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楼主:张关林2016 字数:2580字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张说《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解文:天底下最柔弱的是水,但攻克坚硬,只有水才能胜任,因为水无可替代。弱胜强,柔克刚,这个道理天下人都知道,但没人能践行。所以圣人说,“能承受国家屈辱的人,才能领导国家。能承担国家灾难的人,才能成为天下首领”。正话就像是反着说的。)

(张说)本章继续以“柔弱”的意象来象征“无为”。无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能像水一样顺势而行,水之所以顺势,是因为“柔弱”,刚硬的东西无法顺势,因此,柔弱-顺势-无为,就构成意义的联系链。柔弱胜刚强,是指顺势之柔弱,能胜过逆势之刚强,就是“无为”胜“有为”也。“无为”,是《道德经》成功学理论的基石。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有人读了“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就联想到“水滴石穿”,认为这就是老子的意思。这是误读,被“柔弱”的意象困住了。“水滴石穿”不是指柔弱胜刚强,而是指长期坚持才能克服艰难,这反而说明弱不能胜强,需要以时间为代价才能稍稍“克刚”。水需要几十年、几百年不停地滴,才能在石头上啃出一个浅坑。用那么多的水,才冲掉那么一点点石粉,这能叫“柔之胜刚”吗?

因此,“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是指放水淹城。水无孔不入,军队打不进,水能进去。水没有强攻的能力,但有顺势而流的能力。有什么能替代水的攻城方式呢?“无以易之”。这才是老子心里的意象。

老子常把“无为”与水并论,当然是强调两者的共同点,共同点就是“顺势”,而“柔”是“顺势”的前提,是明显能感知的事物特征,所以才把“柔弱”确定为最典型的无为特征。“无为”比较抽象,而“柔弱”很具体,人们立刻就能领会。水的特征主要是“顺势”,因为“柔”才能顺势,顺势就是无为。因此,“柔”就象征着“无为”,因为“柔”好理解,“无为”不容易理解。老子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上善如水”,说”柔弱胜刚强“的。有的人做事总是失败,不是不努力,是努力不得法。得法的努力,就是“无为”。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句话更能证明“弱之胜强”是指无为胜有为,不是指柔软的东西比刚硬的东西更厉害,因为刀切豆腐是常识。现在老子说“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弱之胜强”显然是指以正确方法才能取胜的意思。这才是人人都知道的。你不会去跟一个明知打不过的人打架,如果非打不可,你会找帮手,或者偷袭。你是弱者,他是强者,你用找帮手或偷袭的方式取胜,才叫“弱之胜强”。用方法战胜强者,就是“无为”。“无为”的内涵很丰富,不容易理解,但弱之胜强的方法,一定是“无为”的。从“弱胜强”角度来理解“无为”,就知道“无为”就是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机会来获胜。

比如,官渡之战前,曹操弱而袁绍强。如果赌场押注,押袁绍赢的赔率,肯定远小于押曹操赢的赔率,这是常识,所以曹操手下有许多人与袁绍暗通款曲,就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结果曹操“弱胜强”,赢了。怎么赢的?烧了袁绍的粮仓,大军无粮,斗志立刻涣散。曹操没有跟袁绍进行主力对决,而是寻找获胜的机会,找到后,付诸实施,扭转局势。这就叫“无为”,在纷纭杂乱的形势中,寻找机会所在,机会就是“势”。找到机会,顺势而为,打败了强大的袁绍,实现“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的关键,是找到机会并顺势而为。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都做不到?因为非常难,完全由个人素质决定。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个人素质的比拼;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周瑜个人素质的比拼。彼时,曹操是弱者,能找机会顺势而为,所以胜了;此时,周瑜是弱者,周瑜能找机会并顺势而为,曹操只好输了。

可见,“弱之胜强”必须通过“无为”,所以是很难的,大家虽然明白其中道理,但缺乏足够的素质。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比如孙膑,一腔热忱投奔老同学庞涓,结果发现老同学在害自己,而且膝盖被毁,无法行走。常人到此境地,往往万念俱灰,有的索性自杀了。但孙膑却开始找机会。机会就是装疯,让庞涓放松警惕。结果得逞了,孙膑在齐国的帮助下逃亡成功,后来带兵击杀庞涓。孙膑之所以能“弱胜强”,不就是靠找机会和利用机会吗?找机会与利用机会,就叫“无为”,它需要有强大的意志、精准的考量和坚定的执行力,没有这些素质就做不到“弱胜强”,这才是“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的原因。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注家们都把这句话翻译成“能承受国家屈辱的人,才能领导国家。能承担国家灾难的人,才能成为天下首领”,而不做解释。但不解释,是搞不清老子的真正用意的。

“垢”,“不详”,指国家的弱点和短板,屈辱、灾难、经济下滑、战乱不断等,都属“垢”与“不详”。“受国之垢”,“受国不祥”,是指统治者能看清、能正视、能解决国家的问题,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当领导。此话当做如是解。

秦孝公时代,秦国人都知道秦国远远落后于山东六国,但只有秦孝公能正视、能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发出《求贤令》,招来商鞅,一举改变了秦国的落后。秦孝公是真正的“社稷主”。再如刘备,有大志而没有措施,但他能正视这个问题,三顾茅庐请来能人诸葛亮。“受国之垢”,应该是这个意思。领导人要像家长呵护一个家庭那样,关心自己的国家,要有强大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才能看清问题,才能设法解决问题。

本章从“弱之胜强”的话题转向“受国之垢”,是要告诫治国者,国家不管存在多大问题,只要统治者能应用“无为”原则去解决,就一定能成功。

最后的“正言若反”四个字出现得很突然。意思是,“正面的话好像在反着说”。“正言”指圣人的话。圣人的话反过来说,就成了“如不能受国之垢,就不可为社稷主”,统治者对国家的问题不管不顾,就应该下台。这是一种委婉的警告。
张关林20162022-07-09 14:19: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变态辣不过如此 2022-07-09 20:46:42
私以为,李耳所说的“无为”,应是佛家的“不执着”的意思,
从其架构上说,柔弱之相的执着少,而执着少可带来机动性、灵活性方面的增强,而坚强之相的执着多,但与之对应的,就是机动性差、灵活性弱,
国之垢、国不祥,往往是随机出现的,而要从容应对的这两项,往往需要有强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所以可称为国之主、天下王
-----------------------------
言之有理!
张关林20162022-07-11 04:18:11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