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世界(1)(转载)

楼主:sdsjnsxyc 字数:6665字 评论数: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世界(1)

大凡读过几年书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天下的书是越读越薄。初次接触一门学科时,有一大堆书需要读。但读过几年,书堆会越变越小。如果谁能很精确地将一门学科总结成薄薄的两页纸,那他肯定是专家;如果谁能将一门学科总结成两句话,那么他肯定是一代宗师,如果谁能将一生所学总结成一句话,那肯定是圣人。
中医学人们读了几千年,读来读去,人们发现其实中医很简单,它只有两个字:阴阳。《黄帝内经》162篇中有140篇讲到了阴阳关系问题,整部书涉及阴阳构成的语词就有三千多个。可以这样说,离开了阴阳,就没有了中医理论。
写下阴阳这两个字的人无疑是宗师、圣人,而我们则像一只忠实原意的鹦鹉,几千年来并没有搞清楚这两个字的含义。

阴阳问题难倒全世界

前几年,社会上流传着一本进口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此书轰动一时,许多企业都买来发给员工,读后还开座谈会。这本书只讲了一个道理,世界上不变的东西只有一种,那就是变化本身,顺应变化者则生,逆之者则亡。大家就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传播着这一伟大发现。还有人总结说:外来的和尚就是会念经!
其实,辩证法这东西的老祖宗是中国,远在《周易》的时代,中国人就用六十四卦推测天地的变化,“易”的本义就是变化。翻开西方哲学,他们祖宗——古希腊哲学里,根本就没有辩证法,他们的辩证法都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再传入中国。世界上最高境界的哲学只有一种,那就是中国的阴阳哲学,严格地讲,西方从来没有发明过成熟的哲学。我们这些不肖的子孙,真是愧对先人。
中医就是按这最高哲学创造出的一门医学,它的核心就是阴阳。《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说的“本”就是阴阳,换句话说,阴阳就是中医之本,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乃至于养生等方面。
那么,什么是中医的阴阳呢?
这可真是不知道,这个问题可以难倒全世界。因为《内经》中并没有关于阴阳的准确定义,只有无数的外延,例如在《阴阳离合论》中就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带着人绕着地球转了无数个圈,最后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但没有等你听明白,他已经走了。
后来的许多名医,也基本上持一种模模糊糊的观点,例如杨上善就说:“言阴阳之理,大而无外,细入无间,毫末之形,并阴阳雕刻,故其数者,不可胜数也。”说了半天,其实废话一句。因为按照逻辑学的规律,当一个概念外延无限大时,内涵其实就为零,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外延无限大的概念。按照现代的话说,阴阳是个大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
为什么《内经》中没有说清楚“阴阳”呢?
从客观上来看,“阴阳”不明确给中医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无论对今天的人还是古代的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应该相信,编写《内经》的人绝不是有意为难后人,他们没有说明白,确实有他们的难处。所以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推论:编写《黄帝内经》的人也不懂。创造中医“阴阳”的人是圣人,他们当然懂得什么是阴阳。但继承中医学的人却并不十分清楚,到了《黄帝内经》成书的时候,已经距离中医的发明期至少1000多年,当时的人很可能与我们目前一样,根本就不知道“阴阳”究竟指什么,他怎么能说得清楚?
《内经》中没有说清楚,那么后人研究清楚了吗?说来不可思议,如此重要的概念,现代中医竟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在中医院校通行的教材《中医学基础》(第四版)里,是这样给阴阳定义的:“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是古代的两点论。”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哲学,而不是中医学。
sdsjnsxyc2018-12-29 15:52:37 发布在 海外华人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世界(2)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中说:“中医学的阴阳,是中医学方法的一对范畴,它是对中医理论体系有关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概念。它既可以代表与生命有关的相互对立事物和现象,也可以代表生命过程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在这里,我们依然看到的是从哲学概念脱胎出来的中医阴阳定义,它的哲学味道太重,以至于很难将它看成是医学概念的定义。医哲不分,以哲代医,始终是中医学的一大痼疾。大约人们认为,不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不能标明祖先的伟大,但一味强调其哲学性,恰恰脱离了当时思维发展的水平。这也是中医学被认为“不科学”的一个原因,外国人实在搞不明白:一个极其抽象的哲学概念,怎么能作为医学概念呢?
也就是说,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超越《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千百年来只是在反复重复着同样的语言。由于中医概念的如此不确定性,当代中医在解释病机时,都是含含糊糊,概念先后不一致。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中医阴阳概念不能再是天上的云彩,它必须变成雨滴,最后落回大地。何梦瑶就呼吁:“医书动言阴阳,而不切指其为何项,甚属朦混,当细分之。”阴阳必须有固定的指向,固定的内涵。
也有人试图明确阴阳的指向,例如石寿棠就提出:“阴,人之形;阳,人之气。”但这个分法还是说明不了许多医学问题。
那么,中医阴阳能不能有具体的内涵?

从两套生命系统来看“阴阳”

我们认为,无论阴阳是如何进入中医的,但创造它的人,当时脑海中肯定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阴阳不是哲学概念,而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医学概念,有具体的内容,它对应人体真实的生理原型。
根据我们对中医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医阴阳是用来描述共生体的一个基本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藏象生命与人类肉体组成了一个共生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剖生理系统的运作必然会涉及藏象系统,同样,藏象系统的运作也必然会涉及解剖生理系统。所以中医才使用了“阴阳”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共生关系。大概来说,阴指的是人体的解剖生理系统,阳指的是人体中的藏象生命系统。
如果我们站在“共生体”的角度,再来看中医的阴阳,那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再没有一个词比“阴阳”更准确。
中医阴阳是一个大概念,而且是个系统性的概念,可分为阴系统概念,阳系统概念。中医在划分这两个系统概念的时候,隐隐约约有一条主线。凡是与人体解剖生理系统对应的、相关的都可以阴名之,凡是与人体藏象生理系统对应的、相关的都可以阳名之。
按照这条线索,我们再回头看中医纷乱的“阴阳”,它们似乎也变得好理解了。
sdsjnsxyc2019-11-09 20:08:45 发布在 海外华人

国宝级中药制剂“骨风宁”,竭诚寻求合作与开发!

民间中药制剂“骨风宁”散剂,是由甘肃省武威职业学院高级讲师高仲科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根据秘方创制,临床应用已有40年,外敷治疗省内外各类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患者数万人,有效率几近百分之百,其中治愈率约90%,好转率约10%;特别对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极为独特的疗效,能完全消除症状,很少有复发者。此药有兰州军区卫生部非标准制剂批准文号:(1996)兰制FP10001号。2001年12月续号是:兰联制字(2001)FP10001号。有关“骨风宁”的药理、药效、用药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等详细资料,已经收载于《首届中华传统医药名家大会.会刊》第207-208页。10年前,高仲科先生研发“骨风宁”散剂的事迹,已经被《中国报道》“建国六十周年珍藏版”刊载。这部大型的“纪念建国60周年专刊”,书名是《荣誉中国》,分为上下两卷,在下卷“医药卫生”栏目中,题名《高仲科:“骨风宁”散剂研发者》的报道,详尽地记述了“骨风宁”散剂的组方原理、特殊疗效、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还对高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近40年来研发“骨风宁”的艰辛历程作了概要介绍。

“骨风宁”散剂用数味纯中药组方,经特殊工艺配制而成,剂型为黑色粉末,外敷治疗,具有杀菌消炎、活血化瘀、驱风祛湿、通经活络、开窍醒神、调节人体机能等功效,适用各种骨关节病和结蒂组织炎症,诸如各类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均有特异疗效。凡椎间盘突出患者,按要求治完相应疗程消除临床症状后,极少复发者;凡属早期初发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者,多能消除临床症不再复发(对已经处于中晚期的患者,则具有非常良好的消炎消肿消痛作用);凡初患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能达到见效快捷,治愈不复发;诸凡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疾患,一贴即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
“骨风宁”散剂的用药方法:
(一)先将药粉倒入小酒盅内,用“松节油”调和溶化,用小毛刷涂抹在胶布或“麝香壮骨膏”上,患处(一般为骨关节部位)经过清洗消毒后贴上,每贴七天再换,连贴七次为一个疗程。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等一般需要2—3个疗程;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临床症状消除即可停药。(鉴于多数患者贴敷胶布容易发生皮疹等过敏反应,建议可以用“麝香壮骨膏”代替胶布。)
(二)每小袋(0.5克)调和后可覆盖2个腰(或胸)椎椎体,2个以上椎体须用2小袋;肩、肘、腕、膝、踝、手足关节等,视情况灵活掌握药量。覆盖面积大,药量适当加大,效果更佳。
(三)此药尚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非重病患者,用药期间可照常上班工作。但应注意保护皮肤:每贴7天后轻轻揭下来,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净,停1—2天后再贴下一贴;若皮肤有损伤,一定要暂时停药,待皮肤完全恢复正常后再贴。儿童酌情酌量慎用!孕妇忌用!
“骨风宁”散剂用药应注意的事项:
(一)要保证足量用药:(1)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或腰椎间盘突出,每次用药2小袋,用1毫升“松节油”调和,然后将药糊涂抹在两张竖接起来的“麝香壮骨膏”(要全部涂抹,周边不留空,以减轻皮疹反应)上,贴的部位一般在第2第3腰椎椎体至骶椎处(要竖贴,约20厘米长)。(2)颈椎病一般用1小袋1贴,竖贴在第3椎体至第7颈椎椎体;若双肩疼痛处要贴,每一贴用1小袋。(3)膝关节用药各一小袋,可先将药糊直接涂抹在膑骨周围关节隙处,疼痛严重处应多抹一些,然后用 “麝香壮骨膏”覆盖粘贴严实;若腘窝有积液,应在腘窝处加贴1贴。(4)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视应贴椎体多少而定,一般按1小袋1贴覆盖2个胸或腰椎椎体为宜;若骶髂关节或髋关节处要贴,每一处1小袋1贴。(5)对于跟骨骨刺或跟腱炎及跌打损伤等,应视情况而定:1小袋1贴只往痛处贴。(6)手指关节适量用药,可先涂抹在患病关节,然后用剪成条状的“麝香壮骨膏”缠裹。总之,要保证足量用药,经验表明:适当加大药量,效果更佳。(请注意:每1小袋“骨风宁”0.5克,用“松节油”0.5毫升调和为宜;2小袋1克则用1毫升调和,以此类推。)
(二)要保证治完相应的疗程: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是非常顽固之疾患,一定要治疗完足够的疗程才会有良好的效果,例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一般须治疗三疗程,时间6个月左右;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时间则更长,一般至少在6个月到1年;而常见的风湿性疼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治疗时间相对短一些,视临床症状消除即可停药。
(三)辩证对待锻炼、运动和休息。
(四)用药期间要始终注意保护好皮肤:每两贴之间应间隔1—2天,为使皮肤恢复正常;皮肤若有损伤,一定要停药等待完全恢复正常后再贴,以免因感染停药过久而影响疗效!

以上主要详解“骨风宁”之奇特疗效及独特的用药方法,目的是让业界同仁和海内外同胞欣然见识我中华传统医药园地中的瑰丽奇葩,充分认识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上民间中医药的丰厚底蕴,正确认识它无与伦比的医药文化价值和商业开发价值,为正在振兴和发扬光大中医中药的仁人志士高唱一曲美好的颂歌!

真诚地感谢认真阅读此文的朋友,祝您及您的家人健康幸福!请您转贴和宣传,期待您为弘扬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也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中药制剂“骨风宁”正在寻求开发者和合作者,凡有此意向的中药制药企业、中医药研发机构和投行商家,以及大陆和港澳台的中医药医院、门诊部和诊所,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联系人: 高 仲 科
单位:甘肃省武威职业学院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新建路21号
邮件:[email protected]
电话:0935-6110011


附:重要信息:

高仲科先生研发纯中药制剂“骨风宁”散剂的事迹,10年前已经被《中国报道》“建国六十周年珍藏版”收录刊载。这部大型豪华的“纪念建国60周年专刊”,书名是《荣誉中国》,分为上下两卷,在下卷“医药卫生”栏目中,题名《高仲科:“骨风宁”散剂研发者》的报道,详尽地记述了“骨风宁”散剂的组方原理、特殊疗效、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还对高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近40年来研发“骨风宁”的艰辛历程作了概要介绍。这不仅是高仲科老先生个人的荣誉,更是建国70年来中医中药创新发展成就的一项特别展示。我们仰慕高老先生的殊荣,也赞美同高先生一样为新中国中医药创新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所有仁人志士功臣,更为伟大祖国70年来各行各业的辉煌成就而深感骄傲和自豪!


sdsjnsxyc2020-11-28 19:12:42 发布在 海外华人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世界(3)

第一、从生命的结构上来划分。每个人都是由解剖生理系统和藏象生命系统组合成的“共生体”,故“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解剖生理系统是有形的,即为可证的,而藏象系统则是无形的、不可证的。《内经》将有形的解剖生理称之为阴,而将无形的藏象称之为阳,例如,《阴阳应象大论》中就十分明确地将阴释义为解剖形体,“阳化气,阴成形”,这里的“形”指的就是形体,即是解剖生理系统。“阳化气”则是无形的,因为藏象食气。
第二、从能量来源划分。人体的两个生理系统,各自需要不同的能量来维护。解剖形体需要“味”,而藏象则需要“气”,《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指明两个系统的能量来源不同。《素问.生气通天论》更明确记载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意思是说:解剖生理系统通过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存活。《阴阳应象大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阴与味的关系,它说:“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其中“味归形”一句说得很直白,可以理解为:食物为解剖生理系统所必须,或者说形体从食物中提取能量。
同样的道理,中医将藏象系统通过经络直接从宇宙空间得来的能量名为“阳”,也称为先天之精,它化生阳气。而将从人体解剖系统(脾胃)转化而来的能量统称为“阴”,也称为后天之精,它化生阴气、阴血,《五常政大论》曰:“阴气内化,阳气外荣。”
第三、从人体与宇宙来划分。人的两个生理系统与宇宙空间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性质很不相同。解剖系统与大气以下的地球环境关系密切,这个环境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一切,如水、空气及各种营养成分。因此中医里,地球环境为阴,“天为阳,地为阴”。
人体的藏象系统与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关系密切,它所需要的一切能量都最终来自遥远的星空,故而地球以外的空间环境为阳。因此藏象系统随地球的运行而运行,《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第四、从疾病的来源划分。请注意,中国的疾病理论不是站在解剖生理系统的角度,而是站在藏象生命系统的角度来论述。因此,有了阴病和阳病的区分。但不论是阴病还是阳病,指的都是藏象系统的疾病,而不是解剖系统疾病。如此划分,是为了标明疾病的两个来源。
源于解剖系统而最终影响到藏象系统的疾病称为阴病,例如,《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意思是:饮食没有节制,起居黑白颠倒、房事过度,都会损害解剖生理系统的健康,最后影响到藏象生命体。《调经论》在讲到疾病时也说:“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
而由于藏象系统本身原因而引发的疾病称为阳病,因为藏象系统与宇宙空间寒暑湿燥火热六气关系密切,它通过经络可以直接侵入藏象系统,故而阳病都来自身体以外,即是指我们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故言“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调经论》曰:“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脉要精微论》曰:“故中恶风者,阳受之。”
《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
第五、从藏象组织结构划分。《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腑脏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里谈到的是藏象本身的组织划分,换言之,五藏之经络为阴,六腑之经络为阳。五藏受精于脾,脾化精于解剖系统的胃,胃得味于地球环境,故五藏为阴。六腑之经络对应天之六气,直接采气于宇宙空间,故六腑为阳。《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

sdsjnsxyc2020-12-11 20:07:52 发布在 海外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