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佩洛西亚洲之行已推迟 天下事2022/04/07 23:16 4月7日,

楼主:天天论坛论天下 字数:3525字 评论数:1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发言人:佩洛西亚洲之行已推迟
天下事2022/04/07 23:16
4月7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发言人表示,由于佩洛西新冠检测呈阳性,前往亚洲之行已推迟。


天天论坛论天下2022-04-08 07:04:02 发布在 国际观察

【王毅就美国国会众院议长佩洛西将访台表明严正立场】4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通电话时,就媒体报道美国国会众院议长佩洛西将访问台湾表明中方严正立场。王毅指出,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加剧。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强调尊重一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但在台湾问题上却公然踩踏“一个中国”红线,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美国国会众院议长作为一国政要,如明知故犯窜访台湾,将是对中国主权的恶意挑衅,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将对外发出极其危险的政治信号。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作出坚决反应,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担。
天天论坛论天下2022-04-08 08:11:4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巴西出现首例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巴西卫生部当地时间7日确认本国出现首例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该病例由从事毒性动物研究、生产疫苗和抗毒血清的布坦坦研究所发现并报告。(财联社)

今年1月,新冠重组毒株XE在英国被首次发现,其为奥密克戎BA.1和BA.2亚型毒株的重组体。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的数据,截至目前,该国已确认600多例病例,其传播性比BA.2毒株高出近10%。目前,中国香港、台湾,印度孟买均已发现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
天天论坛论天下2022-04-08 08:12:27 发布在 国际观察
俄乌冲突进入四月,诡异事件接二连三,难道一个人真能改变战争?

家春秋—管中窥豹
9小时前
俄乌冲突,在俄乌新一轮谈判要出成果之即,在俄罗斯做出军事调整之时,态势也日趋明朗,然进入四月,局部风云突变,大有逆转之势,主要表现为几大诡异事件,让我们一起以时间倒推的方式来探求一下真相。



诡异事件之一,4月8日,240毫米口径俄制2S4“郁金香”迫击炮一个营进入马里乌波尔,我们知道马里乌波尔的战斗已进入尾声,而“郁金香”迫击炮是俄罗斯第一重炮,它怎么不早来,早来早用不少折好多人,偏要等战斗要结束的时候才来,这不是摘桃子。

诡异事件之二,同样是4月8日,欧洲联盟委员会 冯德莱恩、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乘坐火车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并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晤,讨论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等议题。希望帮助乌克兰组建“改革小组”,让乌克兰在入盟之路上迈步更远。乌克兰入欧盟,泽连斯基一直求娘娘告奶奶不得法门,现在竟直接有“贵人”找上门,还有点“邀请”的味道,这变法有时空变换的感觉。



诡异事件三,4月7日,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采访时称,俄罗斯在乌克兰特别事件行动中“损失惨重”。俄罗斯罕见地谈到他的“损失”,此前的俄罗斯的“伤亡”还停在3月25日,当时宣布俄方共有1351人阵亡,3825人受伤。相对于乌克兰的3万伤亡,战损也不大,佩斯科夫为何有如此表态?而且俄罗斯还罕见地公布一空降团自团长以下55人战损的联合追悼会。俄罗斯这个角色转换也几乎是180度,从强硬形象一下子转成了悲情角色。

诡异事件之四,佩斯科夫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采访时还表示:“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天内,在可预见的将来,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要么实现其目标后结束,要么通过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之间的谈判而结束。”这段话轻意重的表述有点最后通牒的味道——要么打,要么谈,时间就只有那么几天——“未来几天内,在可预见的将来”。但表述极其委婉,一改俄罗斯霸气强硬的表述。



诡异事件之五,4月7日,美国重启二战时“租借法案”,4月6日,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包括将对俄总统普京的两个女儿、俄外长拉夫罗夫的妻子和女儿、俄总理米舒斯京以及俄联邦安全会议副 梅德韦杰夫实施个人制裁。欧盟也提议第五轮制裁,包括煤炭与俄船舶不得使用欧巷口。美欧似乎在变本加厉,极限施压——他们想得到什么?

诡异事件之六,4月5日,泽连斯基在直播中表示:俄乌谈判的条约中关于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的条款,乌克兰不会谈了。关于加入北约,乌克兰已经准备好了,……。这等于泽连斯基否定和谈的所有努力,而此前乌克兰和谈表示:乌克兰不会加入任何军事联盟。泽连斯基180度的大转弯是为何?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



诡异事件之七,4月4日,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利亚尔说,俄军当前的进攻目标是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和敖德萨三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表示,马里乌波尔战事是当前乌克兰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并希望土耳其能够成为解决马里乌波尔问题的调解人,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找到结束马里乌波尔战事的方案。这里面有个问题,明明俄罗斯已将兵力向顿巴斯地区集结,为何乌克兰认为俄罗斯的进攻方向在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和敖德萨三地,其次,消灭纳粹“亚速营”是俄罗斯的即定目标,想活命,投降便是,泽连斯基为何要请土耳其调解。

诡异事件之八,同样是4月4日,乌克兰公布“布查事件”,并称为俄罗斯军队所为,4月1日,社交媒体已有“布查事件”视频,西方媒体是4月2日介入,按理说,乌克兰军队是3月27日俄罗斯撤军之后随后进入的,他们应该最了解情况,为何乌克兰政府在公布此事一直拖到4月4日?



诡异事件之九,3月28日,在马里乌波尔方向,一架直升机被俄军击落,3月29,另一架直升机再闯钢铁厂失败逃跑,3月31日,五架直升机再度闯入,其中两架米8击毁,事后发现,机上人员挂着多种“臂章”。这让“大鱼”之说越来越明晰。4月5日,又有两架米8直升机进从海面进入钢铁厂被击落。

结语:

从以上事件看,欧盟、乌克兰、俄罗斯在态度上均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欧盟在忍受俄罗斯断气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访乌的道路,而且不再躲闪,看起来是要拉乌克兰火线入欧盟。它还不惜对煤炭禁运,这是欧盟自己所需要的,冯德莱恩甚至还到现场去看“平民尸体”,这架式似乎是与俄罗斯要决裂了。是什么给了欧盟这么大的决心?



泽连斯基改口变化之大,速度之快更是迅雷掩耳,这是发生在和谈有望之际,双方已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克里米亚的问题找好了措辞,并为双方元首会晤找到了方法,然而就在形势大好之即,泽连斯基的改口让一切打回原形。

俄罗斯似乎在放软身段,承认自己“损失惨重”,并史无前例地公布了一个团战死55人的追悼会,其中包括团长。据报道俄这个一个空降团600人,战损近10%。俄罗斯似乎在打悲情牌,但它的潜台词是“几天后”的事情,这是否在告诉西方与乌克兰,我的损失太大,所以我不得不采取与以前不一样的手段或措施。



三方态度的转变开始于4月4日,也就是那场所谓的“布查事件”,自那日开始,美国重启二战的租借法案,欧洲空前团结,北约更是在援助高达12000枚反裝武器,几百架无人基础加增加进攻性武器,捷克甚至援助了坦克。但是“布查事件”是一个还未来得及调查的事件。在事情原委都未调查的情况下,北约就搞有罪推定,不但加大制裁,还要将俄罗斯踢出人权委员会,这一切似乎不符合常理。但是时间再往前推一点,事情的发展就“明朗”了。

西方包括乌克兰在内都希望“大鱼”能以体面的方式离开马里乌波尔,俄罗斯自然不同意,凭什么,这可是个大筹码,怎得拿点东西来换,那怎么换——顿巴斯。马里乌波郁金香重炮已准备好,和谈签字,“大鱼”安然无恙;打,这炮得把钢铁厂犁几遍。俄罗斯的提议自然遭到欧盟与乌克兰的反对,于是欧洲寻找新的筹码——“布查事件”、加大制裁、加大援助。乌克兰吗,尽管没有筹码,但它有泽连斯基的那张嘴。一个人,改变一场战争,不是不可能!而是正在发生,但这个人不是泽连斯基。



鱼会在那里。

天天论坛论天下2022-04-10 08:56:59 发布在 国际观察
美媒:6架运-20机队延绵数百公里进入欧洲,压满干扰弹以防不测

爱迷彩的老虎
7小时前
据美国《动力》网站4月9日报道,当地时间4月8日晚间,6架中国空军的运-20大型运输机进入土耳其领空,随后这批运输机继续向西飞行,最终降落到了塞尔维亚巴塔尼察空军基地以及贝尔格莱德的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这6架运-20运输机此次为塞尔维亚运送了武器装备,展现了中国空军强所谓有的战略投送能力。





《动力》网站报道截图

美媒指出,根据开源的MLAT 与 ADS-B系统显示,所有的运-20运输机都在统一航线之上,相邻两机的距离达到了100公里,当首架运-20进入伊斯坦布尔上空时,最后一架运-20仍在格鲁吉亚领空飞行,整个飞行编队延绵了数百公里,相继进入了欧洲领空。





运-20运输机

随后美媒指出了6架运-20运输机的详细身份,这6架飞机的编号以及空中识别号分别为20041 #7A4281、20042 #7A4282、20045 #7A4285、20047 #7A427F、20049 #7A4287、20142 #7A428A。6架运-20从中国本土起飞后,航程超过了8000公里,经土耳其中转后最终抵达了塞尔维亚。





6架运-20进入塞尔维亚领空

美媒指出,在运-20降落到塞尔维亚机场的时候,有网友拍到了运-20在起落架后方有五个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方形舱口,这些舱口被认为是红外箔条发射口,且舱口盖子都已打开,说明了运-20在此次运输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备战状态,以防遭受地面防空火力的打击。





运-20运输机被拍到机身压满了干扰弹

其实我国官方媒体此前就公布过运-20运输机发射红外干扰弹的视频,这意味着我国在大型运输机使用观念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加注重在陌生的实战环境中的演练,以提升在各种环境下的
天天论坛论天下2022-04-11 10:22:09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