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协奏曲

楼主:陈士同 字数:1679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听说某大师要到某一个与自己的行当风马牛不相及的单位做一场学术报告,在错愕之余,甚是好奇,写下文字以纪念。
本“大师”之源,尚有漫长的历史。其本来是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瑜伽师地论》卷八二:"谓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后遂为僧人的尊称。《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尝谓罗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而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 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多元化分野的出现,大师又具有了新时代的意涵。不过,就普适性的认知看,在中国,起初称有高德之出家人为大师。
很显然,大师的原初意思是带有敬重与礼赞的色彩与意味。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事物认知和评判标准的异化,大师原有单一的褒义色彩也因临时性借用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色彩的多元,人们可以根据交际场合的需要而对其投之以不同的情感。不过,不论怎么改变,凡是能够以大师相称的,其自身肯定有过人之处。至于在哪些方面,只能取决于其在社会生活中表现的特质,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国学大师,是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大儒。人类的文明与文化因为有了他们穷经皓首的付出,而得以代代相传,径流不息。尽管他们是站在当下的立场回望历史,但以他们的博学与睿智可以在历史的典籍中鉴古知今,以观照后世。活在当下者正是有了这些大师艰辛的付出,在他们留存的文字中得以汲取精粹,得以少走很多弯路。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国学大师应多多益善。可是,纵观自民国后到现在,中国教育似乎真的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这是钱老在临终时掷地有声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从大师的宽度与厚度看,他们在某一个方面绝对是翘楚。因为他们的存在,该领域从不至于荒芜,才在世界舞台上有话语权,从刘文典、陈寅恪、章太炎、冯友兰到王国维、赵元任、钱钟书、南怀瑾、季羡林,有了他们甲骨文、梵文、巴利文等天书般的文字才能从奥古走向浅显。社会性的大师们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自然科学世界由于理工大神们的奇思妙想与焚膏继晷,硬生生把一穷二白荒芜的国防科技领域变得有了生气,有了活力,而且日渐在世界舞台上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当然,各行各业经过特殊年代的积蓄,都涌现了大批的领军人物。只不过有的默默无闻地以坐冷板凳的精神在自己的园地中精耕细作,用艰辛的付出服务着社会和人类。
可是,当时间长河流到现代,文明的多元化界定,让传统的估定事物的标准失去了应用的价值。这样,原本单一的、稀缺的东西由于有了新的标准的分量也就变得丰富多元起来。就大师而言,各种名号的大师似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江南北。风水大师、相面大师、气功大师、特异大师等新型门类的出现,让原本就诡谲云涌的世界变得更加不可捉摸起来。放眼当下,身处出名当趁早的时代,很多人借助现代高科技的手段为自己涂脂抹粉,经过精心包装之后,即使是丑小鸭也会摇身一变成为金凤凰。有的人可能算得上术业有专攻之人,但不论从学识,胸襟和人生境界上距离大师尚有一段路程。因为在一定范围小有名气,所以就尽可能地抓住各种机会,借助各种平台兜售自己,推销自己。即使是陈芝麻烂谷子的老生常谈的东西,经过精心打磨,再通过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云天雾地的神白话,就可能制造一时的轰动效应。于是,有了粉丝,再经过受众的渲染鼓噪,四海美名扬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大师也就应运而生了。
专业人做专业事,只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各行各业都应该有大师级的人物独当一面,这样行业发展的定位和视野才不至于狭隘和逼仄。而现实世界大师的鱼龙混杂让公众双眼迷乱、双耳失灵,这种真假难辨的大师四处的招摇撞骗,不仅让大师原有的神圣失去了色度,也让公众对大师的敬畏之心慢慢失去了分量。如果不是大师,就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在自己的职业领地干自己的分内之事,像江湖郎中把四处售卖自己,即使可以得到暂时的喝彩一片,经过时间的淘洗,极可能只剩下沉渣。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处理好高调与低调的关系,即使不是大师,也会博得世人的敬仰;像井底之蛙一样看世界,想做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情以扬名立万,极可能会事与愿违。
陈士同2023-01-18 21:32:46 发布在 莲蓬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