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楼主:张关林2016 字数:2804字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张说《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文:真话听起来不舒服,听起来舒服的话往往不是真话。善良的人说话不会头头是道,说话头头是道的人不一定善良。有知识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自以为都懂的人其实没有知识。圣人不把自己的东西藏起来,而是拿出来奉献给人,拥有的东西反而更多。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是有利众生,不故意加害。圣人的行为原则也一样,推动趋势,不与趋势对抗。)

(张说)这是《道德经》最后一章,强调了辩证思维。本章中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等句式,旨在体现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要点,是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不偏执一端。

《道德经》本来不分章节,后人把它分为八十一章。中医经典《素问》和《天枢》,也都是八十一章。古人为何偏爱八十一?在中国,九九八十一,数之极也,八十一章,意思是完整地讨论了问题。就是说,关于行为学理论,《道德经》已经表达了全部要点,没有遗漏。

《道德经》五千言谈了两个问题:天道与人道。天道,指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人道,指符合天道的人的行为。老子讨论天道,源自经验,不是实证科学研究,所以不能把老子的话,同现代物理学加以比附。比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固然与现代物理学的宇宙生成论和正反物质论很相似,但人类经验与科学真理暗合,是正常的。经验,是事物给出的宏观规律印象,印象是不需要证明的。科学,则是事物微观规律的实证逻辑演进,前进一步都要有坚实的证明。经验和科学是人类研究事物的两个极端,先有经验后有科学,路径不同,但结果大体一致。我们凭经验知道,高空落体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但这个经验不等于物理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理论。

古人的经验来自“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全息思维,他们把各领域的宏观共性抽象出来,再反过来解释各领域的具体现象。由于方法正确,得出的结论就基本正确。现代物理是从微观出发,通过实证逻辑演进到宏观,由于方法正确,自然就得出类似的结论。

不过,天道在《道德经》里只是行为学的理论陪衬,讨论的重点是人的正确行为。什么叫正确行为?就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行为。因此,《道德经》探索的是能导致成功的行为规律,因此,《道德经》其实是“成功行为学”著作。

什么叫成功?行为达到预想结果。怎样的行为才能成功?符合天道的行为!这个思想源自古人的宇宙观。古人认为,宇宙是道的产物,道统管宇宙及其各部分,因此宇宙是个统一整体,其中,各子系统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都受道的原则支配。人是天地的产物,是天地的子系统,所以人与天地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要素上有体现了道的原则。了解了天道,就懂得了人道。人如想成功,行为必须符合天道。这是古人的宇宙观与价值观。

天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核心内容有两个,“无为”和“循环”。“无为”是指对待事物的不干涉的顺势态度,“循环”是指运行的物极必反方式。从这两个特征,派生出若干小概念,如“柔弱、不争、不言、静、反者道之动”等等,小概念涉及具体的态度和做法,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辩证思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几句话体现了关于现象与实质的辩证思维。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和而不同”。“信”、“善”、“知”,指实质,“美”、“辩”、“博”,指形式。形式与实质有对立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老子怎么知道“信言不美”呢?他没说,其实不用说,因为这是生活经验。常识告诉我们,真话常常惹人生气,而听起来舒服的话,往往是骗人的。善良的人做事都出自本性,往往说不出做事的理由。所以,做什么事都振振有词的人,基本不是善者,因为他们急于自我辩护。生活中表现出什么都懂的人,其实是没有真知的。这些都是人们的生活经验。因此,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得借助生活常识和经验。

英明的齐桓公晚年居然被自己最信赖的人关起来饿死,就是因为他缺乏生活常识,不懂“美言不信”的道理。齐桓公问临死的管仲,“你之后,我最信任的易牙、开方、竖刁三人谁能成为国相?”管仲说,“都不可。”齐桓公认为这三人绝对忠诚,可以信赖。他有一次无意中说,“不知人肉是啥滋味”,易牙听了,就杀了幼年的儿子做成肉羹让齐桓公尝。开方为了表示效忠,十几年不去看近在咫尺的母亲。竖刁为了能进宫,主动把自己阉割。齐桓公认为他们的行为说明绝对忠诚。管仲却说,他们“效忠”的手段违背正常人性,其心可诛。齐桓公却不以为然,结果自酿悲剧。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前面谈的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接着再谈圣人无私奉献,对自己反而有利的辩证道理。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给人,表面看自己的东西少了,事实上更多,多在哪里?多在民心!这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的辩证道理。辩证法无处不在,“信言不美”中有现象与本质关系的辩证法,“与人己愈多”老子把不同领域的事放在一起谈,要读者学会这一重要的思维方式。受人拥戴的统治者,中有得与失的辩证法。辩证思维与得道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以上所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两个内容,一个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个是“得与失”的“反者道之动”关系。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指出人道的“为而不争”,与天道的“利而不害”是相呼应的。注意,天道的“利而不害”,不是指大自然不损害生命,而是说大自然孕育了生命,照看着顺应天道的生命。但如果生命逆势而动,必会受到伤害, 但这个伤害是逆势者自找的。由此可知,人道的“为而不争”,是指不与趋势对抗地行事,就是“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争之为”。人必须行动,但正确的行动是顺势。许多注家把“争”理解为“争利”,这太狭隘。不争利的统治者就是圣人了吗?圣人是能为人民谋大利的统治者,而谋大利的前提就是行为正确。不争,就是指正确的行为。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谋了大利,是因为他的行为从来就是“为而不争”,顺势而为。井冈山时,来来回回打游击;长征时,四渡赤水兜来兜去;抗战时,统一战线一致对外;解放战争时,“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如果不是避开锋芒,顺势而为,怎么可能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结果?

至此,老子基本说清楚了他的成功行为学理论。成功行为的总纲,是“天人合一”。在宏观上,人类的攫取行为不可超越自然允许的节奏。在微观上,要“无为”,顺势而为,“为而不争”。在思维方式上,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懂得“得与失”的辩证道理。

张关林20162022-08-02 07:18: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崇道贵德 2022-08-02 19:06:11
老先生辛苦啦,谢谢分享,向老先生致敬
-----------------------------
谢谢支持。
张关林20162022-08-03 07:05: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