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盐古道的丰阳村--广东省连州市丰阳镇

楼主:自己改名李灶生 字数:2105字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茶盐古道的丰阳村--广东省连州市丰阳镇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2年10月8日

去广东省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在连州市区可坐连州201路公交车到丰阳镇下车,下车沿街道走200米(因有叉路,问本地人路怎么走)就到了丰阳村。

自驾车也是在连州走G537国道,往东陂、丰阳方向。约30公里到达丰阳镇,丰阳村就在丰阳镇里。

连州自古就是南粤通往中原的重要通衢,茶盐古道(丰阳段有叫丰阳古道)蜿蜒铺在连州境内的西北。与顺头岭秦汉古道呈V字形。

茶盐古道(丰阳段有叫丰阳古道,含丰阳村石拱桥、香树亭、吴立权伙铺)位于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是连接连州与湖南省蓝山县交通的古建筑,时代为秦、清。古道长约 1.2 公里,为中原通往南越的交通要冲,为中原人南迁、开发岭南创造了条件,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茶盐古道的丰阳村是一个居住着3千多吴氏人口的古村落。千年古榕的无言诉说、饱经风霜的古戏台、磨砺得铮亮铮亮的鹅卵石铺头街、抬梁式砖木结松的凉亭、沙场折戟遥远而凄迷的落寞、名闻遐迩的牛肉干……这就是今人写作“丰阳”,却念“凤阳”几百年不曾改变,承载着悲欢离合、离奇
传说,甚至承载着一代国君希望的边陲古村。

丰阳村自古便是连接粤、湘、桂的一个驿站,一条古驿道穿村而过,村中的“铺头街”两边店铺林立,明清至民国时期,这里聚集各地而来的商贾、挑夫,一度热闹辉煌。古街古巷的路面、门楼前的空坪铺满了整齐的鹅卵石,与具有年代感的建筑相协调。

丰阳村的庙宇、戏台、祠堂、门楼等古建筑,庄严古朴。古庙名为“丰溪古庙”,是吴氏家族的家庙,建于宋代,二进四合院布局,屋檐由两根石柱支撑,石柱底座为青石雕琢的“狻猊”,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正面刻一幅对联:“庐水绕前溪万古神思同浩荡;风山枕后尘千年庙貌竞崔巍”。两侧分别刻有一条腾龙,雕工精美,栩栩如生。

四座门楼气势恢宏,立于村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南门楼的神坛上供奉关羽和孔丘“二圣”的神像,门楼前的空坪用鹅卵石铺就,中间镶嵌一个精致的“铜钱”符号,铜钱两侧则是一道弯弯的柳眉,喻意聚财(才),可谓是“财(才)聚村中,丰衣足食,人才辈出”。

古戏台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与丰溪古庙遥遥相对,中间的地坪上,一棵千年古榕树枝繁叶茂,见证古村的悠悠岁月。

茶盐古道的二条古街:
茶盐古道分2条从村中穿过:一、西门(奎娄毓秀门楼沿东门楼街)到东门。昔日繁华的明清商道:丰阳古村的整个建筑格局前临泸溪,后枕凤山。东、西、南、北四座大门楼框定了整个村子的格局。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巷道上连着三条分巷,有如长藤结瓜一般把村子里所有的住宅串在了一起。主干道和分巷道都用鹅卵石铺垫,排列整齐的鹅卵石街道既实用又美观。主干道连着东西两座门楼,在这条超过一公里长的鹅卵石街道上,距离均匀地建有三座小门楼。小门楼就建在主干道与分巷道的接口处,由南到北分别是“仁义门”、“中兴门”和“广济门”。每一座小门楼前都安放一座青石凿成的像石匣子一样的土地神位。中心门楼的土地神位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小门楼里进去,是一条幽深的村巷,巷子的两旁是一户户民居。一个小门楼里居住的为一坊人,一坊人的房子中间又簇拥着一间高大宏伟的建筑,那就是这坊人的祖先祠堂。丰阳村这种集族群、分宗室的建筑居住方式,有利于维系氏族关系、团结协调发展,是中国古代氏族社会居住习俗遗留的体现。

二、南门楼前还有一座叫做“朝阳门” 的小门楼,朝阳门里是丰阳村的另一条大街称为“铺头街”。这条大街由东向西,穿过南门楼,然后再从村前绕村而过,成为了丰阳村外的“半环路”。“铺头街”用鹅卵石铺成精致的路面,街道两旁是林立的店铺,一间间店铺都是同一样的建筑格式:宽阔的木板铺面,长长的铺身,这种建筑主要是为了方便生意人和客人居住。明清时代,丰阳己经成为了广东通往湖南的蓝山、宁远和广西贺州一带的交通要道,铺头街就是明清时期丰阳村的商业大街。

茶盐古道香树亭:重修香树亭碑记
五岭之骑田与萌渚之交,有山曰凤山,山之南有村曰凤阳,以村于凤山之南而得名也明初,凤阳改称丰阳,盖避明太祖故乡之讳也。丰阳乃连州茶盐古之一大客栈,为南唐元戎吴敬元隐居之地也。
丰阳之西侧,有亭一椽,曰香树亭。据捐亭石柱者碑记,香树亭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距今已一百八十五年矣。二零零五年,余曾临此地,观此亭。其时也,古亭沦为牛栏猪圈,污秽残颓,几成废墟矣。
二零零六年,丰阳古村为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采风点,于是政府拨款,修缮残亭。历时半载,大功告成,古亭为之一新焉。二零一九年,政府倡导,修缮茶盐古道,振兴农村经济。香树古亭,又为之一新焉:梁柱得以重矗,桁瓦得以翻新,地面饰以卵石,穹顶置以雕梁,古迹得以再现,文化更加彰显。香树毫石柱上,有对联二,其一为:建一亭于村外聊欢驻足息肩,营小座于途中小慰遮寒避署,其二为 亭子数椽合伴征人来坐坐,云程万里同行过客去迟迟。读联品句,意味盎然,其一乃写建亭之为人利人之意,其二乃写入亭之人对人对友之情。细品楹联,意韵盎欢,真趣得矣!余观夫丰阳古村,韵味尽在香树亭中,鹅卵石古道蜿蜒于前,如盖之古榕荫翳在侧,律之古庙、古街,古戏台,古之遗韵,老凤新声尽在其中矣!是为记。




















































自己改名李灶生2022-11-01 11:15:27 发布在 旅游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