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才走上人生正途的刘邦的后半生)小说:大风起兮云飞扬

楼主:赵王ZW 字数:412789字 评论数:39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的法效看 2019-08-03 14:41:37
好贴必须留脚印
-----------------------------
谢谢!欢迎常来常发言!
赵王ZW2019-08-03 20:23:2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陈胜之反,天下耸动。陈胜之王,天下振动。
陈胜初反之时,本以为只是毫毛之末,不足为虑;但谁能想到,不出两个月,他便攻下几座城邑,已成气候;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各地相继举旗响应他的驰报每天都有。当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后,收聚天下的武器,将锋镝尽数销去,铸造了十二个金人,以示天下再无兵革;但原来兵革的锋镝可以销毁,可六国之人心中的锋镝一直都在。身为地方大员,纵横官场半辈子,朝代更迭的大事十几年前他也是亲身经历过的,审时度势,会稽郡守殷通连日来心中反复掂量、权衡、盘算、左右。这一步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一旦判断失误,此生的富贵和父族、母族、妻族合族的性命都会眨眼间断送。多年的阅历告诉他,现在是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项梁一听殷通派人来叫他,立刻站起身,对项伯、项羽、项庄说道:“就是今天了。咱们按商量好的各自行动吧。三弟你带项庄去串联会稽各方势力,我带项羽去见殷通。”说完,也不等项伯、项庄答对,项梁挂上佩剑就往外走。
项羽赶忙束了束腰带,大踏步跟了出去。
事关机密,殷通要单独召见项梁,项梁给项羽使了个眼色,项羽便留在前院,项梁独自入内去见殷通。
见到殷通,项梁赶紧全礼数上前拜见。
殷通扶住项梁,说道:“项先生快免礼。”
项梁假意问道:“不知殷公今日叫我来,是为了何事?”
殷通拉项梁在自己身边坐下,然后对项梁说道:“项先生,对今日的形势怎么看?”
项梁见殷通直奔主题,正中下怀,回答道:“殷公可是问长江以西,反势已成之事?”
殷通喟然一叹,说道:“正是。如今长江以西尽反,秦亡恐怕只是个时间问题了。此时不动,更待何时?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我想,会稽也是时候起兵了。项先生,我想让你和桓楚领兵,我们会稽便也反了吧。”
项梁知道机会来了,马上对殷通说道:“承蒙殷公不弃,以项梁为备选。桓楚声名远播,的确是最佳人选,但是自从秦灭六国之后,他就隐姓埋名躲了起来,世人都不知道他藏在什么地方,只有我和他还时有书信来往。殷公可以召我的小侄项籍进来,由您亲自下令让他去把桓楚找来。”
殷通点头应允,项梁便起身出去叫项羽,没过一会儿,叔侄二人便一起了进门。
进得室内,项羽赶忙上前几步朝殷通参拜,殷通摆摆手,走到项羽近前,笑着赞道:“好一位壮士!这便是项先生的侄子项籍吗?”
项梁颔首答道:“正是。”说完项梁给项羽使了一个眼色,说道:“就是此时!”
项羽得令,咣啷一声拔出佩剑,右臂在半空中挥了一个弧形,然后手腕向左一斩,殷通的头便从颈上滚落到了地上,落地之时,脸上尚带着笑意。
项梁见殷通已死,便走上前去从殷通的身上解下他的印绶系在自己身上,然后才从地上捡起殷通的头颅,和项羽一起走出房门。
院内的吏卒突然看见项梁拎着殷通的脑袋从屋里走出来,身边跟着的项羽,手中提着的青铜剑兀自还在滴血,先是吓得连连倒退,等反应过来后,便乱了起来。有的转身就往外跑,有的大声呼叫“守令被杀了,快来人”,也有一两个想要上前抓住胆敢在郡守府杀了郡守的犯人的。
项羽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叔父一直叫他沉住气,今日终于可以让他一展拳脚。也不待项梁吩咐,项羽挺剑冲上前去,见人就砍。他本就生得高大威猛,又有一把子无人能及的力气,所向无不披靡。不一会儿项羽就从这个院子杀到那个院子,所过之处,无人能当其锋锐,待来至前厅,已然击杀十几人,重伤上百人。
郡守府府兵众多,见项羽如此悍勇嗜血,至此无人再敢上前。项梁看到剩下的人已被震慑住了,便拎起殷通之头,号令说道:“如今我已取殷通项上人头,从即日起我就是会稽郡守,你们当中可有人不服?”
阖府吏卒、府兵无人敢应,纷纷跪伏于地,就这样臣服于项羽五步杀一人、无人能敌的勇猛和狠决之下。

项梁尽收会稽郡县所有兵马车乘后,重新清点造册,共得精兵八千人。项伯、项庄集合当地豪杰和各地势力,根据平日结交观察,按各人能力安排他们统领兵卒,担任校尉、军候、司马等职。项梁任用项伯、项羽、项庄等项氏自家人各领中郎将、副将等职,带着他们下到各辖县,一来宣示军威,二来查看地方军备、粮食储备和税赋收入等情况,重新进行勘察、登记造册,方便管理。
这一天,项梁正和项伯等人按察会稽地图,讨论部兵策略,有吏卒来报,城外有人自称楚王信使,特来拜见。
项梁早就想与陈胜合纵抗击秦军,徐图后计,赶忙传令让人把信使带进来。
原来所谓的楚王信使实际上是召平派来的。
陈胜派召平去攻打广陵,可是广陵却久攻不下。召平想着秦军的援军恐怕快到了,到时候秦军内外夹击,自己肯定没有招架之力。思来想去,召平计上心头,广陵近会稽,听说会稽郡守殷通已经被项梁杀了,会稽也已举起反秦大旗,何不借项梁的兵力迎击秦军以作缓兵之计。想到这里,召平连忙修书一封,假托陈胜这个楚王之命,封项梁为楚国上柱国,派精明的心腹连夜渡过长江去见项梁。
项梁接到召平的书信展读,见信中说“楚王陈胜拜会稽郡守、大将军、楚上柱国项梁”,却只有召平的印信,而并无楚王印信,也不说破,捋了捋胡子笑道:“上柱国,乃楚国武将至尊的荣誉,项梁不胜感激拜伏,愿为楚王鞍马劳。”
信使说道:“既然项将军欣然受命,如今江东已定,请急速带兵西进攻秦。”
项梁早就打算西进,这时加入陈胜的队伍也好、朝廷也好,正是时机,于是答道:“臣谨受命。”

项梁八千精兵渡过长江北上,过广陵,来到东阳城外,听说东阳也已经扯起反旗,县令被杀,原令史陈婴被拥立为新县令。项羽有意与陈婴结盟,联军一起迎击秦军,就派人进东阳城游说陈婴。
陈婴是个孝子,接见来使,读罢项梁通好结盟之信后,回内堂与母亲商量。
陈母看过信后,对陈婴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城中豪杰暴起,杀了县令,硬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上不说,还吵嚷着要立你为王。自打我嫁到你们陈家,也有四五十年了,从没听说过你们陈家从前有人大富大贵过。无名无势的人骤得大名,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这几天一直吃不好、睡不好,心中老有不祥的感觉。这下好了,项梁主动找上你,你不如把人马钱粮都交给他,事成咱们不贪功,事情万一不成,咱们娘儿俩也好逃命。”
陈婴连连点头,对母亲说道:“母亲所言甚是。儿子听说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之子,项氏世代为楚将,大大有名。县令被杀,我已经被推到这个位置,骑虎难下,举旗反秦这种大事,将非其人不行,项梁乃楚国名门望族之后,儿子从今后便拜在他的旗下,倚靠名门,相信一定可以成就灭秦大业!”
母子二人商定后,陈婴召集东阳地方势力、军中将吏,将个中事由详加说明,对众人软言引导,东阳全体同意与项梁并军,从此以后听从项梁调遣。一切议定之后,陈婴当场作书,钤印后交使者带回向项梁复命。

项梁接到陈婴的信后大喜,对项伯说道:“陈婴答应了!他有两万人马,悉数交我们调遣!三弟,你赶快通知项羽他们,整顿人马,准备入城!”
项伯喜道:“两万人马!二哥,这么一来我们就有两万八千兵马了,对外号称五万又如何!”
项梁也高兴地说道:“有了这两万人马,我们就可以一路北上了!”
赵王ZW2019-08-05 07:31:5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知道哇是 2019-08-04 23:31:26
你们留言速度真快
-----------------------------
你也挺快的,欢迎你常来看看
赵王ZW2019-08-05 07:32: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一
连日来,沛县县令王登(姓名杜撰)不断听说周边郡县县令、县长、县丞被杀的消息,每听说一次,他都心惊胆战,过度的精神紧张令他吃不下、睡不安。
王登把主掾吏萧何和本地豪杰曹参叫到一起商量说道:“如今天天都有消息传来,各地都在造反,与其被下边的人杀了,不如我们自己先反了吧。二位怎么看?”
萧何和曹参对视了一眼,然后对王登说道:“您要带着沛县子弟造反,恐怕比较难。您看各地叛秦,多是六国旧人为号,所以往往一呼百应,下面的人都愿意跟从。可您毕竟是秦人派来的官员,沛县子弟怎么会轻易跟着您造反呢?”
听了萧曹二人的话,王登忧心忡忡地问道:“那要怎么办才好呢?总不等坐在县府里等着人家来砍我的脑袋吧。”
曹参说道:“秦政苛暴,秦役劳苦,这两年有不少人亡命在外,我估计能有几百人,您不如把这些人找回来,好好安抚,打着他们的旗号,事情应该就容易多了。”
萧何说道:“正是。这些亡命之徒个个都是凶悍之辈,有了他们,谁敢不听您的!”
听了萧曹二人的话,王登问道:“既然是亡命之徒,怎么保证他们愿意听我的?
萧何笑道:“大人莫急,可还记得泗水亭长刘邦?”
王登想了想,说道:“就是那个和你关系不错的亭长?”
萧何回答道:“正是。刘邦当日押送役夫去骊山,结果半路上,役夫们跑得太多了,他怕被问罪,没办法才带着一家老小逃走的。他祖祖辈辈都是沛县人,迫于形势才躲了起来,如果您给他机会让他回来,他一定会对您深怀感激之心的。”
王登问道:“可是谁知道他逃到哪里去了?怎么才能找到他呢?”
萧何答道:“大人,家母喜欢吃狗肉,我经常上街给家母买狗肉,因此结识了街上杀狗的樊屠户。这个人平日里和刘邦关系很不错。我听说樊屠户认识一个卖布的叫灌婴,这个灌婴往来各地贩布卖布,见过刘邦,知道刘邦大概藏在什么地方。为今之计,只要让樊屠户去找刘邦,一定可以把刘邦带回来。”
王登思忖半刻,问曹参道:“曹先生以为如何?”
曹参答道:“这个主意甚好,大人何不速速修书一封,让萧主掾带去交给樊屠户。”
王登见萧曹二人都这样说,平日里又是倚重他二人惯了的,于是依计叫萧何起草了 ,款意安抚刘邦,叫刘邦带着家人和追随者回来,写好之后,钤好印,交代萧何速速让樊屠户带去见刘邦,并派县吏夏侯婴为使与樊哙同行。
王登之所以派夏侯婴为使,是有缘故的。夏侯婴是沛县的司厩,负责管理县里的马匹。几年前刘邦和夏侯婴开玩笑时误伤了夏侯婴,夏侯婴自己虽然不以为意,但事情却被和刘邦有过结的人告到了王登那里。刘邦身为亭长伤了人,应从严处罚,刘邦辩解自己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也在王登跟前力证刘邦没有伤了自己。本来事情这样就解决了,谁知又被和刘邦有过结之人将案子翻了过来,夏侯婴便因为替刘邦做假证,受牵连坐了一年多年监狱,还被打了几百板子。但也多亏了夏侯婴,刘邦才免于刑罚。因为这件陈年旧事,王登知道夏侯婴和刘邦关系不错,所以这才派夏侯婴和樊哙一起去见刘邦。
萧何另写了一封书信交给樊哙,交代他速去芒砀山,见到刘邦后,叫他带人尽快赶回沛县。萧何对樊哙说道:“往日刘季在时,经常和我提起你,上回送刘季去骊山,匆匆和你见了一面。我知道你与刘季情义甚厚,如今天下纷纷叛秦,正是刘季回沛县的大好时机。你带着我的书信去,路上不要耽搁,我担心夜长梦多,王县令改变心意。”
樊哙得了萧何的吩咐,与夏侯婴日夜兼程,赶到芒砀山,将信交给刘邦。
刘邦得信大喜,躲在山里几个月了,吕氏几乎天天埋怨他不说,整日里胼手胝足带人为糊口奔忙,真是很不容易。当初一时意气私放了发往骊山征的役夫们,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带着孩子、老婆、年迈的老父远逃在外,这些都不是他的本心。他已经四十八岁了,说句丧气点的话,如果不是老父在堂,他自己也算得上忽忽日暮之人了。人生一世图什么?妻子他有了,还很年轻有钱;儿子他也有了,对得起祖宗爹娘了;混了大半辈子,也总算得了一个亭长当着,平日里管着来往的行人、警卫着地方的治安,县里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能说得上话,方方面面都交得上朋友,走到哪里都有人敬着,地方上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如今这么大年纪了,却沦落到这么个穷山僻水的地方。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回去了!再说,曹氏和肥儿也大半年没见着了,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刘邦赶紧叫吕雉收拾收拾,和大伙招呼一声,第二天一大早,几百号人就唱着歌往沛县家里赶路。
刘邦高兴,坐在车上唱道:
秋风吹我兮归故乡,
归故乡兮心欢畅,
与朋旧聚兮笑一场!
吕矬也很高兴,抱着刘盈笑骂道:“我就知道,你心里只想着回去和那群狐朋狗友瞎厮混!”
刘邦捋着他那把黑胡子哈哈大笑,一遍接一遍地唱他的歌。

好不容易回到沛县,却不料王登下令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城。
原来,樊哙走后不久,王登就后悔了,他担心刘邦进城后,效仿其他郡县,带人砍了他的脑袋,号令众人造反,到时候他力没借着,反倒丢了性命。思及这一层,王登一面给守城官吏下令,刘邦来归,不许开门放行,一面悄悄下令捉拿给他出主意的萧何、曹参二人。
萧何为官已久,曹参长居县中为豪杰,县中到处都是他们的耳目,得到这一消息后,二人便半夜腰缠长索从城墙上溜下去,逃出城外,与刘邦会合。临走之前,萧何还给卢绾留了 。
萧何、曹参深恨王登出尔反尔,给刘邦出主意:杀掉王登就可以进入沛城。
于是萧何为刘邦多多写了策反书信,捆在箭上,令人全部射到城楼之上。信中写道:天下的老百姓都被秦祸害有年头了。如今城中父老如果为县令王登守城,将来诸侯并起,一定会屠了沛城。相反,如果大家一起把县令王登杀了,在沛县众多子弟中挑选可立之人立之,然后响应诸侯一起反秦,就一定可以保护家人不受侵凌。是杀了县令王登保全家周全,还是等着有朝一日父子亲人一起被砍头,请城中父老仔细为自己打算。
射上城楼的箭很多,书信被很多人拾到了。有识字的给大家读后,大家反应各不相同。有沉默不发一言的,有三三五五聚在一起议论的,也有把信丢进城内的。
得了刘邦的反间书信,沛城人心揺动。

刘邦的信射入城内后,守城门的将吏和城内的老百姓便各自打起了主意。卢绾早就知道刘邦会有策反书信进城,因为萧何逃出去前给他的书信中已预先告诉了他,并叫他等待时机,以为内部策应。接到萧何的信之后,卢绾便和平时走动得勤的一班酒肉朋友联络好,这时大伙分散到街头,站在街上四处大喊:“乡亲们,杀了王登,咱们反了!”喊完,赶紧溜到下一个地方接着大喊:“父老兄弟们,杀了王登,咱们反了!!”
有人公开叫喊,仿佛是一种指引,城内的人听了纷纷坐不住了,一些平时不太安分的人开始聚在一起。卢绾他们这些人混在这些人中间继续鼓动,很快人群开始聚集,有愣头青打头阵,卢绾他们跟在后面,带着几十上百号人冲进了县府。
王登都没反应过来,已经被冲在前面的愣头青抓住捆了起来。
卢绾等人大声喊道:“杀了他!杀了他!杀了王登,咱们反了!”
群情激昂,愣头青热血上涌,抢过一把吏刀,就势就把王登给砍了。
血一喷,人群一哄而上,有棍棒、有拳脚,王登在一片混乱之中被杀了个明明白白又糊里糊涂。

卢绾见王登已死,上前砍下他的脑袋,带大家来到城门。众人鼓噪之下,守城将吏稀里糊涂就和老百姓成了一伙儿,把城门开了,把刘邦的队伍迎进了城。
县令已死,大家共推刘邦做新县令。刘邦连连推辞,说道:“不行不行,天下扰攘,诸侯并起,大多是名门之后,或是大名在外的贤人,我就是一个名字都不配写在竹简之上的混人,只求家门平安,能和一二相知喝酒吃肉谈笑市井之中,心愿已足,请父老兄弟另择贤人,当此重任吧。”
站在刘邦身边的萧何说:“你也切莫妄自菲薄,放眼沛县,再没人比你更合适当此重任了。”
刘邦用胳膊肘捅了一下萧何,然后说道:“县令重职,我看沛县只有萧主掾来当是最合适的。萧主掾多年以来,一直协理县里的大小事情,刀笔文书也十分熟悉。我看萧主掾最合适。”
萧何赶忙辞让说道:“此言差矣。我协理县中事务多年不假,但我乃一介文吏,只识文书往来,听令行事,说到发号施令,我就万万不成了。”
刘邦说道:“那就老曹,老曹亦是人才难得。”
曹参连退两步说道:“萧主掾尚且不行,我自认行事不及萧主掾万一,又怎堪当此大任。刘季,我看,你也不必推让了,我们都愿意推举你来当这个县令!”
刘邦眼见大家要把这烫手的事情交到自己手里,连忙说道:“刘季非敢自爱,实在是能力不足啊,恐怕会有负父老兄弟所托,请大家还是另选贤能吧。要我说你们俩真的都比我合适。”
萧何、曹参连连摆手。他们是文吏,惯读史书,深知造反大罪,事不成者居多,首犯肯定是要夷灭三族的,今天就是说破天去,这个高帽子也是万万不能戴的。相反,刘邦虽然为人恣意纵性了些,但他为人也很仗义,和县里各方势力关系都不错,属于又浑又能服人的那种人。造反起兵,必须得让这样的人站在前面。所以萧何、曹参便没有和刘邦商量便把他推到了前头。
僵持不下之际,有人说道:“我听说过很多关于刘季的怪事,他头上有云气啦、赤帝杀了白帝的儿子啦……还有我听说当日有善看相的老人家曾经给他的媳妇、女儿和儿子看过相,说他们都是天下难得的大贵人,这么看来,刘季他日定当大富大贵,如若不信,我们不妨卜筮以占诸位的命格。”
提议一出,大家纷纷赞成。
占者来了,当场起六十四卦。占之萧何、曹参,皆吉;占之刘邦,得大吉之象。于是众人一致推刘邦做沛县县令。
卦象虽然大吉,刘邦还是反复推辞,吕雉突然从人群中挤进来,拉他到一边,说道:“这种好事,求都求不来,你还推让什么?”
刘邦说道:“这怎么就成了好事了?造反是掉脑袋的事,我们好不容易从山里回来了,一家人守着过日子就是了。你不喜欢我和兄弟们喝酒吃肉,难道你喜欢我提心吊胆上战场杀人?”
吕雉答道:“富贵险中求。父亲从我小时候起就说等我长大了,要把我嫁给贵人。结果呢?你算是哪门子的贵人?要不是娶了我,你能天天有肉吃、有酒喝?看相的说我们娘仨都是贵人相,就凭你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娘仨上哪里当贵人去?梦里吗?如今多好的机会,天下大乱,又不是你一个人造反,咱们现已有几百人愿意跟着你,如果你做了沛县县令,就有了真正的武器和粮食补给。以前我怨你整天吃吃喝喝,交些酒肉朋友,如今看来,这些人都愿意跟着你,这就是人心,你还不赶紧抓住这个大好的机会。你已经快五十岁了,你以为你的人生还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吗?”
刘邦回答道:“我就没想过要这样的机会!你这个女人怎么就不能安分点,我和大家吃吃喝喝,图的是个高兴,我可从没想过要带着大家干掉脑袋的买卖。你也不想想,官府是多么的厉害,当初秦始皇,如今的秦二世,一个皇帝比一个皇帝狠辣,你真想让咱们全家老少不得好死啊!”
吕雉气道:“听你说这样没出息的话,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要我怎么说你才好,你往常总说萧何如何能干,如何有见识,那样能干有见识的人都说你最合适,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了,你怕什么,王登是县令,他都要造反,可见天下人人都要造反。咱们虽然躲在山里,你不是也听说了吗,那个陈……陈什么的不但反了,而且已经做了楚王了。他也只是个屯长,尚且富贵如此,你又不比他少只眼睛少条胳膊,你怎么就不能造反了?”
刘邦答道:“我说你妇人之见,你可能不爱听。你只看到陈胜造反当了什么楚王,你难道不知道秦二世坐在咸阳宫中,人家是几十辈子打下的江山,兵强马壮,粮多将勇,就陈胜那点人,你真以为他能成事?不过是过眼的富贵罢了。”
吕雉见刘邦如此不识教,接着说道:“过眼的富贵也是富贵。人生如果富贵一场,就算最后不成事,也不枉活这么一回。今天你就是说破天去,你以为还能躲得了不当这个县令吗?我告诉你,你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明明白白的,萧何、曹参比谁都精,他们怕死,可以给你当参谋,绝不会当领头的。全城老少为了你把王登给杀了,你不当!谁当?”
刘邦回答道:“难道他们还能硬逼我不成?”
吕雉答道:“他们会。我也会。你听我的,你不就是怕万一不成,死罪难逃吗?咱们又不是没逃过,真有万一,我带着俩孩子,陪你再逃一次。我向你保证,只要你今天听我的,他日真有再逃之时,我绝不像这次这样埋怨你。”
刘邦看了看吕氏,又看了看边上那帮人,想了想,叹道:“好吧。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
吕雉见刘邦终于答应了,高兴地拉他回到众人中间。刘邦朝地上吐了口唾沫,然后搓了搓手,这才向众人一揖,说道:“今日刘季不才,应下众位父老所托,暂时谮居县位。待他日寻得德才兼备之人,刘季定当退位让贤。”
萧何抚掌大笑道:“这便是了,如此甚好。大家听我一言,今日我等聚在这里谋反暴秦,推刘季为首,志不在于沛县,他日当与天下英豪共谋西进,不如大家从此尊称刘季为沛公,如何?”
众人纷纷赞成,于是当场拜称刘邦为沛公。

萧何、曹参协助刘邦总理一切事务。二人是读书人,讲究多,起兵造反这样的大事必须有祭。于是择日祭黄帝,祭战神炎帝蚩尤,杀猪、羊、牛三牲以血衅鼓、衅旗。沛公之旗尽赤,萧何说赤帝子杀白帝子这段故事要好好利用,人们信这个。
刘邦少不了一一依萧、曹二人行事。三人一起谋画分配,萧何、曹参、樊哙、卢绾、灌婴、夏侯婴各有职司。然后刘邦派萧、曹、樊等人率麾下三千沛县子弟北上,攻打胡陵县、方与县,然后退守丰邑。
赵王ZW2019-08-06 07:58:2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u_110363922 2019-08-06 18:29:42
哈哈,我来了,话说我不是说古埃及的托特通常会被描绘成鹭首人身,其名字意思和弯形嘴部,令人联想起新月吗?所以我想上传一张托特的图片啊,^_^

-----------------------------
图片真漂亮!
赵王ZW2019-08-06 20:23: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二
春秋、战国,乃至于秦,是一段漫长的时间,那时车马真的很慢,稼穑艰难,日子真的不好过。用孟子的话说,生活安定的时候,勤勤恳恳不偷懒努力干活、小心积攒的话,到了五十岁以后能穿上丝帛的衣裳,七十岁以后可以吃上肉,最重要的是百亩之田才可以养活一家人不致于忍饥挨饿。但这已经是老百姓能够想象得到的理想的生活状态了。
事实却是,自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周王室日渐衰落,虽称王室,空有王室之名,不但管辖地域大减,实力也和诸侯国差不了多少。
周平王宜臼本是周幽王与西申国申后所生之子,但周幽王后来又娶褒姒,褒姒生了伯盘。周幽王爱母及子,便想废了宜臼,改立伯盘为太子。宜臼见事不妙,就逃到西申国。周幽王见宜臼逃到了西申国,便和伯盘一起带兵前去追杀宜臼。西申国见大兵犯境,便联合曾国和北方的犬戎反击。结果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和伯盘都被杀死。周幽王死后,大臣们拥立周幽王之弟为王,就是所谓的周携王了。从此以后,宜臼与周携王叔侄对立,经过长达二十一年的战争,最终,在晋国的支持下,宜臼获胜,这才当上了周平王。
但这么一折腾,周天子的王权开始衰落,诸侯王势力逐渐坐大,久而久之,形成争霸的局势。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更加困顿了。
根据《荀子》记载,周灭商后,周公辅政,建封七十一国。但到了春秋时期,全国前前后后有大大小小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想象一下,天子是个空架子,如果你是一方诸侯,土地、人口、城池、战车都不比天子差,你会怎么样?我们不作阴谋论,不说人人都有野心,但我们也不作赤子天真论,这么多封土一方的诸侯,总会有人有野心,要攻伐,那么,即使没有野心的诸侯,也就无法避免被卷入纷争。开始的时候是这样,时间长了,野心这种说法也要退位,因为你不攻打别人,就要被别人攻打,为了保全自己,就要壮大自己的力量,要么主动出击,要么强力防守。借用孟子的话一言以蔽之:春秋无义战。
但经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之后,整个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司马迁总结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司马迁说的“本”,是指君不君,父不父,子不子,说的就是当时整个社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终成五霸。春秋五霸,秦、楚、齐的势力一直延续到战国。五霸中的晋国本是周天子一脉,周初成王年幼,以桐叶封弟唐叔虞,国号唐,唐叔虞死后儿子即位,改称晋。晋国实力雄厚,但因为内部六卿实力不相上下,互相倾轧,到了战国初年,六卿中韩、赵、魏三家灭掉另外三家后把晋王室给瓜分了。至于五霸中的宋国,本来就是抱齐国大腿和齐国捆绑营销的,到了战国可以暂时忽略,到了更后期,已经刺刀见红了,齐国也就不把它养在身边了,索性招呼着楚国和魏国一起,把宋国给瓜分了。
春秋时期还有两个诸侯国不得不提。吴国和越国。这两个诸侯国都偏居东南,对中原诸侯国来说人民断发文身、僻处蛮荒之地,看不上。这给了吴国生息发展的机会,慢慢的,在众国的不关注之下,吴国强大起来,开始结交诸侯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吴楚之间开始产生摩擦。到吴王阖闾的时候,楚国内部争斗,武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死,武子胥逃到吴国,成为阖闾重臣。十年后,武子胥帮助阖闾伐楚,攻入楚都,伍子胥报父兄之仇,掘楚平王之墓,鞭楚平王之尸,吴国崛起。跟着吴国又北败徐国、齐国、鲁国,成为强国。但是,吴国甫一强大,十年之后就被曾经的手下败将越国给灭了。勾践灭吴后,北上征讨其他国家,很快宋、郑、鲁、卫、陈、蔡诸国纷纷来朝,越国成为春秋最后一霸。但到了战国时期,越国三代连续发生弑君事件,越国逐渐衰落。
至此,秦、楚、齐、韩、赵、魏,七雄已具其六。
至于燕国,历史悠久,始于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其弟姬奭封于燕。燕国地僻偏北,近山戎,虽然几百年间,也有战争,但诸侯纷争,不太在意这个地方,春秋时期燕国得以生息发展。到了战国中期,诸国混战,齐国趁乱攻打燕国,燕国为自保向韩、赵、魏求救,三国救燕攻齐,一来二去,本来有点任人宰割之势的燕国反而把强齐给打败了,至此燕国跻身战国七强。
七强不断攻伐,小国弱国相继被七国所灭。七国之中,秦、齐最强,秦犹强,于是有了苏秦合纵六国联合抗秦和张仪事一强以攻众弱——合纵连横的外交、军事策略。
春秋战国尚武,更亦尚智。战车攻伐取人城池是常态,不战而屈人之兵亦是常态。所谓上战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所以春秋战国以降,舌辩权谋之士奔走于诸侯之间。毛遂、范睢、烛之武、乐毅、陈轸、冯谖、公孙衍、苏秦、张仪……无论出身如何,成就如何,都具有三寸辩舌雄于百万之兵的强大外交能力。
频繁的战争,频繁的王权争斗,频繁的富贵更替,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和百姓家国观念弱化,士无常主成为共识,谁能养士,谁能用士,士则奔走其国、乐为其所用。人才广泛而频繁的流动,也使各国之间的势力不断产生微妙的变化。
诸子百家学说的产生根源也在于此。有人售力,有人售智,有人售谋,便也就有人游走售其学说,以求重用。儒、法、名、墨、阴阳……诸子百家学说,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好坏,无所谓正义与否,要之在于各诸侯国公卿大夫乃至诸侯王听受其学说,施用其学说。诸侯国都是战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壮大的,所以,讲究仁者爱人的儒家和提倡兼爱、非攻的墨家,这样的学说在当时注定是不实用的。
说这么多,是为了说明秦末的社会风气。秦灭六国统一不过十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很快全国各地纷纷举旗响应,根本原因就在于春秋战国纷乱五百余年,征伐、尚武、尚智、尚谋,无忠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秦始皇灭六国后,生怕六国反扑,收取天下的兵器尽数销毁,民间武器为之一空。销毁钩戟长铩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兵器容易,但人们心中的兵器要如何销毁呢?人心最难管理,为了扼制人们道古非今,秦始皇又焚天下之诗书,坑杀妄议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以立威。假使赢氏统一后可以享国一百年以上,假以两三代仁厚之君,风之以教化,施之以仁政,或能改变五百多年口口相传、辈辈相接的社会风气。
但历史不能假设,秦统一天下不过十年,战乱复起,虽然有陈胜、吴广这样的瓮牗绳枢之子,但也有很多项梁、田儋这样的没落贵族,六国遗裔。不管出身如何,这些人站出来反秦,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的,是必然而不是或然。
风云一起,这些人一时之间,如风吹草靡一样倒向陈胜是必然的,但不会一直倒向陈胜也是必然的。

武臣从白马渡渡黄河,每到一地,便对当地豪杰之士说:“秦赢以乱政酷刑残害天下已经几十年了。北边征役夫修筑长城,南边征兵丁戍守五岭,国家内外动荡不安,老百姓被折腾得疲惫不已。这些还不算,秦赢还向老百姓按人头重征厚敛,来供给军队用度,以致老百姓财力皆匮,民不聊生。再加上秦赢的苛法峻刑,致使这天底下的父子男丁不得安宁。所以,陈王才振臂一挥,倡领天下起来反抗秦赢,纵横方圆两千里的人们无不响应陈王的号召,家家愤怒,人人都为了自己而加入战斗,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居于县城的便杀了他们的县令县丞,居于郡城的便杀了他们的郡守郡尉。如今陈王已拉起大楚之旗,在陈县称王,派吴广、周文二人率百万之众西去攻打秦军。大家都是本地的豪杰之士,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成就封侯之业,便算不得人中豪杰了。请诸位互相讨论算计一下!天下所有人都认为被秦赢的暴政苛法折磨已久,如果我们大家借助天下人的力量去攻打无道的秦赢,报父兄心中积怨,成就割地有土的大业,这真是有志之士不可错过的一个好机会啊!”
武臣便这样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之舌说服各地豪杰加入他的队伍,一起反秦。一时之产是,他的队伍从三千人变为数万人。靠着这些人马,武臣打下赵地十座城池。
于是武臣率军去攻打范阳。
范阳人蒯彻(史书名蒯通,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听说武臣来打范阳,便去见范阳县令徐缓(名字杜撰)说道:“我听说县令大人要死了,特来慰问。传言虽然这么说,但是我要恭喜足下,因为有了我,足下就能活下来。”
徐缓问道:“你是为了什么要来慰问我呢?
蒯彻答道:“秦法严苛,足下做范阳令做了十年了,这十年间,足下杀了多少人的父亲,造成多少孤儿,执法砍了多少人的双脚,刺了多少人的面,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吧。然而慈父孝子之辈之所以不敢把刀子插进足下的肚腹之中,只不过是因为害怕严酷的秦律罢了。如今天下大乱,秦法已不好使了,那些慈父孝子马上就要把刀子插进足下的肚腹之中,来成就他们的名声了。所以,我才前来慰问足下。”
听了蒯彻的话,徐缓忧心地问道:“既然先生来见我,一定是想帮助我脱离如今的困境,请先生有以教我。”
蒯彻答道:“如今诸侯纷纷叛秦,武信君武臣的人马说到就到,足下在这里坚守范阳,而东阳城里的年轻人则争相要杀了足下去投奔武信君。为今之计,足下可以赶快派我去见武信君,那么便可以转祸为福了。”
蒯彻的话打动了徐缓,于是徐缓派蒯彻去见武臣。
见过礼后,蒯彻对武臣说道:“足下非要在战场上打了胜仗然后才夺取地盘,攻破守敌后才占领城池,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如果足下能听从我的计策,我可以助足下不必攻城野战,便可降城掠地,只凭发出的檄文,便可平定千里之地。足下觉得怎么样?”
武臣说道:“什么意思,请先生详细说说。”
蒯彻答道:“现如今,范阳县令徐缓本应整顿士卒,坚守范阳,与足下一战,可他却胆小怕死,贪恋权势富贵,打算最先向足下投降。”
武臣一听,大喜,说道:“那还等什么?让他打开城门等着我!”
蒯彻摆手说道 :“他虽然有心向足下投降,但他又担心足下会认为他是秦赢所任命的官吏,所以会像杀了之前被足下攻克的十座城池的官吏一样杀了他。而且现在范阳城中的年轻人也都在想着杀了他,占城抵抗足下。”
武臣说道:“如果他真心投降,我自然不会杀了他。至于范阳城中想杀他的年轻人……这个倒难办了。”
蒯彻说道:“这种情况之下,足下何不给我一枚侯印,让我带回去替足下封拜范阳县令徐缓。到那时,他便会将范阳城献与足下,而范阳城中的年轻人也就不敢杀徐缓了。之后,足下再让徐缓乘坐着朱轮华毂之车,驱驰于燕赵两地的郊野,让那里的人们都能看见他,人人为足下传说‘这就是那个最先投降武信君的范阳县令,大家快看,他刚投降便得到这样的厚待’。这样燕赵之地的城池便可不战而降了。这就是我刚刚所说的只凭发出的檄文,便可平定千里之地的计策。”
武臣听了大喜,说道:“孙武有言,‘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便将此事全权托付于蒯先生。”
说完,武臣果然让人刻了侯印交给蒯彻,让他带回去给徐缓。
得了舌灿莲花的蒯彻后,武臣不但轻易拿下范阳,而且很快不战而下赵地三十多座城池。

武臣到了邯郸之后,张耳、陈馀听说周章大军已经进入关中,到戏水地区又败下阵来;又听说为陈胜攻城略地的各路将领,多因谗言毁伤而获罪被杀,心中又怨恨陈胜不用他们的计谋、不封他们二人做将军而只是做个校尉;二人就生了二心。
他们对武臣说道:“陈王起兵于蕲县,到了陈地便自立称王,这说明他心中认定不必一定拥立六国诸侯的后人。如今,将军以区区三千兵马便夺取了几十座赵地的城池,一个人拥据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如果将军不称王恐怕很难镇守住这个地方。而且我们听说,陈王听信谗言,如果将军回去向他报捷,恐怕就难脱身于祸了。”
武臣也听说陈胜越来越残暴,担心地问道:“那你们说我该怎么办?”
张耳、陈馀故意说道:“将军要么拥立陈王的兄弟做赵王;要么,就拥立赵国的后人为王。将军不要失去现在这个难得的机会,时机紧迫,不容停下来多做考虑。”
武臣听了心动不已,心想与其立别人,不如自立,便自立为赵王,封陈馀为大将军,召骚、张耳为左右丞相。

不但是武臣自立,各地都不平静。
陈胜派武平君李畔监军秦嘉、董绁、朱鸡石等人攻打郯城,结果秦嘉不听陈胜的任命,假托陈胜之命,把李畔给杀了,自立为大司马。
周市攻入魏地后,底下的人就要立他做魏王。周市虽然自己没有自立为王,但是他把原来魏国的宁陵君魏咎接来立为魏王,自己做了魏相。
这样,陈胜阵营明里就已经分化成楚王陈胜、赵王武臣、魏王魏咎。以六国旧称来看的话,已具其三。
武臣自立为赵王不久,派韩广去攻打燕地,结果燕人立韩广为燕王。
齐王遗裔田儋在北狄杀狄令自立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带兵撤退,田儋率兵东去恢复了齐地。
至此,六国旧称已具其五。
赵王ZW2019-08-07 06:49: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少则得2019 2019-08-02 20:28:54
继续写,支持你
-----------------------------
会尽量每天都更,也欢迎你随时来
赵王ZW2019-08-07 06:51: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黄龙12011 2019-08-07 10:30:40
一直想不明白,陈胜是河南人,要去渔阳往北走不就行了,怎么往东去到安徽大泽乡,然后再往北呢?
-----------------------------
这个问题,包括很多问题涉及到中国的古代的史书记事一直不规范的问题,被称为史家绝唱的史记这个问题恐怕更大。

为什么阳城人陈胜去渔阳却在不是渔阳的路上的大泽乡起义,恐怕只有哪一天人类超越光速才能知道了。再或者,有更新更确凿的出土发现来回答这个问题。

知乎上有相关的回答,可以参考一下。

我个人在写作过程中,其实一直在回避一些类似史实阙录的问题。
不过,史记里说“发闾左谪戍渔阳”。关于“闾左”好像史界有争议,我也不想多说。
但陈胜、吴广的身份,包括刘邦的身份,其实他们都属于下级官吏。真正一穷二白什么也不懂的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领导起义也好、造反也好的。
司马迁说,刘邦入咸阳后,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我认为这才是刘邦成功的终极原因之一。
没有地图,一个人即使在现代也是寸步难行的,就更不用说在古代荒草、荒山比城郭、人口更多的时代了。
战争对地理的掌握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多说。
但我想补充一点现代人慢慢忘记的事实,那就是,在并不算遥远的大概五六十年前,那个时候,在中国,汽车还没有彻底普及的情况下,人们还是要靠识途的老马和经验老道的车把式转运大部分人口和物资。这种情况回推两千多年,情况只能更恶劣、严峻。所以萧何的远见卓识可见一斑。
至于萧何收取的律令之类,属于国家制度层面的,对行政的意义之大,我想创业开公司的人会深有体会。一个小白去工商局注册个公司容易,但真的要运营起来,靠的是什么,光有钱有人不行,一定需要行之有效的一套制度。萧何把秦人的制度拿过来,刘邦大部分就可以直接用了。

很遗憾的是,史记和汉书虽然也为失败者项羽立了传,但关于项羽的生命轨迹记录更窄,真的只剩些灵碎了,很难拼,更不用说奢求完整了。

所以历史学家们,很多时间就在解决这些类似的问题。

赵王ZW2019-08-07 11:00: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三
整个秋天和冬天都在打仗和内讧。

先是脱颖而出的葛婴到了东城,就立了襄彊为楚王。
没过多久,葛婴就听说陈胜在陈县自立为楚王,他赶紧杀了襄彊,回去见陈胜以示忠心;但人一到陈县,就被陈胜给控制住砍了脑袋。好不容易脱颖而出成为一颗有名字的新星,又迅速地陨落了。

周文奉陈胜之命,西征秦地,一路所向披靡,到函谷关时,士卒已达十多万,兵车已具千乘。于是周文继续领兵向西经华山道,来到了戏县,逼近咸阳。戏县近骊山、鸿门、霸上,再向西,就是咸阳了。
秦二世胡亥大惊,叛军已到眼前,从近邻近郡县调兵已经来不及了。
少府章邯建议,赦免郦山修陵的徒众,组成临时军队,迎战周文。胡亥一听,也只能这么办了,便大赦天下,还所有骊山役夫和人奴所生之子“自由”,征入军中,配给兵器;任用章邯为将,东出迎击周文;另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带兵平定其他地方的叛乱。
周文过去曾经在楚国大将项燕的军队中担任过看日头的职务,也曾经给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做过事,自认为也算是熟谙兵战之事的。但遇上真正会打仗、懂战事的章邯,很快就大败于章邯。周文带残兵退出函谷关,逃至函谷关以东的曹阳屯驻下来。章邯乘胜追北,再败周文,周文败走黾池。章邯再追北,大败周文,周文自杀。
周文兵败的消息传到荥阳,吴广阵营里起了内讧。吴广麾下的将领田臧等人,早就看不惯吴广盛气凌人、又不懂兵法,听说周文兵败,几个人私下里商量,田臧说道:“周文兵败,秦军马上就要来了,如今我们驻守在这里攻打荥阳,却久攻不下,等到秦军来了,我们必定会大败于秦军。依我看,不如将兵力分成两部分,以少量兵力驻守攻打荥阳,集中大部兵力迎击秦军。”
其他将领附和道:“没错。听说周文挺懂用兵之道的,却一败再败于秦将章邯,我们必须集中兵力迎击章邯,才可能有胜算。”
田臧见众人都同意自己的战略,便接着说道:“还有一个大问题。”
说到这里,田臧停下来望着大家不再往下说。
众人问道:“什么大问题?”
田臧这才说道:“假王吴广为人骄横,又不懂兵家权谋,这些事不能和他商量,所以如果不把他杀了的话,恐怕大事不成。”
众将早就看不惯吴广平日里颐指气使、吆五喝六的样子,七嘴八舌说道:“那就杀了他!他不过是个假王而已!留着他碍手碍脚做什么!”
田臧见上下意见统一了,便假托楚王陈胜之命,把吴广的脑袋砍了派人送回了陈县。陈胜看着自己封立的“假王”吴广的头已献在眼前,形势如此,已是无可奈何,又听说章邯大兵将至荥阳,只好派出专使任命田臧为上将、挂楚令尹印,迎战秦军。
田臧得到任命,便派李归等人率小股兵力驻守荥阳城外,自己亲自己率军前去迎击章邯所率秦军。双方在敖仓大战,结果田臧战死在乱战之中。章邯击败田臧后,率军前去荥阳进击李归,李归同样不敌章邯,兵败而死。

武臣在邯郸自立为赵王,自建朝廷班底的消息传到陈县,陈胜大怒,派人将武臣及其一众追随者的家属能抓的都抓了起来。陈胜本想将这些人统统都杀了,但他的上柱国蔡赐劝他说道:“如今秦国还没有灭亡就诛杀赵王将相家属,这等于又平白生出一个秦国一样的敌人,大王不如就势承认武臣这个赵王以为权谊,然后催着他们率军速速攻入关中。”
陈胜觉得蔡赐的话有道理,便将武臣等人的家属接进宫中囚禁起来,然后派出使者前去邯郸贺武臣新立,兼封张耳之子张敖为成都君,催促赵军入关攻秦。
武臣、张耳、陈馀等人接见过陈胜派来的使臣后,听说自己的家人都被陈胜接进宫中,成为了人质,张耳、陈馀等人对武臣说道:“大王称王于赵,不是出于楚王之意。将来楚王一旦攻灭秦国,必定会出兵赵国。”
武臣点头说道:“你们说得不错。如今陈胜将我们的家人都抓了起来,不过是既忌惮我们手中的兵力,又想借助我们的兵力,替他入关去攻打秦军罢了。为今之计,不如把手一撂,咱们不听他的。”
张耳捋了捋胡子,说道:“正是。他既然把我们的家属抓去而没有杀了他们,就给了我们时间去扩充地盘,增强我们的实力。为今之计,不如不西进函谷关,而是派兵北征燕地。只要我们将燕地打下来,大王便南据黄河,北有燕代,到时候,就算楚王胜了秦国,也不敢再拿我们怎么样了;要是楚王胜不了秦国,以我们的实力,他必定要重视我们。而赵国到时候就可以趁着秦楚疲敝衰败之时,锐意天下了。”
听了张耳这番话,武臣仿佛看到了楚秦鹬蚌相争的结果,于是果然派韩广率兵北上征讨燕地。
谁知韩广到了燕地后,当地的豪杰和权贵鼓动韩广说道:“楚、赵两国都已立了新王了,燕国虽小,但也是万乘之国,我们愿意拥立将军做燕王。”
韩广听了心中一动,但是他拒绝说道:“不行,我的母亲还在赵国,我不能答应你们。”
燕国这些人听了,继续劝说道:“怕什么!赵国如今西有秦国之忧,南有楚国之忧,所以不能拿我们这里怎么样。再说,以楚王之强,尚且不敢加害赵王及其将相的家属,赵王又怎么敢加害将军的母亲呢?”
韩广觉得这话说得十分有道理,于是便心安理得地自立做了燕王。果然,武臣听说后,虽然动了怒,但没过几个月,便叫人将韩广的母亲和其他家属好好护送到燕地,交给了韩广。

田臧战死,章邯大军拿下荥阳后,派别将率军南下大破郏县邓说,邓说逃回陈县。章邯率军东进,击败许县伍徐,然后继续率兵向西,攻打陈县,上柱国蔡赐战死。章邯便继续进击驻守在陈县西的张贺军。
陈胜听说蔡赐战死,便杀了逃回陈县的邓说以立军威,然后亲自出城监战。结果张贺兵败战死,陈胜带兵南下一路退至汝阴、下城父。
陈胜逃得仓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那么容易就攻下的城池,如今怎么会又这么容易地失去了。当日在大泽乡把心一横,鼓动着几百人造反的时候,喊着“这天下,王侯将相难道真的是生下来就天注定的吗”的时候,他胸中真是激荡着一腔热血的。虽然表面上看,他是因为押送戍卒失期,怕被依律斩首才起兵造反的,但实际上,这件事只是给了他一个借口、一个机会,一个从燕雀化身为鸿鹄的借口和机会。如果不是这个机会,他要怎么证明自己是一只心怀大志的鸿鹄,而不是只知佣耕垄亩之上的燕雀呢?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多少人一辈子壮怀激烈,但永远也等不到一个机会,最后空怀白首之志,成为一抔黄土而已。而他,却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的确确是只展翅高飞的鸿鹄。可是这个机会原来是有期限的,才半年,刚有些轰轰烈烈的样子,便要匆匆落幕了。想到这里,陈胜万分不甘心。
比起陈胜的不甘心来,赶车的庄贾心中更多的是担心。眼见秦兵紧追不舍,陈胜身边所剩士卒每天都有逃跑的,再这样下去自己早晚落在秦军手中,到时候只有一死。
庄贾一边赶车,一边盘算,想来想去,为了免祸,只有杀了陈胜。主意已定,庄贾便趁陈胜对他没有防备,坐在车上闭目思索的时候,悄悄抄起车上的长矛,回身用力一刺。
陈胜吃痛睁开眼睛,他本以为是敌兵追至,却看到自己的赶车人庄贾手中紧握长矛,正攒着眉头使劲。陈胜怎么也想不到,鸿鹄的结局竟是死在燕雀的手里,他大声怒叱道 :“你……你好大的……胆子!”
庄贾见陈胜睁开眼睛,赶紧用力来回又捅了几下,陈胜便在惊怒之中断了气。这只等到机会以一只鸿鹄的身份展翅高飞大鸟,收到的飞行证期限只有六个月。
这时已是秦二世二年正月。

陈胜兵败南逃的消息传到秦嘉军中,秦嘉等人商量,陈胜大势已去,群龙不可无首,不如立楚国贵族为楚王,方便号令上下。主意已定,秦嘉下令马上搜求楚国贵族,有熊、屈、景、昭四姓氏者,上报备选,仓促之中只得景氏一人,名景驹,于是便立景驹为楚王。
赵王ZW2019-08-08 07:28:0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李克中 2019-08-08 04:55:56
陈胜都用项燕号召,项梁何必用熊心号召
-----------------------------
因为陈胜和项梁出身不同,见识不一样。
赵王ZW2019-08-08 07:30:1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李克中 2019-08-08 04:55:56
陈胜都用项燕号召,项梁何必用熊心号召
-----------------------------
这是醒早了,还是睡晚了
赵王ZW2019-08-08 07:32: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护肤四个 2019-08-08 13:58:06
确实如此
-----------------------------
这是针对什么内容发的评论呢
赵王ZW2019-08-08 15:50: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黄龙12011 2019-08-08 19:13:32
一介农民也称王,梦醒了,命也没了。
-----------------------------
陈胜早就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且他出身农民,做过农民,但他兴兵反秦时是下级军吏
赵王ZW2019-08-08 21:23: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四
刘邦在沛县起兵,攻打周边胡陵和方与后,率队退守老家丰邑。泗川郡监御史鲁平(姓为杜撰)得到消息后便率军前来围攻丰邑。
被人困在老家,退无可退,萧何、曹参和刘邦商量,起兵之初,至关重要,拼尽全力也要打败鲁平。刘邦花了一天时间劳军,动员士气,第二天,率部迎战鲁平。鲁平不敌,退至胡陵。
战后总结,萧何、曹参认为,死守丰邑没有出路,只有主动出击,才能自保和壮大实力。于是刘邦将丰邑交给雍齿,走前与雍齿在痛饮之际推心置腹地嘱咐他,说道:“老雍,丰邑就交给你了。你在这里人面最广,平日里大家就服你。我带着人去把薛县打下来,把丰邑周边清理干净,你替我们大伙看好这里,看好家。”
雍齿答应道:“你放心去吧,丰邑交给我!”
刘邦想着有雍齿守着丰邑必定万无一失,便放心地带兵离开丰邑,东去攻打薛城。
泗川郡守吴壮(姓杜撰)亲自带兵与刘邦、曹参战于薛城之西,曹参奋勇当前,吴壮不敌,兵败退至戚县,刘邦派樊哙等人带北,乱战之中吴壮战死。
拿下薛城后,刘邦率军再至胡陵,在萧何、夏侯婴强攻之下,鲁平献胡陵投降。刘邦引兵继续北上,来到方与之时, 得到消息:雍齿带着丰邑投靠了魏王。
刘邦一听,急火攻心,丰邑是他的老家,妻子儿女和年迈的老父都在那里。本以为雍齿纵横乡里,能服众,才把心头肉一样的丰邑交到他手上看着,没想到自己刚一走,他转头就背叛了自己,背叛了大伙,投降了魏王。大怒,连忙率军回来攻打丰邑,攻打雍齿。
原来魏相周市暗中派人与雍齿联络,游说雍齿说:“丰邑,原本是大梁人迁徙之地,本就是魏国的土地。如今魏地已定数十城,如果雍将军可以丰邑归属于魏,魏将封雍将军为侯;否则,魏军定当攻下丰邑,届时将屠城以诫天下。”雍齿平日本就看不惯刘邦为人,沛县起兵反秦他不反对,但沛县豪滑人物数来数去,他觉得怎么也轮不到刘邦这个平日说话办事口无遮拦的人,所以周市派人一游说,二话没说就把刘邦对他的推心置腹反手一甩,举城归附了魏王。

自上一年九月起兵,三个月过去了。雍齿叛变,刘邦损失不少兵力,他亲自率军攻打丰邑,岂图夺回雍齿所部及丰邑子弟兵力,无奈雍齿竟将丰邑守得严严实实。
刘邦毕竟不年轻了,丰邑久攻不下,刘邦心中着急,忽忽就病倒了。于是刘邦带兵返回沛县。这时传来陈胜兵败被杀,秦嘉立景驹为王的消息,刘邦与萧何等人算计,起兵以来,一无所依,雍齿这一叛变投魏,丢了大本营,自己的兵力不但大不如初不说,心中一直不安,不如归服楚军,求请秦嘉出兵相助,这样才可以夺回丰邑。
商量已定,刘邦率军前去投奔秦嘉。这一日,行军路上,下报有一支百人队伍前来求见。
刘邦传令来见,不一会便见军吏带着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来至车前。
刘邦坐于车中,打量车下男子,只见来人生得不甚高大,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但身材纤弱,唇红齿白、面白无髭须,眉目如画,心中暗道:“这人生得好生俊俏,倒不像个男人!”
男子拜于车下,说道:“张良张子房拜见沛公。”
听到男子自报姓字,刘邦惊道:“闻听数年前,有人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难道就是先生?”
张良答道:“不才正是在下。”
刘邦大喜,探身伸手去拉张良,说道:“先生快请上车,与我细数往事。”
张良上得车中,坐定后,对刘邦说道:“张良祖上乃韩人,世代辅佐韩王。祖父在世时,曾经辅佐韩昭侯、宣惠王、哀襄王,历三代,及至父亲,辅佐的是釐王和悼惠王两代韩王。
刘邦啧啧称道:“真乃世家也。”
张良接着说道:父亲去时,我尚年轻,没来得及长大为官。后来秦始皇派兵灭韩,新郑被攻破之日,何其惨烈!秦军所到之处,烧杀我人民,淫掠我妇女。家弟也在那时被秦军杀死。张氏世代辅佐韩王,秦人灭韩,杀我兄弟,可以说我与秦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刘邦叹道:“六国曾经何其强大,却纷纷灭于秦人之手,实在可叹!我也活了快五十年了,当年秦军灭我楚国,我正当壮年,何尝不知道其中的残惨!可叹可叹!”
说到这里,刘邦突然唱道:
洋洋兮泗水,昭昭乎青天。
何旌旗其改换兮,哀楚人其属秦。
泪涟涟犹在目前兮,曾一日未敢忘。
虽心痛而哀婉兮,惟长歌以度日。
赶车的夏侯婴接唱道:“虽心痛而哀婉兮,惟长歌以度日。”
张良叹息道:“早就听说楚人爱唱歌,沛公真楚人也。”
刘邦说道:“先生刚刚说到与秦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便去刺杀秦始皇了吗?”
张良答道:“后来我四方学习游历,在东夷,见到了仓海君。仓海君广蓄力士,我便向他求得一名大力士名叫李相周(姓名杜撰),把他带回中原。回到中原后,我听说秦始皇然正在东巡,便找铁匠铸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我们二人带着,一路跟到博浪沙,才见到秦始皇的车队远远过来。我和李相周藏在路边,待秦始皇的车驾近前,便叫李相周抡起大铁椎砸向中间车盖最高大的那一辆车。唉!可惜误中副车,没能杀死秦始皇,不然可能今天也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刘邦复啧啧赞道:“真乃壮士也!昔日我也曾经见过秦始皇出巡的车队,车辚辚、马萧萧,朱轮华毂,车盖巍峨,从者如流,何其威风,何其壮观!当时我还曾感慨‘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心想难怪他能灭掉六国,一统天下!刺杀秦始皇,子房,真壮士也!”
张良答道:“沛公谬赞了。张良击杀秦始皇只为报他灭韩杀弟之仇,只可惜一击不中,只好逃走。侥幸当时走得及,没有被秦军捉住。当年燕国太子姬丹派荆轲去刺杀过他,没有成功,此事天下皆知。后来高渐离也刺杀过他,也没有成功,此事天下也皆知之矣。荆轲、高渐离皆是一时之壮士,刺秦名动一时,最后都被秦始皇杀死。假使他二人得不死,与良而三,当必复击秦始皇!”
刘邦啧啧良久,说道:“子房从何而来?”
张良答道:“自从当年刺杀秦始皇不成,我便隐姓埋名,藏于下邳。下邳子弟,无不交游。陈胜起兵后,我与平日相善之辈百余人,便也趁机聚义图谋灭秦之事。这不刚刚听说楚王败北身死,景驹复立为楚王,便带着这群兄弟,正要去投靠,没想到刚出发,就遇上了沛公。”
刘邦笑道:“你我有缘,今日方能同车。我敬先生刺秦之勇,与先生一见如故,先生也不必和我客气,先生若看得起我,从此以后不要‘沛公沛公’地叫我,叫得生分了,就叫我刘季!”
张良见刘邦如此亲和随意,说道:“沛公叫我子房便好,但沛公带着这么多人,总要服众,该有的尊称还是要有。”
刘邦见张良和萧何、曹参他们说的一样,便说道:“罢了,我不勉强你。”
说到这里,刘邦一拍脑门,对张良说道:“子房既然从下邳来,不如我们先带兵攻下下邳,补给军队。”
张良说道:“好啊!我居下邳十年,熟知下邳一切,沛公既然有意攻打下邳,我定当助沛公一举拿下下邳!”
刘邦喜道:“如此甚好,一切就仰仗子房了。如今我兵卒虽然不多,但跟着我的都是沛中子弟,子房你若不觉得委屈,可从厩将做起,不知子房意下如何?”
张良答道:“谨受命。”

在张良的帮助下,刘邦轻而易举攻下下邳。刘邦心悦诚服,便日日与张良聚说兵法。
张良自从见到刘邦,与他谈说一见如故。无论谋略、兵法、人情,刘邦都很能听得进他的话。
于是张良劝说刘邦道:“陈胜虽然先举反秦大旗,然而如今兵败。前日我本也想带手下弟兄归附景驹,但如今想来,景驹空有楚王名号,实则秦嘉所立。秦嘉为人刚愎自用,先是不听陈胜号令,如今虽然立景驹为楚王,想必一切都要听他的。我想秦嘉为人恐怕不易相处。”
刘邦说道:“是吗?我这边消息不多。要是这样的话,那怎么办?我还想着投奔他,借兵去攻打雍齿呢。”
张良说道:“依我看不要归附他的好。我们现在兵将不多,一旦归附他,很可能受不到他的重视。”
刘邦说道:“但如果不归附他的话,就我们这些人,恐怕很难有所作为。”
张良说道:“沛公起兵沛县,有萧何、曹参之属相辅,我与萧、曹二人相谈,深觉二人确乃贤能之士,自古能得贤达人士者,必有过人之处。我想沛公之兴,恐怕是天意。当此乱世,正是成就功业之时,沛公何不以当前之兵将、贤达人众为基业,与天下兵马共图诛亡暴秦,传万世之名于后世!”
刘邦从没想过这些,当初起兵根本就是形势所迫,如今被张良这一番话说得热血沸腾,突然生出一些男儿的壮志来,想起年轻时也曾有过意气风发的时候,便决定听从张良的劝告,不再去归附景驹。

此时,章邯为首的秦军已从西而东,渐次消灭所经楚国北地各股举兵势力,平定楚北叛乱,在泗水郡屠相城后,来到砀郡。
刘邦得到消息后很是忧心,这时张良建策说道:“我听说秦嘉派东阳宁君范越守萧县,沛公不如与范越联兵,这样或许可与秦军一战。”
刘邦依张良之策,与范越两军合营,与秦军战于萧县之西。秦军兵器精良,刘邦、范越不敌秦军。刘邦撤出联军,转攻砀郡。谁知秦军主力都集结在萧城,只有别将司马尸二(合字)带几千人守砀郡。刘邦派樊哙攻城,只三日。便攻破砀城,司马尸二败走。
一直吃败仗,如今终于打了胜仗,事后清点战场,竟然收编砀郡投降兵将六千人。刘邦大喜,张良建议乘胜北上攻打下邑。
刘邦早前在下邑的芒砀山躲藏了几个月,对下邑很熟悉,也很有感情,便采纳了张良建议,率军前去攻打下邑。没想到,几乎没怎么费力气就拿下了下邑,兵力又有所增加。刘邦决定还军丰邑城外,再次攻打雍齿,夺回丰邑。
刘邦觉得自己兵力大增,心中有了底气,但张良劝他向项梁借兵,张说道:“丰邑近薛城,我听说项梁率五万大军驻于薛城。沛公何不引兵投于项梁帐下,向他借兵攻打丰邑?”
听了张良的话,刘邦说道:“你是说我们全都投到项梁帐下?”
张良说道:“正是。如今我们虽然有了几千人,但秦二世派来剿灭我们的军队却有几万十几万人,我们根本不是对手。就算拿下丰邑,长远看也不是秦军的对手。秦嘉虽然不是好去处,但项梁不同,项梁乃楚国大将项燕之子,项氏世代为楚将,英勇善战,兵法娴熟,与秦嘉之流不可同日而语,投在他的帐下,当能长久。”
刘邦点头说道:“我再问问老萧他们。”
赵王ZW2019-08-09 11:16: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秋风故国 2019-08-09 07:57:52
写的不错,特来顶帖
-----------------------------
谢谢!一起加油!
赵王ZW2019-08-09 11:17: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五
项梁刚和项伯、项羽等人吃过饭,军吏来报沛公刘邦前来归附,项梁即刻叫人将刘邦带来相见。连日来,泗水河西陈胜军与秦军、刘邦军与秦军、刘邦军与魏军、秦嘉军与秦军……各种战事消息不断传来,局势往往一日三变。此刻听到刘邦来人来归,项梁心中盘算,此时正应该集中兵力,共同抵抗秦军才是,魏咎和周市却从中作梗,横插一脚,将丰邑变成魏地,与自己的势力范围太近,不如趁早夺回来,以绝后患。

刘邦、张良与项梁、项羽等人见过礼后,分宾主坐下。
项梁细细打量刘邦,只见刘邦眉眼宽大,鼻子生得极好,挺拔有肉,最漂亮是颔下一部黑胡子,浓密漂亮,暗暗喝采道:“好一个大胡子!”这样想着脸上不由露出微笑。
刘邦说道:“项将军,刘季久仰将军威名,早就想来拜见项将军,今日终于得见,沛中子弟从此有所依靠了。”
项梁说道:“沛公客气。我亦听闻沛公大名日久,你我同为楚人,承蒙沛公不弃,今日来归,从此以后携手伐秦,与天下英雄共复我大楚江山,重为楚人,岂不快意平生!”
听了项梁的话,刘邦心头一热,哽咽说道:“刘季粗人一个,年届五十,本想守着老父与妻儿终老沛县,不料陡逢乱世,踉跄战场。刘季力不能弯强弓、智不足运筹谋,但沛中子弟将性命托付与我,我只能勉力为之。今日听将军一席话,方激起我身为楚人的一腔热血。将军,刘季从此愿效力将军帐下,为恢复大楚江山,出一分力!”
项梁笑道:“沛公过谦了。”
这时张良向刘邦使眼色,刘邦会意,趁机说道:“将军在薛城,可知丰邑如今已为魏地?”
项梁答道:“日前闻听沛公帐下雍齿改投在魏王麾下,如今已是在为魏王据守丰邑。”
刘邦答道:“正是。雍齿为人令人齿冷。枉我信任他、倚重他,待他亲如兄弟,想不到他转眼就背叛了我!”
项梁正色说道:“丰邑左临沛、薛,南接彭、留,北接胡陵,周围地势平坦,是战略必争要地,如今落入魏人之手,大大不便。”
刘邦答道:“将军所言极是。我与军中诸将商量,无论如何都要夺回丰邑,但苦于雍齿固守,前次攻打没能成功,如今再想攻打,担心兵力不足,恐怕还是不能成功。”
项梁笑道:“既然如此,沛公此来正好,我拨你五千精兵、五大夫将十人,助你夺回丰邑!”
刘邦一听大喜,于座上稽首拜道:“刘季不胜感激。”
项梁说道:“沛公请起。”然后对项羽说道:“稍后你和沛公一起去点将。”
项羽答道:“谨受命。”

刘邦有意结纳项羽,笑对项羽说道:“听说将军与项将军是亲戚?”
项羽答道:“正是。”
刘邦见项羽答得简单,便又问道:“未知将军春秋几何?”
项羽答道:“已然二十五岁矣。”
刘邦笑道:“真是年轻有为啊!将军乃名门之后,今日能结识将军,刘季三生有幸。”
项羽不答话,打头带着刘邦往军中走去。
刘邦又说道:“蒙项将军厚爱,不但拨五千精兵给我,还许我五大夫将十人,有了这些攻城杀敌经验丰富的将领,何愁打不下丰邑。”
项羽这才说道:“叔父治军极严,凡封赏必以功,五大夫将一般都至少参加过五次以上的攻城或野战,斩首累计不少于百人,勇武都能独当一面了。”
刘邦见项羽年纪轻轻,生得高大壮健,不怒而威,又天生一副重瞳,本来十分想要着意结交,没想到他不苟言笑,一时间倒不容易和他说上话,心想自己平生惯会交朋友,贩夫走卒、官府中人,几乎人人都能说得上话,想不到如今和世家子弟打交道,便不是那么回事了。想到这里,刘邦心中不禁有些自惭形秽。

这一日,项梁、陈婴、项伯等人正在分析江东局势和各地势力,军吏来报:英布带兵投书来归。
项梁闻报大喜,马上叫项伯带人出城去接英布进城。
项梁对陈婴说道:“听说英布日前与章邯属军战于清波,没想到今日竟来投奔于我!”
陈婴拱手说道:“恭喜项公又得一员大将!”

英布不但给项梁带来一万兵马,还带来了陈胜战败、秦嘉立景驹为楚王的确切消息。
项梁马上召集将领,说道:“听说楚王兵败,如今不知人在哪里。天下举事反秦,乃是楚王陈胜一呼百应,如今楚王生死未知,秦嘉背叛楚王,立景驹为楚王,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传我将令:大军北上彭城,诛讨秦嘉!”
项羽听说有仗打,摩拳擦掌,笑对项梁说道:“速去!速去!前日我听叔父们谈起,怀王之孙尚在人间,就算楚王不济,立谁也轮不着景驹啊!”
项梁点头说道:“前日得一高人,名曰范增,我与他谈说半日,当真是难得一见的高人,人言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我得范增,如文王得姜太公。可惜今日他身体抱恙,不然我定让大家好好见见这位高人!”
项伯笑道:“正是,与范增相谈,便知此人胸中谋略三千,市售无门。如果不是当此乱世,恐怕就要终老家中,一世都被埋没了。”
项羽说道:“二位叔父如此高看此人,我倒不相信。”
项梁斥道:“小子胡说,范增长者,日后见了他,不许你这样放肆,要恭恭敬敬地,拿出对待我,对待你三叔,对待你过世的父亲、我大哥的态度来!”
项伯在一边说道:“寻找怀王之孙之事,昨日我已叫项庄着人去办,相信不久将会有好消息。”
项梁点头说道:“寻找怀王之孙的事不急于一时,眼下,我们先去攻打秦嘉,诛讨逆臣贼子,秦嘉、董绁、朱鸡石、郑布、丁疾那帮人,各怀心思,还不懂兵法,实乃乌合之众,秦嘉为人又托大,什么事都想做主,此去必一击即中!”
项羽笑道:“正好把他们的兵将收编,他们不会将兵,交给我啊,我学兵法这么多年,正好大展身手!”
项伯对项梁笑道:“这小子,倒是自信!”
项梁笑道:“你虽然跃跃欲试,可我要派英布将军打头阵。”
项羽不服道:“为何不用我攻打秦嘉,派我去,必败秦嘉,提他的头来见将军!”
项梁道:“别急,秦嘉那里自有英布,你,我另有安排,我想派你带兵一路向西,攻打襄城,可有把握?”
项羽喜道:“给我一万精兵,我保证七日拿下襄城!”
项梁说道:“便给你一万精兵!”
正商议之间,又有吏报:蒲武(蒲将军,名字杜撰)率兵前来归附。
项梁大喜说道:“前有英布,后有蒲武,相继率兵前来归附,我军势大矣!”

项梁率大军北上彭城,攻打秦嘉,嘉军果然和预判一样不堪一击。秦嘉眼见彭城守不住了,为保存实力,率军从北门突围,一路向北败走胡陵。英布带兵追至胡陵,双方大战一天。秦嘉战死,景驹带少量人马逃往梁地。
项梁大军于是收编秦嘉吏卒、军马、战车,大军驻扎胡陵。听说章邯大军已至栗县,项梁派朱鸡石、馀樊君带一万人马南下栗县,迎战章邯。
章邯娴熟兵法,馀樊君战死,朱鸡石败北。朱鸡石引兵向胡陵方向逃去,未至胡陵,被章邯大军拦截于薛县,朱鸡石战死。

项羽带兵攻打襄城,襄城粮多兵少,秦军打定主意不出来迎战,打算一边死守,一边等待援军。
项羽之前在项梁和众将领面前夸下海口,七日之内便可拿下襄城,每日不断催促军士强攻。如今眼见七日之期马上将尽,项羽心中烦燥,不断下令急攻。
这一日,项梁、英布大败秦嘉,秦嘉战死的消息传来,项羽听了,心下着急,下令三日内必须攻下襄城。
三日过去了,襄城依然金城汤池,项羽大怒,下令:城陷之日,金钱宝货任上下自取。
重赏诱惑之下,项羽帐下兵将人人尽力,襄城终于不再是铁板一块,被攻破了。
项羽带兵进入襄城,兵士大行抢掠。项羽下令收押襄城守军,怒道:“秦人无道,秦军不自量力,坚守不出,浪费我军时间,不杀不足以消我心头之恨。传我命令:尽数坑杀襄城所有投降、被俘秦军,告祭我军亡灵!”
令出,一军震动,一军震怖。于是项羽尽数坑杀活埋襄城守军后,率军与项梁会合。

项梁正在和项伯、范增等人商议。
项梁说道:“刚刚得到准确的消息,楚王陈胜已在下城父被他的车夫庄贾所杀。”
项伯唏嘘道:“想不到陈胜当世豪杰,竟然会死在一个车夫手中,真是死不得其所!”
范增说道:“陈胜自去年七月起兵称王,至今身死人手,不过六个月而已。陈胜之败,我认为是早就注定了的。陈胜当初第一个举事,但他不立楚国后人为王,反而自立为王,已经注定长不了。想当初,秦灭六国,楚国最无辜。自从当年楚怀王被秦昭王诓去武关、劫持到咸阳不得返回故国,八九十年过去了,楚人到今天还在哀怜他。我听说楚国人南公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项公起兵江东,楚国蜂午之将争相前来归附项公。为什么?因为项公家族世代皆为楚将,大家都认为项公可以复立楚王之后。前日我与项公相谈,怀王之孙尚在,项公何不寻得怀王后孙,立为楚怀王,届时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何愁大事不成!”
项伯说道:“先生有所不知,日前攻打秦嘉之前,我已派小侄项庄去办此事了。”
范增捋须笑道:“如此甚好。”

不日,项庄从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牧羊人熊心,赎归。于是,项梁自号武信君,立熊心为楚怀王,以陈婴为上柱国,定都盯台,下令英布务必追亡逐北,诛杀伪楚王景驹。
大军留薛城,张良此时病着,人在薛城,便趁机对项梁说道:“武信君已立楚王之后,何不将韩国公子横阳君找来,立为韩王,广树党羽。”
项梁听了大喜,立即派张良将横阳君韩成寻来,立为韩王;跟着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与韩成一起率千人西去攻打韩国旧地。幸赖张良运筹帷幄,倒也攻下几座城池,无奈二人所将兵少,很快又被秦军夺了回去。于是,张良便辅佐着韩成,游击于颖川周边。
赵王ZW2019-08-10 08:03: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赵王ZW 2019-08-07 06:49:36
十二
春秋、战国,乃至于秦,是一段漫长的时间,那时车马真的很慢,稼穑艰难,日子真的不好过。用孟子的话说,生活安定的时候,勤勤恳恳不偷懒努力干活、小心积攒的话,到了五十岁以后能穿上丝帛的衣裳,七十岁以后可以吃上肉,最重要的是百亩之田才可以养活一家人不致于忍饥挨饿。但这已经是老百姓能够想象得到的理想的生活状态了。
事实却是,自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周王室日渐衰落,虽称王室,空有王室之名,不但......
-----------------------------
更正:武子胥——伍子胥
赵王ZW2019-08-10 15:00:4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黄龙12011 2019-08-10 15:12:48
项梁手下人才济济,后来争霸天下的精英基本集中在这里,可惜东阿一战被杀。
-----------------------------
项梁出场时间太短,性格特征不明显,不知道如果他命长的话,会成为哪一类人
赵王ZW2019-08-10 22:36:2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黄龙12011 2019-08-10 15:12:48
项梁手下人才济济,后来争霸天下的精英基本集中在这里,可惜东阿一战被杀。
-----------------------------
出身贵族或末落贵族的,秦末出场人物,结局大多不怎么好,或许说明时代真的在发生变化
赵王ZW2019-08-10 22:37: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十六
秦嘉率军西进,想要攻打定陶的秦军,反复推演,如能得齐王田儋之助,更有胜算。于是秦嘉派公孙庆出使齐王。
田儋接见公孙庆,得知秦嘉意图后,对公孙庆说道:“听说陈王战败,至今生死未知,你们能怎么能不请示齐王就擅自立楚王呢?”
公孙庆从容答道:“齐王自己不是也没有请示楚王就自立为齐王了吗,楚王为什么要请示齐王才能自立为楚王呢?况且当初是楚人第一个站出来反秦的,号令天下的应该是楚王!”
公孙庆的辞令虽然从容,但目中无人,田儋大怒,二话不说就让人把公孙庆推出去砍了脑袋。
公孙庆的头刚送上来,田荣就匆匆进来,对田儋说道:“大哥,秦军派章邯攻打魏国,魏王派周市来向我们请求支援!”
田儋一听,说道:“这章邯来得好快啊!临济一失,唇亡齿寒,你速速下令,让田巴马上带兵随周市去临济,与魏军一起合击秦军!”
田荣答道:“得令。大哥,我这就去!”

田荣答应出兵救魏后,周市又派人去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出项它率军与周市、田巴军会合,前去救魏。半路遇上章邯大军,两边阵营对垒而战,周市到底不敌章邯,秦军遂围临济。

章邯率军围困临济已经七天了,章邯计算临济城虽然坚守,但城内粮草不足以支撑半月。魏咎着急,必定会向外求救,内外联手,以求解围。果然这日探子来报,田儋率军来救临济,已在城外五十里扎营。
章邯算定田儋远道而来,此时军中必定疲惫懈怠,便下令钳马衔枚,兵分两路,一路夜袭田儋,一路攻打临济的守军。所谓攻其不备,是夜章邯秦军果然大破齐、魏两军,田儋在临济城外战死,田荣眼见不敌,带残兵败走东阿。
魏咎见田儋战死,田荣败走,知道临济保不住了,一旦城破,城中数万百姓,难免辗转在秦军铁蹄之下,于是召集临济地方头面人物,对他们说道:“秦军围临济,虽然有齐、楚援军,但终究还是不敌秦军,更连累齐王战死。如今为城中百姓计,我欲与秦军约降,请各位周知,并传告乡亲们。”
众人忙答应道:“大王一心为百姓着想,我等代百姓深谢大王。”
待众人走后,魏咎着人拟定约降文书,派出使者去见章邯。有使者从中奔走,很快便与章邯就投降时间、地点达成了一致意见。
魏咎得知约降成功,叹道:“当日魏地百姓欲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答应,说‘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一定要立魏王之后,我这才有机会复祖宗宗庙,想不到到头来依然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一场虚空。”说完,魏咎拿起案上的烛台坐在榻上,将帷帐点着,不一会儿,浓烟窜起,魏咎在火光烟雾中咳嗽了一阵,又惨叫哀嚎了一阵,渐渐没了声息。
发现魏咎引火自焚而死后,魏豹跺脚叹道:“大哥,你糊涂啊!有什么事这么想不开,一时的胜负有什么紧要!何必搭上自己的性命,还死得这样惨呢!”
简单安置了魏咎之后,魏豹逃出临济,投奔楚怀王而去。

田儋战死临济的消息传回齐地,齐人寻得末代齐王田建之弟田假,扶立为齐王,并以田角为相、田角之弟田闲为将。田荣在外得到消息大怒,但章邯追兵已将东阿围住,一时也顾不上田假之事,急忙派人去向项梁求救。

章邯大军出咸阳,一路攻至东阿,项梁心中很是忧虑。当年六国合纵抗秦,最后尚且被秦人远交近攻,一一覆灭;何况如今各地反军各自为政,秦军便可一一击破,到那时天下将复归于秦。不联合成为整体,迟早身死人手。项氏世代为将,项梁又亲身经历国破家亡,对此深有体会。所以一接到田荣的求救,项梁立刻与大司马龙且一起发兵东阿,前去支援田荣。
章邯虽然出函谷关后,一路所向披靡,但遇上项梁、龙且这两员善战将才,在东阿大败于齐、楚联军,向西败退而去。
东阿之围一解,田荣赶忙带兵回去收拾齐国乱局;项梁则率军追击章邯 ,同时传令项羽、刘邦另率部队攻打城阳。

赵王ZW2019-08-11 08:16: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