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意象的生动诉说 ——读报告文学《稀土之光》

楼主:塞外李悦ly 字数:1255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发表于2022年07月14日《内蒙古日报》第10版

文/李悦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的稀土在中国,中国的稀土包头。2012年,包头被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正式命名为“稀土之都”。巴·那顺乌日图先后20多次赴包头,深入火热的生活而创作的《稀土之光——包头稀土业创新转型发展纪实》是我国第一部书写“稀土之都”的长篇报告文学,向全世界展示包头稀土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壮丽图景和稀土人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的中国精神。

巴·那顺乌日图充分发挥和利用报告文学的两大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他浓墨重彩地书写包头一代代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稀土人以及稀土开发区、稀土科研机构、稀土企业踔厉奋起,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转型发展战略,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包头稀土业科技创新和产品高端化,逐步掌握稀土市场话语权、技术控制权、创新引领权的创举,以及加快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步伐的坚定信念。

全书突出主题思想,在全景式展现包头稀土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历程中,没有选择面面俱到的写作模式,而是精心选材。首先书写包头市委、政府及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稀土科研机构、稀土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开创创新转型发展新局面的努力。作者从众多稀土科研机构中选择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包头研究院等典型单位,来展示包头稀土研究事业走向科技创新高地、其研发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高科技成果绽放光彩的新气象。接下来,作者书写包钢改革创新的新锐气概,以及包钢金属制造公司 、轨梁厂、北方稀土冶炼华美公司等典型国有企业在世界性的稀土业竞争当中,奋力拼搏,站立于世界稀土产业创新转型发展高地的伟大壮举。书写入驻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包头金蒙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等典型民营企业,冲破障碍,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实施产业创新转型升级,逐步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包头稀土业半壁江山的辉煌业绩。至此,该书的新闻性圆满呈现,让读者了解了稀土及其生产、竞争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了解了我们国家的稀土业发展的原由,并因此生发出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

巴·那顺乌日图写作本书的标识性特征是应用新闻性的真实切入,即强有力的概括性主题开场,并不忽略或轻视作品的文学性,随后运用无数原型意象去突出强化主题思想。他精心选取的原型意象是那些共产党员、管理者、工匠、科研人员。不仅生动地书写他们充满张力的故事,挖掘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细节,还用生动传神的文字,让事件和人物焕发光泽,使整个报告文学显得精炼,有内涵、有穿透性。

如果只有共性的品质和雷同的人物形象,没有个性化的人物描述,作品不会被读者接纳,不会让人感兴趣和沉思。作者描写了那么多为稀土事业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同精神追求,同时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快乐、痛苦、爱恨和独具的个性化特征。例如,作者挖掘了共产党人赵军、云强、孙喜平、靳树森、冀代雨,劳动模范菅瑞军、郭延春、黄焦宏等人的独特个性化世界,刻画他们的典型性格,更深刻地打动了读者。

塞外李悦ly2022-07-15 17:05:25 发布在 散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