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头的最合理诠释

楼主:坑_人 字数:8093字 评论数: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中华文明源头的最合理诠释

自古盘古开天地,源远流长。地球已经存在几十亿年,而人类的历史仅仅一百多万年,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更是仅有可怜的几千年。我们是不是神的子孙,我们的文明源自哪里?关系人类命运的人们在一直追寻。
我们不能随意猜测,胡乱编制模型。我们只能用全面的、长远的、运动的眼光去剥离、重建情节,只能根据口传神化故事和片鳞半爪的上古资料构筑最可能、尽合理的脉络。
传统意义上的中西方都有各自的创世神话和文明传承,但对神的理解各有不同。这是肯定的!神是神圣的、威严的、神秘的、尊贵的,就像一座大山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仰视、膜拜,我们无法看到全部。对神的理解肯定就像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但是,仅仅是一小部分,中西方的神和神的子民竟然有惊人的相似。我们争取从两个方面结合解读,力争拨云见日,还世界本来面目。
我们的依据包括神话故事、考古资料和中西方最伟大的文献《圣经》和《山海经》。种种惊人的相似你可以不相信,但不一定不存在。
还是从我们的神开始:
一、中国神话盘古开天地后,自身化为宇宙,一气化三清建立神界。西方上帝创世后,将人类放逐出伊甸园,圣灵与人类沟通。盘古的气和上帝的灵应该可以理解为天地元气、至理、至高法则。

坑_人2010-03-30 22:24: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中华文明源头的最合理诠释

二、中西方都存在大洪水的传说,大洪水前的文明几被摧毁,我们从大洪水开始说起应该比较靠谱。作为中国人,我们真的希望中华文明的本源性和连续性。但是理想不是现实。已经科学考证的地球大约一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大陆,北回归线以北基本都是冰雪覆盖(2012不全是瞎掰),随后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形成于大约七千年前大洪水淹没大部分平原,我们的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按照科学家的说法应该是黄海的一部分。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文明(我说的是文明,有可能原生人类存活,我也希望越多越好)被摧毁的可能性应该是99.99%。我们目前的推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依据科学推进。全世界文明都被摧毁了吗?NO,NO!上帝虽说要惩罚人类,但是也不能把自己的子女杀光灭绝。世界上还有一个古文明恰好符合两个条件,又在赤道附近、又有高山。那也是我们达成共识的人类发源地:东非高原。高原下的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得以留存。
三、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大洪水之际,挪亚一家因为挪亚是义人而得以保存。这里我们要注意,这个时候没有文字记载,都是口传心授,而且隔了七八千年,听起来比广东人说普通话好点就不错了。“挪亚”(Noah)相当于重新创造了人类,“挪亚”(Noah)读音和我们的创造人类的神“女娲”基本一样。挪亚的后代有一个叫做闪(SHAM),一个叫做含(HAM)。在古代,M和N通假,SHAM听起来也是神农,HAM听起来也是黄。闪一支成为闪族,含一支会成为汉族。闪族后裔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含族人一般分为北支和东支:北支指柏柏尔人,东支指古埃及人、科普特人和库希特各族。不可置疑的两个证据推出:一是埃及一个遗迹发掘中发现尸骸包括类似的黄种人、黑种人、犹太人和白种人;二是我们怎么看古埃及人也像黄种人。
四、《山海經•大荒西經》中稱: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西海为地中海,西海之南,也就是在地中海南方。流沙则是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沙海的古音),流沙之濱,在撒哈拉大沙漠旁边。赤水为紅海,上古時旁有国家名阿卡德(阿卡德,就是红的意思)。黑水指青尼罗河。弱水之渊,指东非大裂谷河湖海环绕,其四面有维多利亚湖,尼罗河,红海,印度洋。炎火之山即乞力马扎罗山。
从整个世界的地形分析来看,山海经描述的昆仑位置最大可能即为金字塔,但我们还是不能说百分之百,有可能遗迹被摧毁或掩埋地下,什么都可能发生。可是有些严谨的学者分析说,如果把“西海之南”改为“ 西海之北”,昆仑之台就是现在的昆仑山,我们只能无语了。
昆仑山之名从何而来,据史料记载,《山海经》古传有三十二篇,西汉刘向、刘秀(歆)父子最早校订此书时,定为十八篇。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刘秀最后校订完成《山海经》十八篇后,为此专门给皇帝上表,其内容今日可看做一篇出版内容简介:……《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昔洪洋溢,漫衍中国,民人失据,(崎岖)于丘陵,巢于树木。鲧既无功,而帝尧使禹继之。禹乘四载,随山(刊)木,定高山大川。益与伯翳主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四岳佐之,以周四方,逮人迹之所希至,及舟舆之所罕到。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风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
汉武帝时代为彰显国力,喜欢按照《山海经》进行命名。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回来后向当时的天子汉武帝报告,说遥远的西方相当于现在新疆西部的地方,有一座盛产玉石的大山,众多河流都发源于此,山西的河流都向西流,山东的河流都向东流,河水(即黄河)就是发源于这里。汉武帝根据张骞的报告,按照《山海经》,将这座山命名为昆仑山。汉武帝之所以将此山命名为昆仑,是因为张骞关于这座山的部分描述正与《山海经》关于昆仑的记载相印合,第一,这座山和《山海经》中的昆仑一样,是西方的一座大山;第二,这座山和《山海经》中的昆仑一样,盛产玉石;第三,这座山和《山海经》中的昆仑一样,是天下众水尤其是河水之所出。其实,汉武帝关于西方昆仑的命名和实定,纯属想当然,完全是他一相情愿误解《山海经》的结果。真正的昆仑之台,汉武帝根本没有找到。
“昆仑”在上古氏族有邰氏姜(极有可能是犹太,被封在西伯,西迁后自称希伯来人,有兴趣可以查一下下)读作“空窿”、“孔”和“窟窿”在有邰氏姜通用,意思完全相同。由此可见,“昆仑山、昆仑丘”的原意就是“窟窿山、孔丘、窟窿丘”。干什么用的呢,与天沟通有个孔,当然是祭祀用的,或者是死后到天堂的通道,这层意思在古埃及可能性比较大。这里只是点到古埃及和中国上古氏族有联系的可能性比较大,下面我们继续分析。

坑_人2010-03-30 22:59:5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罗主办了一次学术讨论会,认为,埃及的最早居民是“黑人”。按照人类发源于非洲的“一祖论”认为,最初的人类必然属于同一人种——尼格罗人。人类的出现首先是在非洲尼罗河发源处地区。那时北非的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满布着草丛和森林,各种动物隐没其间,当时的居民以鱼猎采集为生。按格洛吉尔氏定律,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中进化而来的热血动物会分泌出一种黑色色素(真黑色素),人类也不例外,因此,地球上当初的人类在种族上是同一的。人类从这一原始地区扩散到世界其它地区,唯有两条道路:尼罗河流域和撒哈拉。在尼罗河流域,这一扩散发生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原始历史时期之间,是沿着自南而北的方向逐步进行的。而后人种可能发生变化。列举的证据有:在马里埃塔发掘的木乃伊的表皮和真皮之间发现相当数量的黑色素;希腊和拉丁学者都把埃及人描写为尼格罗人,其中有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卢西安等人;《圣经》中的传说也认为埃及人是“含”的后代(“含”是“哈姆”的同义异译);古埃及人自称KMT〔其后常用的Hamite(含米特人)一词即源于此词,此词亦以 “Ham”形式见于《圣经》,这是“法老语言中用以指黑色的最有力的一个词”;古埃及人称他们的国土为Kmt,意为“黑土”,有别于未经河流灌溉的“红土”(即沙漠)。古埃及“从其新石器时期的幼年直到本地人建立的王朝的终结”,居民一直是黑种非洲人。
经历了几千年穿插迁徙。无论是人类集团的密度或气候的变异都迫使他们寻求更多的资源或较大的安全。由于整个尼罗河谷,尤其是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角,它不可避免要成为不仅来自非洲别处、也来自中东的人们长途迁徙的终点。古埃及居民可能发展成为混合种族。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得知,在尼罗河谷发现了几具非常古老的居民骨骼,已辨认出他们属于克鲁马浓人、亚美种人、尼格罗种人、卢科德姆人等。混和种族的基本成份随时间和空间而异。尼罗河流域居民不可能从最初起直到波斯人入侵为止纯属单一种族。另外,根据留传下来的埃及艺术品中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肖像总体来看,古代埃及居民也绝非同一种族。那些肖像有的颧骨高耸;有的肥胖、卷唇;有的鼻子略呈弓形;最常见的却是鼻大而直;在南方特别常见的是扁平的鼻子和较厚的嘴唇。
自此,我们可以推理出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法老统治期间,从金字塔的壁画我们也可以印证,此时,世界的文明中心是含族(应该是汉族的前身),也就是黄种人在掌握着世界,把握着世界的文明,统治者各个种族的人群。包括上帝都预言亚伯拉罕,你的子孙要在埃及受四百年奴役。
六、我们来看“黄帝和蚩尤的逐鹿之战”的史料,最早是记载在《山海经》中的,我们从这一原始的客观的未经后人篡改的文献资料上看到《大荒北经》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
但这段文献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分析来看,文献其实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意思是说:有个人爱穿黑色的衣服,而这种风俗习惯,正是后来的佛教信徒爱穿的黑色衣服的文化源头。这个人就是黄帝的女儿,名字叫:“魃”。当时蚩尤叛乱,并制造了先进的金属武器进攻黄帝,黄帝就命应龙进攻蚩尤之国“冀州的郊外”。而这里的“冀”字,即一个方位名词。它是由“北”、“田”、“共”,三字组成的。意思是,非洲北方的田地,即“共工”的国土。我们再从语言学和训诂学上来看这个问题,又会发现“冀”即“埃及”的“及”的同音假字,可以通用。这就从文字学和语言学、训诂学上发现“冀州”其实就是“埃及”的古名之一。
由于黄帝的父母把“天下”,即非洲尼罗河一带分给了“炎黃”俩兄弟“各半”。这一点贾谊在《新书•制不定》中说:“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后来蚩尤继承了老炎帝的国土,即非洲北方的埃及,这就是处于尼罗河下游的“蚩尤之国”;而黃帝分得了尼罗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亚一带,而这里正是尼罗河的主要水源地,也是诸多中国经典记载的“昆仑山”。
因为黄帝得到高山地利的优势,所以黄帝命应龙筑堤蓄水,想用水冲淹居住在尼罗河下游的蚩尤之国。蚩尤发现应龙的可怕战术之后,立即请来了风伯、雨师助阵,刮起大风大雨。这就使应龙无法筑提。黄帝得知情况后,立刻命她的女儿,魃率娘子军下山助阵,赶跑了风伯、雨师,风雨也就停止了。就这样,应龙很快筑好了大堤,并开坝放水,洪水之墙就象猛兽一样冲毁了埃及,蚩尤因此被生擒杀掉了。但是,蚩尤的族人和旧部还是不服,经常叛乱,魃的娘子军只好留在久居不雨的埃及镇压叛乱,暂时还不能回昆仑山。叔均就把魃的痛苦告诉了黄帝,黄帝在形势稳定之后,才命她镇守昆仑山西北面靠近赤水河的玉山。
通过上面的研究和解释,这就使我们得知,“炎黄”所处的地理问题,正好就与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吻合了,黄帝蓄水进攻炎帝也就有了可以检验的实际意义。相反,若把《山海经》的记载放到中国来看黄帝和蚩尤的战争问题,那就很难解释得通。你想啊,若按传统的说法,黄帝处在新疆和青海交界的昆仑山上,炎帝、蚩尤则处在湖南,而这两地的直线距离也有万里以上,这个仗怎么打呢?应龙的筑堤蓄水,水淹七军的战术怎么用呢?所以《山海经》记载的“河”,其实就是指非洲的尼罗河,而非中国的黄河。我们从非洲地理上还看到,此时上埃及的宗教都城在尼刻(Nike),现属于埃及阿斯旺省,阿斯旺大坝大家可以地图搜索一下。尼罗河从非洲南方,流向非洲北方,经埃及流入地中海。因而黄帝可以“居高临下”的用尼罗河水作武器,冲淹居住在下游的蚩尤之国,这就顺理成章了,而把黄帝和蚩尤之战的历史放到中国来论,那怎么也说不通。

坑_人2010-03-31 09:12: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七、我们再来说修建金字塔的事情。按照古埃及古王朝的记载:
公元前2620年,第四朝代-首都:Memphis
Snefru 一位人道的法老,第一座表面平滑的金字塔的修建者
Cheops 在Nekheb将其儿子们封为大祭司,为自己修建了最大的金字塔
Didufri 短暂的执政,在Abu Roache修建了一座没完成的金字塔
Chefren 集神权和政权于一身,修建了第二大的金子塔,胡夫金字塔
Mykerions 一位依法行政,比较温和的法老.修建了吉萨大金子塔中最小的那座
Shepjeskaf 与大祭司争权,修建了大型陵墓以及金字塔
在这个时期修建玩技艺水平最高的胡夫等三个金字塔后,正常的历史应该是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奇怪的是,从第四朝代往后修建的金字塔就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说明什么,最合理的解释我认为就是技术流逝,作为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导人或者祭祀流失了。从古埃及的文献记载来看,一段时期,法老和祭祀严重不合。大量文章都推理出作为掌握核心知识和文字的部分祭祀离开古埃及向东方而去,而且指出,祭祀最终到了中国,古埃及的僧侣到了印度。古埃及的衰落和中华、印度文明的繁荣基本合拍。祭祀的出走我们从圣经也可以得到佐证,上帝为惩罚古埃及,所降下的“十灾”。 上帝虽然是对闪族人说的,但作为含族的祭祀也可能通过占卜而了解一些蛛丝马迹,进而占卜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祭祀带走的文明包括最重要的部分=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发展成最先进的中文,剩下的人只能按照读音创造出古腓尼基字母文字。
这里说一个纯属臆想,古埃及祭祀的出走可能没有和僧侣通气。僧侣看到祭祀的出走,虽然不明就里但是英明的跟着出来,可能没追上,迷路了才到了印度。要不说中国神仙老说西方二教主,只能指古埃及,印度在南边呀。后来还是老子是好人,西去化胡。佛教才传到中国,得以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这里也引出一段真实历史。《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优秀的文化典籍,但由于它所记载事物的广博性与儒家不同,因此一直被视为荒诞不经的怪书,实际上我们现在很清楚《山海经》是一部记录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这本书里所包含的密码是你绝对无法想象的,当年西周发生内乱,一个王子-朝带着大批的周市典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藏书)投奔楚国,但是由于楚国也内乱,王子朝一行没有到达楚国,而是神秘的消失了,这批典籍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现在我们有理由推测这批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的典籍是被王子朝藏起来了。篡位后的周敬王向王子朝追索周室典籍,而王子朝以死拒绝交出典籍。据《左传•定公五年》记载:“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与此同时,老子(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官长)可能因参与秘藏周室典籍之事,遂被迫辞职,大约此后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不出意外就是除了点化佛祖,就是知道中国的源头在埃及、寻根问祖去了。王子朝死后那些流落江湖的原图书馆的巫师和学者正是根据这批上古典籍编写出了旷世奇书《山海经》。编写《山海经》这样的大部头著作,需要编写者有着充裕的时间、充足的财力,并且没有或少有世俗杂务的干扰;显然,这样的条件乃王子朝一行的后裔所充分具有的,而这种工作也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乐趣。并且,《山海经》极为谨慎地回避任何与现实有特定关系的事件,当亦有其苦心。
另外,从考古来看,中国至今也没有发现青铜冶炼的探索期和早期作品,夏朝发掘的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冶炼水准和造诣,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文明的引入,而恰好古埃及的发展历史能够把这样空白填补的天衣无缝。
还有,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谁都可以不敬,但对自己的祖宗不能不敬,我们的好多古书记载例如“地皇出,黑色面碧”等事情。如果不是事实,绝对不敢把自己的祖宗写成外国人。
八、中国和西方有着一个共同的古老贵族制度,古文献翻译完全对应,这就是:公、侯、伯、子、男。在中国,据说从夏朝就开始。比较确切的周朝有这样的记载,在我们的印象中,文字的交流这个时候和西方应该还没有发生。
九、我们来说商朝,殷朝也为殷(商)。我们的教科书说的是简狄为传说中商始祖契之母,一作简易、简逷,因是有娀氏女,又称娀简。相传她偶出行浴,吞鳦卵而生契。“鳦”,是“燕”的古写,即玄鸟。和古时大部分贤人一样,无父生子,作为现代的我们如果相信,可以不看这篇文章了。依据情理逻辑分析,不是没有,而是不能说,或是真不知道。喜欢读历史的朋友应该了解,古时为了庆祝节日往往开“无遮拦大会”,大家HAPPY一晚上,发生了一些事情肯定不知道是和谁,比如西方圣诞节,其实是众圣之诞,为什么呢,在西方的传统,每年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也就是到了动物发情的季节,大家都要庆祝HEIYOUHEIYOU,十月怀胎后,大部分圣人都是年底生的,所以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说远了,从商朝来说,应还是不能说。从圣经记载来看,大部分写的是一代一代分家迁徙的历史,作为旁支,就要离开故土,向远方迁徙。大约在3900年,亚伯拉罕的孙子以扫(Esau),《圣经》告诉我们:以扫又叫“以东”,“以东”就是“红色”,“殷”的汉字含义正是“红色”。中国甲骨卜辞中“殷”字常做“衣”,故而“以扫”的读音“Esau”实际上也就是“衣扫”或“殷扫”(“殷”很可能古代曾经读“yi”)。另外,据《圣经》记载以扫的妻子名叫“Judith”,实际上她很可能就是中国的商朝之母“简狄”,发音基本一致,两个声母一模一样。就应该是这一支,迁徙到最东方,直到他们的第14代孙“汤”在1600年建立了殷商。从考古来看,商墓中出土了大量的西域玉器,这是我们普遍的看法,肯定证明和西方有联系。
十、由中国复旦大学教授金力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人是从非洲来的。这意味着山顶洞人、北京人并不是我们的祖先。这是中国学者在检测一万人的DNA后得出的结论。这篇论文用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有力地支持了此前就存在的现代人“出自非洲假说”。《美国科学院院报》全文刊登了此论文。上海复旦大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及多基因疾病课题组的一位研究人员说,他们去年提出中国人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后引起人类学家的反驳。现在他们对中国北方、南方共1万人的血样进行DNA分析发现,没有1个人DNA结果表明他的遗传体系与世界其他现代人不同。他们认为,现代人从非洲先到地中海沿岸再到东南亚,然后从东南亚进入中国。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什么没有留下后代,研究小组认为他们在冰川期不知什么原因被灭绝了。后来现代人来到中国取代了他们。
研究人员从一百六十三个东亚人群中选择了一点二万多名男性,寻找其染色体上是否存在三个基因突变位点。这三个突变位点据认为都来源于一个更早的基因突变,该突变是一部分非洲现代人特有的遗传标记。结果发现,每一个被测试的男子的Y染色体上都至少带有三个基因突变位点中的一个。研究人员说,这说明东亚人可能源自走出非洲的现代人。
好了,到了最后,还是让老祖宗来说吧:0。我们的人文始祖黄帝自称姬姓、华族,绝对符合实际,他的意思说是上帝“耶和华”Jehovah的传人,Je为姬姓、hovah为华族。
虽然上帝宠爱闪族亚伯拉罕一系,倍加呵护,但是我们前含族后汉族依靠自身智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像山上的野花开放的比温室的鲜花更有生命力,更加茁壮、芬芳。
可以放松一下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对自己祖先、文明的缅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推测。很多事情不是一厢情愿就可以的,我们很想文明本源,但是现代科技无情的击碎了我们的幻想,但是这也不是坏事,文明融合才能进步,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文明。我们难道不应该庆幸吗?世界上最高级的文明到了最合适的土壤,开出最美丽的文明之花。


坑_人2010-03-31 09:49: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没有人分享感受吗?
坑_人2010-04-07 21:55: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