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你来~

楼主:大蓉儿2017 字数:1179字 评论数: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给你一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机会~
大蓉儿20172022-06-08 20:31:37 发布在 红袖天涯
试写高考作文:



“咦,这不就是典型的拿来主义吗?”读到《红楼梦》众人为桥上亭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中取“翼然”二字时,我几乎想要拍案叫绝: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拿来”?
最初接触到“拿来主义”,是在鲁迅先生的文字里。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先生还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确实如此,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何时不可以拿来,何处不可以拿来?但凡能够为我所用!任何领域皆如此。文字,当然也不例外。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
以曹操《短歌行》为例。为表达对贤才的渴慕,用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样千古传唱的名句。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晓,前半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并不是曹操的原创,而是出自《诗经》中《国风。政风。子衿》,是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曹操理直气壮拿了,且拿得另有意境,拿得令人心服口服。
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捡现成。就像“天下文章一大抄”,设若千篇一律也当真无趣,颇有些“啃老”的无赖流氓德行。回到话题最初,《红楼梦》之“翼然亭”若不能为人接受,那就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
这又是“一大抄”的另一层涵义了:借鉴、化用。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的创新?
以唐朝李商隐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比对宋朝宋祁之“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再对比宋朝贺铸之“莫道粉墙东,蓬山千万里”,意境何其相似,却又各具特色,谁“抄袭”谁还真不好说,又或者他们不约而同“抄袭”了某个未知的前辈?
原来“天下文章一大抄”,也不局限于刻板照搬,还可以“吸收、继承、模仿、创新”!作为新生代的青年学生,正是学科学、长知识的时期,放开眼界,博采众长,尽量丰富自己,离不开“拿来”和“借鉴”。但,毛泽东有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仅仅满足于拿来或借鉴是被动的,学得再多也是别人的,或者说打上了别人的烙印。那么,为什么不能自创、独创呢?就像《红楼梦》桥上亭最终定名为“沁芳”,是怡红公子宝玉的原创。
一位诗歌前辈曾经说过:作为文化人,还要学会贡献语言。“贡献语言”,就是独创,是后来者百般模仿却无法超越的存在。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再如舒婷的“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亦如余秀华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梁启超说“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未来世界是青年人的世界,拿来固然不错,借鉴又何妨?然,都比不过独创之后,笑看他人以我为蓝本实施拿来抑或借鉴,再感叹曰:天下文章一大抄!
不独文字如此,推而广之,任何领域皆如此。

..

(初稿,字数超标。这几天劳动强度过大,暂时没有精力修改了。)
大蓉儿20172022-06-08 20:33:48 发布在 红袖天涯
晕。漏标题了:《天下文章一大抄》
大蓉儿20172022-06-08 20:34:34 发布在 红袖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