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向突厥求和,寻求报仇雪耻,与做汉奸毫不相干

楼主:海州书生 字数:1626字 评论数:35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大唐何等强盛,威名远播四方。可是,在英明的唐太宗谱写新篇章之初,曾经像南宋王朝一样表现软弱,畏惧强敌,寻求与北方的突厥和谈,最终接受了耻辱的城下之盟,向突厥称臣纳贡。
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乱,李渊、李世民父子南征北战建立起新的王朝——大唐,却是千疮百孔,民生凋零,社会财富消耗殆尽。仿佛是一个虚弱的巨人,用尽了力气在危境中搏斗,终于求得了重生,需要休息,需要补充营养,需要治疗满身的伤痕。此时,北方的突厥极其强大,控制着东到大兴安岭,西到中亚的广大地区,像后来兴起的蒙古一样耀武扬威,屡次南下侵扰大唐边境。李世民即位做皇帝的六二六年,突厥颉利可汗亲率二十万大军进逼长安,一直打到长安城外的渭水便桥边,距离大唐首都长安仅四十里,骑兵一个冲锋即可达城下,朝野上下大为震惊。
虽说大唐皇室是世界最善于逃跑的皇室,享国三百年间,曾十来次从长安逃出,以避兵锋,那是后代子孙干得丑事。一代英明之主李世民却没有想过出逃,因为此时立国不久,天下尚不安定,逃离长安会使大唐政权失去合法性,各地土豪会乘机揭竿而起。但是,大唐军队与突厥硬怼的时机同样不成熟,一是兵力少,长安城周围只有几万唐军,主力还在关东各地继续清剿反叛武装,无法回援;二是全国士兵经历多年内战,疲惫不堪,难以久战——大唐一旦与突厥开战,将不是一场局部战斗可以解决,必将是长期的拉锯战,汉朝与匈奴可是你来我往打了二百年——唯一的办法是向突厥求和,制止颉利可汗南下。
在英明之主李世民的观念里,求和不等于投降,更不是去做汉奸,向敌人求和示弱,是为了迷惑敌人,让其丢失最佳的作战时机,为自已将来取得胜利赢得宝贵的时间,以便进行战略布局。作为一个国家的决策者,必须理智、慎重地应对内外事务,懂得审势度时、进退有据,决不能被偏激观念绑架,像街头混混一样,为了所谓的面子,不计后果的鲁莽行事。一昧逞强好胜是一种肤浅的施政观念,与国无益。当时,一些朝臣不理解唐太宗的做法,他曾对萧瑀解释说:

.......朕初即位,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一与虏战,结怨必多,他若由怨生惧,勤修武备,就令一时不敢入边,他日必来报怨,为患转日甚了。朕所以卷甲韬戈,啗以金帛,彼得所欲,退归本国,志娇气盈,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俟衅,一举可以灭虏了。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就是这种计策,卿难道未晓么?

唐太宗李世民说得多好,展示出一个大智慧领导人的英明。与他相比,那种只懂得对抗、只懂得耍蛮,只会用拳头表达内心感受的领导人属于弱智型人物,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当然了,如果唐太宗李世民能够穿越到现代,在网上如此留言,一定会被那些自封为“超级爱国者”的人骂为“汉奸”。不过,现实很快证明唐太宗李世民的决断是多么的正确。仅仅过了四年,腾出手来的大唐就开始反击了。贞观三年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令兵部尚书李靖行军总管,统兵征讨突厥颉利可汗。第二年春天,攻破定襄,颉利可汗逃到铁山。不久又被李靖袭破,逃走的途中被部将扣押贡献送给了唐军。至此北方强邻烟飞灰灭,大唐的外患全面解除。得到这个消息,唐高祖李渊高兴地说:

“汉高祖困白登,终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付托得人,尚又何忧?”

这是对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决策和谈的最好评价,曾经疑虑重重的朝臣们再也无人说闲话了。而那些把和谈者叫做汉奸、把示弱叫做投降的“超级爱国者”,一定闭上了乱扣帽子的嘴巴。大唐何以迅速转弱为强?最大的原因是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当有人提出和谈的建议时,他不会斥责为“汉奸”;当有人让他任用曾经的敌人魏征时,他不会骂他没有“敌我观念”,真正是从奏如流。每当召集各级官吏,必问民间疾苦以及政事得失。积极出台政策善待百姓,他曾说道:

“齐后主、周天元,均重敛百姓,厚自奉养,力竭致亡。碧如馋人自啖已肉,肉尽必毙,这真所谓愚人哩。”

海州书生2020-07-03 09:59: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海州书生2020-07-03 10:37: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李渊的祖父李虎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即今天的甘肃秦安,他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五世孙,而李暠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李渊、李世民父子是正统的汉族。有人以为他们是鲜卑人,是误解。
海州书生2020-07-03 12:44: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