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石玉平老友

楼主:塞外李悦ly 字数:3220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文/李悦

在石玉平的遗体告别会上,看着他静静地躺着,我失声痛哭。面对着他的爱妻子女,我只是哭,说不出安慰的话。就这样以泪送走了他,只有泪,只有泪……
随后写了一首悼念玉平的诗,觉得难表悼念之情。又想起十几年前,我给他的著作《闲情三片》的评论,附在这儿,再表哀思吧。

石玉平《闲情三片》赏析

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闲情三片》收集了石玉平近些年创作的诗、画和摄影作品。翻阅着这本装帧精美的集子,先是震惊,接着是感动。能看出石玉平全然不是附庸风雅,也不是为在官位上添加一些文化砝码,他是在脚踏实地地创作,用他的诗、画、影创造一个个性化世界——富有原创精神的个性化世界。
这集子所收的诗不多,都是古体诗词,严格按照古典诗词的格律来写,从语言到意境也都没有随意性。他写得很认真很讲究,浸透着他个人原创的语言方式,用这种方式写诗很难,写古体诗词则更难。石玉平选择这样一条艰难的诗路,反映出他内心有着强烈的返璞归真的思想倾向。他的原创努力主要反映在遣词造句的奇崛新意上,例如在古诗中我们经常读到的是对时间易逝的感叹和惋惜,而石玉平却用“挥洒韶光”,将被时光愚弄戏谑的人变为掌握时间的主动者。沧桑在以往的诗中都被严肃的“大叙事”所郑重正写,表示历史性的变化,富有沉重的历史感。
但石玉平却说“到头来,凝愁莫展,徒惹沧桑”,在这里沧桑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娇憨的孩子,失去了庄重和浑厚,在调侃与诙谐中生发出一种全新的审美情趣,这是诗的功力之所在。还有我们在敦煌壁画中看到的飞天与反弹琵琶的形象,曾经被许多诗词和歌舞所咏叹,但都是对壁画形象的照搬和模仿没有什么新意,而石玉平却能究其本源,进行新的开掘“却原来,马踏飞燕,不愿走千里野荒漠。反弹琵琶,宁忍睹四弦泪行行。”经过他的解读,我们这才头次明白:原来明知纤巧的脚板难以温热那荒脊凄凉的
古道,才在蓝天白云间随意翱翔;却原来因为不忍低顾那丝弦上迸溅的哀怨血泪,才将那乐器隐忍于身后这一刻,我们在领略了先行者潜在幽光的同时,还顿悟了生存环境对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影响。诗歌之所以具有艺术力量,就是因为给我们的眼光增添了些许敏锐的审美能力。
石玉平的诗虽然大都是感怀之作,但是他能够超越所写的世俗化内容,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形而上的境界,从而对人的存在进行本体性思考。这样的例子在他的诗中很多,例如:“古今多少权谋事,浮罢晨烟落暮埃”“水近山遥皆醉客”“烟花微雨付空流”“溪水流来桃李泪,恍知天晚已春深”“伊人信手折将去,花落枝空留与谁”“一缕青烟万事空,淡泊名利莫相争”“人去灯熄曲未终”“羊肠蠕动皆为客,旷古长存石壁凝”……这些出世的玄想哲思一定坚定了他返璞归真的审美理想与心灵走向。
《闲情三片》中的另一片是绘画,分两类,一类是山水,另一类是梅花,都是国画写意。石玉平的山水,笔墨简洁,去繁琐冗赘的细节,写出山水的灵性,朦朦胧胧若隐若现,静中有动,显然受到林风眠画风的影响。他的梅花有个人特色,设色鲜艳,构图新颖立意高远,有大家气象。他的山水飘荡着隐逸气息,他的梅花饱绽着回归春天的激情,所以返璞归真仍是他绘画的主题。
与他的诗、画相比,他的摄影艺术更有成就。《闲情三片》中收集的摄影作品全都是描绘大自然之作,可见作者热爱自然之深,回归自然之心之切。他的每一幅风光摄影都不是对自然的模仿和抄袭,而是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充满了生气与真诚,在捕捉瞬间真实的同时又贯穿了一种抽象。那画面的静美意境、动静关系,突出了浑厚深沉的诗情画意。由于他是学美术出身,他的摄影语言明显地受到现代色彩学的指导,作品的色彩被井井有条而保持平静地加以对比的安排,构图的整体就被一个严密的和谐律支配着。欣赏着他的作品,我们获得的是韵律与平衡的美感以及整体
结构的和谐统一。
他的摄影作品有意吸收了各种画种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交响诗般丰富多样的格调。例如《岁岁枯荣原上草》、《牧歌委婉十里风》、《信马由缰天地间》、《渺渺情歌逐晚风》,颇像一幅幅色彩厚重绚烂的油画,徜徉其间令我想起列维坦的一些风景画;《空山林海烟漫漫》、《莽莽丛林如剑戟》、《鬼斧神工入画图》与国画写意山水无异,《莽莽丛林如剑戟》还真有李可染笔墨的神韵,我更喜欢《鬼斧神工入画图》,那层层叠叠的大小梯田,在阳光下跳荡着黄褐色的光芒,像我们的皮肤一样闪动着赤裸的光泽,它们似乎汇成了一条宽阔的河流,在往山下流动,每片梯田都化成一朵奋进的浪花。这不禁让我想到支撑我们民族大历史,使其永不萎缩的不只是阳刚之气,还有同样不可或缺的阴柔之水;《塞上风霜接地阴》《水近山遥皆醉客》《阴山角下闹春潮》《云龙玉蟒绕云霞》则与版画酷似,欣赏着它们我在想:作者是怎样从自然中发现了这些版画,又是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固定成版画?还是狄德罗说得好:“艺术就是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不平凡中发现平凡。”看来石玉平深谙此道;《煦风逐水送寒山》《朔云边月满西山》《雪压群芳掩古道》颇像东山魁夷的大制作,无笔无线,层层渲染,不留雕琢之痕迹,《龙风呈祥化太极》《雪色烟波裂大荒》《叠耸青山锁玉龙》《牛轭山庄尽余晖》所呈现的强烈光色组合的气氛以及神秘诡异的内蕴,只能在西方印象派的作品中才能看到。艺术是情感凝铸的形式,摄影艺术是用摄影语言凝铸情感的艺术。石玉平的摄影之所以具有着感人的魅力,是因为他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分展示和强调情感和形式这两个艺术不可缺少的因素。他对形式的多种追寻和探索,对各种艺术风格的学习和借鉴,使得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个体化世界,能看出他至今仍然在继续进行着形式上的探索。欣赏着他的一幅幅摄影作品,能够深刻感受到在那些壮丽的大自然深处,充溢着炽烈的激情,那是对大自然,对于俯视大地的长生天,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无限深沉的爱。
一个人如果创作了《闲情三片》中的几幅摄影作品,他便可称为艺术家,而石玉平拥有了它的全部。他是凭借天赋素质和辛勤劳作而获得这一切的。记得有一次他告诉我,为了拍兴安岭的日出,他一连8天每天都在凌晨3点钟起床,赶到拍摄现场,而同行的摄影家中最勤快者只坚持起了3天大早。就弃之而返了。作为艺术家,石玉平的价值在于他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从视觉的真实转向心灵的真实,从客观世界进入主观世界。从他的三片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在他的主观世界中充溢着返璞归真的追求,这种强韧的追求只有通过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
高洪波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玉平本色真画人。”此言可谓真知玉平也!是的,石玉平虽在官场多年,但是他本质上是一个艺术家。
我与石玉平少年相识,当时我和他一块儿在政府大院嬉戏,一块儿在政府礼堂的游泳池(呼市第一个露天游泳池)中耍水。当时我们纯洁透明,无忧无虑,全然不知社会的复杂。
后来他学了美术,再后来我经常能够看到他的一些作品,我努力从中寻找少年时代的石玉平,并目惊喜地发现他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艺术回归少年和童年,归去!归去!辛弃疾曾经高声急切这样呼唤;归去,归去,陶渊明曾经柔声潇洒这样低吟,于是他们在文学史上留下许多优美的诗词。
对我们所处的世界进行充满哲思与诗意的解读,完全是童年、少年时代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如果一个人在漫长而喧嚣的岁月中,依然珍藏着这份礼物并且因此生出回归的渴望,那他一定是艺术家。
石玉平用他的《闲情三片》证明了这一点,看到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精神追求,我就像当年与他戏水时一样高兴。
我盼望有一天,石玉平能够完全摆脱工作与世俗生活的羁绊,彻底地回归返璞归真的艺术活动,那时他一定会为我们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
当然,他的作品尚有不足之处,例如他的山水画还有些单调和匆促之处;诗的意境还可以再超脱一些,对人类共同情感可以再抒发得多些;摄影作品的题目有些雕琢不自然,不必拘泥于七言,可自由些多样些。
写罢上文,抚今迫昔感概不已,文兴不减反增,套用清初词人员绮短调小令,活剥出一令以咏石玉平此集,令云:
满目骚华无数,三片艺潮来去,故艺何在?故人何在?故乡何在?
塞外李悦ly2023-02-20 20:38:32 发布在 散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