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国时期美食故事-长坂坡炒饭

楼主:夷陵终点站 字数:3137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提起宜昌当阳长坂坡,满世界的华人都知道,这是罗贯中老先生笔下《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单枪匹馬七进七出曹操重围,忠勇救幼主阿斗的古战场遗址。
今天,作者要讲的“长坂坡炒饭”,既不是当年赵子龙救阿斗的故事,更不是赵子龙在长坂坡炒饭或吃炒饭的怪谈奇说,而是说一段唐宋年间,当阳长坂坡下立灶摆摊炒饭人,效学赵子龙挺枪挥剑创立“长坂坡炒饭”的逸闻趣事。
盛唐文艺复兴,夷陵郡(今宜昌)玉阳(今当阳)人常为三国大英雄赵子龙忠勇救幼主阿斗的故事,发生在玉阳长坂坡而引为自豪。那时,坊间街巷,茶楼酒肆,时有民间说书艺人讲说长坂坡救阿斗的故事。
说书人左手持一方紫檀醒堂木块,右手握一柄折叠油纸扇,醒堂木不时虎虎拍桌有声,折叠扇上下张合比划嗖嗖作响:“啪!前刺!曹兵前营将落马”,“啪!后戳曹兵后队马翻!”“唰!唰!左突,右挑曹营兵散卒溃”,枪到劍砍处鬼哭狼嚎。一招一式都学那赵子龙单枪匹馬冲搅曹营若入无人之境,杀敌似砍瓜切菜,真维妙维俏,栩栩如生,引得南来北往行人,乡里村坊四邻若脚有吸铁石,拴马桩,迈不开脚步而陶醉其间。

更有那常在长坂坡下,说书场旁立灶摆摊炒饭卖的三国迷们,亦学那说书人的招式炒饭,敲锅亮勺不停地吆喝来招徕客人。
他们硬把一口土灶烧得烟火闪闪,红光亮亮,一口炒锅若盾牌在手中,在灶上,不停地将特选玉阳庙前关羽凿石槽饮馬的石马槽产贡米双蒸的米饭,上下颠翻,左右簸翻,周圈震翻,慢翻,快翻……一把尺半铁勺不停在锅里将米饭擂开,抖散,揉匀,推翻,拌蛋,不时用铁勺舀撒葱碎,泡豇豆碎,泡萝卜碎,榨菜碎,洋葱碎,猪肉碎和胡椒粉,花椒粉,精盐……将铁勺在锅边搕得山响,比那卖包面馄饨敲得木梆子脆响十分。
炒饭人在火色油光映照下,背膀胳膊肌肉鼓鼓,黑红透亮,围裙上油花点点,臉上笑花盈盈,额上汗花滴滴,确如当年赵子龙力杀曹营威武再現。
经炒饭人一阵吆喝,一番调理,一盘盘白米饭竟被炒得复合奇香四溢,饭白、蛋黄、葱绿、泡菜肉沫橙、胡萝卜赤、洋葱粉,五光十色真引得人们闻香下马,知味回头。
就因为这炒饭是学长坂坡讲书人讲长坂故事的招式而立万儿,也因为这炒饭人摊设在长坂坡下,更因为炒饭人这手上炒饭功夫学当年赵子龙挺枪揮剑,学得宛若英雄再现,故得名“长坂坡炒饭”,久日久之,也因长坂坡炒饭味道好,价格便宜,一当饭二作菜经济实惠,便成了玉阳古今美食一绝,且与陏炀帝喜欢的扬卅炒饭,现代少男俊女热捧的虾仁炒饭齐名而风靡全国。
长坂坡炒饭不仅与古三国英雄有渊源,他与现代名人也很有奇缘。
《龙凤呈祥》(《甘露寺》、《刘备招亲》)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国粹传统京剧,亦是过大年各地常演的“封箱大戏”。
戏中由谭富英饰刘备到甘露寺,让李多奎饰吴国太面相招親。中国早年“四大名须生”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中的马连良饰乔玄与“中国活曹操”黑头大王袁世海饰孙权,有一段脍炙人口,百听不厌的精彩唱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艺术家们本着“百花齐放”,艺无止境,精益求精的原則,对唱段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特别引人关注的修改有两次:一次,他们将原唱“……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兄弟闻知怎肯罢休?若是兴兵来争斗,东吴将官谁人敢出头?”改为“……若是兴兵来争斗,曹操坐把渔利收!
”使甘露寺相親全剧大进一步,不仅乔玄立足更高,而且更突出孙刘联姻同心破曹的重要性,大获覌众好评。
第二次修改就与“长坂坡炒饭”戚戚相关。老艺术家们早就知道,覌众们对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独揣曹操大营,既佩服却心存少许质疑,有点太神乎其神了,赵云到底是七进七出?还是三进三出?艺术家们也纷争不一。
一日,马连良和袁世海先生到北京大栅栏夜宵,见道边有一处围覌人竟比吃客多的当阳一绝“长坂坡炒饭”坐摊,便进店尝尝。他俩一落坐,就被摊灶头,炒锅边炒饭人那一张一驰,大呼小叫,夸张而娴熟的炒饭动作而吸引,看得眼花瞭乱,不由声声叫好。炒饭进口,顿觉奇香冲脑,味绵心田,袁世海先生连呼:“好!好!好啊一”其黑头大王的金玉洪声竟震得摊棚抖动,灯光乱晃,更引来众多人围覌爆棚……
马连良先生问炒饭贩:“你们这长坂坡炒饭为什么这么有味中吃?”
小贩日:“炒饭下了功夫,精炒、細炒、翻炒、颠炒、反复炒,就象我们当阳长坂坡英雄赵子龙,当年七进七出曹营,象砍瓜切菜一样,把曹操兵将一扒糟地那样翻炒,当然就炒出了味,您们吃的就是学当年赵子龙的功夫炒饭原味,肯定回味绵长。”
袁世海先生问道:“你们从当阳来的长坂坡炒饭人,应该知道,当年赵子龙救阿斗,到底是七进七出曹营?还是三进三出曹营?”
小贩日:“客官,肯定是七进七出嘛!您覌察我们地道的长坂坡炒饭人的身手法,就可以说明,我们长坂坡炒饭的历代祖师父传下来,长坂坡炒饭就靠炒,靠锅上翻。而炒饭祖师爷传炒饭就是学赵子龙长坂坡七抄曹营救阿斗悟出来的。客官想想,如果当年赵子龙是三进三出,这三三管九,这么几下子能把一团黏饭炒得这么散颗?这么匀和?这么透润?别说炒得这么五光十色,就是七八种作料撒在饭中,拨也拨不匀。我们一盘炒饭,光沿锅、颠锅,旋锅、簸锅,上下大翻小翻,左右旋翻,也绝不止七七四十九次啊,要不然怎称得上长坂坡功夫炒板……”
说着说着,小饭贩竟关公面前卖大刀,学着京剧名丑䔥长华老师爷的京白腔调,唸出念一大段“长坂坡炒饭”历代师付总结出的“长坂坡炒饭”翻锅《口头诀》功夫经:
“炒锅速颠翻 手勺快翻拌 炒锅少颠翻 手勺快翻拌 炒锅多颠翻 手勺少翻拌
炒锅离火翻 手勺助推翻 炒锅速颠翻 离火小铲翻 炒锅多旋晃 适时慢颠翻
炒锅少颠翻 手勺慢翻拌”…
马连良和袁世海从长坂坡炒饭中大受启悟,为了加深覌众对赵子龙七进七出的认知,特在戏中加了一段孙权乔玄的对白:
乔玄:“……赵子龙七进七出”
孙权:“嗨!三进三出!”
乔玄:“分明就是七进七出!”
孙权:“你太啰嗦!就是三进三出嘛!”
乔玄:“七进七出!七进七出!”
孙权:“七进七出,有你什么关系?!”
有人回忆说,原打算让乔玄在这里甩一个响包袱:“长坂坡炒饭人都知道是七进七出嘛,你这一一你这,统管江东六郡,八十三卅的诸侯嘛唉……”。因考虑怕冲淡主题,给孙乔斗嘴添火,才把这包袱留给了相声界同行们。
趣事逸闻传开,若风助火威,长坂坡炒饭在北京更火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作者六六届高中毕业上山下乡,落户当阳半月当知青。一次,小队贫协组长带我拉牛车,去漳河拖木材建知青屋,路过长坂坡。
午餐,贫协组长特挑有名的“长坂坡炒饭”小店点了长坂炒饭,让我见识见识,炒饭端上,我闻香顿觉腹中蛔虫蠕动,喉头若伸出爪子来!下乡插队一年耒,我们“白菜萝卜当肉嚼,早忘肉是啥味道”,仍咬紧牙巴喊:“神仙汤神仙汤,油盐兑米汤,喝了神仙汤,思想革命有保障”
能看到,并亲口尝到了这样一碗精美炒饭,真比见到了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还兴奋。贫协组长笑咪咪看我,一口氣连刨了两大盘,捧着肚子轻揉连茶水都喝不下一口,便带我爬爬坡上“长坂雄风”看看,消化消化再上路。
当我有生第一次登上长坂坡,看到长坂坡石碑上苍劲有力的“长坂雄风”几个大字,徒想起当年赵子龙大战长坂的历史烽烟,撫今追昔不禁思潮澎湃,浮想万千。竟捡来一砣干黄泥,在石碑上凃鸦两行泥字:
“赵子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时,试图代表一代青春热血知青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赵子龙,你虽勇,挺枪挥刀却只为救阿斗,辅保刘氐宗室。而我们知青“手扶犁锄铲修根!脚脚踏荒岒植稻花!”相見何其见拙乃尔?才喷出:“数英雄人物还看我们”的豪言。可见当年知青多么热情激情!多么无私无畏!多么稚幼可爱!
当然,我一介草民,绝难攀名人天梯,竞敢超然与古人对话?!但因为我是中国知青一员!中国知青一代人却是中国历史上永远不能,也不会忘怀的一代名人!才斗胆写了知青一员与长坂坡炒饭的轶事,亦为长坂坡炒饭的名人效应,扶摇直上助一絲轻风。
夷陵终点站2022-09-24 17:24:47 发布在 饮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