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电台】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楼主:程晓枫 字数:3067字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 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 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 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渐渐的,渐渐的。
父母变成一枚隐形的十字架,长在心肉里,在风浪临来之际,闪射出银白的光。
父母变成一种信仰,在被时间刮去皮肉后,只要祷告,就会有回音。
有一种信仰,是你一再出发,却不担心无家可归。
因为,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心灵的故乡。
小时候,爸爸妈妈帮你换尿布,当他们老了、病了,是你帮他们换尿布,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归途。 ​​​
转眼爸爸去世三十年了,桐树花开花落,春去秋来。
独居的我妈做饭给我们吃。桂花在门前放着香。地里的大豆染上金黄。靠路边的两棵柿子树上挂满了橙红的柿子。天空湛蓝,白云朵挤满了我妈的木窗。村子里的狗都跑到我家来集中,猫也是,因为我给它们吃的。沉寂的房子,霎时间填满了喧闹。妈突然说,要是你爸在,见到你们都回来,他多高兴啊,他就喜欢热闹。
我没有回避这个话题,我说,爸现在也高兴着呢,他在天上看着的。我们早晚都要去跟他再见面的。你看,村子里那么多熟人都在那边,他在那边也不寂寞。
也真的是这样,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我熟悉的那些长辈,所剩无几。甚至我的同龄人,也去了一两个了。妈同意我的说法,她顺了一把柴火到锅膛里,把火烧得旺旺的,锅里的油立即发出“嗞嗞”的声响。眼下做饭才是最要紧的事。
我们都渐渐接受了“爸走了”这个事实,包括我妈。无人能赢得对抗衰老和死亡的战争,那么,我们只有选择妥协。在活着的时候,尽情地好好地活。你看,九月走了,十月来了。十月多好,它是响当当的,是哗啦啦的,是热情奔放的,是铺张奢靡的,满把的金,满把的赤红和橙黄,满把软甜的香,满把的碧云浪荡……把你给淹没了。它把四季的积蓄一股脑倾倒出来,再不要细水长流,再不要矜持隐忍。你会原宥它的放荡它的奢靡,因为它做着真实的自己。你也很想像它一样,痛快一回,无论是哭,还是笑。人生只要一刻,哪怕只是一小刻的放飞自我,也是种补偿吧。
眼下的桂花正开着,我们就痛痛快快享用这甜香吧;明年的桃会结出来,就让我们在等待里,抹上一层蜜吧。相爱的人,请拥抱得更紧一些。仇恨的人,请放下仇恨,转而去爱花爱草爱天空爱大地爱这个世界。
我们只有在相爱里,才能体会到活着的真滋味。活是短暂的,请惜之又惜。
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他的母亲在他犯错时,总是严厉地教导他,有时还会打他。
待他长大成人后,当他犯错时,母亲的教训依然如故。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突然放声大哭。
母亲很惊讶,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于是就问他:“为什么要哭?”
伯俞回答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这个小故事,让人感动不已。
作家麦家小时候,因为父亲的一巴掌,远走他乡,再没有见过父亲一面。当他想通了,想跟父亲和解时,81岁的老父亲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
父亲颤颤巍巍地拉着他的手:“你能让我家老二回来看看我吗?”
麦家大喊“爸,我就是老二啊!”可父亲却再也认不出他。
父亲去世后,麦家发现自己的心有一个角破损了,想把它补好,可一碰就生疼。
父母和子女本是血脉相连,可有的时候,却连思念都那么小心翼翼。
曾读到一个故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的房子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
儿子刚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很不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便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跑。”
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
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了没事干!”
晚上12点,老母亲从七楼跳下自杀了。
于丹曾说过一段话:儿女有钱了很容易做到的是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很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如果你对父母不耐烦,会让父母很不安。
其实真正的孝,不仅是物质层面,还要表现出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对父母和颜悦色,只是儿女的举手之劳。只需要儿女一份心,父母就能够过得开心快乐。
父亲去世10年后,在小女儿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答应搬来一起生活。
母亲住下来,每天清晨,她早早起来做饭,小米粥、小包子、鸡蛋饼......变着花样儿。买菜,家务,母亲也包了。家里阳台上还新添了两盆绿莹莹的蒜苗。
有了母亲的家,多了种说不出的安逸。
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女儿的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
城市生活繁华而淡漠,大家已经不习惯串门了。
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有个男人还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母亲笑着说,喜欢就多吃点,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
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红了,原来他的母亲已经过世多年,他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那天晚上,大家饭吃得饱,话说得多。谈到家事,说到家乡,说起父母......竟是久违的亲切。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
就连对面一家原有嫌隙的邻居,有一天也端来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原来是母亲,平日里常给对面孩子带过去小点心,因此女儿和邻居冰释前嫌。
不仅是对门,前前后后,同一个社区住着的许多人,母亲都照应着。这个家的人际关系突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少了客套多了真诚,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后来,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亲戚,女儿、先生的同学、同事、朋友,社区前前后后的邻居......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
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我们的父母,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甚至平凡得很,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受过任何正式的教育,但就是这样的父母,在我们身边,我们就会感到内心踏实。
父母在的地方,连世界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温柔,那么亲切。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程晓枫2022-10-16 09:20:33 发布在 散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