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屋歌”的立意,看杜甫的人格魅力〔181〕

楼主:陈存选A 字数:3454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语义:诗人从“吾庐独破”以致全家长夜沾湿的痛苦体验中,联想到饱经战乱的整个国家,伤时悯世,推己及人,热切希望解除民间疾苦、“大庇天下寒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甘愿牺牲自己,抒发了浓烈的忧国忧民之情,表现了舍己为人的高尚人品,洋溢着扣人心弦的人格魅力。



诗圣杜甫
出处:1、《杜工部集》;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传》。
参资:古诗文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鉴赏》。
二、杜甫草堂的建成与遭受风灾的情况
759年,杜甫受贬,赴华州任参军,其时华州政治黑暗,工薪也无以为继,一家人生活没有着落,他便弃官西行,携家带口,离开饥荒的关中,几经辗转,到达成都。
760年春,在世交东川节度使严武、诗友彭州刺吏高适等人的资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造几间茅屋,一家人终于有了栖身之所,世称“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可是第二年八月,一场大风却卷破他的茅屋,又连遭夜间大雨,床头屋漏,长夜沾湿,一家人通宵未眠。
在痛苦的煎熬中,诗人由自身的苦情,联想到安吏之乱以来的万般灾难,长夜漫漫,感慨万千,于是情至笔随,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七言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简为“茅屋歌”〕。
三、“茅屋歌”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世代传颂,非常著名,当代又入选中学《语文》,很多人都会背诵。
这首诗是叙事抒情诗,诗人记叙的是自己屋破漏雨的灾难,抒发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感,立意高远,诗情浓烈,思路井然,结构严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碑
全诗可分两部分,先叙事,后抒情。叙事部分,又分三层,全是写个人遭遇。
层一,写秋风破屋。开头五句,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用拟人法,写秋风发“怒”,毫不留情,把茅屋上的层层茅草,一口气都卷飞了,诗人很无奈,眼巴巴地看着茅草随风“飞”走,有的飞过浣花溪,洒在“江郊”:飞得高的,挂在高高的大树稍上;飞得低的,落在低洼的池圹里,都收不回来了。“卷飞渡洒、挂罥飘转”,六个动词相串,构成六幅灾难动画,紧紧牵扯着诗人视线,拨动着他的心弦,具体地描写出他遭受的灾难。焦灼惋惜,生动传神。
层二,写群童抢茅。接着五句,是前一层的补充与发展。前一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了,而落在平地上的是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走了。这一年,诗人50岁,却心力交瘁,未老先衰,拄着拐杖了,群童欺侮他老而无力,竟然忍心当着他的面做“盗贼”,抱走平地上的茅草,躲藏到竹林里了!诗人家境贫困,非常珍惜大风卷走的茅草,而群童也十分贫困,不然也不会抢走那些不值多少钱的茅草,所以,诗人呼得“唇焦口燥”,而“呼不得”时,也就无可奈何,“归来倚杖自叹息”了。诗人遭到不幸,没有人同情,还受到欺侮,只能独自叹息,时势不宁,世风日下了。悲哀郁闷,无可奈何。
层三,写长夜沾湿。再接着八句,诗人首先渲染傍晚时风定云浓,预示秋雨即将来临。继而写家里的布被又旧又破,本来就不暖和了,如今又被沾湿,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漏下来,更是雪上加霜,凄苦无比了。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就忧心国事,很少睡得着觉,如今长夜漫漫,衣被沾湿,又怎能挨到天亮呢?凄苦忧思,企盼天亮。
最后六句为第二部分,感慨抒情:祈求广厦,庇护寒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诗画
前三句,句句蝉联,一气相贯,用“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安如山”,四个境界阔大、感情愉悦的词组,形成铿锵有力、奔腾向前的气势,表达了诗人从个人苦难体验中迸发出的“大庇天下寒士”的热切希望。这时,诗人犹嫌不足尽意,还继之以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进一步表示,为了他人利益,甘愿牺牲自己,抒发了浓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充分体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与舍己为人的伟大人格。
全诗两大部分,由记叙到抒情,由自己到天下寒士,由个人小家到整个国家,由现实苦难到理想世界,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推己及人,舍己为人,襟怀博大,人格高尚!
四、“茅屋歌”最大的艺术特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内容富丽,笔法圆熟。姑不论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单就其审题立意,试作赏析。
诗人打算写这个故事时,一定反复推敲话题,首先弄清这个话题的方方面面,然后决定选择三个连续的侧面,也就是秋风破屋、群童抢茅和屋漏难眠,作为话题的中心内容,以求突出灾难的严重性,争取写好这场秋风破屋的故事。
诗人是大手笔,他更知道,仅仅描写自己的痛苦〔或幸福〕故事,只是反映了一种生活现象,是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必须把个人的痛苦〔或幸福〕植根于广大民众,与整个时代联系起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因此,在创作的前期,千万不可马虎从事,审题要严密,立意要高远,内容要深邃,主题要积极,立定而后动,方可奏效。
于是,诗人在行文的时候,首先,详细地记叙了秋风破屋的种种苦难情景,然后,在自己饱经苦难折磨之际,胸怀宽广,忧国忧民,由自己个人的苦难体验,而推及到天下寒士的苦难,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广厦庇护的幸福,站在历史的至高点上,展现出自己舍己为人的人格魅力,终于把秋风破屋的故事,写成能够传世的作品。
因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审题周密,立意高远,堪称千古佳作。



杜甫画像
五、“茅屋歌”成就了诗圣的地位
杜甫,我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出身官宦世家,信奉儒家的忠君仁爱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政治抱负,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他反对腐败、嫉恨丑恶、同情贫弱。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又从自己长夜沾湿的痛苦体验中,产生联想,伤时悯世,忧国忧民。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多么崇高的思想!多么伟大的人格!诗人是名至实归的大贤人,而人之贤者,谓之“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人的“诗史”“三吏三别”,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表明诗人是诗坛先行者,他超越了时代,第一个处理好诗歌创作的主体和客体关系,率先把创作的客体,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转移到劳苦大众、贩夫走卒,让普通百姓成为诗歌的主角,描写他们的社会生活,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诗人寄身的那个社会的实质,集时代之大成,而文化界对集大成者,也一律称之为“圣”。
还不仅如此 ,诗人勤于创作,著作甚丰,一生创作1400多首诗歌, “三吏三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其代表作,以诗歌记载历史,诗风厚重沉郁,内容深刻丰赡,具有积极的政治倾向、进步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历史的脉动,世称 “诗史”。
因此,杜甫是诗坛上的“诗史”创作者,称他为“诗圣”,是当之无愧的。
六、附言:严武是杜甫的世交和朋友
郑国公、御使大夫严武,武功累累,政绩卓著,唐朝中期的名将、诗人,中书侍郎〔副相〕严挺之之子。他小杜甫14岁,与杜甫是世交,又是朋友,一向善待杜甫。
他曾三次镇蜀。第二次镇蜀期间,杜甫避关中灾荒,辗转入蜀,经他和高适等人资助,建杜甫草堂安了家;他邀请入幕,诗人说漂泊惯了,而婉言谢绝;他还曾携仆从、带佳肴、赴草堂,宴请杜甫一家人,诗人写诗记盛:“竹里行厨洗玉盘,花间立马簇金鞍。”



杜甫与与严武漫画
762年,玄宗、肃宗父子相继去世,代宗任严武为太子宾客、御使大夫兼京兆尹、又主兼陵桥道使,监修俩先帝的陵墓。
严武离蜀后,继任高适治理不力,蜀中大乱,吐蕃又大举入侵,杜甫被迫离开草堂,逃难外地两年之久。
764年初,严武第三次镇蜀,镇压了叛乱,击退了吐蕃。他荐杜甫任工部员外郎兼节度使参谋,因此,杜甫又有“杜工部”之称。
765年,有次宴饮,杜甫酒醉,因口舌之争,竟然跳上严武宝座,圆睁怒目,谴责严武:“严挺之竟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是暴燥勇猛的人,他抓起杜甫,召集了士兵,要杀杜甫和他最不喜欢的下属、梓州刺吏章彝。有人告诉严母,严母大惊,及时赶到,救下杜甫,结果,只有章彝被杀。严母害怕儿子反悔,便出资买舟雇佣,资助杜甫全家离开成都,沿水路下峡,出蜀回洛阳。这便有了杜甫登白帝城、上岳阳楼、病逝孤舟的后事。



门泊东吴万里船画
其实,严武待杜甫不薄,他是杜甫继李白、高适之后的又一知音。仰仗着他,杜甫在蜀,过几年安静的日子,创作240多首诗,是一个高产期,其中著名的有《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最后,还得交代一下,严武就在当年突发暴疾去世,不知是否章彝家族报复的,年仅40岁。追赠尚书左仆射〔丞相〕。《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陈存选2023、03、12
陈存选A2023-03-12 10:30: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