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在各种ACG作品中少见的冷兵器:锏

楼主:04042r 字数:4053字 评论数:8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镖人》中的双锏)
--------------------------------------------
虽然锏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仅出现于中国的传统冷兵器,但各种作品中却少有把锏作为武器的人物,所以为了让更多人能了解这种富有魅力的古兵器、以及澄清一些常见的误区,在这里科普一下锏这个受北方、西北游牧民族的影响出现的打击兵器。
非专业人士,有错误轻喷。
-------------------------------
先来讲讲锏的基本特征:
虽然武经总要等古籍里经常把锏画成一条长方体(如下图),但实际上根据目前的出土文物可以确认:


(《武经总要》)

锏是一种方正、有棱、厚重且锏身走势渐向锋收(前细后粗),最终成为锥形的打击类兵器,
握柄则有扁柄及圆柄两种,柄尾常系绳索于手腕防止脱手,因其形方而有四棱,得名为“简”。
《武经总要前集·器图》:“铁鞭、铁简两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腾用之。人有作四棱者,谓之铁简,言方棱似简形,皆鞭类也。”
其设计类似于钝器化的剑,也因此和剑一样是具有重心靠后、便于变招这一特性的武器之一,在后世发展出的技法中,可使出击、刺、点、格、劈、架、压等技术,
区别于重心靠前、因而具有更大的打击力但也难以做出精密的动作和变招的锤等武器;
鞭、锏的区别在于锏是棱柱、鞭是有节的圆柱,因此相较于锏,鞭的重量和制作难度都要高一些。
另外,锏的尖端也可做击刺用途,但锏身之棱通常不会开刃。


(宋锏)
此类兵器在晋代就已出现,如《新五代史》记载晋大将安重荣使大铁鞭,人称铁鞭郎君;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大将秦旭及其子秦葬亦善使双锏,屡立战功;


(辽代环首一字格四棱铁锏)

但若只论锏,其在中原地区军中的大量使用应是在辽、宋、金时期,并随着民族交融和宋兵器相互影响,
如金将乌延查刺,“力兼数人,勇果无敌”;“左右手持两大铁锏,锏重数十斤,人号为“铁锏万户”;
《宋史·任福传》载“〔任福〕挥四刃铁简,挺身决斗,枪中左颊,绝其喉而死。”;
《宋史·张玉传》载,“(张玉)遇夏兵三万,有驰铁骑挑战者,玉单持铁简出斗,取其首及马,军中因号曰张铁简。” ;
《金佗稡编》中载,岳飞曾“二月,战于曹州,先臣被发,挥四刃铁简,直犯虏阵。士皆贾勇,无不一当百,大破之,追奔数十里。”。
又有,金正隆六年( 1161年),完颜亮征集全部军队攻宋,后方空虚。“ 契丹括里陷韩州,围信州,远近震骇”。查刺回师解信州围。括里撤军,查刺追击,“贼(契丹人)方就平野为阵,查剌身率锐士,以铁锏左右挥击之,无不僵仆……贼众大败”。
如金、辽,受到刀剑装具的影响,出现了扁柄、一字格锏、



或如于辽宁建昌喇嘛洞公社龟山出土的一铁锏。
“系锻制品,现状完整,但锈蚀较重。为一条长铁棍,中间起凸箍一周,将其分成前后两段。前段较短呈圆柱体,径围稍细;后段较长呈八棱柱体,径围略粗,末端平齐,带有一穿。通长79厘米,直径1.8~2.3厘米,穿孔直径0.4厘米。墓葬年代为辽天祚帝乾统二年至六年(1102--1106 )。”
(《辽宁建昌龟山一号辽墓》,《文物》1985年第3期。)
在明清时代、用锏者多为步战,锏亦随之变短、轻,变为圆柄;


(明代全装铁锏)
另,清《皇朝礼器图式》载:
“绿营双锏,炼铁为之,左右双持,通长各二尺七寸一分五厘。锏长各二尺一寸,圭首方棱,銎为铁盘,厚一分五厘,重各一斤六两有奇。柄各长六寸,围三寸,木质髹朱,末钻以铁。”
即此锏用精铁制造,左右手各持一柄。通长2.715尺,锏身长2.1尺,前锋平视呈圭首形,锏身周围起四棱,横截面呈正方形。按柄的銎前方连接着护手盘,厚1.5分。
重量各在1斤6两(合820.6克)以上。木柄各长6寸, 径围(周长)3寸,表面髹红色漆,柄末装有铁冒。


再介绍一下目前最有名的锏之一————李纲锏:


福建金鸡山发现, 并于1985年入藏福建省博物馆,由宋代抗金名将李纲使用过的兵器。按其形制可称之为“三棱锏”,锏身为前细后丰的三棱铁棒,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顶端尖锐。
手柄中间稍粗、两头略细,手柄与锏身之间有格,柄端有凸出的椭圆形首。三棱锏的质量比四棱锏轻便,锐棱的劈打,杀伤力在一般钝器打击之上;尖锐的前端具备前刺的功能,可见是一件多功能的打击兵器。
通长94.2厘米,锏身长74.1厘米,柄长20.1厘米,重3.6千克。锏身一面有错金篆书铭文七字:“靖康元年李纲制”。靖康元年为1126 年。配有圆形红木套鞘,长76厘米,表面阴刻银饰花草、蝙蝠、古磬垂缨络等图案;中间箍有两道带提耳的铜箍,可以像刀剑一样佩带在腰间;鞘末包有球形铜珌。
-------------------------
说到锏的重量,仅凭常识就能知道,百度百科上所说的“数十公斤”显然不足为道
俗话说得好,“百步无轻担”,战阵搏杀更需耐久,兵器若是过重显然最为有害。
一些相传极重的名将的兵器,亦多为著者的编造和夸大,并被某些不察的史家采入史传。
《金史乌延查刺传》记:“查刺左右手持两大铁简,简重数十斤。”
又如《明史●刘蜒传》记,蜒所用镔铁大刀,“重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皆不足据。
《新唐书张兴传》记,张兴膂力过人,所用陌刀“重十五斤”(按唐代一斤比今稍重),是符合实际的一例。
大致勇力非常者,所用兵刃也不过十来公斤而已。
至于锏,由出土文物可知,其重量从最轻的一斤多、再到三到五斤,乃至最重的七斤二两皆有存在,少有更重者。
-------------------
顺便也分享一下自购的一对锏,虽然是现代的仿古制品、但质量还是不错


单只重约三斤七两,我自认也算是力气过人,舞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拿一下家里七升半的水桶,就知道数十公斤到底有多重了

04042r2022-01-14 22:21:00 发布在 冷兵器
楼下继续缓慢更新

04042r2022-01-14 22:22:00 发布在 冷兵器
再说一些有的没的,
早期的锏多为马战,后期的锏多为步战,
采用剑的装具的锏多为木柄,早期的锏则有不少锏身与柄一体的设计
这副家伙是标准的步战用锏,手柄貌似是一体的


虽然古籍中常有四刃铁锏的记载,但我个人认为即使锏的四棱真的开有刃,意义也不大。达到九十度的刀刃能有多强的切割效果,实在很难说……
有一种说法把锏翻译成swordbreaker(破剑者),但这个名字其实是用在某种剑身上带有锯齿、可以卡住对方武器的短剑的;要说的话,mace(权杖)与鞭锏更为接近一些
实际上,一般而言的Swordbreaker指的是如下图所见的一种左手系格挡匕首类武器:



(Swordbreaker)

(Degenbrecher)
作为最极端的左手匕首之一,它梳子型的剑身能够卡住对手的剑,进而使之脱手甚至将其折断,因此得名Swordbreaker。


《南瓜剪刀》中出场的Swordbreaker。是手半剑与格挡匕首组合的用法。
至于这种武器和锏的相同之处……大概是和剑硬碰硬的话,剑都会被break掉?

04042r2022-01-15 01:08:00 发布在 冷兵器
上回书说到……
咳咳,上一次更新的结尾我们证明了一点:在两宋时期,锏的使用目的是攻克敌军厚重的铠甲。
一切武器的形制都是随实际的使用需求而发展的,锏也不例外。这些早期的锏主要以挥砍凭砸击破敌,其锏身长而宽大厚重;此时锏身前后的粗细变化尚不明显,护手也至多只有能在交剑时保护手指的程度。
于《宋史·王珪传》之中亦有“……乃复入战,杀数十百人,鞭铁挠曲(弯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等有关此类兵器使用方式的侧面描述。


(辽锏复原图)
之前也提到过,尽管此时的锏还没有像明清时代一样轻量化、前端进一步锐化,但重心显然也不像锤类武器一样大幅度地靠前。这虽然削弱了同重量下锏的打击力度,但也让鞭锏类武器的灵活性高于锤类武器。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既然追求以钝击破甲,为什么不干脆选用威力明显更大的锤?
锏相比锤,又有什么优势呢?
两者之间,首先有一点区别是最显而易见的:长度。
在同重量下,极度靠前的重心既带来了更强的威力,也让挥舞的难度随着长度的增加大幅的上涨。
根据现存文物来看,实战使用的单手锤的长度多在40~60cm,锏的长度则从70cm~近一米等不等,所谓“寸长寸强”,冷兵器作战中长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锏与锤之间这数十厘米的差距是巨大的。


(锤与锏的大致比较)
第二点,这里要提到一对以刀剑等武器的重心配比考量时出现的概念:强剑身与弱剑身。
让我们以一把这样的武器为例说明一下:


以剑身中间为分野,将之分为剑尖的一半与护手的一半,
前者靠近剑身的末端、因此在挥斩时拥有更长的加速距离以及更强的斩击力量、通常用于攻击。但也因此,在这一部位受力时力臂过长难以发力,因此也难以进行格挡。这一半剑身称之为弱剑身;
后者靠近护手,其特性与弱剑身相反:虽然在斩击时加速空间和发力幅度均不足以达到足够威力,但稳定性和施力效果都要强于弱剑身。这一半剑身称之为强剑身。
类比于锏,在其挥砍时、锏身的前三分之一至一半部分都具有造成充分杀伤的能力。
再来看看骨朵、蒜头等重量集中在前端的锤类武器。


锤类武器的所谓“弱剑身”部位集中于最前端,也就是其锤头部分。
在锤头之外,以锤柄中的任何一段攻击显然都不具备有效的杀伤能力。甚至于考量到锤重心的极度前倾,其锤柄部分也基本不存在如强剑身一样进行防守的效能。
故而在武器长度之外,锏在有效杀伤范围和防守能力上也存在优势。
进一步地说,靠后的重心允许长度的进一步增加,也为在退出战阵后发展出充分的技术体系提供了可能;如明代《武备要略》中载有双手鞭锏技术,当代有各种无甲双锏技术;
而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除仪仗用的金瓜锤外基本没有实战双手锤的记载,武术双锤也缺乏完整的技术体系。


(《武备要略》之双手鞭法,节选)
因而,锏才能与众多钝器在辽宋夏金这个时代分庭抗礼,并一直延续到后世。
最后要指明的一点是,虽然在上文中我对锏的使用做出了大量的描述,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两宋时期出现于战场上的钝器只有鞭锏。
事实上,不仅限于之前提及的长斧,以骨朵为代表的锤类兵器同样是重要的战场兵器之一。
如《辽史》卷三十四(志第四·兵卫志上·兵制)所载,在辽军的正规军编制中规定,骨朵与斧钺、长短枪一样都是每名正规军需自备的格斗武器之一;
北宋之《武经总要》中,亦注录有蒜头与蒺藜两种骨朵。


04042r2022-01-15 15:06:00 发布在 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