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学》发表的两首小诗

楼主:春夜闻笛1756 字数:1337字 评论数: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竹马

把江水抚得再平一些
那群不回家的鱼,是否会游进我梦里
我被一个微笑抚平
忧伤低于回忆,低于江边一株小草
就像那年,太阳早已落山
我踮起脚尖也无法触及暮色中
你跑过竹林的心跳

而后来,我们变成两条不回家的鱼
留下那片竹林,每晚让月亮追赶



割舍

月亮穷尽一生
将自己磨成一把刀

一生总要割舍点什么
比如屋顶的瓦松草
有过被闪电找到的幸福
也会在秋天凋零
又比如我,尝过秋分的甘露
也会成为另一半秋

或者是月亮
从秋天剥出另一个我

望月的人 换了
一拨又一拨,月亮却不曾
拿走人间一草一木

面对秋分后的日子
就像面对余生

一如既往,自然投稿。不入圈子,不找关系,凭作品质量上刊。
春夜闻笛17562021-12-21 17:18:20 发布在 天涯诗会
穿越常见意象的宏大主题,触及灵魂
——郑伟诗歌《割舍》赏析

何澍清

“月亮穷尽一生/将自己磨成一把刀”
开篇即给人一种新奇感,很自然地勾起读者的遐想:为什么月亮要把自己磨成一把刀呢?而且还要花费一生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壮举?
“一生总要割舍点什么/比如屋顶的瓦松草/有过被闪电找到的幸福/也会在秋天凋零/又比如我,尝过秋分的甘露/也会成为另一半秋”
首先是对瓦松草享受过闪电的幸福、最终也会凋零的描写,而后过渡到诗人对自己的描写,这一描写的象征意义更为明显。“尝过秋分的甘露”,使抽象的幸福具象化,与后面的“也会成为另一半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给人以落差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道出时光易逝的主旨。瓦松草享受过什么?生命的颤栗;割舍了什么?生命的美好。这便是诗歌深层次的意义。“又比如我,尝过秋分的甘露/也会成为另一半秋”,诗人接受过秋天的给养,最终也会成为秋天的一部分。而秋天的结局是走向冬天,于人类而言,最终必将面临生命的消逝,诗歌深层次的意义被委婉道出。
“或者是月亮/从秋天剥出另一个我”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成熟脱壳的农作物很多。此处,诗人以拟物的手法增强诗歌的鲜活性与灵动性。诗歌这一小节强化了上一小节的表达,有助于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望月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月亮却不曾/拿走人间一草一木”
以月亮的永恒映衬人类的快速更迭,凸显人类在时间面前的渺小,从而突出表达“时光易逝”的主题。“月亮却不曾/拿走人间一草一木”,既表达出月亮对人类的无私馈赠,又表达出月亮的相对永恒,此处的月亮已经等同于看似流逝却一直存在的时间。同时呼应文中开头部分“月亮穷尽一生/将自己磨成一把刀”,在这里我们可以感知:这把刀不是为了收割什么,而是为了割舍生命中不愿意割舍的部分,比如:人类的消亡,瓦松草的枯萎等,从而使月亮的温情跃然纸上,也使人感受到铁打的自然规律的不可撼动。
“面对秋分后的日子/就像面对余生”
秋分是秋天的分界线,秋天暗指人生的后半生,所以诗人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首诗简洁明了,语句凝练,多处使用暗喻,增强了诗歌的深度与可读性。
诗人在语意的构建上,倾向清新灵动,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
诗人善于借助意象婉转表达诗歌主旨,意象选取自然,有种曲中见深之感。
表述时间流逝这一宏大主题是比较困难的,将这一题材演绎得灵活生动,相对来说也不太容易,但是诗人郑伟的这首诗《割舍》,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隐藏在意象背后的凝重与忧伤,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索,给予读者心灵上的启迪,令人叹为观止!
春夜闻笛17562021-12-21 17:24:42 发布在 天涯诗会
《割舍》让我们感受到了隐藏在意象背后的凝重与忧伤。这个但是有的
春夜闻笛17562021-12-22 13:02:36 发布在 天涯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