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都杨梅》

楼主:梅兰芳44 字数:2651字 评论数: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武侠小说里的那些奇珍异果,被有缘的人吃了,要么功力大增,要么能医治不治之症;再往上,《西游记》里的人参果更是如此。这些奇珍异果都有些相同的秉性:对环境挑剔,来得不容易,去得倒很快。现实生活中的水果,跟此相同的要数荔枝、杨梅了。

荔枝与杨梅好吃,但不宜储运、保鲜。为此荔枝跟唐朝的唐玄宗、杨贵妃有了联系,它的名气里是带着贵气和王气的。现在有了冷库,荔枝的储运、保鲜基本解决了。而杨梅的储运、保鲜,冷库还是帮不上忙。杨梅一旦冰过,口味就大差了。这样看来,杨梅比荔枝更不容易储运、保鲜。旷放达观的苏东坡,只要有荔枝吃,政治灾难丧妾之痛都可以淡忘,乐意长驻流放之地岭南。于是他的“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成了荔枝美名扬的经典媒质。几乎,凡提荔枝,必扛此诗。不过苏东坡在荔枝与杨梅到底哪个好吃的问题上,还说过“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也是交过底的。

现在吴越各地种种杨梅的名头,还保留苏东坡笔下宋代名头的杨梅,好像就剩家乡的二都杨梅了。二都的地名源自宋代。宋代二都,出过跟苏东坡同为“海南四贤”的李光,朱熹来办过书院还跟二都人潘畤结为亲家。别处的杨梅,不大挑剔地方,吴越之地随处可种。二都杨梅特挑地方,特恋家。二都杨梅的种苗在二都,生长正常,移植别处就萎靡不振,结出的杨梅,口味也大逊真正的二都杨梅。关于二都杨梅的口味,我曾经与二都的老农交流过。老农不假思索自豪地说:“别处杨梅的品相、色泽、酸甜度、鲜洁度、水分多多少少总有挑剔的地方。二都杨梅也说不上到底哪里好,只是面对一篮二都杨梅,你会吃在口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的不停地吃,直到吃光这篮杨梅为止。”我听完此话,仔细一想,二都杨梅的味道称得上,不偏不倚、不多不少、恰如其分,那是正好,可谓“中庸”;吃别处杨梅是食欲味觉的需要,吃二都杨梅却是精神的需要,不免惊了一下,平时滔滔不绝的我不由一声不响地注视这个老农好一阵。二都有白马湖,得名于传说:“晋朝县令周鹏举乘白马入湖不出。”周鹏举也因此成了二都的土地公公。白马湖与二都的山峦,曾有朱自清“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的妙笔生花。二都杨梅跟白马湖是分不开的,它的独特秉性与白马湖的传说、土地公公周鹏举的脾气也相仿,入了二都的山峦,都不出了。回族跟汉族杂居这么长时间,没被汉族同化,是回族有《古兰经》、有与汉族有别的饮食婚俗习惯。二都杨梅的名头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如果没有独特的秉性和强势的文化传承,怕是老早跟其他地方的杨梅的名头一道与时俱进了。所以我认为二都杨梅与白马湖与土地公公周鹏举一样有仙道之气。前几年,有研究得知,上虞有条富硒土壤带,二都正好在这条富硒土壤带上。硒是人体必需的极其重要的微量元素,是国际卫生组织唯一认定的防癌、抗癌物质,已知人体40多种疾病与饮食缺硒有关。硒好像为二都杨梅的独特秉性露了一小脸。上虞的富硒土壤带上为什么只有二都才有二都杨梅呢?我以为硒只是生成二都杨梅的一种原因,还有很多生成原因还不能尽释。夏丏尊曾用文学的角度言:“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是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口袋欢迎风来的样子。”也许二都杨梅独特秉性的生成还跟这些有关,真要我说二都杨梅一定是怎样这样的,我是不敢说的,也只好去问,白马湖、白马湖的风、二都的山峦、二都杨梅了。

夏至,待别处的杨梅下岭,二都杨梅才上市。迟迟的等待却是惊鸿一瞥,二都杨梅没几天就会下岭。仿佛仙女下凡,到了人间与世间的男子有了一段美妙的故事后,又不得不马上回天上去了。一年就这么几天,远近各地的人都想逮住这个机会,于是此时都会蜂拥上虞二都。

我家就在二都旁边,此时的二都是少不来我的。去年我就去了文友李建宇的杨梅山。二都的山峦不高,山势如美女皱眉,满山的二都杨梅树恰似眉毛。走进仔细看来,却又不似了。对面一座馒头似的小山上一棵棵杨梅树,仿佛是着山盛开的一朵朵圆圆的花,绿肥红瘦。穿着白的红的衣服的人们,刚才还穿行在一朵朵杨梅树间,刹时就不见了。几朵杨梅树却摇曳了起来,“但闻人语响,空山不见人”意境也来了。这样的画面是流动的,一转眼,从另一朵杨梅树边又冒出几位穿花花绿绿裙子的美女,山谷间回荡开她们的笑声。站在杨梅树边,才认为它是一棵棵绿荫如盖的乔木,才分明看到结在树枝上的一颗颗鲜艳欲滴的杨梅。这里的十几棵杨梅树归山下的这家,那里的十几棵归山下的那家,它们的分界线常为山间的一条条排水沟。夏至的天气很热了,杨梅树里却是凉爽的,地面铺着稻草,枕着杨梅的落叶,蛮干净的。有些年头高大的杨梅树里,简直是个空调房,若不是来吃杨梅的,真有席地纳凉睡觉之意。我进了杨梅树里,就成了杨梅虫,不想出来了。这家的杨梅树的树枝伸过了排水沟,长到了那家的杨梅树里。我明明应该吃这家的杨梅,吃着吃着,就不知不觉地吃上了那家的杨梅,怪不还意思的。好在村民比较友善,只期待你能自知之明。好不容易来一趟,先吃饱再说。等吃饱了,背靠杨梅树歇上一会,跟文友聊上一会,再撒泡尿,重新吃过。吃他个太阳下山酣畅淋漓。既来之,则安之,才不管回家牙齿咬不下豆腐呢。

近些年来,我每年至少都来吃一次二都杨梅,是一年比一年高兴地想来二都吃二都杨梅。不过我来吃二都杨梅,其实始终,怀着遗憾来,抱着遗憾回。传说二都有一只山头,长着两棵二都杨梅王,几百年树龄了,杨梅颜色与二都杨梅迥然不同,为大如乒乓球的白色杨梅。相传慈禧太后来海盐,上虞籍尚书王文韶进贡此杨梅,她品尝后,不像其他进贡水果多多少少会赏给周围的大臣吃,显摆下太后是有得吃的与皇恩,独食了。据说此杨梅学名为水晶杨梅,真不知道这学名是谁取的?除了书写便当外,其他缺的也太多了。水晶也就跟视觉触觉有关,触觉还有坚硬之感。哪及上虞口语,白(SOU,可纱,可砂,可沙)杨梅来得好!水分照样不少,白纱视觉不逊水晶,触觉丝滑有弹性,远比水晶贴近杨梅的质感,况且水晶根本没有白砂糖的味觉。我身为上虞人,关于这两棵杨梅树的故事耳朵都听得起茧了,却从来没有见过,更不用说吃过。

去年待我下杨梅山时,曾问对二都乡土颇有研究的文友李建宇:“这白(SOU,可纱,可砂,可沙)杨梅,到底在哪?”李建宇说:“这杨梅树在杨梅没熟的时候,就以天价拍卖了采摘权。我们是没口福的,就连上虞人有时也没这个口福,像今年的采摘权就老早被上海人拍得了。”我有点不甘心,问:“那它们在哪?”李建宇用手一指北边,“好像,在那里吧。”傍晚,远处的山起了薄纱般的雾霭,我喃喃叹道:“哦,原来它在云深不知处啊。”
梅兰芳442022-06-19 14:27:13 发布在 散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