“平原君至楚,与楚王言合从之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平原君到了楚国,对楚王讲述合纵抗秦的好处,从清早日出的时候开始讲,讲到中午,平原君的嗓子都冒烟了,楚王依然没有下定结盟的决心。
好个毛遂,他按剑历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两三句话边能说清楚,今天从早上开始说,中午还没能敲定,这是为什么?”
面对这个不懂规矩的门客,楚王自觉受到了冒犯。
他愤怒地呵斥:胡不下?吾乃与尔君言,汝何为者也?
——还不下去!我在跟你的主君说话,你算什么东西?
面对愤怒的楚王,毛遂按剑上前:“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大王您之所以能呵斥我毛遂,所仰仗的不过就是你楚国人多势众而已。但如今十步之内,你无法仰仗楚国的人多势众,大王你的性命在我毛遂的掌握之中。况且,我的主君就在这里,你又呵斥什么?
或许楚王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有些懵逼,或许他为眼前这个按剑待发的人所震慑。总之,他迅速降低了姿态。
毛遂趁热打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了楚王,签订了赵楚两国共同进退、抵御强秦的盟约。

4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赵楚两国签订了盟约,楚王立刻发兵援赵。最终,在诸侯联军的压力下,秦国撤军,邯郸之围因此得以解除。
而毛遂就是促成这一切的关键人物之一。
说“之一”,是因为在公元前258年这一年,在“毛遂自荐”之外,《资治通鉴》还郑重地记录了另外两个故事——“鲁仲连义不帝秦”与“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鲁仲连、侯赢、朱亥等等。
他们既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王侯将相,甚至不是那个时代的深入的参与者。他们充其量是一群非主流的边缘人,而他们的行为方式也相当的非主流,刺杀、欺骗、威逼,进入不了正统的官方叙事。
但在司马光的眼中,在这关键的一年,最值得书写与记录的,却是这三个颇有些非主流的故事,以及一群不那么主流的人物。
为什么是这么一群不那么主流的人物最值得记录?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这些主流的人物促成了“迫使秦国撤兵”这一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
但我认为,在司马光看来,这个结果固然很重要,但比起结果,这三个故事中贯穿着一个更重要的东西,一个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荀曰制礼。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是支撑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的三极。
“义之所在,虽万千人吾往矣。”孟子如是说。
祁连岳2022-04-14 17:17: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
那么,义是什么?
荀子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义,就是不屈服于强权,不计较个人利益。
其实,这二者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在官本位的中国社会,利益就来自于权力,有了权就有了利。如果一个人不屈服于权力,也就意味着他放弃了利。
所以,所谓义,就是不倾于权。
何谓不倾于权?
在毛遂自荐的故事中,面对愤怒的楚王,毛遂说:大王您之所以能呵斥我毛遂,所仰仗的不过就是你楚国人多势众而已。但如今十步之内,你无法仰仗楚国的人多势众,大王你的性命在我毛遂的掌握之中。
毛遂所表达的意思是,你楚王的威与势,不过来自于你背后楚国兵强马壮。如果剥除你背后的势力,你楚王也就是普通人一个,甚至还不如我毛遂。所以,你凭什么呵斥我?
在毛遂看来,衡量一个人,不能为他的身份与外在的权势所迷惑,要看他剥除了外物的加持之后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否有过人之处,有高贵的精神,以及值得人尊重的品性。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去掉你所在的平台对你的加持,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否有什么依然值得他人尊重的地方。
而就楚王而言,当剔除了平台——楚国,与身份——楚王,对你的加持,你楚王作为个体并比我强,也并不比我高贵。所以,我们作为个体,是平等的。
在大部分权贵都来自世袭的中国古代,对于大部分威势都来自身份加持的权贵,这简直是对权贵的釜底抽薪。
因为当剥除外物所加持的光环,他们往往一无是处。
既然如此,我凭什么要尊重、服从你?这样的权有什么值得我去尊重的?
这便是义,一种平视王侯的姿态。

6
但毛遂的故事只是“不倾于权”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故事“鲁仲连义不帝秦”为我们呈现了义“不倾于权”的第二个方面。
这一年,平原君除了向楚国求救,还向魏国发出了求救。
魏王虽然发兵,但对于是否救援赵国还心存疑虑,命令大军驻扎在赵魏边境观望形势,同时派一个名叫新垣衍潜入邯郸。
新垣衍的任务是说服赵王,共同尊秦王为帝,希望这种跪舔的姿势让秦王开心,秦王开心了,也许就会主动撤兵。
正在邯郸做客的齐国人鲁仲连听说了这件事,找到了新垣衍。
鲁仲连对新垣衍说:“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彼即肆然而为帝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不愿为之民也!”
秦国这个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呢?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所谓礼义,就是文明,就是周朝数百年间积累形成的文明普世价值。
首功就是在战争中割下的人头。当时的秦国崇尚军功,积累军功乃是秦国人上升的主要渠道。而秦国人记录军功,以割下的人头数量来计算。
所以,鲁仲连的意思是说,秦国是一个抛弃了文明礼义,崇尚赤裸裸的血腥暴力的国家。
如果这样的国家“为帝于天下”,那我鲁仲连宁可跳东海自尽,也不愿意当这样的国家的子民。
因为我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我不崇拜赤裸裸的强权,不屈服血腥的暴力。如果暴力无法被阻止,那么我宁可去死,也不远在强权暴力下苟且偷生。
这就是义,不屈服于强权的坚守。
祁连岳2022-04-18 16:41: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7
但义之“不倾于权”还有第三个方面。
魏王对于是否救援赵国心存疑虑,命令大军驻扎在赵魏边境观望形势。十万火急的平原君给魏国执政信陵君写了 。
同样是国际舞台上有头有脸的公子,平原君与信陵君是颇有些交情的,平原君的夫人便是信陵君的姐姐。
平原君在信中说:“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能急人之困也。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纵公子轻胜弃之,独不怜公子姊邪?"
——我赵胜之所以与你结亲,是认为你信陵君急公好义,能扶危济困。现在邯郸城危在旦夕,纵然你不把我赵胜当回事,难道你连自己的姐姐都不管了吗?
这话击中了信陵君的软肋。信陵君以急公好义名扬诸侯。你平原君可以要我的命,但不能说我不仗义。为今之计,只有以死明志了。他准备带领自己的门客去邯郸与赵国人共生死。
就这样,信陵君凑齐了百余辆车骑,带领门客出发了。
魏国都城大梁有一道门叫宜门,宜门有一个看门的老者叫侯嬴,也是信陵君的门客之一。
想当初,信陵君在府上大摆酒席,准备宴请府中门客。等宾客们都到齐了,信陵君却亲自去接一个特别的宾客——一个看守大梁宜门的老头。
当信陵君到达宜门时,只见这老头衣着破烂,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马车的上座。
对这样无礼的行为,信陵君并没有勃然大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厌恶。他恭恭敬敬地向这位老者行礼,亲自为老者驾车。
路过集市,老者去拜访自己的一位朋友——屠夫朱亥。二人旁若无人地交谈,将信陵君晾在一边。信陵君在旁边等待,神情愈发恭敬。
于是老者便认为信陵君是可以结交的。
老者便是侯嬴。
公元前258年的这一天,当信陵君率领着门客准备前往邯郸赴死之时,他特地绕道宜门,邀请侯嬴同去。但侯嬴拒绝了他。
侯嬴说:“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你自己多多保重,老臣不能跟你同去。
信陵君只好离去。但走出一段路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侯赢不是这样不讲义气的人,侯赢的冷漠背后定有缘由。他调转车头,再次回到了宜门。
"臣固知公子之还也!今公子无佗端而欲赴秦军,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我就知道公子您肯定会回来。现在公子您就这样迎击秦军,那就等于是拿肉喂猛虎,有什么用?
于是“公子再拜问计”。
侯赢便向信陵君献上了一个窃取虎符、矫诏发兵救赵的计谋。
这便是“信陵君窃符救赵”。

8
在这个故事中,义在何处?
这个故事展示的是:“义”,有所必为。
在侯赢看来,我既然选择了为你信陵君服务,我既然享受了作为门客的权利,那么我就要对主君有所报答,尽到我的职责与义务。
这是平等的交换。义士并不祈求权贵单方面的施舍。他们用自己的本领与服务换取生存资源,用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回报主君的赏识。士为知己者死,有时,义士甚至不惜为此献出生命。
在《史记》中,“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个故事有一个更悲怆的结局:当看到信陵君的车骑远去后,侯赢自尽。他以这样的方式来报答信陵君的厚待。
但“义”也有所不为。
为权贵服务并不意味着放弃了自身的独立,而完全沦为权贵的附庸。
义士的职责与义务并不是无限的。这个界限就是“以直报直”——用你对待我的态度报答你:如果你以国士待我,我则以国士的方式回报你;你以众人待我,我当然就只能以众人的方式回报你。
士固然不惜为知己者死,但也绝不会为不知己者死。
这就是义,有所必为,有所不为,及其背后平等与独立的价值。
祁连岳2022-04-18 16:42: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9
但在后世的官方叙述中,义往往被忽视,被消解。官家有时喜欢谈仁爱,有时喜欢谈礼法,但似乎很少有谁会倡导“义”。
“义”被逐出了庙堂。
原因也很明白。皇权需要的是无条件服从的奴才,是对暴力顶礼膜拜的愚民,是能被蝇头小利诱惑的细民。
义不能用暴力所屈服,不能用利益去诱惑;义有所必为,有所不为;义以独立的精神平视众生。这都再再指向对权力的不服从,与官家所需要的奴才人格全然相悖。
讽刺的是,在公元前258年,是几个“义士”拯救了危在旦夕的赵国,甚至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这是义在中国历史中的黄昏时刻。当秦帝国的车轮滚滚碾过,皇权敉平了所有的沟壑,普天之下无非皇帝的奴隶。义就失去了容身之地。
据说,礼失求诸野。义被逐出庙堂后,似乎也在草泽间获得了存在的空间。义似乎成了塑造草莽社会的核心价值。中国最杰出的反映草莽社会的小说《水浒传》说的便是一个“义”字。近现代以来兴起的武侠小说也将以塑造成江湖社会的精神核心。
但我想,这恐怕也是一个传说。我们所热衷幻想的,往往就是我们最缺乏的。真正的民间社会,“义”在其中究竟价值几何,真的很难说。
当我们再次回望那个人们还在谈论义、崇尚义的时代,我们不难发觉,当“义”被驱逐,我们似乎永远失去了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

10
曾经听过一首歌曲,写的虽是侠客,但我觉得倒写出了几分义士的风范,读来令人慨叹。
轻裘长剑,烈马狂歌。
忠肝义胆壮山河。
好一个风云来去江湖客,
敢与帝王平起平坐。
柔情铁骨,千金一诺。
生前身后起烟波。
好一个富贵如云你奈我何,
剑光闪处,如泣如歌。
一腔血流不尽英雄本色;
两只脚踏过了大漠长河;
三声叹、叹、叹只为家园故国;
四方人传诵着浩气长歌。
祁连岳2022-04-18 16:44: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五十二、白起,那些能做事却不太会做人的人不配活着吗?

1
公元前257年12月,在秦都咸阳西门外约10里的杜邮,曾经的秦国最高军事长官,但在两个月前被一撸到底,后世人称“军神”的白起收到了秦王派使者送过来的一把剑。
虽然后世的民间传说中往往有“宝剑赠英雄,红粉赠家人”的浪漫想象,但在官方正统叙事中,君主赐臣下剑,往往只意味着一件事——你用这把剑抹脖子吧。
白起只有自杀。在隆冬酷寒时节,在咸阳城西门外一个小小的驿站里,他用王赐下的剑自刭而死。
威名赫赫的武安君、战国军神,白起为什么走到了这一步?

2
事情要从长平之战说起。
三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白起指挥秦国军队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这是他一生功业的巅峰。
第二年10月,白起准备乘胜追击,兵分三路,一鼓作气攻取邯郸,灭亡赵国。
但这个计划遭到了秦国国相范雎的反对。
史载,韩魏两国集资,派苏代携带重金去秦国游说范雎。苏代对范雎做了一番分析,一旦白起攻占邯郸,范雎即将面临的处境:“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赵国如果灭亡了,秦国就要称王称霸了。白起攻占邯郸、灭亡赵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到时就会成为秦国三公。您能位居其下吗?就算你不想位居其下,恐怕也不可得了。
这是其一。
其次,在苏代看来,天下人都不愿意成为秦国的子民。所以如果赵国灭亡了,结果将是,赵国北边的领土会成为燕国的,南边的领土会被韩、魏占走,东边的领土则会被齐国占有,留给你秦国的其实是没有多少的。
综合这两点,你秦国还不如接受韩、赵两国割地求和的请求,同时,也能削弱白起的功劳。
仔细想想,苏代的观点其实是站不住的。一方面,二个观点是有些矛盾的。另一方面,他第二个观点是不太成立的。试想,秦国如果灭亡赵国,韩、魏、燕、齐真的会一拥而上,瓜分赵国吗?未必。如果韩魏等国真的能瓜分赵国,坐收渔翁之利,又何必派苏代游说范雎,割地求和?
不过即便苏代的观点漏洞百出,范雎还选择了接受苏代的建议。他说服了秦王接受韩、赵割地求和的请求,秦国罢兵。
史载,“武安君由是与应侯有隙”,白起与范雎开始有了嫌隙。
看来,这是白起走向死亡的第一步,与领导身边的红人结怨。
祁连岳2022-04-24 16:44: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3
以上是公元前259年农历十月的事。
但是,当《资治通鉴》写到第二年正月,劈头第一件事却是“王陵攻邯郸”。
我们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变故让秦王改变了主意。总之,公元前258年的正月,秦王派王陵率军攻打邯郸。之所以不派白起而派王陵,原因是白起病了。
但王陵的军事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并没有在战争中占据上风。而此时恰好白起病愈。于是秦王打算让白起替换王陵。
但白起拒绝了这项任命。他的理由是,在目前,秦国是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原因有三:一是邯郸实际上不好攻打;二是诸侯救援赵国的军队马上就要到了;三是秦国经过长平之战,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虚。
综合这三点,秦军必败。
白起拒绝了秦王的任命,秦王于是想到让范雎亲自前去请白起出山。想必秦王也深知范雎与白起之间的矛盾,想借这个机会弥合手下最重要的将相的嫌隙。
但范雎也失败了,“武安君终辞疾,不肯行”,白起最终还是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了秦王与范雎。
这是白起走向死亡的第二步——撂挑子。

4
既然白起不肯挑担子,秦王便以王龁替换了王陵。
但王龁的军事水平也不咋地,或者更准确的是,正如白起所言,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就连他白起也不行。
秦军失利的消息传到国内,白起又犯了第三个错误——刷领导脸面。
他以一个成功的预言家的姿态奚落秦王:“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大王不听我的话,现在怎么样啊?
我们可以想象,他这句话背后洋洋自得的神情。
这句话当然传到了王的耳朵里。“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愤怒的秦王强行命令白起上前线。
但白起也是刚,他宣称自己“病笃”——病实在重得不行了,就是不肯上前线。
白起把王和自己都逼到了一条绝路上。
(未完待续)
祁连岳2022-04-24 16:45: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
白起人生最后的阶段颇令人有些感慨。
公元前二五七年十月,白起被攘夺了所有的官职与爵位,免为“士伍”,也就是普通的士卒,并被发配到阴密。
十二月,白起所在的部队被征调前往位于如今山西临汾的汾城。
白起又一次病了,不肯随军前往。可以想象,白起虽然被免为士伍,但毕竟曾是秦国军界的最高领导,想必有些超然的地位。
但这一次白起不再有不服从的权力与资格。由于前线战事吃紧,秦王派人送来了最后通牒,必须出发,不准你白起继续留在咸阳城。
白起从咸阳西门出发,到达十里外的杜邮。这里,将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史载,王与应侯群臣谋曰:“白起之迁,意尚怏怏有馀言。”——白起走的时候,神情看上去很是郁闷,还骂骂咧咧的。
于是,秦王派使者送去了那把收割白起生命的剑。
有意思的是,白起虽然身死,但并没有被批倒批臭,他依然在民间有极高的声望。
可以想见,在秦国这样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在一个爵禄主要依靠军功积累的国家,家家户户恐怕都有人当兵或者当过兵,可能都曾经是白起麾下的一员。那些有爵禄的人家,他们所享受的爵禄恐怕都来自于白起带领他们收割的首级。
所以,他们怀念白起,四里八乡家家户户都祭祀白起。
但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说,白起无疑是一个灭绝人性的人屠,如今,这个人屠得到了他的报应。

6
当然,关于白起的命运,其实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关乎一个权力场中常常被人提及的东西——站队。
如果我们回顾白起发迹的经过,我们就会知道,举荐白起的,正是穰侯魏冉。
穰侯是太后的弟弟,是在当今秦王在位前期把持朝政的权臣。可以说,当今秦王的崛起,就是通过削弱太后的权力而来的。而范雎的崛起,则是通过推翻扳倒穰侯而来的。
穰侯是旧时代权力结构的象征,是被清洗的邪恶势力的代表。
而白起,穰侯作为他的举荐者,他就被划为穰侯的人,当然就是旧势力的沉渣,是终将被清理的对象。
当然,如果他识相一点,积极向新的政治势力靠拢,也未必没有活命的机会。但很显然,他不是一个识时务者。这么来说,白起之死,死在站错了队。
但是,站队这件事就如同神鬼,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在谈论它,但从来没有真正见过。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一个政治人物的倒台,可以被安上无数种冠冕堂皇的罪行,但我们却很少看到谁以站错队为由而被处死。

7
这便是白起从人生的高光时刻迅速跌落,走向死亡的过程。
历来读史者都喜欢分析白起的这段人生,因为它再生动不过地呈现了一个有些桀骜不驯的功臣是如何不见容于君王,走向死亡的。
读史者喜欢在白起的人生故事中分析官场、职场等一切权力场中的那些雷。正如我在上文所总结的那些,和领导身边的红人搞矛盾啦,撂挑子啦,刷领导脸面啦,等等之类的。
总之,白起太不谨小慎微了,太不会做人了,也太不会取悦领导了。尤其我们如果拿另一位秦国名将王翦来做对比的话,白起的不会做人实在太刺眼。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白起毕竟是一个军事天才,他为秦国立下了盖世功勋,中国的历史甚至都因他而改变。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很能做事的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很能做事的天才,死在了那些无聊的职场把戏中。
所以,不会做人、只能做事的人不配在这个世界上体面地活着吗?甚至说,不配活着吗?
我们的世界什么时候成了这个样子?还是说我们的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这样的世界,真的有些无聊啊。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祁连岳2022-04-24 17:04: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五十三、一次事先张扬的争权夺位

1
公元前255年,燕国人蔡泽一路向西,进入秦国国都咸阳。
他此行的目的是取代范雎,成为秦国相国。
此时的范雎贵为国相,权势滔天。而蔡泽想取代范雎,这是赤裸裸的争权夺位,按照正常的路数来说,行事务必要谨慎,安排务必要周密。一则,最好暗中行事,一切运作必须避开范雎;二则,最好联合范雎的政敌,寻求他们的支持。
若稍有不慎,则极有可能被范雎安排杀手杀害。历史上,类似的事例实在太多。
但我们之所以说这个故事,就是因为这是一次争权事件不太寻常,是一次事先张扬的夺位。

2
蔡泽没有走寻常路。
首先,他安排了一个人去面见范雎。这个人对范雎说:“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蔡泽,是天下有名的雄辩之士。他要是见到秦王,一定会说你的坏话,夺你的权位。
这就很奇怪了,要谋夺对方权位,却先派人去跟对方打个招呼,这是什么路数?
这就是蔡泽的高明之处。他觉察到了范雎面临的危机——秦王对范雎的信任出现了问题。
就在早些时候,秦国河东守王稽因与诸侯私下沟通而被治罪处死。
王稽是何人?乃是范雎的伯乐。范雎当年就是搭乘王稽的车子从魏国偷渡到秦国,也是在王稽的引荐下而得以见到秦王。所以,在范雎成为相国后,王稽自然就成为范雎权力圈中核心人物之一。
如今,王稽被处死,一方面这意味着范雎对秦王的影响力在减弱,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导致秦王对他的看法发生改变。
史载:应侯日以不怿。——范雎不开心。

3
如果说王稽事件只是让范雎不开心的话,那么接下来秦王的态度就让范雎感到恐惧了。
一日,秦王在朝会上叹气。作为秦王的左膀右臂,范雎当然要问问缘故,关心一下国王的心理状况。
秦王说:"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如今白起死了,而郑安平、王稽通敌叛国,国内没有良将,外面全是敌国,所以我担忧啊。
这句话意味着范雎的政治生命即将终结。因为白起的死与范雎脱不了干系,而郑安平、王稽都是范雎阵营的人。
你范雎整死了秦国最能打的将军,你的人通敌叛国。目前这种情况,你范雎说该怎么办?
范雎的反应是:应侯惧,不知所出。——范雎害怕了,不知道怎么办。

4
蔡泽听说了这些事,嗅到了其中的机遇,于是来到秦国。
既然秦王对范雎的信任出现了问题,蔡泽认为,他可以说服范雎在秦王面前推荐自己。于是,他派人在范雎面前说了上文的那番话。
听到这番话后,范雎的第一反应是“怒”。但他没有一笑了之,更没有派刺客将蔡泽这个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中。
他派人召来蔡泽。
蔡泽的态度很有意思:“蔡泽见应侯,礼又倨。”蔡泽见到应侯,并没有毕恭毕敬,而是很倨傲,很没有规矩。
这又是蔡泽的策略。面见大人物,有时往往态度倨傲、行为放肆反而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果然,范雎虽然不高兴,但也很想听一听面前这个说大话、行为倨傲的人有什么高见。
“子宣言欲代我相,请闻其说。”——你公开说想要取代我做秦国国相,我想听听你的理由。

5
蔡泽叹了口气,“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您的见识怎么这么迟钝呢?天地自然的规律,乃是万事万物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要退场。
言下之意,你范雎已经完成了你的使命,也是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了。
蔡泽接着说:“君独不见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何足愿与。”
——你没有看到秦国商鞅、楚国吴起、越国文种的下场吗?
这三人都是功成而身不退,最后死于非命的典型。难道你范雎要向他们学习吗?
应侯谬曰:"何为不可!此三子者,义之至也,忠之尽也。君子有杀身以成名,死无所恨。"
——范雎故意说:为什么不行?这三个人,他们对国家的义,他们对君王的忠都做到了极致。君子选择牺牲生命而成就好的名声,就算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这就是抬杠了。君子有杀身以成名,这是儒家的价值观。谁都知道你范雎不可能选择这一条路。
但范雎为什么要故意这么说呢?因为他无法确定蔡泽真实的想法,也就不能轻易表露真实的心理。
在无法确定对方真实想法之前,绝不能轻易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是中国权力场的一条铁律。尤其可能牵涉到君主,牵涉到秦国历史上有争议人物,真实想法极有可能成为刺向自己的一把剑。有些话,必须要对方说出来,自己才有腾挪拿捏的余地。
(未完待续)
祁连岳2022-06-10 17:32: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
接下来,该蔡泽接招了。
此时应该论证,秦国商鞅、楚国吴起、越国文种这三个人不足法、不可学。
问题是为什么不可学?原因是明摆着的,这三人,为国君、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的结局却一个比一个悲惨。
但话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么说就意味着,国君对他们的处理是有问题的,国君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涉及到对国君的评判。这样的话,范雎不能说,蔡泽当然也不能说。
蔡泽的论证方式是:商鞅、吴起、文种这三人当然都是很好的榜样,但是,在他们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
"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名僇辱而身全者,下也。夫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愿矣。闳夭、周公,岂不亦忠且圣乎!三子之可愿,孰与闳夭、周公哉?"
这一段话的大意就是说,做人呢,有三种境界:名声很好且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这是最高的境界;名声很好但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是第二种境界;名声不咋地,但保住了性命,这是第三种境界。
传说中的闳夭、周公就是第一种境界,而商鞅、吴起、文种充其量只能算第二种境界。有闳夭、周公的榜样放在那里,你不学,为什么非要向商鞅、吴起、文种这些人学习呢?
周公是何许人?那是传说中的圣人。听到蔡泽将自己比作周公,范雎的心里想必是很舒坦的。
应候曰:"善。——很好。
至此,二人言语上的试探才告结束,范雎也才卸下了心理的防备。蔡泽可以说点掏心窝子的话了。

7
接下来,蔡泽列出了范雎必须要退场的三个理由:
第一,你跟秦王的信任关系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要衡量一下,秦王的厚道程度,对于功臣的宽容与信任程度,比上杀死商鞅、吴起、文种的秦孝公、楚王、越王勾践三人怎么样?
“未知何如。”——不知道怎么样啊。范雎谨慎地回答。但这里的言外之意显然是,秦王并不比以上三人好多少。实际上,对于这一点,范雎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因为就在不久前,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就在他的操作下被秦王一番羞辱之后赐死。
既然如此,蔡泽继续追问:“那么您的功劳比起商鞅、吴起、文种怎么样?”
“不若。”——比不上。范雎很肯定地回答。
你的老板也不是个厚道的人,你的功劳与贡献还比不上商鞅、吴起、文种这些人。那么您如果不考虑功成身退的事,你的结局恐怕比以上三人更惨啊。
第二,“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世间万事万物,到达巅峰就要下降,达到圆满就会残缺。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圣人们都认可的道理。你不可能违背,也没有必要违背。功成身退,这没什么可丢人的。
第三,“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你的仇也好,恩也好,都已经得以酬报。您所追求的,欲望也好,抱负也好,也都得以满足。人生嘛,不就是为了这些。既然如此,您又何必贪恋而不肯放手呢?
就以上三点而言,如果您范雎没有应对之策,那你就危险了——“窃为君危之!”

8
范雎被这三个理由说服,聘请蔡泽为上客,不久后,又将蔡泽推荐给秦王。
秦王于是召蔡泽面谈,而蔡泽显然也很会迎合秦王。听了蔡泽一席话,秦王“大悦”,很快任命蔡泽为客卿。
想想商鞅,他得到秦王的赏识,前后经历了四次面试,用了四套话术;而范雎,也被晾在咸阳一年多。
不久,范雎提出因病退休,主动放弃了秦国相位。“王新悦蔡泽计画”——秦王喜欢蔡泽的谋划,便任命蔡泽为秦国相国。
蔡泽发迹以及到达权力巅峰的速度,堪称火箭般的速度。
但尴尬的是,仅仅在几个月之后,他就丢弃了相国的权位。《史记》记载:“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有人厌恶蔡泽,蔡泽害怕害怕被诛杀,主动交出相印,退居二线。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蔡泽的升迁实在太快,没有时间沉淀必要的人脉与派系,对于朝中早就觊觎相国之位的元老的攻击,他当然无法抵抗。于是他索性放弃。
毕竟,太过容易得到的东西,失去了也没什么好可惜的。“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这是他曾经讲给范雎的大道理,他不会不明白。
反观范雎,他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颐养天年去也。

9
伟人曾经曰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权力的更迭也是如此,血腥杀戮,阴谋暗箭,刀光剑影是权力场中的常态,像这样两个人坐下来聊一聊,用道理说服对方放弃权力与地位,实在是一个异数。
而这个故事表明:即便是残酷的权力斗争,有时候,好好地沟通,把话说清楚可能反而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就像这个故事所呈现的,蔡泽得到了他想要的权位,而范雎也安全着陆,避免了商鞅那样的悲惨结局。可以说是一种双赢。
但遗憾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更替往往是残酷的、血腥的,充斥着杀戮与阴谋。
这其中的原因,真是不可说、不可说。
祁连岳2022-06-13 16:57: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五十四、一个将军的自杀告诉我们,为什么人间值得
1
一枝箭破开冬日里凌厉的寒风,越过高大的城墙,射进聊城。箭上携带着一封书信。
这是公元前250年冬日的一天。
这份信件的撰写者是名满天下的高士鲁仲连,收件人则是此时据守聊城的一名无名的燕国将军。
读完这份信,燕国将军哭了整整三日。三日以后,他举起剑自杀而死。

2
事情要从一年多前说起。
一年多前,一个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燕国将军攻打齐国聊城,很意外地,聊城被攻破了。
就在大家以为将军击败强敌,为国家开疆拓土,而即将得到国王的封赏之时,熟悉的一幕发生了,朝中有人在燕王面前诬陷这位将军,说了他的坏话。
这种事情是历史中常有的,将军出征在外,建功立业之日,往往也是诽谤缠身之时。
于是,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将军虽攻下了敌国的城池,但他不敢回归燕国,只好待在自己攻下的城池中。
齐国丢了城池,自然要夺回,齐将田单带兵前来。双方的角色反转了,原来功臣的燕国军队成了守城者,齐国军队成了攻城者。
岂料燕国军队虽远道而来、反客为主,但作战十分勇猛。田单带领军队攻打了整整一年多也没能攻破。
既然不能攻破,那便智取。田单请来了名满天下的高士鲁仲连。
鲁仲连于是写下了上文所说的那封信。

3
信是这样写的:"为公计者,不归燕则归齐。今独守孤城,齐兵日益而燕救不至,将何为乎?"
——从您的角度考虑,您或者归燕国,或者投降齐国。现在您独守孤城,齐国军队日益增多,燕国的救援不见踪影,您准备怎么办?
内容其实很简单,但也很真实。它道出了燕国将军心知肚明,但一直刻意回避的困境:燕国或者齐国,你总得选一边站吧!
它击破了燕国将军的心理防线。“燕将见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
回归燕国吧,已经与燕王有了嫌隙,想来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投降齐国吧,杀死了太多齐国人,被齐国人凌辱是无法避免的。
三日后,燕国将军长叹一声:“与人刃我,宁我自刃!”说罢,他拿起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聊城乱,于是田单克聊城。

4
历史中有无数中死亡方式,自杀无疑是最特殊的一种。
屠杀,无论多么残酷、多么血腥,都只是对暴力的展示,它让人害怕、恐怖,导向的是对这个世界的绝望。自杀不一样,虽然最终的结果都是死亡,但它反而能给人一种力量,反而让人看到了世间的某些希望。
想来,可能是自杀背离了现实社会中的一条生存的准则:好死不如赖活着。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是现实的逻辑,但并不是一条好的逻辑。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为了活着放弃任何东西,包括他的尊严、他的骄傲,他的爱恨与他的人性。
为了活着,一个人可以化身为野兽、为畜生。
而历史中的自杀让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放弃尊严、骄傲与人性,摇尾乞怜,选择像畜生一样活着。总有人选择做一个人,自始至终做一个人。虽然他可能为此送命,他也在所不惜。
像人一样活着,惟其如此,世间才值得。
(未完待续)
祁连岳2022-06-14 17:19: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5
不过,司马光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并不是这个将军,或者说并不是只有这个将军。
我们继续说故事。
攻下聊城,班师回朝后,田单向齐王汇报了鲁仲连的功劳。齐王打算封赏鲁仲连,封他爵位。
但鲁仲连拒绝了齐王的封赏,甚至怕齐王强行为他封爵,他索性逃到了海上,从此云游四海去也。
至于为什么拒绝封赏,鲁仲连的理由是:“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相比富贵而整天卑躬屈膝、逢迎他人,我宁可贫贱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6
接下来,镜头转到了魏国朝堂上。
魏王与大臣子顺正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当今天下谁是高士?
何谓高士,高士就是气节、节操、高洁极高的人。
子顺说:“天下恐怕没有这样的人,如果勉强说一个的话,大概鲁仲连算是吧。”
魏王表示反对:“鲁仲连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鲁仲连那是故意、刻意表现出来的,不自然。

7
且慢,这话诸君听上去是不是有些耳熟?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会这样看待一个人。一个人做了善事,我们会疑心他是伪善;一个人很有风度,我们便会怀疑他是伪君子。
原因可能是,在现实中浸淫太深的我们,不愿意相信世界上真有不计名利、不慕富贵、乐善好施的人。我们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真有超越现实的人格存在。我们宁可相信人是自私的、邪恶的。
有道理吗?其实是有道理的。我们必须承认,人总有欲望,人的本性中总有自私、邪恶、小人的成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善,所有的无私,所有的品性高洁,都是对人的本性与欲望的克服与压抑。
如果说压制本性、克服欲望就是“伪”的话,那么,所有的风度、善良、高尚实际都是一种“伪”。相反,自私、邪恶、赤裸裸地服从欲望倒有可能是真实。
所以人们说“伪君子”“真小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正因为如此,君子、善良才更加可贵。真正的善良,是一个人见识过恶,本来可以选择恶,但他选择了善良。
他们本来可以躺平,成为一个小人的,但他们选择了成为君子;他们本来可以遵循人性,释放邪恶、顺从欲望的,但他们自我克制,表现出了善良,服从了公理与正义。
成为小人、恶人,他们能得到富贵,但他们选择了成为君子、善人,甘受清贫。
这样的“伪”,不是更显可贵吗?


8
所以,对于魏王的质疑,子顺是这样回答的:“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任何人的行为都一种刻意的表现。如果一个人一直不停地表现出高洁的品行,那他就是君子;如果一个人一直不改变他的做所作为,那这外在表现就是他的本质,这就是自然。

9
对于这个故事,柏杨老先生也有一番评论。他说:
“美德是逐渐培养出来的,大人物是自我训练出来的。实际上从来没有一个人纯靠天赋,从娘亲肚子里便与众不同,生下来便胸怀大志,只有摇尾分子才敢这么认定他的主子就是这样。魏王不相信他所看到的事实,目的只在贬低对方身份,这种反应,如果不是怒火中烧,一定是政治挂帅。”
看来,还是老先生老辣、犀利啊。
祁连岳2022-06-15 17:19: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neration 2022-06-14 18:58:15
帖子质量非常高,能用通俗语言解读资治通鉴的文章不多,支持楼主,但是更新间隔有些长,楼主多多更新呐,粉丝都在翘首以盼
-----------------------------
多谢抬爱
祁连岳2022-06-15 17:19: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