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质疑

楼主:夷齐风清 字数:718806字 评论数:58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上贴回复的是13楼,误作“1”楼,致歉。
夷齐风清2018-03-20 09:27: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编年史中的纪年源自先秦典籍的零散记载
《尚书•无逸》载:“中宗(太戊庙号)享国七十有五年,高宗(武丁庙号)享国五十有九年,祖甲享国三十有三年”。
《尚书•无逸》据宋胡宏《皇王大纪》载,成书于周成王(丙申)十一年。
《逸周书》记载了部分周王的纪年。
夷齐风清2018-03-22 08:11:1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祖国编年史呈渐进式逐步完善
最早编年史学界认为当属《春秋》,《左传》,《谷梁传》,明确纪年始于前722年,至前481年;
而《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之纪年则始于前841年。比《春秋》提前了119年。
《帝王世纪》更有破天荒的进展。《帝王世纪》的作者是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晚年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活了68岁。《帝王世纪》是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一部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 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史记》及两《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 清宋翔凤《帝王世纪集校序 》已做了介绍,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对《帝王世纪》的部分纪年摘抄如下:
黄帝在位百年而崩;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
尧甲辰即帝位;
夏帝芬(一名槐)在位二十六年;
夏帝泄在位十六年;
商汤为天子十三年;
商太甲享国三十三年;
周康王在位二十六年;
周昭王在位五十一年;
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

夷齐风清2018-03-22 08:27: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皇极经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其作者:邵雍(1011一l077),北宋哲学家,理学象数学派的创始人。《经世》记史始于公元前2577年,止于公元1023年,时间跨度为3600年。其中有人事标注者,则始于公元前2357年“唐尧”,止于公元963年宋太祖建隆四年,时间跨度为3320年,《皇极经世》的内容是“中间三千年”的历史大事记。
《皇极经世》记载:
“唐帝尧肇位于平阳……”公元前2357年,甲辰;
唐尧二十载,公元前2338年,癸亥;
“唐帝尧二十一载”公元前2337年,甲子;
唐尧五十载,公元前2308年,癸巳;
“唐尧五十一载”公元前2307年,甲午。
以下均用干支纪年。
夷齐风清2018-03-25 14:02: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68楼您好?
欲知夏都所在须阅读一些古文献记载:
“夏后氏大禹《史记》作帝禹。 姒姓,颛顼之孙,鲧之子,生于石纽,谯周《蜀本纪》:禹本文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广柔废县在今四川茂州汶川县西北,地有石纽村。《元和志》;禹所生处。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此。
长于西羌,今洮岷松茂,古为西羌。封夏伯,故曰伯禹,天下宗之,故曰大禹。
丙子元岁,王即位,国号夏。 王即位为众所归,乃即天子位,都安邑。山西解州夏县北有安邑故城,禹所都。《帝王世纪》:禹先封阳翟后,都安邑。”
《路史》:太康筑阳夏之城而居焉。
后相乙亥元岁,徙都商丘。
乙未五十有三岁,汤伐昆吾,遂攻鸣条。山西解州府安邑县有鸣条崗。王败师,王奔南巢,今江南庐州府巢县有桀王城,桀奔此。夏亡。
本帖的宗旨,是探讨夏商周的三代纪年。至于夏都在哪里?未曾研究。仅见上述记载。禹都安邑、太康居阳夏、后相徙都商丘。不过要有考古工作的跟进。
夷齐风清2018-03-26 18:06: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国宝秘籍 领航文化强国 充分说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未间断”
编年史中的奇葩,恢弘巨著《皇王大纪》,南宋胡宏著,8O卷,所述上起盘古,下迄周末。前二卷皆粗存名号事迹,帝尧以后始用《皇极经世》编年,博采《经》、《传》,而附以论断。胡宏,字仁仲,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人称“五峰先生”。胡宏是南宋初期一位爱国主义和影响较大的进步思想家,他的理学思想对宋代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一时期理学阵营中居于重要地位的理学家。
该书从第三卷至二十九卷详细记录着自黄帝至西周共和的纪年,前340年只记述诸帝在位年数,而从帝尧始以干支纪年,除“间有论断”外,均以天干“甲”字开头十年一记。如对商王的记载
太甲:二十七祀甲戍。
沃丁:四祀甲申。八祀伊尹薨百有余歳王亲吊临祀以太牢塟之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十四祀甲午。
二十四祀甲辰。
二十九祀沃丁崩立弟太庚。
太庚:五祀甲寅。
十五祀甲子。
二十五祀甲戍太庚崩子小甲立。……
自帝尧元载后的1516年中,发现该书使用“甲”字开头的干支纪年132个,其中仅有三个干支纪年的文字记述疑似有误:分别是夏太康22载甲寅,被写作“太康20载”;夏桀42载甲申被写作“41载”;周武王18年甲申误作“武王16年甲申”,属于自相矛盾。书中有只记帝王年数而未写干支的纪年90处,其中仅三处宜校订:夏扃“22岁王崩”应为“21岁”;商小辛21祀,误作“小辛26祀”;周武王19年王崩,误作“武王17年王崩”。在1870年的历史长河中,《大纪》纪年222个,仅有6年文字记述不妥,且依自身的整体排列易于发现纠正,准确率为97.3%,实属难能可贵。查该书三十卷即宣王元年甲戌至八十卷周赧王五十九年乙巳(前256)年的干支纪年与现行《中国历史纪年表》完全一致,极具权威。

夷齐风清2018-03-26 18:45: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欢迎互动
夏商周三代纪年,均用干支纪年,尊贵的朋友,您能搜集一些关于夏商周的干支纪年吗?您可百度《河南杞县伊氏家谱》《河南睢县林氏家谱》,看伊尹、比干的生卒。能用公元纪年解读吗?感兴趣的朋友可大胆一试,相信人才辈出。一定有解。
夷齐风清2018-03-27 20:57: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代编年史《资治通鉴前编》最为完备,史料翔实
《资治通鉴前编》的作者金履祥(1232-1303):宋代学者。宋元间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桐山后金村)人。字吉父,号次农,自号桐阳叔子,从小好学,凡天文、地理、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无不精研。吉(字吉父)为朱熹二传弟子,造诣益深。《通鉴前编》用邵氏《皇极经世书》、胡氏《皇王大纪》之例,其援据颇博,审定群说,一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复加训释。断自唐尧,以下接於《资治通鉴》,勒为一书。
“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后,司马公既已论次。而春秋以前无编年之书,是编固不可少之著也”。盖履祥撰述之意,在於引经据典,在讲学诸家中,犹可谓究心史籍,不为游谈者矣。
研究夏商周三代史,离不开《资治通鉴前编》。尤以《资治通鉴前编 举要 卷一》最为简要明了。
夷齐风清2018-03-29 16:43: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愿恭听众家对《文献通考》的评价
《文献通考》是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马端临(1254—1324)字贵与,江西乐平人,在其34岁左右时,即开始其著书工作。而《文献通考》的编写用时20余年。
《文献通考》全书分为24门,348卷。书的内容起自上古,至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该书唐代以前的部分以《通典》为基础,加以适当的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氏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为《宋史》所无者。取材广博,网罗宏富,居“三通之一”,被称为“国家正史。”
向中科院《中国史研究》投稿,必须按中科院《<中国史研究>文稿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对文稿的一般引文要加注释,注释内容的标注顺序是:“撰写者时代/撰写者/整理者名/著作名/卷次、篇名(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注释内容的要求竟达十项之多。而对于“官修大型典籍、类书亦可不标出作者时代和姓名。”“如:先秦诸子、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三通等。”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又都以“通”字为书名,故后人合之称为“三通”。“三通”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科院的明确规定,足以说明《文献通考》被世人高度认可。
《文献通考》摘录:帝乙,太丁子。以庚午嗣立,三十七年丙午崩。
“受辛,帝乙子。是为纣,以丁未嗣立,无道,三十二年戊寅,周武王伐之。战於牧野,师败受死,殷亡”。
“又,殷二十八世,共六百四十四年,首乙未,尽戊寅。”

夷齐风清2018-03-29 20:27: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为 回复41楼作者:zaishuizidan
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26页,夏朝是由前2070年至前1600年共471年。由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视频讲话在,我认为李先生的讲话不无道理。
又回复79楼作者:eyeslot 时间:2018-03-29 20:38:31
取整数咋的了?我们南京大屠杀不也死了个整数么?专家都不把人命当回事,反而把这个考据到精细那才是我们的悲哀。
为回复41楼,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占大篇幅考证《古本竹书纪年》,论证其为清道嘉年间的伪作。
回复79楼“取整数咋的了?”
很高兴看到贵贴!
夏商周纪年,自黄帝以来均用干支纪年;“黄帝元载甲子。”“尧元载甲辰。”“禹元岁丙子。”“乙未商汤十有八祀,王即位于亳,国号商。”“王盘庚庚子元祀。”“己卯周武王十三年春,王即位,国号周。”
以上“甲子、甲辰、丙子、乙未、庚子、己卯”诸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无一是整数年。
而《夏商周断代工程简表》误将夏元年写作前2070年、商元年写作前1600年、盘庚元年误作前1300年、周武王十三年己卯误作前1046年。其错误观点写入“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26页”欺骗了广大青少年,歪曲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说《夏商周断代工程简表》中的纪年是错的,因前2070年是辛卯年,这年在历史典籍中是夏少康9年;前1600年是辛巳年,太戊38年;前1300年是辛巳年,武丁25年;前1046年是乙未年,周昭王7年。
各位朋友,《夏商周断代工程简表》中的西周元年为前1046年,其与箕子朝鲜元年是同一年,“武王克殷,释箕子囚,箕子走之朝鲜,王朝鲜四十世。”您可百度“箕子朝鲜元年”,会发现真实的读数,即前1122年,这一年才是己卯年。
国人有锲而不舍的传统,古有《水经》一书,因书中存有瑕疵,郦道元倾毕生精力撰《水经注》,清杨守敬更有求实精神纂《水经注疏》,奋斗一生未竟其业,门人熊会贞继承师业,两代人为正本正本清源,接力完成了《水经注疏》。
祖国的夏商周三代纪年在国人的努力下,一定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待真实的《夏商周纪年表》面世之时,我们可以豪迈地说:“中国五千年文明从未间断!”
预言:黄帝元载甲子是前2697年;
帝尧元载甲辰是前2357年;
夏元岁丙子是前2205年;
商元祀乙未是前1766年;
西周元年己卯是前1122年。
考据到精细理所当然。
各家的声音都会保留于网页。同时接受历史的检验。



夷齐风清2018-03-30 16:00: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浩如烟海 汗牛充栋
有人说:“中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都是模糊不清的。”不读史籍、不懂历史宣传模糊史观,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亵渎。向各界朋友推荐一本史书:《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简明中国通史读本,初刻于康熙五十年(1711)。二百余年中,刊刻了二十余次,并译成外文,传播海外,影响巨大。《纲鉴易知录》能够久刻不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它“简明易知”的特点。古代史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二十五史也部帙浩繁,难以卒读。而《纲鉴易知录》恰是一部古史精华的荟萃。它简明扼要,通俗易知,不尚玄奥,不敷铅华,年经事纬,力求平实。有一编在手,诸史于胸之效。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古史,对林林总总的众多史籍,《纲鉴易知录》不失为一把入门的钥匙,一个登堂的阶梯。
人们对《纲鉴易知录》十分重视,争相阅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毛 热爱和推荐此书。1910年,毛泽东在他的私塾老师毛麓钟的指导下,点读了《纲鉴易知录》。这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通史著作,使少年毛泽东获得了系统的中国历史知识。此后他终生热爱此书,并多次指示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和阅读此书。研究三代史如不知有《纲鉴易知录》若聋者之无所闻,盲者之无所见。有《纲鉴易知录》一册在手,发表错误言论的群盲无地自容。
《纲鉴易知录》自尧甲辰元载至西周共和元年使用的干支纪年,共用225 个干支,其中仅有舜崩于癸酉年,其后的第二年应是“乙亥”年,误作“乙卯”,其余224个干支纪年全部准确无误。1959年,施意周先生的点校版(可免费下载),对其干支进行了公元纪年换算,换算结果中221干支换算无误,如禹元岁丙子为前2205年、商汤乙未十有八祀(商元年)为前1766年、周武王十三年(西周元年)己卯为前1122年。仅有4个干支换算有误,分别是夏启元岁甲申误算为前2196年(实为前2197年)、夏启二岁乙酉误为前2195年(应为前2196年)、夏槐(芬)元岁辛酉误为前2041年(应为前2040年)、周康王十二年甲戌误为前1076年(应为前1067年)。换算准确率为98.2%。
该书自卷七(71页)至卷九十二(2576页)记录西周宣王元年甲戌(前827)至元代的史实,又续《明纪》十五卷,编年纪事至“丁亥(1647)五月大清兵定鼎顺天”止,期间2474年的干支纪年与《中国历史纪年表》所记相同。
1957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夏商周断代工程简表》、现精装本《中国通史》的撰者皆为没见过《纲鉴易知录》的辛苦之作。
有电子版,免费下载。在信息现代化的今天,史实不容歪曲。

夷齐风清2018-04-01 09:10: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从未见到过的一本史书
《乾隆御批纲鉴》成书于1767年秋,全书共一百二十卷。“是书排辑历朝事迹,起自黄帝,讫于明代,编年记载”,居“以昭万世法戒”的权威地位。她以《通鉴纂要》为蓝本参稽各种书籍加以增订,包括《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长编》《通鉴纲目》《通鉴前编》……以及一些先秦的经、子、集部等。其书简明切要、资料翔实、取材丰富。取材必选其精,叙事必撮其要,上起伏羲、神农、下至明末。是我国一部囊括古“今”的编年纲目通体史。其“纲目相从,目所不及者,则别为分注于其下。而音切训诂,典故事实,有关考证者,亦祥列焉。文成数万,其指数千,而于系统年表,予夺进退,悉准至公、至正书年。”“凡向来怀铅握椠,聚讼不决者,一经烛照,无不得所。用以斥彼偏私,著为明训。而千古定案遂无复低昂高下于期间。”该书“依据正义,博稽群籍,悉正抵牾,一破群盲。”“集史学之大成,实足表里六经,准式万世。”“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此非一时之书,而万世之书年。”粗略阅读该书,前一、二、三卷记述了三皇五帝、夏商周至共和元年的史实,以下117卷记述史实到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年(1661年)的十一月初八。将该书自公元前841至公元1661年的2502年的干支纪年与《中国历史纪年表》逐一对照完全一致。书的最后(7303页)写道:该书是“据事直书”“炳若日星”“万世永为定案云。”所以人们对官修《乾隆御批纲鉴》给予高度评价。
夷齐风清2018-04-09 14:14: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乾隆御批纲鉴》是我国编年史之集大成者。《乾隆御批纲鉴》据《史记》、晋《乘》、郑《志》、楚《梼chóu杌wù》、孔子的《春秋》、《左传》、《汉书》、《资治通鉴》、宋《通鉴外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928卷、《皇极经世》、《文献通考》、刘时举《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李心传《系年要录》、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明陈桱《通鉴续编》、商辂《续通鉴纲目》、《通鉴纲目三编》、陈仁锡《通鉴纲目前编》、李东阳《通鉴纂要》、清张廷玉奉敕重撰《通鉴纲目三编》以及对《通鉴》进行注释补订之作如:胡三省《注音》294卷、陈景云《通鉴胡注举正》、赵绍祖《通鉴注商》等编撰。(《纲鉴》中标有竖曲线的都是其引用史籍的书名,夏商周时期的一至三卷正文用书名号382个,书眉批语用31个,多处引用古代名儒之语)是我国上起伏羲、神农,下至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在当时来说可谓囊括古今的编年纲目通体史。
《乾隆御批纲鉴》现无电子版,网购可获。是考三代史必备的史书。
夷齐风清2018-04-09 14:20:0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祥记史册
上述文字介绍,足以说明祖国历代编年体史书对“黄帝以来”至“共和行政”均有翔实记载。不容任何人蓄意歪曲与否定。鄙帖已进入“深水区”,以后内容更精彩。
夷齐风清2018-04-12 09:09: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将我国历代编年史中的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能准确解读阎若噱对仲康日食的推断;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天象与月相》一书《前言》中的《宾组五次月食卜辞的唯一认证》相合;精准解读武王征商利簋《铭》《世浮解》中的29个干支纪日。
夷齐风清2018-04-16 16:24: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火眼金睛
——确认周武王十三年
有学者认为“为了解决武王克商之年,两千年来中外学者虽禅精竭虑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结论反而益形歧异。”
大量史籍对武王克殷年作了记载:箕子所作《洪范•九畴》其首句便是“惟王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准确地记录了武王克殷事发周武王十三年。
朝鲜史书《东史纲目》卷一记载:周武王十三年,朝鲜箕子元年。
《逸周书•克殷解第三十六注》(卷四第33页)载:“十三年正月,牧野,商郊,纣出朝歌二十里而迎战也。”
《逸周书•大匡解第三十七》:“惟王十有三祀……”《逸周书•文政解第三十八》:“惟王十有三祀……”《逸周书•大聚解第三十九》:“惟武王胜殷,抚国绥民……”
史籍记载武王克殷事发周武王十三年。那么这周武王十三年,是公元前哪一年?被人论证的竟有44种说法。
分别是:前1130、1127、1123,有《汉书•律历志》《皇极经世》《通鉴外纪》《通志》《通鉴前编》《文献通考》、吴其昌、岛邦男(日籍)的前1122。还有前1118、1117、1116、1112、1111、1106、1105、1102、1093、1088、1087、1078、1076、1075、1071、1070、1067、1066、1065、1063、1059、1057、1055、《古本竹书》的前1051,《今本竹书》的前1050,1049、1047、断代工程专家组刘次阮先生的前1046。(被辞书、教科书采纳)还有前1045、1044、1041、1040、1039、1035、1030、1029、1028、1025、1024、1018年等(此处有意屏蔽了多数观点人的国籍、姓名、学历、资历、职衔、科研成果、著述名称、发表时间、学刊级别等)。早的应属林春溥之《竹柏山房丛书》据《毛诗正义》所推断的前1130年,最晚的当推周法高《西周年代考》中的前1018年。早晚相距112年!
面对以上武王克殷年的44种说法,谁能做到火眼金睛,去伪存真?这里介绍识别武王克殷年的八条硬性条款:有违其一者均可视为滥竽充数。

1.诸籍记载武王克殷发武王十三年,是己卯年。换算成公元前纪年其尾数必须是2、除以12的余数是6;符合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尾数定天干,余数定地支”的规律;
2.武王伐纣当在武王生卒间。帝乙二十三祀壬辰西伯昌生子发(前1169)。纣辛二十祀丙寅(文王五十年,前1135)西伯昌薨,子发嗣位,武王元年是丁卯年(前1134)。武王十九年乙酉王崩(前1116)。武王生卒为前1169——前1116,年54岁。壬辰——乙酉间的54个干支岁名,只有一个是“己卯”:
3.武王克殷年与箕子朝鲜元年是同年,箕子朝鲜元年是公元前那一年?百度可知。
4.武王克殷年是比干被杀的下一年;
《睢阳林氏家谱》记载着比干的生卒:
比干是商朝帝乙之弟,殷纣王之叔父,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夏历四月初四),惨死于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终年63岁。
台湾企业家林金辉在致耿玉儒的《比干诞辰时间质疑信》中说:“以台湾林氏族志记录纣王三十二年戊寅年是公元前1123年,比干享年63岁,应诞生于公元前1185年岁次丙子年夏历四月初四日。”
5.关注“孝王5年丙辰岁”的相关记载。武王克殷年不能单独存在,依其推算的西周诸王在位年中,孝王5年的尾数是5、余数是5;
6.周武王十三年(己卯)至周赧王五十九年(乙巳前256年)共867年,至东周君七年(壬子前249年)共874年。(见《御批纲鉴•卷十•东周君》437页)
7.该年周历闰二月。
8.所确定的武王克殷年,以该年的周历能准确解读武王征商利簋铭及《世浮解》中的武王克殷干支纪日。(对原文所记干支不允许做任何变通)
完全符合上述八条的武王克殷年,只有一年》。
若知这一年是公元前的那一年先请众家推断》

夷齐风清2018-04-18 17:48: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中国历史纪年表》版本众多。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简表》于2000年公布后,因其不合史实,引起学界的极大反响,众多不同版本的《历史纪年表》相继面世,有出版图书的,有公开发表于网络的,有个人著述,有学术团体集体研究成果,仅存在于网络的不同名称的《历史纪年表》之目录就多达64页,访问人次有的已超数万。涉及三代的现行《中国历史纪年表》究竟有多少版本,实在难于统计。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关注度,各抒己见,勇于探索的激情。涌现出的是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学术民主的潮流,乱象背后的潜在实质是什么?值得国人深思。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唯一的,客观上的前841年前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同样是唯一的。如何去粗取精,笔者依史实提出一己管见,作为对各种不同版本《纪年表》的评判条款或作待定的验收细则:
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一 体现上古史
任何版本的《纪年表》要记录史实。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的太昊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庙,故称“天下第一陵”,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民间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初春时节,二月二庙会达30万人,历时一个月;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太昊陵祭祀活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它坐落于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炎帝陵祭典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炎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上古史中的伏羲、神农不但有出生地、陵寝,又有史实记录,被古今华夏民族所认同,被国家所认定。只依《五帝本纪》编制的《纪年表》,忽略伏羲、神农氏时期的上古史,是不全面的《纪年表》,应如实记述上古史。在《纪年表》中可称“伏羲氏时期”、“神农氏时期”,纪年或可加“约”字。

夷齐风清2018-04-25 16:59: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二 传承黄帝纪年
在《史记》中司马迁明确写道:我国的历史“自黄帝以来皆有年”,黄帝纪年又称华历、夏历、道历等。黄帝元载是前2697年甲子年,1912年是黄帝4609年,2017年是黄帝4714年。这一硬性条款限定各种不同版本的《夏商周纪年表》之前828年——前2697年的积年必须为1870年。缺失黄帝、五帝、三代纪年的所有版本无法体现这一纪年。意味着该版本《纪年表》仅是《三代世表第一》的翻版,没有使用价值。
夷齐风清2018-04-26 17:39: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鄙帖仅是倾多年研习所获,承蒙评价。一定为弘扬中华文明史传递正能量。
夷齐风清2018-04-27 11:36: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夏商周三代纪年表待定的准验收细则
三 合天象记录
《尚书•胤征》关于仲康日食的记载,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清代儒学大师阎若噱jué,博学众望。在其考证《尚书》的著作《尚书古文疏证》中对仲康日食进行了推算,得出了:
“仲康元年,壬戌岁……丁亥日,巳正初刻合朔,日食在井宿二十八度”。
“仲康四年,乙丑岁……壬辰日,未一刻合朔,日食在氐宿一十五度”。
“仲康十一岁壬申岁……闰四月,甲寅日午时”三个年份。
经查《中国五千年日食表》壬戌岁确有日食发生。据此可将夏仲康元年锁定在前2159年。
夷齐风清2018-04-27 12:39: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