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建州

楼主:陈崇勇 字数:6839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虚拟建州
陈崇勇


一、寻盏问道

在建盏一条街上徘徊,我观看了建盏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片段,也看到了陈列在货柜、打着射灯油光锃亮的新建盏,但最吸引我目光的却是那些摊在角落带匣钵的宋代建盏废品和残片:这一只敞口向上仰着,边缘已烧软化,盏与钵已发生了卿卿我我的粘连;那一只钵大盏小,盏底部近乎悬空地粘在匣钵的边缘上,仿佛一个委屈的小孩窝在一张胖大的沙发上……紧挨着相对完整残件的是一堆建盏的碎片。扫了一眼,突然瞥见其中的一枚碴口很新,很锐利,目光初触,我的心尖闪过一丝莫名的悸痛!于是蹲下身来,拈出刚才触目的那一块酱紫色的建盏残片,它的底部粘满了干黄的泥土,我用指甲将土块小心地抠去,用指腹轻轻擦拭土痕,最后吹散表面的浮土,露出如新出炉瓷器般的光泽。只是它的断壁边缘,既有沾着千年土沁的旧痕,也有分明是新近断裂的锐利碴口。环视这堆瓷片,我将能够找到,区别较大的残片摆在一起,碴口一律向右,拍了一张集体照,又拍了一个个单独照。面对眼前这仅仅一小堆的建盏残片,连我这样的外行,凭肉眼都看出了许多残片之间巨大的差异,我的兴趣瞬间膨胀起来。

来到水吉镇的建盏遗址,长达135.6米、目前考古挖掘发现的国内最长的龙窑——水吉镇后井村的建窑遗址已经让我感叹,而行走在最厚处达到十几米的芦花坪建盏废弃堆积物上更让我心惊。随手翻拣出一些乌黑、酱色的建盏残片,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看头。这时,一道斜阳扫过来,忽然觉得有一丝金光在眼前晃了一下,寻着光线望去,是从两个废弃匣钵的缝隙中间发出的,赶紧搬开匣钵,找到光源所在——一片金色兔毫建盏残片,捧在掌心,仔细端详,感觉好像也很普通,完全没有刚才那种异样的光芒。是我的错觉?还是特殊角度下阳光照射的反光效果?呆立沉思许久。遥想古代窑工淌着汗水,碎泥,拉胚,上釉,入窑,在熊熊烈焰旁苦苦守候了多个不眠之夜,一开窑,却有大量的废品,不由得长叹一声,随后将它们扔到废品堆里……千百年后,这一枚建盏残片躺在我的掌心,该怎样去思接古今?

最早与这些古陶瓷碎片展开对话的人,是约一百年前(1912——1926)的日本人山本由定,他到水吉对建盏生产地进行调查研究,出版《天目茶碗考》,开启了现代建盏研究的先河。大概十年后的1935年6月,美国人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到水吉调查建窑遗址,拍摄记录了当年的水吉街景,以及古窑址的许多珍贵图片资料。他将调查结果发表于在英国《伦敦新闻画报》上,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建盏真实来源的人。

而在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几乎没有人会去关注这样一个在闽北穷乡僻壤的考古发现!那么,建盏的考古发现(包括解放后进行多次的考古发掘)能有怎样的意义?又可能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它的独特性在哪里呢?我认为,建盏考古发掘,除了发现、填补历史研究的空白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对现实的建盏产业、未来的建盏文化建设乃至中华文化传承可能起的示范与启迪作用。
建盏,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地为宋建宁府瓯宁县,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此称为建盏。谈起建盏的兴盛,首先要从斗茶(点茶)之风的兴盛说起。斗茶之风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最初是新茶制成后,茶农比茶优劣的一项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上到帝王将相,下至凡夫走卒,都广泛参与的饮茶竞技活动。

斗茶,首先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茶汤白,茶盏黑,对比才分明。而建盏中的兔毫盏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白色泡沫汤花。其次,是保温和隔热作用。建盏含铁量高,盏壁厚,预热后保温、隔热性能好,能使汤花咬盏时间更久,所以最为宋人所称道。时任福建路转运使的蔡襄特别推崇建窑生产的兔毫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燌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而那位当皇帝外行、玩艺术顶级内行的宋徽宗赵佶也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正是由于大批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关注与投入,提升了斗茶活动的审美品味。他们还倾情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诗文、绘画等艺术作品,增大了其文化内涵。像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苏轼的《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刘松年的《斗茶图》, 周季常、林庭珪的《五百罗汉图》……等等。

可以说,古今中外,很少有一项饮食活动像宋朝“斗茶”这样有文化!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进而可以看成中国农耕文明社会繁荣昌盛突出的一例文化象征。

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古代世界,相对发达文明的农耕社会被野蛮尚武的游牧部族欺凌、毁灭的例子常常发生。中国也是如此。重文抑武的两宋王朝,始终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随着崖山海战的失败,南宋王朝彻底覆灭,进入元朝异族的统治,惯于马上征战的蒙古族缺乏汉人品茶论道的闲情逸兴,喜欢简单快捷的饮茶方式,禁绝斗茶之风。特别是明洪武的禁团茶令后,导致的饮茶方式的改变,建盏再无用武之地。至此,建州大地上建窑的熊熊烈火渐渐熄灭,风靡一时的建盏也渐渐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从建盏的兴盛与消亡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内在的社会、文化逻辑脉络清晰,达到事物在历史舞台中呈现与谢幕的圆满。

再生,则是另一番生命的轮回,与前世虽无必然的因果,但仍存在有广泛、隐密的关联。建盏的再生最初与日本人的重视密切相关,是日本对中国文化反哺的一例。

从唐代开始,日本遣唐的僧侣、留学生们就将在中国盛行的饮茶之风带回日本。特别是在南宋时期,日本高僧到宋朝皇都临安(杭州)附近天目山径山寺留学求法,归国时把斗茶风俗和建盏带回日本,于是开始了漫长而独特的日本茶道与建盏(天目)审美文化的演化过程。日本将茶道向国外传播,让世界知道在东方有这样一种独特的饮茶文化。日本藏有大量的建盏完整器,还将三只完整的“曜变天目” 定为最珍贵的国宝级名碗。日本人20世纪初已经到建窑遗址进行考察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仿制出与曜变天目相似的建盏等等,都极大地刺激与启发了闽北人对建盏的研究与开发。

1979年9月,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了仿制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科研小组,全力破解古代建盏的烧制技术,终于在1981年试制成功。随后官方建盏研究项目组解散,建盏制造研究转入民间,出现了一批出色的建盏制作工匠。到了本世纪,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建盏从业人员已有3万多人,年产值20多亿元。开办了建阳建盏文化一条街、建阳建窑建盏展示馆等,成为游客、商家、玩家聚集交流之地。

对比古今建盏,从原料、生产工艺、外观等物质条件上看,今建盏形似于宋建盏;而从文化内涵上看,此建盏早已非彼建盏。古之建盏是斗茶(点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斗茶之风兴起之前,建盏只是众多吃茶工具的普通一品,因含铁量高,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受到重视,进而成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品种有普通的黑盏,也有精致的兔毫盏、鹧鸪斑等。它和建茶、斗茶机制,全社会各阶层的参与,产生的文艺作品等共同构成了相对自足、多层次、立体化的斗茶文化生态。

今之建盏已没有了斗茶(点茶)文化生态的支撑,而作为茶具的一种,它的实用性,比起紫砂、白瓷等要逊色不少。它的主要存在理由之一是所谓的盛世收藏。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一批有钱、有闲、会玩的藏家,及更广大的收藏爱好者产生。建盏作为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器物,被重新开发出来,自然有一定的市场,只是支撑其存在的基础并不十分广大。
然而,盏中有乾坤。个中可以窥探的问题有许多。

像国际命名权问题。中国的英文是china,也是瓷器。堂堂中国,自诩有五千年文明史,却与瓷器同名。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先入为主!千百年来,人家就这么叫着(从中也可窥见中华文明对世界影响之一隅),到现在还是国际通用名,真让人无语!建盏也类似。在宋代,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将建盏带回国并传到国外。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天目”就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在中国,有许多事物虽然生于斯,长于斯,但真正在现代语境中逐渐形成的话语权,如国际命名权,现代审美标准等级的确立之类,并不在我们手里。对终极话语权的争夺甚至比打江山还艰难、持久!

命名的背后隐含着规则、审美标准问题。像在建盏中的“油滴、曜变”,这两个词都不是中国原有的,而是由日本传来。特别是“曜变”一词,经日本文化洗礼后有了一番神秘、奇幻的述说,俨然成为建盏极品的代称。因为有千年前就开始延续至今活态茶道文化的支撑,日本方面谈及建盏等级的划分时有底气,很自信。而我们则不同,因为斗茶文化的消失,建盏的废弃,更由于对中华文化早已丧失了自信,我们是心虚的。只能到故纸堆里,寻找可以作为佐证的只言片语来验证某种论断。可惜在宋人的诗文及史料中,没有看到建盏“曜变”的相关记载,我们很尴尬。

现今建盏的审美文化状态问题。五色令人目盲。“极简、单纯、素雅、宁静”是中国古代传统审美的极高境界,像在故宫等地保存的宋代瓷器精品大都符合此类审美特征。是中华文明发展到最高阶段在器物外形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状态,建盏的审美也应如此,因此我对日本将曜变建盏定为最高等级的审美标准持保留态度。在建阳的书林楼,我看到了三、四十年前,建阳本土工匠为恢复建盏技艺而烧制的产品。它们大都朴实无华,更接近宋代建盏的样子。而如今遍布市场的都是些油光锃亮的建盏,受到热烈的追捧,让人有些无奈!这也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国人的审美取向问题。

传统文化被摧残的问题。虽然像文革那样极端的“破四旧”政治运动不会再有了,但摧残传统文化存在基础的力量依然无处不在,对传统有意无意、有形或无形的伤害仍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人们渐渐明白那些古董、旧物或许很值钱,于是大量的传统器物从它们原有的埋藏地层、存在环境中剥离,成为很难探究来龙去脉的孤悬之物。比如,早已支离破碎的建盏残片,在挖掘、整理、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裂痕、碴口,散乱地堆放在商店橱窗的角落里作为卖新盏、讲故事的道具,就很难再去研究它们的前世。新近的伤口,甚至是以保护、开发的名义下进行的,如推倒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气息浓郁的旧街区,重建成仿古商业街之类。不难看出,背后那只商业利益的巨手在操控着一切,它的摧残能力也是无可比拟的。
……

二、虚拟建州

建盏的文化困境也是中华文化在现今中国存在困境的缩影。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处在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转型过程之中,至今仍是这地球上文化冲突最剧烈的地区之一,现今中国几乎所有文化方面的问题都与此密切相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往的近两个世纪里,中日两邻邦都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威逼下打开了国门,开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现代化转型的成熟度,还是传统文化保存的完整性及与现代文化的融洽方面,日本都做得比中国好。

如果说,从唐朝开始,就文化而言,基本上都是由中国单向输出给日本。而在近一个多世纪里,则更多的是日本影响中国。颇为吊诡的是,像留日的政治人物秋瑾、蒋介石等,都崇尚暴力革命;留日的文化人物鲁迅、郭沫若等,他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建设新文学部分的贡献突出,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却都主张摆脱摧毁旧文化……正是由于这些始作甬者的巨大引影响力,才一步一步发展到后来文革的破四旧、毁传统的彻底颠覆之举。

到了我们这一代人,面对中华文化废墟,如何进行情感方面、精神世界方面的定位已成为一个十分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中华文化是千万年来,中国这块土地上,中华民族在农耕生产、生活条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精神世界,她维系了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相对完整、和谐与稳定。那里有我们先人曾经的精神家园。当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逝去成为历史后,她的背影渐渐地模糊、虚化,只留下一袭动人的轮廓时,就可能转化为后人的理想之地、信仰之地!像老子心目中的“小国寡民”,孔子心目中的“大同社会”,基督教中的“伊甸园”等……都很相似。中华文化作为农耕文明时期的文化,她的整体离我们日渐遥远,自然也有转化为理想之地、信仰之地的可能。

要解决中华文化的整体、遗存局部等在现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我认为,中华文化的整体,如同天上的月亮,虚空高悬,可以仰望,有向下照耀的光芒,起引领的作用,是由上向下的通连。中华文化遗存的局部,如书法、国画、中医等可以成为进入中华文化世界的通道,是由下向上的通连。二者可以交汇在“虚拟中华文化实践平台”上。所谓的“虚拟中华文化实践平台”,就是依托如今强大的网络、智能技术,建立起的数字化中华文化实践平台。平台首先所展示的是具有典型性、高度概括的中国古代社会通用场景,所演示的是最普遍的人物,生产、生活、文化事件。通过穿越不同的文化时空,事物间广泛的联系,角色之间的关联等,形成复杂的立体网络,来模拟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态。平台可检验参与个体的中华文化知识储备与实践、虚拟实践能力……(参看拙作《重建中华文化生态》)

建盏也是具体而微的中华文化遗存之一。目前的建盏文化仍处在混搭、纷乱、无序的状态。像通过对建盏碎片等的研究、实验,来恢复建盏制造技术,大体已经实现;通过史籍记载中有关斗茶(点茶)文化碎片进行整合,参考日本茶道,恢复宋朝的斗茶(点茶)技艺流程,也不太难。但要重新营造一种能够让建盏通联古今,审美融洽,存在合理的新建盏文化,则太难了。而只有形成了衔接自然、流传有序的文化活体才是真正的文化生命之再生,具有了相对完整的文化生态链才有可能生成新的文化之灵魂。

如何使建盏这类极具传统渊源的器物,重新成为凝聚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载体,达到“器”与“道”融洽?这就涉及到“重建建盏文化生态”问题。

回顾建盏的故乡——闽北的历史文化,两宋是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历史文化名人众多:有在闽北“琴书五十载”,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后来统治阶级官方哲学的朱熹;有对北宋初期婉约词风的转变起了开山的作用,“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大词人柳永;有力主抗金,组织汴京保卫战的抗金名臣李纲;有撰写《洗冤集录》法医学检验专著,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的宋慈;有撰写《沧浪诗话》,隐居邵武莒溪的严羽……文化教育事业普及:既有府学合一的建宁府文庙,闽北第一所官办学校延平书院;也有遍布于闽北大地的豫章书院、霄峰精舍、豸山草堂、云根书院、考亭书院等……图书印刷业发达:建阳被誉为“图书之府”,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大印刷中心之一,刊印的图书统称“建本”,行销全国各地。建茶、建盏产业独步天下:其中,北苑御焙是宋朝贡茶产制中心,设有官署行衙,所产的“龙团凤饼”“密云龙”等贡品成为供皇家饮用的茶品。产于建阳水吉的兔毫盏,是宋代最佳“斗茶”用具,风靡一时……因此,可以以两宋时期的闽北历史文化存在为蓝本,统筹构建虚拟文化实践平台。

取一个恰当名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建州”,福建古州名,是“福建”名称中“建”字的由来。唐武德四年( 621) 始置,乾元元年(758)再为,宋开宝八年(975)三为。行政管辖范围大致是今天的闽北十个县市以及部分闽中、闽东地区。所以将相关虚拟实践平台命名为“建州”,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构建“虚拟建州”,可以将现存与宋代那个闽北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相关的一切资源整合起来,包括自然山水、文化、考古遗址、史料记载,现存文化遗产(如北苑茶山,演绎采茶,制作贡茶过程;各地书院,演绎传播宋代文化,探讨理学文化;古城茶肆,演绎斗茶习俗;古窑址,演绎烧制建盏……),等等。最大限度地恢复宋朝“建州”的虚拟场景。可以让相关的考古学者、文史专家,北苑贡茶、建盏技艺传承人,普通历史、文化爱好者,以及虚拟世界构建专家、电脑网络技术员……等等,都参与进来。

建设者可以通过参与构建“虚拟建州”来构建自身的文化理想之境,使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信仰有了一个具体依存之地。“虚拟建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基础框架建成运行后,还可以进行不断的补充与完善。

建成的“虚拟建州”可以使闽北人对自身的文化渊源、文化自信与自豪有一个清晰、具体的指向,并有一个可以进行虚拟体验的场景。对于外人或游客,一样也可以进入“虚拟建州”情境之中,通过虚拟体验激起对闽北的历史文化的兴趣……

同理,中国的每一个地区都可以依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状态来构建虚拟的历史文化理想之境,然后联通各地的通道,形成虚拟网络,就是一张广阔无垠的虚拟中华文化理想之境……

回到寻盏问道的话题,其目的就是希望将现存的中华文化碎片(如建盏残片)拼接进来,恢复其原本相对完整的历史样貌,进而挖掘出器物产生的社会形态与文化背景,来探讨解决中华文化的传承问题。作为一篇文化随笔,有关构建“虚拟建州”的具体设想就不作进一步地展开。寻盏问道的过程也是我这三十多年来对中华文化存在问题的感受与思考最近一次落地的对接。

作文以记之。
陈崇勇2020-11-24 07:51:53 发布在 散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