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扬革命老区琼山区儒传村农村基层干部陈延绪为事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楼主:陈光辉02 字数:3091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关于推荐陈延绪祖屋认定为历史建筑的
请示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贵厅在全省范围开展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公开征集历史建筑信息线索,开通了历史建筑的民间申报渠道,有助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地延续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历史文脉,展现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风貌。
为响应号召,积极配合征集活动,现将陈延绪祖屋予以推荐。
推荐理由:陈延绪祖屋是一座地域建筑特色与历史文化意义兼备的古民居建筑,建造年代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符合历史建筑征集条件。
一、建筑基本信息
(一)建筑地址和建造时间
陈延绪祖屋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凤翔街道办儒逢村委会儒传村162号,由陈氏家族陈延绪的爷爷陈廷魁始建于清朝年间,久经风雨洗礼,至今已有100余年。随后由陈延绪完成建造。祖屋的东北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榕树,已被海口市人民政府列为古树挂牌保护,见证了祖屋悠久的建造历史。
(二)建造者简介
陈延绪,时任广东省琼山县第七区铁桥人民公社五岳大队党支部书记(见原始档案《干部登记花名册》),当时班子成员还有儒传村的吴多福、陈发桂、陈英云、陈英元、宝荫村的吴海昌等。这支基层党支部队伍带领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刮共产风、农村土改、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产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陈延绪为革命事业长期艰苦卓绝工作,积劳成疾,在一次琼山县人民代表大会上病发殉职,享年58岁。当时组织充分肯定陈延绪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并委派了专人前来慰问、发放抚恤金。
(关于陈延绪的历史事迹详见附件)
(三)建筑历史功能和现房屋功能
祖屋是陈氏家族的礼制中心和教化中心,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自建成至今,一直具备商议家事、接待亲友、设祭行礼等使用功能。
除此之外,在革命年代,祖屋还作为铁桥公社五岳大队的革命根据地,武装民兵连常驻陈家大院,各式枪械存放在祖屋内。
解放后,由于当时政府办公条件有限,祖屋便成为政府工作组驻扎地,以历届公社书记周忠贵、林克深、李少川等为组长的多批工作组的食宿、办公、会务基本都在陈氏祖屋。古榕树成为五岳大队和铁桥公社召开各种群众大会的首选场地,例如儒传村麒麟岭水库和水利沟建设竣工庆功会就是在古榕树下召开的。
二、建筑特色
(一)祖屋结构
祖屋布局以中轴对称,空间方正,三开间,设有屋心墙(即屋内将客厅与卧房分隔的墙壁)。祖屋屋顶结构采用双层灰瓦坡结构,拥有十五路“母瓦”,每路母瓦加连接条水泥固定。
祖屋正中为正堂,两旁为正房。正堂客厅以菠萝蜜格木板屏风为界,分为前厅和后堂,屏风顶端阁楼(俗称神龛)设置神堂,内供祖先灵位(俗称香炉)及香火福龛。屏风下放置二张八仙桌。
祖屋廊檐分前后檐廊和连廊,是院子和祖屋之间的过渡空间。遮阳防雨,常用来置放斗笠、米缸等常用器具。现廊檐四周还保留原有火山石磨石板,高于院子地面51公分,分三个台阶进入正堂。
(配实景图片并做文字附注说明)
(二)祖屋材质与工艺
祖屋墙体运用了精湛的古代传统手工雕琢技艺,使用火山石垒建而成,石头之间排列平整,相互贴合牢固。随后经陈氏子孙后代按照原有样式进行修缮,原址加高祖屋地基及四周墙体,使用原建筑材料“修旧如旧”,依然保持着古老的火山石屋风貌,至今仍熠熠生辉。
(配实景图片并做文字附注说明)
(三)院落特征
陈延绪祖屋坐落在陈家大院正中央。大院延续着中国传统“合院式”民居和琼北羊山地区古民居的空间特征,注重院落四周围合感,强调轴线对称,前后主次分明,内外高低有别,同时体现传统的风水观念。
(配实景图片并做文字附注说明)
祖屋东方为青龙,有火山石青灰瓦“横屋”,做伙房之用(现为三层楼);祖屋西方为白虎,有“横屋”火山石青灰瓦屋,做为小辈居住和石磨制作米粉之用(现为三层楼);祖屋南方为朱雀,宽阔平坦、土质肥沃,种植大量金桔树,有寓前坪栖凤之意,吉祥如意、财源滚滚之称;祖屋北方为玄武,有三层楼依靠,起到后枕之用。
三、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陈延绪祖屋建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展现海南羊山地区古老的手工石头建筑文化以及典型琼北古民居建筑风格。保护陈延绪祖屋也是保护海南传统文化,让传统民居不被摩天大厦取代。
(二)陈延绪祖屋以及历史档案留有革命和建设各阶段的故事,承载着基层干部前辈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纪念价值和教育意义。充分挖掘利用,能够成为干部和群众的学习教育基地。加之其毗邻海口国际三角梅主题公园,可打造成为主题公园的附属景点。
四、建议
(一)建议认定陈延绪祖屋为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历史印记与文化脉络。
(二)建议在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把陈延绪祖屋开发成干部学习教育基地或公益旅游参观景点。原址保护革命前辈的原始历史档案,在陈延绪祖屋内宣传展示,让更多的群众透过建筑和档案重温历史。
(三)建议系统化挖掘陈延绪等乡村干部的先进事迹,向后人讲述基层干部前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的精神品格,留住一方“乡愁”和“记忆”。
特此推荐。恳请上级部门尽快安排考察调研,盼复。

附件:
1.关于陈延绪的历史事迹
2.原始档案《干部登记花名册》等复印件

推荐人:海口市琼山区凤翔街道办
儒逢村委会儒传村 陈鸿文
联系方式:13322091369/13907571335
2017年12月1日

附件1

关于陈延绪的历史事迹

1.抗日战争时期,儒传村村民帮助八路军战士躲避追捕。日军因抓捕未果迁怒村民,将全村老少抓至村内公庙集中,逼迫大家说出八路军战士藏身之处。村民拥护八路军,恨透日军,无人透露八路军战士藏身之处。
日本士兵恼羞成怒,准备屠村。当时儒传村如临末日,哭喊声一片。陈延绪不怕牺牲,挺身而出保护村民。日本士兵严刑拷打,强迫其跪在公庙前,头顶盛满水的水盆,威胁如有倾洒便枪杀村民。陈延绪机灵应对,与日军巧妙周旋,使村民免遭屠杀之灾,也保护了躲藏的八路军战士。
2.在“刮共产风”运动中,陈延绪带头裸捐了家里全部财产:房板门4块、龙缸7个、八仙桌1张、小缸1个、短缸2个、石头30个(见原始档案《刮共产风财产登记表》)。在陈延绪的示范作用下,群众们也纷纷捐出了家中财产。
3.在解放后的“打地主分田地”运动中,陈延绪协助政府工作组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地主财产,不怕报复,不畏艰难;大公无私,分田地、分财产,让广大贫苦农民翻身当主人。陈延绪本人的阶级成分为“贫农”,分得13.64亩田地(见原始档案《广东省琼山县第七区那央乡儒传村农业税分户清册》),一个龙缸,两个木柜(目前还保存完好)。
4.“土改运动”时期,铁桥人民公社指派陈延绪代表公社前往广东省湛江市学习“土改”经验,随后陈延绪指导铁桥公社成功完成了“土地改革”工作(见原始档案《村土地产量分户清册》)。特别是现村机构儒逢村委会管辖的逢考村、宝荫村、儒传村三个自然村中,在当时羊山地区“土地回老家”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儒传村土地全部归集体所有,有别于逢考村、宝荫村按照“土地回老家”方式续存(当时这两个村还未划入五岳大队)。儒传村所取得的“土改”工作成绩实属不易,陈延绪作为大队书记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也得罪村里很多人。陈延绪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的党支部书记。
5.文革时期,陈延绪按照政府部署,带领大队群众开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此项工作异常艰难,他以身作则,从自家做起。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把祖宗香炉砸掉被视为大逆不道,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也被村里民众咒骂。陈延绪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排众议,进行了“破四旧立四新”。在“四清”和“井风井社”运动中,按照上级工作组安排,对辖区内的“四不清分子”进行批斗(见原始资料《工作记录本》《铁桥人民公社井风井社运动验收表》),导致“四不清分子”的子孙后代至今还对陈氏家族后人怀恨在心,经常借机打击报复。
陈光辉022023-03-12 18:06:13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