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楼主:张关林2016 字数:1821字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张说《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文:积怨已经很深,即使和解,一定有残存的敌意,关系始终好不了。以德报怨,怎么可能使怨恨消失呢?因此,圣人的做法是把借据拿在手里,但不逼民众还债,不与民众结怨。有德者都拿着借据而不逼人,无德者则按照税制规定,该收多少就收多少,毫不通融。天道不会偏爱什么人,但会青睐有德者。)

(张说)本章讨论统治者应怎样对待民众。“大怨”,指民众对统治者的深刻怨恨。为何会这么恨?毫无疑问,是苛捐杂税使百姓无法正常生活。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怨恨深到一定程度,即使和缓了,也不会尽释前嫌,总会耿耿于怀。这是生活常识。你的行为已经激起对方怨恨,随后想起要缓和一下,能管用吗?请注意,这不是指日常人际关系,是指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统治者引起民众怨恨,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剥夺太甚。看到民众有不满迹象,才去设法缓和,老子认为已经迟了,百姓不会跟你同心同德了。老子的意思是:统治者应该自始至终不要引起民众怨恨,就是说,收税要根据情况,不要什么年成都一样,歉收年应该适当减税,不要逼得百姓走投无路。

注意,这里的“报怨以德”不可与孔子的“以德报怨”混为起来。孔子的以德报怨,是指日常人际关系中,以和善态度对待得罪你的人。老子的“报怨以德”,是指统治者用小恩小惠来缓解苛捐杂税引起的怨恨。两者虽然用词相同,但语境不同。

老子其实已经领悟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民众的威力,在于对待统治者的态度。民众若爱之,反对派就很难得逞。民众若恨之,一有风吹草动就下了。这就是“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根本原因。李自成当初逃亡商洛山时,只有18骑,但挡不住他后来率大军进入北京。共产党到延安时只有近万人马,过了十几年,就“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都是民众的力量使然。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那么,得道的统治者应怎么做?应“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契”,指古代的借据,分左右两片,债权人拿左契,债务人持右契。债权人执左契,有收债权,但不逼债,视情况收取。注意,这是指政府收税,国家税制其实与债务关系本质上一样,纳税就像还债。

我们都认为,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思想,是近代文明世界的要素之一,其实这是一个西方的谎言。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是契约社会,没有契约就没有社会,资本主义只是把社会契约从约定俗成的做法上升到严格的文字化和法律化而已。社会成立的基础,就是契约。只是契约处在约定俗成阶段时,人们没有明确的概念而已。比如,过去朋友间偶然借钱,都是口头协议,基本不写借条,到时就还钱。这算不算契约?当然算。这就是民俗契约。现在写借条,只是文字契约而已。再如原始社会,大家遵守“一切缴获要归公”,这就是契约,没有这条契约,就没有原始社会。西方推崇的成文的合同性质的社会契约,是契约的完善,而不是开始。

税收是支撑国家的物质基础,税制就是契约。没有税收就没有国家。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其实就是纳税和服役的契约关系。这是事先商定的。但是,农业收成靠天而定,如收成不好,民众无法按规定纳税,怎么办?圣人就不逼民众纳税,这就叫“有德司契”,你欠我的,但我不比你还,这是合道做法。“无德司彻”的“彻”,是周朝的一种税制,“司彻”,就是严格照税制办事,该收多少就收多少,不管百姓能否承受,这叫“无德”,不合道。民众无法承受时逼债,肯定会怨恨的。这个意思没有明说,但上下文表达得很清楚。

本章从收税角度来讨论“无为”。税法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但收税要根据民众承受力灵活掌握,不能一概照章办事,这才叫“无为”。老子认为,国家收税以不引起民众怨恨为底线,西汉初文景时代的“无为而治”就是这样做的。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人”,指有德者。“与”,青睐,照顾的意思。老天对人没有亲近与否的区别,经常祭天者,似乎与老天很亲近,老天也不一定照顾你。老天只照顾行为合道者。怎么照顾?就是让他治理的国家兴旺发达。西汉文景时代就是证明。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行为合道,就会心想事成;如果不合道,老天也帮不了你。

张关林20162022-07-16 06:53:5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阿武是特郎 2022-07-17 20:33:37
老子的报怨以德指的是小怨不足报,大怨天下人都想报,顺天下人之所愿去做那就是德,不要误导世人了
-----------------------------
读文章要看上下文,不能凭一厢情愿。何为“天下人之所愿”?这是纯粹的主观概念,“德”能建立在主观上吗?
张关林20162022-07-19 04:29:11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