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吃神

楼主:杨谊 字数:6476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我小时侯,因为突出了吃的神通,所以家里人送我一个雅号,叫“一口咬到菩萨颈子——吃神”。这和那种贪得无厌、死死盯着别人吃东西的孩子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那种孩子就叫“好(读‘号’)吃无影子”。

我这吃,是吃家里的东西,吃得巧,吃得妙,家里只要有东西,我就会知道,从不客气,找到就吃;哥就不会,他要家里人喊他,他才吃。所以大家都说他老实,将来要吃亏;说我精明,不会吃亏的。哥那时吃过饭还要站起来,看有没有饱,然后才决定要不要再添一碗饭。

我最早就突显出美食家潜质的,就是吃肥肉。一次我奶奶送了一碗红烧肉到托儿所给我吃,我觉得非常好吃,鲜嫩无比,非常顺滑,那全是肥肉。哥和我在一个托儿所,每天也会省下自己的口粮,几块饼干和一把花生米,下午送到后面的小班给我吃,我从来都没拒绝过,这也是美食家的素质。人说3岁看小,7岁看老。

上小学后,我已经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把最好吃的东西留到最后享受。比如吃包子,先把四周的皮吃了,只剩下最后一小块皮托着肉馅了,才吃肉馅。可有次,肉馅突然滚到地上去了,让我懊悔了好久。先苦后甜,要是没有保障的机制,就往往白辛苦了。

家里只要是没有限制的东西,我就尽情地吃。所以大人就常说,家里个大老鼠,没事就听到嘎嘣嘎嘣的声音。我一般静静地吃,不事喧哗。妈带我到人家去玩,只要放一堆吃的,我就可以安静下去,专心地慢慢地吃我的东西。

不过对于数量较少,需要分着吃的东西,或者是有禁忌,不可以多吃,或是规定只能在某一时间才能吃的东西,我还是很遵守规则的,大人讲一遍就记住了,再也不要招呼。比如,一个香瓜,按人头剖成几瓣,一人一瓣,我就会老实地只吃自己份内的;桂圆只能早上吃3个,我就不吃第四个;西瓜只能下午吃,我就不提吃西瓜的事。

虽然我也会打擦边球,在规则边缘徘徊,但那无碍大局。比如,买西瓜时,卖瓜的要打个探子,不好可以不要。打探子就是在西瓜上挖出一个三角形的锥体,锥尖直指西瓜深处,拔出探子,就可以反映西瓜的好坏。等展示探子,顾客认可后,卖瓜的再把探子塞回去,然后秤重。

这个探子的归属就很值得研究,它虽然属于西瓜,但已经游离出了主体;吃西瓜时,是不可能把这么小的一块归于谁的。所以它就是多出来的额外的一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一般我会在西瓜进门后,大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迅速用指甲掐住探子三角形的底部,把它拔出来,独自享用这一小块西瓜,吃完,再把皮合上,盖在那里,天衣无缝。不过,大人切西瓜时发现了,也都不说,都知道是我的杰作。

所以,家里的东西是安全的,无需上锁和藏着。所以,我才是“吃神”,而不是“好吃无影子”。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然而,吃神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他不光要有好的品质,还得有好的技巧,不然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这个技巧主要靠悟性,没有悟性的人,刀子跟在后面,也逼不出来。佛家叫慧根,武林叫奇才。
比如吃东西吃得特别干净,这除了和外婆教育不要浪费有关外,还与我的自我修炼,自我完善,最后炉火纯青有关。一开始我吃饭也是会把饭撒在桌上的,外婆就喊我漏嘴子,但很快,碗里就不剩一汤、一饭了。外婆夸我吃得像狗舔的一样。不过我吃完后,确实要顺着碗的一周依次舔过去,尤其是碗上沾了糊状物。

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以至于有次我到同学家吃饭,吃完饭,同学的丈夫就说我家是地主。我惊异他的未卜先知的能力,他却说是看了我的饭碗。我碗里没剩饭,会节省,所以才能当地主;他又说同学家肯定是贫农,因为她碗里剩了饭,不会做日子,所以是贫农。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外人对我吃的方面的赞扬。

吃其它东西,我也是很快就掌握了诀窍,比如吃易碎的东西,我就用另一只手接在嘴下,或是仰着头吃;吃西瓜一类易滴水的东西,就边咬边暗吸;吃荔枝一类的,就先剥个小口吸干了汁再剥。

所以我吃完东西后,都是三光。地上、手上、嘴上都是干净的。手上的靠舔,嘴唇上的也靠舔,和动物一样。现在憋了好久,才在公开场合不舔了,吃过东西后,用毛巾文绉绉地擦擦嘴。

硬壳类的,是我的拿手好戏,西瓜子的壳吐出来都是一片片的,不会碎;葵花子、南瓜子两片壳的尾部都连在一起。我只要把壳尖逐一咬开,用舌头一卷,就把仁带出来了,鹦鹉似的。小核桃,就是山核桃,更是没有人可以那么干净地把它吃完,但是我可以,有时都可以剥出一个完整的仁来。不可忽视的,还有我的速度,那应该是百里挑一的。我希望电视台能有这样的一个擂台赛,我笃(读“赌”)定可以稳坐擂主宝座。这是我唯一可以参加擂台赛的项目,我只有这个本事。

所以,当我有这些东西吃时我是幸福的,我可以充分施展我的才华,看看宝刀是否未老,能否故伎重演?在我吃那些被人去掉壳子的东西时,我是痛苦的,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荒岛,游泳健将在沙漠,神枪手没有枪,有劲没地方使,怀才不遇啊。

吃鱼,我是我家被刺到喉咙最少的一个,虽然我那时年龄算得上最小;但让我高兴的还是我的计谋,我说喜欢吃鱼头、鱼尾,大家就相信了,那是我想把好的留给大家吃呢,中国传统的孔融精神再一次在我身上发扬光大,尽管现在的孩子质疑那样的教育。

我儿子就说过,孔融把大梨给弟弟,说弟弟小,又把大梨给父母,说父母大。这个逻辑是混乱的,如果年龄大的就该吃大的,那么弟弟就该吃最小的;反过来,如果年龄最小的该吃最大的,那么父母就该吃最小的。

我完全同意儿子的观点,法则应该一视同仁,不可以随心所欲。而且这个法则也毫无意义,生活中有谁愿意接受别人给的大的东西,而让那人吃小的?除非他是恶霸。所以人人都不肯接受,人人都推拉,虚假地客气着。其实人和人之间,最好的是公平。父母的不公平,往往导致子女间的矛盾。

再从亲情出发,父母自己都是成年人,已经很理智了,应该学会爱护幼小的生命了。孩子需要更多的营养,连动物都知道,他们怎么就做不到呢?还要孩子主动地去选择吃小的。父母自己都不爱幼小,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尊老?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可以学习的。他们把大的让给孩子,就是在告诉孩子,怎样去爱别人。

还有24孝的故事。我儿子就说,妈妈怎么忍心让孩子卧冰钓鱼?就那么想吃鱼,连孩子的生命都不顾了?妈妈让孩子暖被子,就不怕孩子冻着?他们怎么就一点也不心疼孩子?还有,这些办法都很蠢,钓鱼也可以把冰砸开啊,干吗要用身体去暖?自己冻死了,鱼也弄不到了。再说,一个人在被子里,还不容易热,不如和老妈抱成一团,很快就热了。

这些教育都单方面地说孩子以极端的手段对父母好,可父母就无动于衷,毫无人性。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这样为了父母作践自己,父母就能受得了?那鱼还吃得下吗?那被子还睡得香吗?除非是恶毒的,有虐待倾向的后娘,非要用这种方法折磨孩子。

瞧瞧孩子的智慧!中国古代没有就没人看出这皇帝的新衣,还一味地赞扬?也许有人看出了这些谬论,就被认为是不孝,所以吓得不敢开口了。其实,让父母放心,不为自己操劳,就是最大的孝;至于照顾家庭弱小成员,不应该只局限于父母,而是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包括情感上的需求。所以我就反对学校叫孩子给母亲洗一次脚的活动,有什么意思?完全是作秀。家庭里的互相爱护,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是要贯穿一辈子的,不一定要给母亲洗脚。

假如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管,专门和父母作对,在外滋事,长大了还吃父母的,孙子要父母带,天天打骂父母,但他坚持天天给母亲洗脚,他是孝还是不孝?孝能用洗脚这个符号来代表吗?我知道这是24孝故事的新的翻版,不过,现在的人是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嘘声一片。

如果说孔融爱父母,爱弟弟,情愿给他们吃大的,自己吃小的,那是另一回事,与年龄无关。可见中国古人的思维,把有悖常理的东西,拿来当真理,这叫把无聊当有趣。所以中国古人在教育方面是混乱的,所以最后只能走向衰落。

我现在就对儿子明确地表示,你喜欢吃,就多吃,你吃了我高兴,比我自己吃了还好。儿子已经感受,并学会了表达这种爱意。他上街回来,看到我爱吃的,就一定要买回来给我吃。他才14岁,就已经懂了。其实他在10岁时,就已经懂了,那次朋友的孩子过生日,请他去吃饭,他在吃一道甜汤时,就突然说,可惜我妈妈不在这里。朋友以为他娇气,要妈妈陪着,喂他吃。他说,我妈妈最喜欢吃甜汤。这令朋友非常感动,眼泪都要出来,后来讲给我听。

因为我也是这样对他的。我们彼此了解,都知道对方最需要什么。他已经知道了我的最爱,那就是吃。他不一定要给我洗脚。给我洗脚,而不关心我的吃,那是我所不能容忍的。我的脚可以叫保姆洗,他还不如到街上给我找点好吃的。我对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我老了,他带着我到处去吃。

#一般,我会很快弄清动物身上的解剖结构的,哪里有刺,哪里有好吃的。这种本领后来让我痛苦异常,因为儿子吃螃蟹和鱼都要我剥,我辛辛苦苦剥出来的一碗,他几口就吃光了,问题是,他现在根本就不记得这些。

现在,我终于可以把我自学成才,多年摸索的经验告诉儿子了。不要以为这些事情很简单,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才的,我要不传给他,多年的智慧就会失传,而他正具有这样的潜质,这让我欣喜异常。我也愿意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可以吃到生活中的精华。有人奇怪我这种才能,同样一起生活,怎么他们就不知道,而我知道呢?这就说明我是神,不是人。

我告诉儿子,鱼身上就一块地方好吃,那就是腮帮下面,弧形的硬骨下面包着的一团肉,花生米大,儿子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其次是腮帮子,眼睛下的那一块,其依鱼头的大小而定,头大它就大。鳙鱼(胖头鱼)是鱼中之最,它的头大,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亚军是鲢鱼,现在吃鱼头火锅,都吃它;小的只有半粒花生米大。再其次是肚子,肋骨那块,不是下面那白的。

禽类最好吃的是脖子,现在已经有人专门卖鸭脖子了,据说是小说《生活秀》帮其扬了名,现在鸭脖子已经走遍全国了;其次是翅膀,中间那段,扁的,有两根骨头的;再其次是鸡腿;最难吃的是鸡胸脯,除了可以炒芙蓉鸡块外,它就和木头一样,难以下咽。

猪身上最好吃的是大肠,一咬冒油;鳖身上最好吃的是蛋,简直就是蛋中之王。蛋白像胶冻,蛋黄像咸鸭蛋黄。要是有人能培育出专门产蛋的鳖,那就真是功德无量了。

乌龟的肉最香,像是火腿炖的汤,火腿还有肥肉和哈味,它却是新鲜的,全瘦。专门养乌龟,这也是个有发展前途的产业,现在还没人来做。有雄心的人可以一展宏图,不要等别人发了财,才眼红,抢先占领市场是赚钱的最好途径。等以后我有钱了,我来做,准发。

难吃的精品要数海参和鱼翅。海参,肥肉皮一般,我倒更情愿吃肥肉皮,炖得烂的话,还有一种胶质感,不失为一种美味。鱼翅还不如粉丝,粉丝还质地粘韧。有次一位小朋友吃饭时,说,就这盘粉丝好吃。那是鸡汤炖的鱼翅。

一直对鲍鱼没什么好感。早先在小说中看到有钱人都吃鲍鱼,以为鲍鱼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鱼,后来才知道是一种贝壳,但只有半个壳。它的整个身体像螺蛳,不过肉足很大,很扁,去掉内脏后,就剩下个荸荠大小的肉,类似干贝。但它没有干贝的鲜味。朋友一请我吃鲍鱼饭我就头疼,一块鲍鱼放在饭上面,浇一些糊汤,鲍鱼简直就是不烂的肉皮,滑而无味。

不过有次朋友送来的野生鲍鱼,非常好吃,我们把它红烧了,比螺蛳好吃,有韧性而鲜美,没有土腥味。

腌制的东西是沙县板鸭最好吃。它是小品种的鸭子,从正中间剖开,用含有辣椒的调料抹了,然后蒸。锅里垫的是饭。蒸熟了再用篾撑开了晒,到最后就像一张厚纸。吃的时候蒸10分钟。吃起来奇香,尤其是那皮。后来我们用它炖萝卜汤,也是妙不可言,肉比较松软,香味还在,烤鸭的鸭架子汤简直和它没法比。

最好吃的香肠是四川的辣香肠,那是我在住院时,一个邻床请来伺候病人的女人给我的。然后我就迷上了它,见了她就找她就要。香肠的鲜香加上麻辣,简直就是人间珍品。

对于瓜果类的东西,我也是很快就会找到最好吃的部位。桃子是尖端的部分最甜;苹果是把儿的附近最甜;萝卜是叶子附近的最甜;西瓜和香瓜,都是蒂的相反的那端最甜,而且西瓜是轻的甜;槟榔芋(很大的芋头)是越大,越轻,越粉;柚子是越大,越重,越甜。所有的水果,都是越黄,越红,越甜。

别以为我生下来就知道这些,或是有什么人对我传授了这些秘籍,非也。是我超凡的领悟能力,使我很快就知道这些,所以我才是神,不是人。

我在福建初来乍到,面对一大堆没吃过的东西,怎么挑?很简单,做试验。那次去买柚子,在山一般的柚子前,我犯难了,买哪个好啊?你要是问卖柚子的,他都说好。要不然好的都挑走了,坏的卖给谁啊?我就挑一个绿的,一个黄的,两个等大,结果绿的轻,黄的重。回家一剖开就明白了,黄的成熟了,瓤大皮薄,才重。

槟榔芋挑小的,重的,不粉;下次再挑大的,轻的,很粉,就知道了。紫色的甘蔗要到1月份才甜,梢和根都一样甜。10月份我买过,但那就像淡淡的糖开水,只根部甜一点。

买西瓜也一样。我以前看人家又是拍,又是听,又是看蒂,又是刮皮,一人一个办法,我也都吃不准。我采用傻瓜买法,那就是看别人。几个人买了剖开了,都是红的,我就买。我这是使用了概率,一堆瓜,都熟了,我买生瓜的可能性就小。所以生活处处有学问。

有个小品种的西瓜,成就了我对西瓜的研究。大西瓜是研究不起的,一个买砸了,20斤,真比黄瓜还难吃,我也曾这样安慰过自己,说它维生素丰富,总比黄瓜甜。可家里人就不这样想了,尤其是儿子,鲜红的西瓜他都不一定吃,何况这准黄瓜?我只有独自品尝那淡红色的西瓜。

这种西瓜和香瓜一样大,1、2斤一个。通常都买好几个放在家里。我就用手掂量它们,按顺序摆放,先吃最轻的,结果最甜。随着重量的减轻,它们的甜度下降,到吃到最后那最重的,虽然放上几天也熟了不少,但还是最不甜的。

我猜西瓜成熟了,里面长了许多小气泡,使重量减轻;只有不熟的西瓜才会像黄瓜那样结实,所以就重。难怪我看卖西瓜的挑瓜,都什么也不做,就拿起来掂掂。我这才知道他们是挑轻的。但他们从来都不说,怕手艺外传。

后来我把这些知识告诉福建人,他们都很吃惊,他们从来就不知道柚子、槟榔芋应该这样挑选。说实话,我在买这些东西时,也从来不听小贩们的误导,都独自挑选。这时,我会看到小贩们眼里流露出赞许的目光。哼哼,你也不看看我什么人?有时我也会指出他们的阴谋,说,别想糊弄我,我可是美食家。

金桔,所有的人都连皮一起吃的,所以再喜欢吃的人也吃不了几个,多了,嘴就辣麻了,所以这很影响金桔的销量。金桔在卖不掉的时候就只能做成金桔饼,压扁了,加上糖,实际上就是蜜饯。

所以,家里有一小箱金桔的人就很发愁,一天才吃几个,要吃到何时?而且它不耐放。在人家发愁并送给我很多时,我就开始研究了它的吃法。

其实,金桔的可食用部分就只有皮下的那一层,白色的,软软的,2毫米厚,也就是皮的厚度,但却非常甜,非常细腻。再往里,就是又酸,又小,又粗,又没肉的桔瓣了,还有许多核。它就是一个苹果核,苹果核还不酸。要是单吃金桔的皮,也是无味的,又老又辣。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人们非要把这3样东西连在一起吃?就因为它小,可以一口一个?所以人们的懒惰和没有科学精神,错失了一个多么好的水果?忍着这样的痛苦去吃那样的水果,怎么会有销量?

所以我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区分开完全不同的3种品质的东西,只吃一种好的,去掉两种坏的。我对那些拥有金桔,而又不能吃多的痛苦的人说,你们有金桔,全都给我,多多亦善,我4天可以吃它一箱。把他们吓得。我告诉了他们我的吃法,他们都说,没有这种吃法。

难道吃法有规定吗?既然随便吃,就要吃好的,哪有吃难吃的?所以我才神,不是人。

现在,我就很痛快了,晚上看电视时,用小刀削金桔的皮,削完,啃那白色的皮下的肉,啃到里面的桔瓣了,有微酸的味道冒出来了,就把它扔了,再拿一个。这样我一晚上就可以对付一小脸盆金桔了。以这样的速度,2箱金桔,估计也就一星期吧。

我吃金桔那个心里舒畅啊,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欢快与自豪。是啊,全世界,有我这样吃的吗?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是需要领军人物的,这就是领袖般的人物,这只能是神,不是人。

现在大家不得不承认吧?我是吃神。这和美食家还不一样,他们只能吃,最多是评,大不了自己动动手,可吃神就不一样了,那是骨子里透出的斤斤计较,决不妥协的吃的精神,不在乎能吃到最好,只在乎能吃到更好。随手捡个白萝卜,也要吃上面的,这就是吃神。
杨谊2023-02-26 10:21:14 发布在 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