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一百年》

楼主:鶴卿 字数:57036字 评论数: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鶴卿2019-02-10 20:54:04 发布在
19世纪是英语的世界,20世纪是美元的世界,21世纪是中国的世界。我们将要用一整本书,来讨论,这是一句玩笑,还是一个事实。
19世纪初,在欧洲的西北角,有一个不大的岛国,其面积比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省差不多大。虽然他很小,但是他完成了一项创举,这项创举叫“工业革命”,也可以叫“工业文明”。
在此之前,在整颗蓝星球上,只有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没有文明的蛮荒之地。就是这个“工业革命”,让这个小个子岛国,穿上了“钢铁侠”的铁甲战衣,成为了蓝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全称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中国人喜欢叫他“英伦三岛”。
小不点英国凭借自己超前的“工业文明”,在全世界攻城掠地,一口气吃成了个胖子。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全被他的坚船利炮征服在女王陛下的石榴裙下,即使俄国这只大狗熊在他面前也小半个吨位。
春风得意的英国佬,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日不落帝国”。是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天上的太阳,照完了加拿大照澳大利亚,照完了澳大利亚照印度,照完了印度照英格兰,照完了英格兰照南非。这一圈下来,有太阳的地方就有英国的土地,他自称是“日不落帝国”,确实没有吹牛。
守着这么大一块地皮的英国佬,做梦都能笑醒。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全世界的金银财宝从四面八方被轮船运到英国。此时的大英帝国,是名副其实的睡在金砖上的国家,没事的时候,经常偷着乐。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活的是完美的,即使神仙也有神仙的烦恼,更何况肉体凡胎的英国女王呢?
特别是在困了的时候、口渴了的时候、肚子饿了的时候,在这三个时间点,她的心总是拔凉拔凉的。
英国女王为啥在这三个时间点上那么难受呢?因为它涉及到三样东西,丝绸、茶叶和瓷器。它们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在英国这三样东西卖的特别火。而这三样东西英国自己搞不出来,地道货都是从万里之外的远东地区的大清国贩卖过来的。
鶴卿2019-02-10 21:04:59 发布在
1776年11月16日,北美洲马萨诸塞州最大的城市波士顿市,60 名“自由之子”化装成印第安人上了停靠在码头的商船,将东印度公司三条船上的342箱茶叶全部倾倒入海,是为“波士顿倾茶事件”。由此事件,美国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拉开了帷幕。我们没有闲工夫去关心美国的独立战争,但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独立战争起因于中国的茶叶,其中有什么味道,各人去体会。
买卖买卖,有买就有卖,这样才能达到商业上的平衡。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全世界都在买英国的工业品,偏偏那个大清国油盐不进。全世界第一个使用机器制造产品的英国,以物美价廉抢占了世界市场。按理说,大清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凡是涉及到衣食住行,哪一样离得开工业?而大清国还没有近代工业,他必须买英国的工业品才能生活。可事实是,英国佬的工业品,根本就卖不进去。
英国每年花几百万两银子买大清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大清国却不买英国的东西,这有来无回的买卖,大量白花花的银子就从英国的国库,搬进了大清国的国库。自家的钱,往人家的兜里流,这不就等于坐吃山空吗!你说英国女王上火不上火?
那么,大清国的四万万人难道不吃喝拉撒,不过日子吗?超市他们不开,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们不买,他们每天都在干啥呢?
一个农业国家,竟然在世界第一工业国赚得盆满钵满。用一句专业术语就是,在一场贸易战中,以农业为主的大清帝国,把以工业为主的大英帝国打得落花流水。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英国的执政者们只有一个感受——这不科学。
鶴卿2019-02-10 21:06:22 发布在
这到底科不科学,不取决于英国人的惯性思维,而取决于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在万里之外的远东地区,有一个世界上唯一幸存的文明古国。这句话都被说烂了,但是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印度都在历史的长河里灰飞烟灭,只有中国能存在几千年而不间断?有没有人想过?有没有人想过?有没有人想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难道是因为中国从来都没有受到过威胁吗?外部的威胁?内部的威胁?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受到的威胁,从未间断,中华民族的危机如影随形,万里长城就是证明。
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为了防止外部威胁,两千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的修建一座巨大的防御工程。累累白骨堆积而成的万里长城,不是用来供后人旅游的。
明朝中后期,中原大地的主要外部威胁,是北方的两个游牧民族,一个是漠北蒙古人,一个是建州女真人。明朝依靠长城,防御这两个茹毛饮血的马背上的蛮族。
可惜明末内部不稳,民心思乱,女真人趁火打劫。明朝腹背受敌,在农民起义和女真八旗的前后夹击之下,轰然倒塌。
野蛮的女真满清,取代了有文化的明朝,这能说明“先进的文明一定能战胜落后的文明”这句话是假命题吗?恐怕不行。女真人入主中原后,除了头上的辫子和身上的衣服以外,其它的全部汉化。
他们写汉字,习汉文,他们住着汉人的皇宫,他们吃着汉人的美食,他们不再骑马,而是坐着汉人的马车。这一切的一切说明了一件事情,他们在肉体上战胜了汉人,但在思想上,被汉文化同化的相当彻底。
到底是谁战胜了谁?这才是中华民族的可怕之处!
本来作为防御对象的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依葫芦画瓢,也搞起了外部防御。蒙古人被他们干服了,现在北方已经没有威胁了,长城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那满清他防御谁呢?陆地上没有了威胁,那咱就搞一搞海防。早在明朝末期,东南沿海就有倭寇作乱,后来还来了个葡萄牙舰队。
满清王朝为了省事,为了不让日本人和洋人来骚扰我们过安宁的日子,搞了个海上长城,这个海上长城实际上叫“闭关锁国”。满清朝廷把沿海港口统统关起大门,你们还想来作乱?扯犊子去吧。
换句话说,满清王朝自入关之后,就将整个中国画了个圈,关起门来过自己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对于外面的世界,他们充耳不闻,一无所知。他们就像潘多拉星球上的纳美族人一样,“阿凡达”们一旦发现他们,灾难的降临只是时间问题。
满清王朝显然没有从明朝的灭亡中得到教训,不管是陆上长城也好,还是海上长城也罢,那是根本防不住坏人的。只有自身足够强大,什么强盗,什么土匪,什么小偷,他们才不敢对你下手。
我们又回到前面的问题,英国的工业品卖不进中国,是因为满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吗?答案是否定的。“闭关锁国”确实是一个原因,但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原因。
鶴卿2019-02-10 21:08:44 发布在
其实我们都误会了满清王朝,他们是“闭关锁国”不假,但他们并没有糊涂到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早在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开放海禁,其中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允许对外贸易。因同时期欧洲开始工业革命,西方的工业品开始瞄准中国市场。中国那么多人,这他妈市场得有多大?这他妈能挣多少钱?所以在广州码头,洋船满载洋货穿梭往来不绝。此地逐渐形成了洋货十三行,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广州十三行”。
大清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经过“广州十三行”,销往世界各地。白花花的银子,也从这里流进中国商人的口袋里。
但是在中国做生意你不让政府抽大头,你这生意怕是做不下去,所以每年都是成箱成箱的白银从“广州十三行”,一路跋山涉水被送到北京城的皇帝内帑。故而满清历代皇帝,都视“广州十三行”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即使中国的商人只抽到小头,那也足以让他们富甲一方,这就是“广州十三行”的魔力所在。
是满清朝廷不让洋人的工业品进入中国吗?满清朝廷表示,他很冤枉,比窦娥还冤。且不说“广州十三行”是皇帝亲自指定的对外通商口岸,英国、美国的商人可以自由的和中国商人做生意,就是泉州、厦门、舟山、宁波、南京都有世界各地的商人往来不绝。
退一步说,只要能挣到大把大把的银子,中国商人总有办法把它弄进来卖,那也不是他满清朝廷禁的住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全世界都追捧的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卖不出去呢?
在19世纪之前,中华民族是最老实本分的民族,他们的要求不高,家人有饭吃不饿肚子,有衣穿不受冻,就心满意足了。家里常备三大件:有几亩薄田,一头耕牛,一台织布机,就能过日子。这就是传统中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他们对外来商品的需求很低。
英国人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强迫中国茶商把自己的商品带进中国才跟他们结算茶款,即使这样还是行不通,白花花的银子依然哗啦啦的流入中国。
这种贸易逆差让英国佬心里堵得慌,商人无非就是为了赚钱。现在他清朝的钱赚不到不说,还被他清朝狠狠的赚了一笔,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这真是让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佬自尊心受到巨大的挫败感,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但是很快的,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他们发现其它的商品在中国卖不动,但是有一样东西在中国卖得特别畅销,而且利润非常高。这种东西最初是作为药品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它有很好的麻醉效果,能显著减轻患者病痛的折磨,它就是罂粟,俗称“鸦片”。
鶴卿2019-02-10 21:10:10 发布在
不用多作解释,鸦片是毒品已经世人皆知,少量吸食可以止痛,大量吸食极易上瘾,一旦上瘾就非常难以戒除。
英国佬自诩为绅士,但是一旦面对钱,什么绅士不绅士的,那就是个屁,绅士能值几毛钱?鸦片才值钱!
英国佬通过印度殖民地的“东印度公司”,将鸦片装入箱子,源源不断的卖入中国。箱子里装满鸦片进入中国的“广州十三行”,倒腾一遍后,再装满银子运回印度。英国佬一改往日在商业上的耻辱,终于可以从中国赚到大把大把的银子了。英国佬每天数着从大清国运来的一箱一箱的银子,乐得鼻涕泡都冒出来了。
话又说回来,既然鸦片都能作为商品卖入大清国,你其它正经商品卖不进去,怪清朝闭关锁国,这说得过去吗?说来说去,还是你的那些破烂工业产品,中国人看不上。
英国佬实打实的赚到了银子,他们就像挖到了一座金矿,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这么大的一座金矿,不赶紧加班加点的挖还等什么呢?于是,东印度公司卖到大清国的鸦片年年增加。到最后,满船满船的全是鸦片。
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全国吸食鸦片的人数达到几百万之巨。中国人又将智慧发挥到极致,将鸦片像中餐馆一样开成了馆子,全国上下,大街小巷烟馆林立。男女老少进进出出,躺在烟馆的大床上,举着大烟枪吞云吐雾,个个面容枯槁,如同丧尸一样可怕。
满清权贵根本不会关心百姓过成什么鬼样,你自己犯贱倾家荡产抽鸦片怪不得别人。但是英国佬将大清国的银子堂而皇之的一船船运回英国老家,“广州十三行”上供到皇帝内帑的银子年年见少,这就挠到满清皇族的痛处了。
道光皇帝需要搞清楚,“广州十三行”那帮奸商到底在搞什么鬼?把银子都弄到哪里去了。这边皇宫开销巨大,皇帝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急等银子买米下锅呢!查!赶紧查!不给个说法,就砍他几颗脑袋,银子!银子啊!!
鶴卿2019-02-10 21:10:48 发布在
第二节 民族英雄是怎样炼成的
清朝道光年间,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泛滥到什么地步呢?如果此时的英国是坐在金砖上的国家,那么大清就是躺在鸦片上的国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仅老百姓抽鸦片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连皇族都在抽鸦片。最典型的就是道光皇帝和孝和睿皇太后,连皇帝和皇帝的妈都在抽,可想而知,整个国家,从上到下,乌烟瘴气,糜烂到了什么地步!
道光皇帝精神不佳的时候,抽两口顿时神清气爽。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一口气还能批一桌子的奏折,这玩意儿还真是个好东西!
可是道光皇帝是个非常抠门儿的皇帝,早在他的父皇嘉庆帝还在世的时候,就经常教育这位皇长子,富由勤俭败由奢。每每讲到祖辈们穿着破草鞋披着野猪皮打江山的故事,还情不自禁挤出两粒老泪。道光皇帝听在耳里记在心上,等他登基做了皇帝,情况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
谁说当皇帝好啊,位置有多高就要担多大的责任。做个甩手掌柜,啥也不管,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抱着美人儿滚床单倒是轻松,可是多少家当败不光呢?等到民怨沸腾,离亡国就为时不远了。到那时候,你怕是死了都没脸见列祖列宗!
道光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登基后,一查账目,好家伙,国库的银子还不少,足足有两千万两白银。可是还没等他高兴两天,伸手要钱的人都来了。黄河水患灾害要钱,镇压农民起义要钱,各级政府薪水要钱,连跟着先祖皇太极打江山的那帮八旗后代纨绔子弟都是朝廷养着……
道光皇帝终于明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所以道光帝必须抠门,连下圣旨,不得修建亭台楼阁,不得穿绫罗绸缎,不得吃山珍海味,官员进京朝见伙食费一律自理……道光帝以身作则,每顿饭四菜一汤,皇袍不穿旧不换,整个皇宫一个月都闻不到几回肉味儿,太监、宫女、王公大臣们看见肉都能眼睛冒光。
搞完这些事情,道光帝伸伸懒腰,微微一笑,自登基以来,勤俭节约风气焕然一新,搞得还是不错的嘛。翻开史书,从秦始皇到嘉庆皇帝,还真没有哪一个皇帝在勤俭这一块做的比道光帝还极致的。
算完这笔账,道光皇帝身体有点乏了,他习惯性伸出手,身边的太监很识趣的递上大烟枪。道光帝接过烟枪,盯着看了半天,若有所思的开口了。
道光:这鸦片得花不少银子吧?
太监:富贵百姓之家,吸食鸦片能倾家荡产。皇上是九五之尊,天下都是您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道光:太费银子,戒了吧!
太监惊得哑口无言,因为怕花银子,道光帝要戒掉鸦片,能戒得了吗?
神奇的事情出现了,一段日子过后,抠门儿的道光皇帝因为怕花银子,硬生生把鸦片给戒了,戒了,了。抠门儿抠到这个地步,说道光皇帝是个技术宅不过分吧!
可是压在道光皇帝胸口的一块石头始终落不了地,作为一国之君精打细算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不容易了,但是国库的银子还是不够花。道光帝清楚,光节流是不行的,还得开源。国家财政税收一年不如一年,问题就在鸦片身上。再不解决这个事情,大清国就要亡在他身上了。
鶴卿2019-02-11 08:49:13 发布在
道光皇帝召集群臣议政,询问鸦片问题该怎么解决才好。
首先发言的是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他认为鸦片不能禁,应该按照药材的标准来给鸦片收税,而且外国商人贩卖鸦片赚的银子必须换成中国货才能出关,白银一律不得外流。他更是挖空心思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朝廷鼓励平民百姓像种庄稼一样种鸦片,到时候自己种的鸦片长出来了,谁还要你洋人的鸦片呢?搞不好还能出口挣外汇。
想那许乃济也是嘉庆十四年的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满腹经纶,妥妥的大才子一枚。可这番言论真真是惊世骇俗,这简直就是让大清朝的一国之君道光皇帝做毒贩头子啊。
然而道光皇帝当时听了很开心,一听到收税收银子,抠门儿的道光皇帝就像吸了鸦片一样瞬间就来了精神。果真要是对鸦片收税,这份银子怕是不少。而且自己种鸦片,那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到时候就是要座金山也能赚回来。道光帝很满意,满朝文武为了拍好皇帝的马屁,恁是一言不发。道光帝正准备拍桌子把这事定下来,有个傻子出来反对了。
时任湖广总督林则徐把许乃济大骂一顿,认为他支持鸦片贩卖,甚至鼓励民间种植鸦片的提议简直是祸国殃民。道光皇帝一听林则徐都开始骂娘了,几个意思啊?林则徐你这是要断朕的财路啊!你要不说出个道道来,你这湖广总督也甭干了。
林则徐义正辞严,说了一段千古名言:
“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意思是说,如果让鸦片再这么泛滥下去,几十年后,让抽鸦片的兵去打仗那纯粹就是扯蛋,更严重的是连军饷都拿不出来,用脑子想想后果,连大腿都在发抖啊!
道光皇帝一听林则徐的话,如醍醐灌顶,如梦方醒。他纵然再爱钱,也不会糊涂到罔顾国家社稷于不顾。道光帝的思想做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当即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南下广东,到“广州十三行”禁烟。末了,还不忘嘱咐一句:烟务必要禁,战端万万不可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我都穷成这副逼样了,打不起仗啊!林则徐拍拍胸脯:放心吧!臣保证不引起战乱。道光帝满意的点点龙头。
说林则徐是傻子,不是贬谪他,满朝文武都不说话,都是聪明人,就他耿直,为百姓免遭鸦片荼毒,仗义执言。这下好,皇帝给他戴了顶大帽子——钦差大臣,它与八府巡按、九门提督一起,组成了中国封建时代三个明星乌纱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为官之道,不在你做得多,而在你错得少。满朝文武都懂这个道理,就他为国为民,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林则徐到广东赴任之前,立了一句誓言: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
鶴卿2019-02-11 08:52:06 发布在
啧啧啧~, 多么振聋发聩的誓言!!
道光帝要禁烟,面临的第一个重量级选手就是孝和睿皇太后。
孝和睿皇太后是出生于满清八旗贵族的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在满清一朝还是出了不少名人的,著名的大贪官和珅就是钮祜禄氏一族。钮祜禄氏是个典型的瘾君子,她比道光帝抽鸦片的时间还要早。深宫大院,与世隔绝,自嘉庆帝死后,钮祜禄氏独守空房也是寂寞难耐。在宫中死太监的诱导下,渐渐的染上了鸦片,给她空虚的精神上增添了些许慰藉。
道光帝敢禁了孝和睿皇太后的鸦片吗?恐怕不敢,因为孝和睿皇太后于道光帝有着天大的恩情。
孝和睿皇太后并不是道光帝的亲生母亲,他的亲生母亲是先帝嘉庆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奈何红颜薄命,在道光帝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病逝了。后来钮祜禄氏才做了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道光帝成了她的养子。
虽然钮祜禄氏是道光帝的后妈,而且她自己也有两个亲生儿子,但这个后妈心地善良,将道光帝视如己出,甚至比亲生儿子还亲。
1820年,嘉庆帝突然驾崩,死的太突然,连太子都没有立,后事完全没有安排好。这下朝中就乱了套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驾崩,必须先立个皇帝再处理别的事,满朝文武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作为后宫主事的钮祜禄氏,自然而然升级成了孝和睿皇太后,突然成为了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朝中大臣纷纷站队,拥戴孝和睿皇太后的亲生儿子为新皇。幸福来的太突然,她还没有准备好。孝和睿皇太后不走寻常路,拒绝了皇位的诱惑,她力排众议,推举皇长子爱新觉罗·旻宁继位大统,是为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自他登基做了皇帝起,对孝和睿皇太后是感恩倍至。除了国家大事,宫中一切事务,都要征求孝和睿皇太后的意见。但是现在道光皇帝要禁烟,孝和睿皇太后沉迷鸦片,于公不合国法,于私有拥立养育之恩。道光帝左右为难,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恩情。宫中一律禁止吸食鸦片,孝和睿皇太后除外,而且他还通过秘密渠道,专门为皇太后提供上好的烟土。
作为一个人,道光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其因私废公,罔顾国法,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却感情用事,不见得是个好事。由此可见,林则徐此去广东禁烟,恐怕是路漫漫兮。
林则徐端的是一位干实事的能臣,既然鸦片已经泛滥到这个地步了,不是他吹个牛,戴着那顶“钦差大臣”的帽子,指手画脚,谈笑间鸦片流毒就灰飞烟灭了。他在去广东之前,就在心里演示了无数遍禁烟的一整套流程。
19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启了他人生最辉煌的“禁烟之旅”。
钦差大臣,大概每个人都听说过,肯定是个大官,但是这个官有多大的气场,好像一般人并不是很清楚。按照现在的说法,钦差大臣就相当于中央巡视组。他一下来,地方官场人心惶惶,他们怕的不是这个官有多大,而是怕万一自己中了奖,轻则丢了乌纱帽,重则丢了脑袋。身在官场,谁能保证自己的屁股那么干净呢?
鶴卿2019-02-11 09:06:28 发布在
林则徐一到广州,广东大小官员全部出动,上到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下到平民百姓,乌泱泱一片站在城门口迎接,那排面儿,也是几年难得一见的盛况。
林则徐并没有住广东地方官府安排的官衙,而是住进了“越华书院”。他此行为了“禁烟”,不是游山玩水,他要离百姓近才能倾听民意。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不烧,鸦片不绝。
他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对广东涉嫌与鸦片贩卖有关的当地官员,来个大清洗。他在来广东之前,就安排亲信调查情况,搞了一份黑名单,这份名单里,囊括了四十五名官员,全部是与走私鸦片有关的主。
到广州后,按图索骥,将这四十五名官员一网打尽。顿时之间,广东官场风声鹤唳。这官威是立起来了,可是整个官场怕是开罪了不少人。
接下来他烧了第二把火,那就是针对烟民了。他下令张贴告示,警告人们不要再抽鸦片。想尝尝味道的,悬崖勒马。已经上瘾的,趁早戒掉,戒不了的,到官府来,钦差大人帮他们戒。屡教不改,执迷不悟的,广州的大牢随时向他们敞开。
林则徐将权力下放,百姓可以相互举报,情况属实,官府有奖。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广东大大小小的牢房,人满为患。
林则徐的判断并没有错,乱世当用重典,重病当用猛药。然而,满清王朝到这个时候,得的是绝症,猛药治不好,还会让天下大乱。
林则徐将权力下放,民间各股势力利用“禁烟”的机会,相互举报,冤假错案时有发生,情节严重的,甚至发生民间械斗。
接下来,林则徐要烧的第三把火,可就是动真格的了。1939年3月19日,林则徐下令关闭城门,禁止外国商人出境。过了两天,派出军队包围广州十三行,又过了一天,将外国商人全部捉拿归案。
这下洋人傻眼了,他们心里摸不准这位钦差大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按照以往的惯例,洋人商团往满清官员袖子里塞了银票,这事就算是过去了,破财消灾嘛。可是现在的这位林钦差,好像不吃这一套。洋人没辙了,但是这么多年和中国人打交道,还是学到了一点东西,他们采取了一个字——拖。他们的印象里,满清政府干事情都是一阵风,等这阵风吹过去,就风平浪静了。
可是这回他们是遇到硬茬儿了,林则徐下令,将商馆里的中国仆役厨师一干人等全部打发走,让那帮英国鸦片毒贩在商馆里自生自灭。这帮富贵日子过惯了的英国佬哪受过这罪啊,没有人伺候这日子还怎么过啊?熬了半个月实在受不了,一个个乖乖的把鸦片全部交出来了。
林则徐亲自验收,一毫一厘的鸦片都要登记造册,并且全部贴上封条。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广州、澳门、香港等地的鸦片被收缴一空。
最后一统计,好家伙,全部鸦片总重有一千多吨,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鶴卿2019-02-11 09:22:24 发布在
众所周知,一百多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明确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要是按照这条《刑法》,这一千多吨鸦片,够判这些披着商人外衣的英国毒贩死一万回的。可是林则徐并没有对这些洋鬼子痛下杀手,他好吃好喝的将这些英国佬礼送出境,并且警告他们今后不得向大清国贩卖鸦片。
收缴鸦片之后,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将这些鸦片全部销毁。朝中有人建议,将鸦片送往京城销毁,以示大清国威。也有人建议,广东到京城旅途遥远,这么多鸦片万一在路上出个什么岔子,后果不开设想,将鸦片在广州就地销毁更加安全。道光帝审时度势,采取了后者,他命令林则徐将鸦片就地悉数销毁,不得有误。
这么多鸦片,要销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把火把它烧了最省事。可是鸦片燃烧时烟油渗入地下,有人将泥土挖回去又可以熬出烟膏,重新卖给别人。
林则徐集思广益,最后确定,用海水销毁法。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一千多吨鸦片押到广州虎门。他令人在海边挖了两个巨大的池子,池子里放入石灰,然后将鸦片一箱一箱的倒入石灰中,石灰遇水产生高温,将鸦片烧毁,然后打开池子,海水冲进池子将鸦片渣带入大海里。用这种方法,恁是销了22天,才把鸦片销毁光。
消息传到英国,英国议会都炸了锅。看来这回清政府是玩真的,鸦片是高价格的物品,英国蒙受巨大的损失。英国议会的那些手握权柄的老头儿老太太们龇牙咧嘴,纷纷表示要与大清朝开战。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吵和投票,以微弱优势,英国政府决定派出一支舰队到远东去教训一下“狂妄自大”的清王朝。
所谓师出有名,估计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说是因为清王朝毁了他们的鸦片,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清王朝私自扣押英国商人,完全不懂国际外交规则。自诩为“文明绅士”的英国佬,也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林则徐没屠光那帮英国毒贩都算非常克制了,你扯那些干啥!
无论如何,英国的远征舰队还是来了。诺大的清王朝,原本过着“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小日子,英国舰队将要给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样,灾难肆虐。
但有灾难的地方,同样隐藏着希望。中华民族能否经历住灾难的洗礼,再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那个时代,是没有人能预见得到的。
鶴卿2019-02-11 09:23:47 发布在
第三节 打开潘多拉魔盒



鶴卿2019-02-11 10:24:13 发布在
1982年4月,围绕着南美洲最南端的一座岛屿,展开了一场举世闻名的大海战,战争双方的主角分别是英国和阿根廷,这一场战争就是英阿“马岛战争”。

谈起阿根廷,人们的第一印象自然是足球。无论是球王马纳多纳,还是当今足坛的王者梅西,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凭借这些足球天才,阿根廷即使称不了王者,也必然可以跻身足球界的列强榜单。

然而阿根廷人对于战争,却是个门外汉,沦落为三流国家。为了争夺这一块小岛,英国掏出了老底儿,皇家海军派出了以三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横跨大西洋,直奔南美洲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而来。

在这一场战争中,英国海军凭借这支特混舰队将阿根廷军队打得狼狈不堪,最后阿根廷丢了在家门口的马尔维拉斯群岛。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这一场战争中展现了他们最后的辉煌。在谈到阿根廷的时候,不免怜惜他的羸弱,被人欺负到这个地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算是咎由自取。

仅仅十五年后,在中国的南端,在香港问题上,英国又面临着战争与和平的抉择。裹挟着马岛战争的余威,英国佬打心眼里并不想将东方明珠香港归还给中国。但是他们经过再三斟酌后,不得不乖乖就范。1997年7月1日,阔别一百年的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很多人对于香港的回归进行了各方面的解读,那纯属扯蛋。一言以蔽之,英国佬不敢用武力抗拒中国收回香港。作为最早一批的老牌儿殖民帝国,能用战争解决的问题,他从来不瞎哔哔。可是他现在所面对的中国,并不是一百年前他遇见的那个中国。权衡利弊,他认识到用战争解决不了香港问题,那就只好卷铺盖滚蛋,临走前还不忘上演了一场悲情大戏。

一百多年前,英国佬可不是这副德行,他们进来的时候是何等风光!身形庞大的巨婴大清国,享受到与阿根廷一样的待遇,英国佬派出了一支特混舰队,漂洋过海。“日不落帝国”的目标直指“大清帝国”,数千年来,东西方文化,第一次发生正面碰撞。它就像两座巨大的冰山迎面相撞,它所产生的力量将是人类产生巨大改变的开始。

鶴卿2019-02-11 10:24:24 发布在
1839年,清王朝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烧了一千多吨鸦片,这让无利不起早的英国佬很受伤。做正经买卖,英国佬做不过中国人,好不容易找到一条生财之道,也不管它是不是歪门邪道,反正你清王朝不让英国佬卖,你就是破坏了自由贸易。还讲不讲点道理呢?堂而皇之的贩卖毒品还有理了是吧?跟毒贩讲道理,你还太年轻了,殊不知此时的欧洲大陆,正迸发出一种狼性,道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的行为,让大批英国商人(或者叫他们英国毒贩更确切)无法在广东生存,于是他们辗转到达澳门。可是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不想因为这批英国毒贩惹恼清政府,不承诺给英国佬提供庇护。走投无路的英国佬,只好将大批的英国商船聚集在香港尖沙咀附近的海面上。
英国佬好日子过惯了,现在过起了海上漂泊的日子,他们哪受过这罪啊。
清道光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公元1939年7月7日),五名英国水手上岸到尖沙咀寻乐子,那时候的尖沙咀还只是个小渔村。他们找了一家酒楼胡吃海喝起来,酒足饭饱之后,晕晕乎乎就开始闹事了。
鶴卿2019-02-11 11:45:49 发布在
欧美人普遍信奉基督教,这几个洋鬼子水手也不例外。他们醉醺醺的在村子里乱逛,看见一个小土庙,里面供奉着一尊泥菩萨。五个洋鬼子上去就是一顿嘲笑,这灰头土脸的也能叫神吗?世界上只有一种神仙,那就是上帝。
洋鬼子水手对佛祖的亵渎行为,招致了附近村民的指责,可是洋鬼子死性不改,并没有觉得自己错了,更过分的是他们把神像给砸了。这么一来村民就不同意了,双方互相拉扯了起来,最后发展成为恶性事件,将一位名叫林维喜的村民打成重伤。五个洋鬼子一看将事情闹大了,赶紧脚底抹油,逃之夭夭,回到尖沙咀附近海域上的英国商船上面。
没想到的是林维喜第二天就医治无效死了,闹出了人命,家属自然告到了衙门。要放在平时,这事儿就好办了,英国佬有钱,破财消灾嘛。实际上英国佬也是这么办的,英商代表带着一千五百银元给死者家属,想把这事压下去。
可是不知道怎么地,这事让钦差大臣林则徐知道了。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你英国佬贩卖鸦片的事情还没完,现在又在中国的土地上杀了中国人,哪那么容易花点钱就完事了?林则徐下令县官彻查此案。
鶴卿2019-02-11 13:01:15 发布在
县官接到钦差大人的命令,没用多大功夫就把这个案件查清楚了。英国佬寻衅滋事罔顾大清国王法闹出人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就这么简单。
林则徐一听牛脾气就上来了,通知英国人交出凶手,既然在大清国的地盘杀了人,就要接受大清国王法的审判。林则徐的做法有毛病吗?双击666,老铁没毛病。可是英国佬护犊子,自己在商船上就把这几个水手按照英国的法律判了三个月,而且迅速的把他们送回英国关押。
林则徐被彻底激怒了,他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走过最多的路就是套路,英国佬给他来了出瞒天过海,实在是欺人太甚。他立即派人到澳门把英国佬全部驱逐出境,而且断绝英国商船上的一切饮食供应。
英国佬做错了事,并没有悔改的意思。他们不仅没有赔礼道歉,而且还派人到广州要求林则徐戒除禁令,恢复双边贸易。林则徐气愤至极,严词拒绝,就差往洋鬼子脸上吐口唾沫,脑子有毛病吧。
英国佬一回到船上,就开始对清军开炮,双方开始打起来了。这事传回英国老窝儿,立即在议会吵成了一锅粥。有的人认为要向清国开战,有的人认为不应该打。最后维多利亚女王拍板,派遣远征舰队,征伐清国。记住这个老娘们儿,跟“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一路货色,都是尥蹶子就踢人的马子。
1940年6月,英国海军40余艘军舰,载着4000名士兵,从印度出发,开往中国南海,第一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
鶴卿2019-02-11 13:53:43 发布在
林则徐被彻底激怒了,他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走过最多的路就是套路,英国佬给他来了出瞒天过海,实在是欺人太甚。他立即派人到澳门把英国佬全部驱逐出境,而且断绝英国商船上的一切饮食供应。
英国佬做错了事,并没有悔改的意思。他们不仅没有赔礼道歉,而且还派人到广州要求林则徐戒除禁令,恢复双边贸易。林则徐气愤至极,严词拒绝,就差往洋鬼子脸上吐口唾沫,脑子有毛病吧。
英国佬一回到船上,就开始对清军开炮,双方开始打起来了。这事传回英国老窝儿,立即在议会吵成了一锅粥。有的人认为要向清国开战,有的人认为不应该打。最后维多利亚女王拍板,派遣远征舰队,征伐清国。记住这个老娘们儿,跟“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一路货色,都是尥蹶子就踢人的马子。
1940年6月,英国海军40余艘军舰,载着4000名士兵,从印度出发,开往中国南海,第一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
战争一触即发,林则徐也不是软柿子。早在他到达广东禁烟的同时,加强广东沿海地区的海防工作就开始进行了。加固海港沿岸炮台,增加红衣大炮数量,调集军队,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广东俨然成了“铜墙铁壁”。至少林则徐认为,广东的海防是铜墙铁壁。
满清王朝的人,尤其是到过广东的官员,早先就见过英国的军舰。这么多年鸦片贸易,英国的军舰偶尔会来到广州外海,参与英国商人们将鸦片走私进大清国的活动。清朝的官员们清楚,自己的海军连明朝都不如,无论从吨位,还是火炮方面,绝对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所以,当英国的远征舰队开到广州虎门海面的时候,大清国的水师根本不敢迎敌。
英国佬既然打到家门口来了,不打怕是不符合“天朝上国”的威严。于是,在中国东部地区的沿海口岸,普遍设立炮台。
鶴卿2019-02-11 14:51:13 发布在
英国佬既然打到家门口来了,不打怕是不符合“天朝上国”的威严。于是,在中国东部地区的沿海口岸,普遍设立炮台。
要搁在以前任何时候,英国佬的几十艘战船,载着几千名士兵,就敢来征讨中国,那完全就是个笑话。中国几千万上亿人,一个人吐口吐沫都能把他们淹死。可是这次不一样了,自己的水师出海就是送死,现在只能防守。英国佬的军舰想打哪就打哪,纵然大清国现在还有近百万的军队,总不能跟着英国远征舰队满中国跑吧?
英国远征舰队到达广东之前,英国商船队的武装护卫舰就与林则徐交上火了。大小战斗打了九次,其中英国商船队与清国正规军只打了两次。一次是九龙之战,一次是穿鼻之战。
在战争开打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英之间武器装备的差距。都说洋人坚船利炮,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至于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似乎大多数人心里又很抽象。
这时候中国与英国的战舰样式差别并没有大到超乎人想象的地步,双方的主力战舰仍然使用木制帆船,差别是吨位,英国海军最大的战舰有上千吨,而大清国的水师最大的战舰只有上百吨。而且英军战舰的外表甚至蒙上了一层铜皮,就战舰而言,高下立判。
在火炮方面,简而言之,大清国威力最大的红衣大炮,只能发射实心弹。通俗点说,一炮打出去,用铁疙瘩砸人,能不能砸到人,那就要看运气了。而英军用的是开花弹,弹丸可以爆炸的那种,一炮打过来,飞石崩裂,人仰马翻。
在步兵方面,清军用的是鸟枪,或者抬枪,体积巨大,要两个人抬着使用。而英军使用的是前装滑膛枪,枪身一米多一点,发射速度快,子弹射程更远。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火药,它更能反映出清国与英国的差距有多大。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东西:
2KNO3+3C+S=K2S↓N2↑+3CO3↑
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黑火药的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西方世界,包括英国,用它来制作黑火药。这是什么?这是科学!
而我们的大清国呢?他使用的火药,是千百年前,方士在炼丹炉里炼长生不老药,长生不老药没炼出来,却把火药炼出来了。对了,所谓“方士”,就是装神弄鬼的巫师。换句话说,整个大清国上上下下根本没有人知道化学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才是清国与西方世界差距的根本所在。
鶴卿2019-02-11 15:17:23 发布在
1939年9月4日,估计是英国商船被林则徐困得有点久,船上没有吃的,于是英国佬要上岸去弄粮食。没想到清军拒绝英国佬上岸,于是英国佬就派出了五艘小船对清军发起了攻击,清军也派出了三艘所谓的战船迎战。
双方从下午2点半,一直打到6点半,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最后估计是快天黑了,英国佬自己撤退了。
这一次小型炮战,清军阵亡2人,受伤4人。英军无阵亡,受伤数人。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战争双方人数在几十万以上的大型战役,多不胜数。阵亡几千人的战斗,都不好意思写进中国历史书上。但这次小型炮战,比帮派火并都不如的战斗,不得不载入史册。因为这一次炮战,是中国进入一百年混战的开始。
两个月后,1839年11月3日,英国佬的商船被困在海上很久了,这就陷入了两难。开回去吧,不仅本钱都捞不回来,还要血亏一把;不开回去吧,林则徐又不让上岸。一直在那困着也不是个办法,于是英商代表想上岸与林则徐唠唠嗑。
林则徐很干脆,要想做买卖也不是不行,得写保证书,保证不携带鸦片上岸,否则后果自负。英国佬很着急,不让带鸦片,那你让我带个球啊。一不做二不休,就跟清军开干,穿鼻之战打响了。
这次海战,英国商船队2艘军舰,首先开炮,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亲自坐镇指挥,率领29艘师船迎敌。这次战斗时间不长,还不到一个小时。清军3艘师船被击沉,1艘中弹起火,另几艘进水,阵亡士兵15人。英国佬无人员伤亡,1艘军舰受轻微伤。
这一仗让林则徐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英国佬的差距,这还只是英国商船队自己花钱组建的武装护卫船,要是英国正规海军,那都不敢想。直到此时,林则徐并不认为英国会派遣大规模海军舰队不远万里来攻打大清国。
为了防止小规模英军舰队骚扰广东,他下令彻底断绝与英国的贸易。既然海军打不过英国佬,只能以陆地炮台为依托,防御英国佬的滋扰,这招行不行的通,谁都不知道,但是林则徐很有信心。
1840年6月22日,英国远征舰队到达广州外海,包括16艘军舰,27艘运输船,总兵力7000余人。7000英国佬要对400000000中国人动刀子,平均1个英国佬要对付57142个中国人,乍一看,这并不是远征,更像是羊入虎口。但是这个小学数学题并不能这么算,英国佬没有那金刚钻,他敢揽这瓷器活吗?
英国远征舰队的司令叫懿律,这个家伙是个职业军人,在英国皇家海军干了大半辈子,对于海战是个行家里手。与一介文官林则徐两厢对比,在军事指挥上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英国远征舰队的到来,出乎林则徐的预料。一年前他当上“钦差大臣”南下禁烟之前,道光皇帝千叮铃万嘱咐,避免妄开“边衅”。“边衅”一开,皇帝就要掏腰包了,对于一两银子都掰作两半用的道光帝,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天天害怕狼来了,这回狼真的来了。殊不知,狼来不来跟林则徐禁烟并没有什么关系。你要是只羊,狼迟早会来;你要是只狮子,你看狼还敢不敢来!这就是自然法则。既然狼来了,咱也不能坐以待毙。林则徐不是个软弱可欺的人,他再一次加强了广东的海防建设,在广东沿海继续增加炮台。
正当林则徐撸起袖子准备跟英国佬大干一场的时候,洋鬼子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一连半个月,除了几艘英国军舰停在珠江口按兵不动以外,洋鬼子没有任何动静。林则徐心里犯了嘀咕,这英国佬到底要干嘛?莫不是被我广东的天朝军威给吓住了?
林则徐刚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八百里加急的坏消息就来了,定海失守。林则徐顿时犹如五雷轰顶,跳起脚大骂浙江官员无能,不事先加强海防。
定海位于长江出海口的南部不过100公里,也是杭州湾东南角舟山群岛上的一个天然良港,南下直达广东,北上威胁京畿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鶴卿2019-02-11 15:48:21 发布在
既然事情出自林则徐的广东禁烟,英国佬不打广东,为什么跑到杭州湾来了呢?是因为他们害怕林则徐的制敌方略吗?林则徐不是“阿凡达”,他不可能带领纳美人打败天空人。英国佬之所以占领舟山群岛,目的很明确,他们要把这地方作为基地,目标不是别的,正是大清国皇帝住的北京城。
广东打下来又能怎样?山高皇帝远,顶多算是一场败仗,道光皇帝根本就不会感觉到疼。只有打到京城,道光皇帝才会感觉到紧张,到时候再谈,就好谈多了。说好听点,英国佬的如意算盘打得真响,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英国佬非常有战略眼光。
鶴卿2019-02-11 16:08:42 发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