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做教育解套人

楼主:陈士同 字数:2074字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引子:前两天与老友一起聊天,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都是老师,谈论教育,聊聊各自学校的情况,自然成为谈话的中心。尽管各自学校的生存环境不同,但是都有共同的属性——内卷严重,教育教学与管理近乎畸形。老友的一句话最为精辟地概括了当下教育的生态。——老师自己精心编织套子把学生套死,随之也把自己套死。有感于斯言,写下如下文字。
别里科夫死于惶恐和惊惧,确切地说,他是死于自己亲手编织的套子,被奇形怪状、名目繁多的有形或无形的套子活活套死的。当别里科夫之死给世人留下茶余饭后谈资的时候,回望现实,其实各行各业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套子无时无刻不释放出强大的杀伤力,在蚕食或绞杀着很多无辜人的肉体或精神。而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的带有普惠性的公共事业,由于人为功利的强加,也无法逃脱套子肆虐的厄运。
当“内卷”成为描写行业生存境遇的代名词,并成为当年的十大流行语之一时,该词所释放的威力就有形或无形地灼伤了各个行业及其行业中的人。在这股来势汹汹的洪流的冲洗下,教育也不可避免成为受冲击的对象。快节奏发展的时代,多元发展的社会,两相叠加,无形之中对世人的生活、生存造成巨大的挑战。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优劣多寡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取决于教育。在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下,教育自然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从宏观的层面看,国家层面的贫困已经摆脱,公民的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摆在公众面前的迫切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要想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唯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光鲜的教育背景。很显然,而要达成所愿,教育被附加的重任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社会生态的需要,逼仄着教育必须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遗余力地把自己应有的价值最大化地挖掘出来。而教育价值的彰显不是其自身能够完成的,它需要通过人来实现。此中的“人”既有教育的管理者,也有教育的执行者,还有教育的受动者。当然,教育的监督者也不能缺席。原本只是一项社会性的事务,只是三百六十行中一个普通的行业,当关乎四个,甚至更多主体时,自然而然地就变得复杂起来。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看,如果身居管理阶层的人能够懂得教育,遵循教育的规律对教育教学管理作出科学的规划,并能够适时下放权利,尽量不把手到教育一线,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教育也许能够在科学有序的轨道上发展。关键是,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不仅在自然界,在社会生活和人世关系中也同样释放巨大的威力。这样,身处残酷的行业竞争中,管理一方或一所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在生存困局的逼仄下不得不以急功近利的思维指导规划教育,并时时以行家里手的角色对教育教学指手画脚。如果有什么突发奇想的妙招高招,也会以行政强制的手段加以推行。而一项政策或制度的推行,如果能够始终保持原汁原味也算幸运,可怕的是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经过相关负责落实的部门执行时往往会层层加码。之所以这样,一方面彰显自己坚决执行领导的意志、贯彻领导的思想,一方面体现自己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殊不知,原本就有悖教育本义的事情,再经过变相的加码,变质变味,甚至恶臭难当就不足为怪了。
空气是游动的,风气也同样。当怪风肆虐、浊臭泛滥时,最先受到冲击和伤害的自然是执行和落实领导心血来潮时灵感迸发所产生的奇思妙想的主体——教育的执行者。对于处于中间层的群体,他们能够站在三尺讲台传道受业解惑,得益于教育。既然是教育的受益者,本应该以敬畏之心苦心孤诣地经营教育,维护教育本有的意蕴。可是,审视当下,很多站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俨然把自己摆在出征沙场将士的位置上。既然是将士,就应该为荣誉而战。所以必须要表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果敢与勇毅。这里的荣誉,不是遵从教育的应有之义,对受教育者传道受业,传授他们必备的知识,训练他们关键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意识,而是把自己服务的对象视为马戏团里受训的动物,对他们不遗余力进行驯化。通过反复的操练,他们都能够养成条件反射的能力。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在业界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能够为自己争得荣誉更是一举多得的幸事。显而易见,他们逆教育之义而行,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业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这样,一荣俱荣。一旦占得先机,一切该有的都会纷至沓来。于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就成为很多教育执行者教育教学的座右铭,并以之砥砺受教育者。
当受教育者成为刀俎上的鱼肉时,社会和家长本应该给予一定的呵护与关爱。可是,静言思之,之所以造成这种乌烟瘴气的局面,追根溯源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是社会与家庭。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实现父母未尽事业的主角。正是如此,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会给予最敏感的关注。既关注自家孩子所上学校的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也要关心孩子所在班级在学校所处的层次,还要关心孩子所在班级老师配备的情况,更要关注孩子享受的教育资源。当然,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要节衣缩食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的条件。当他们认为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竭尽所能了,那么他们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学校必须帮助他们完成。否则,于情于理都无法说得过去。
陈士同2022-11-28 19:11:57 发布在 莲蓬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