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 与子同袍》——桃色大案

楼主:老杨故事荟 字数:1366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这集咱们说文姜偷情引发的外交大案。

齐襄公向周王室求婚,天子答应将公主下嫁。

齐襄公这样做,是表明政治态度,向周天子靠拢;周天子这时候,也急需外援,痛快地做了答复。

按着风俗惯例,天子的女儿出嫁,需要一位公侯来做主婚,所以,天子的女儿叫公主。如果是公侯的女儿出嫁,就需要一位郡守来做主婚,所以,公侯的女儿叫郡主。

鲁桓公既是周王室的成员,又是齐襄公的妹夫,二者兼之,主婚的殊荣就落在鲁侯身上。

齐襄公派遣使者,邀请鲁桓公和文姜,一同到齐国相会。

鲁桓公夫妻入齐,齐襄公亲自迎接,设盛宴款待妹夫、妹妹。

酒席宴上,所有的纳聘、迎娶事宜,都商量已定。齐襄公十分感激,热情地劝酒。

酒过三巡,鲁桓公带醉而归,回馆驿休息。但是,就在当夜晚间,文姜并未跟随鲁桓公回馆驿,而是跟随齐襄公回宫中去了。

次日,鲁桓公疑窦重生,本来外界就盛传文姜与齐襄公关系暧昧。这一整夜,文姜夜不归宿,更叫鲁桓公起疑。

如果说父母尚在,文姜回娘家诉离别之情,也就无所谓了。但情况不是那样,他们的父母早就不在人世。齐襄公这些年,只有一个偏妃连氏,而且,连氏失宠多年,早已分居。种种迹象表明,昨天晚上出事了。

等文姜回来,鲁桓公追问究竟。文姜支支吾吾,含糊搪塞。鲁桓公这回真急了,声色俱厉,怒叱文姜。文姜耍起疯来,又哭又闹,满地打滚。

鲁桓公一看,得了,这是你娘家,我啊,暂且忍气吞声。于是,鲁桓公向齐襄公提出告辞。

自打文姜出宫,齐襄公也是放心不下,派人在后边尾随打探。当他听说鲁桓公夫妻发生了争吵,顿觉羞愧,由羞愧而懊恼,由懊恼而愤恨。这小子把牙关一咬,罢了,我何不如此如此。

当鲁桓公提出要走,齐襄公也不阻拦,请鲁桓公到牛山一游,算作饯行之宴。鲁桓公虽然心中不快,仍然按着礼节赴约。

当时,正是春天四月,满山除了绿树,就是绿草,鲁桓公越看越心烦。牛山大宴,齐襄公心怀鬼胎,殷勤劝酒。鲁桓公借酒浇愁,不知不觉间酩酊大醉。齐襄公假装关心,派遣公子彭生,一路护送鲁桓公回馆驿休息。

马车上,鲁桓公心事重重,沉沉欲睡。走到僻静处,那公子彭生偷偷上前,突然从背后拉住鲁桓公的双肋。彭生双膀一较劲,鲁桓公惨叫一声,血流满车,当即毙命。彭生力大无穷,搞定鲁桓公,像搞定小鸡子似的。

回过头来,齐襄公只说是鲁桓公半路中邪,不治身亡,通知鲁国前来迎丧。

消息传到鲁国,举国震惊。鲁桓公的庶长子庆父,暴跳如雷,嚷着要出兵讨伐。

大夫施伯力劝,说:“齐强鲁弱,讨伐未必能够取胜。不如暂且忍耐一时,催促齐国尽快查明凶手,其他的日后再论。”

鲁国一面迎丧回国,安葬鲁桓公;一面向齐国问责,要求追查真凶。齐襄公为了推卸责任,出卖彭生,让彭生做了替罪羊。

鲁国群臣拥立十二岁的世子姬同为新君,史称鲁庄公。文姜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姬同,一个是季友。

鲁桓公虽死,文姜并未悲伤,公然留在齐国不回。她与齐襄公重续旧好,日夜淫乱,根本无心回鲁。此事,天下尽知,世人莫不议论指点。

这桩骇人听闻的“桃色大案”,发生在齐襄公四年(前694年)四月。

——说到“贵族”,位居社会顶层,高居国家尊位,世人皆为之景仰。贵族本身就是周朝宗法制度的践行者,为天下臣民之表率。

咱们来看看齐襄公兄妹做了什么,不但没有身体力行,而且成了败坏人伦的首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大概就是说的齐襄公他们家吧?这样的“贵族”如何教导臣民百姓?让天下人向你们学习什么呢?


老杨故事荟2023-03-08 11:59: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