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与中国古代讲的阴阳二性完全一致

楼主:正听 字数:18921字 评论数: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现代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与中国古代讲的阴阳二性完全一致



现代物理证实,所有物质都是能量组合而成的,而构成能量的基本单位是粒子。中国阴阳学说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即阴阳是万物及至整个宇宙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源。这样看来,现代所谓的能量就是指阴阳二气的组合,换言之,是阴阳 组合的能量单位,这个能量单位被现代人称为量子粒子等、在中国古代为太极(太极就是阴阳组合的)。所以说,中华文化认为, 万物都是由太极产生的。这在一次证明了:中华文化是天道文化。
量子力学认为,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指的是粒子既能表现波动性又能表现粒子性。就是说,在量子运动时,它是呈现出波(气)的状态,静止不动时呈现粒子形态。量子的波粒二性,正好与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对阴阳动静二性的解释完全一致:阳的性质特点是动,呈现出气的特性:阴的特性是静,呈现出形体的状况。

<黄帝内经>“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上文白话是: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

(愿人人亲近善知识,完善善根,消除无明业障,早日修成无上菩提正果)
正听2021-11-18 09:37:15 发布在 莲蓬鬼话
量子力学与阴阳学说结合的意外发现!意识是一种暗物质!



量子力学与阴阳学说高度吻合



除了引力,宇宙中一直存在着神秘的力量在维持着星体的平衡有序运行,这种力量不但能控制宇宙,还能控制整个太阳系的命运。数十年来,物理学家都在猜测这种神秘的力量就是暗物质或暗能量。而且这种力量能使所有的传统的物理定律和科学定理失效。

就象人们在量子力学上,发现了人的意识竟然能影响量子纠缠和波粒态,意识也使传统的物理定律和科学定理失效。一直唯物客观的科学竟然与唯心的主观意识发生了纠缠,这实在让人大吃一惊,暗物质与意识都违反了经典传统的科学,它们都是迄今为止让人们为之困惑的神秘力量,意识与暗物质究竟是何方神圣。暗物质与意识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它们是否有着某种联系,还是它们或许就是同一种物质?

首先要探讨暗物质,我们按照古老的中华文化之阴阳学说原理,如果世界上有我们所知的正物质,那么就一定有暗物质存在,有正能量也一定会有暗能量,正物质是阳,暗物质就是阴,正能量是阳,暗能量就是阴。又按照阴阳平衡原理,正物质得以存在和平衡,就一定是与暗物质的相互平衡作用。

那么宇宙是多维空间的交织存在,也就是各种暗物质与正物质的多维空间之混合体,那么就有着不仅仅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有形之物质世界。也有着无形之物质世界,世界是有形与无形的综合体。那么宇宙也就不但有暗物质与正物质,也还会有暗物质与正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能量”,这种能量是正物质与暗物质之间的平衡能量或平衡力。如我们所知的宇宙射线、咖玛线、阿尔法线、X光、紫外线、微波、磁场磁能等等,而其实还有一种更为神奇的“能量”,即使现在科学还不能确定它是能量,但是它表现了太多的能量特性,这就是我们的“意识”。

那么再探讨意识,我们说意识是宇宙的动力之源,而且这是当之无愧的动力,它起码是我们人类所认识的这个宇宙的动力源泉,因为如果没有意识,宇宙和世界之所有一切就没有所谓的存在,世界因为意识之存在而存在,世界和宇宙之存在是我们的意识之存在而感觉到的。



意识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意识。

意识凝聚而成意志就会迸发出能量,意识不但是意志、也是精神、更是智慧,是创造一切知识的能量来源,我们的智慧也可以创造世间万物。

首先包括自然的——宇宙和世界一切存在的本源之物也即大自然,我们的意识确认了大自然的存在,大自然因意识而存在。

其次包括非自然的——人们利用意识创造了许多自然没有的物质,比如一包水泥,一张桌子,一部电脑等等,这些非自然之物都是按人的意识以一定的程序和工艺创造的,这些物质凝聚了人的智慧结晶。我们的意识创造了非自然,非自然的都是意识创造的。



世间所有存在之物都是因为意识,而无论自然和非自然之物都是因为意识之结晶,意识结晶就是智慧结晶,智慧结晶之物是意识所发出来的波能量作用和粒子态形式。

由此可见,意识的存在虽然是一种粒子,因为它表现在如粒子一样储存于人的脑细胞中;而意识发出来的能量是波,因为它表现在如波动一样通过人之智慧变化转换而成为了事物。换言之,意识也表现了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因此我们说意识与量子如此相似,可以混为一谈。

鲸鱼能够通过它大脑发出来的意识波与相隔数千里之遥的同伴保持互相联系,每每当其同伴有难时能立即感应得到,请注意,这里的同伴是指有亲属或亲近的关系的鲸鱼群体,就是一种感情纠缠也即意识量子纠缠的关系的群体,这种鲸鱼的群体之间会存在感情纠缠亦即意识纠缠,也才能相互的感应。所以,当一条鲸鱼有难,所有与这条鲸鱼有纠缠关系的鲸鱼都会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赶来而聚集在一起,这也是鲸鱼所表现出来的爱,也可称之为爱的量子纠缠。贪婪的人类正是利用了鲸鱼这样一种爱的量子纠缠关系,从而大量的诱捕鲸鱼,当一条鲸鱼因受伤或病重冲上海滩自杀,也会有其它与之有爱的量子纠缠关系的鲸鱼一起共赴黄泉,所以常常都是一片鲸尸横阵的沙滩。当一条鲸鱼被伤,成群的鲸族会义无反顾的赶来相救,人们往往先把一条鲸鱼伤了,再引来众多的鲸鱼一起围歼,从而捕鲸的现场也总是一片血染的海域。鲸鱼同遭屠杀的悲惨命运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可非可叹的是鲸鱼,更可非可叹的是人类。

不但鲸鱼有着意识的量子纠缠,象海豚这样的高智慧动物更是如此,它们的意识量子纠缠就是心灵感应,也都为海洋动物学家所共知,海豚能发出意识波,并借由波的反射而获悉周围的环境状态并告知同类。还有蝙蝠发出的雷达波就是一种意识波,蜜蜂和蚂蚁也能通过意识波来互相传递信息……如此,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自己!我们不应怀疑心灵的感应正是我们意识的量子纠缠,也是意识的量子波动作用。

那么这个意识之量子既然存在各种生物中,也就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就会存在于宇宙之中,又按照阴阳学说的原理,既然人类一直都认为物质与意识总是相对的,物质是阳,意识就是阴。人类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意识与物质相对立的历史:意识是主观,物质就是客观;意识是唯心,物质就是唯物……它们总是互不相容,这几乎是传统经典科学最基本的核心理念,而自从量子力学的出现,尤其是量子纠缠和量子波粒二象性现象却使人不得重新审视意识与物质之关系。意识与暗物质一样,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使所有的传统物理定律和科学定理都失效了。

那么我们不妨延续和扩展一下科学的理念,让它仍然保留在科学的范畴之内。换言之,意识与物质是相对的,就是意识与正物质是相对的,而暗物质与正物质也是相对的。

按照阴阳学说,物质是阳,意识是阴;正物质是阳,暗物质是阴;而物质就是正物质也都是阳,而意识与暗物质也都是阴,那么意识或许就是暗物质,或至少是一种暗物质……

这会是一个意外的发现?这是一个科学的推论,起码是在目前的科学范畴之内的推论!
正听2021-11-19 12:10:55 发布在 莲蓬鬼话
愿人人亲近善知识,完善善根,消除无明业障,早日修成无上菩提正果
正听2021-11-20 12:48:18 发布在 莲蓬鬼话
按照佛教所有物质由地水火风四大种绘成来看,相应,阳里面应该包括火(暖性)和风(动性)两种成份,阴里有水(湿性)和地(坚硬、固性)成份。这样,阴阳组合成了一个基本能量单位(物质单位),即太极或者量子等。
正听2021-11-20 16:00:26 发布在 莲蓬鬼话
太极文化与能量守恒定律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太极,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天体运作的规律。阴阳的力理来自于宇宙黑洞,核心部位不断向散发出阳性力量,不断的向内收缩阴性的力量。这就是阴阳相激,刚卦相荡。

代表着上古华夏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后状态的抽象理解。现代科学认为:大约135亿年前,无极的混沌状态起伏波澜。不知名的物质(现代科学认为是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与暗能量)相互碰撞,碰撞使不知名的物质产生磁性。磁性又使不知名物质相互吸引,不停地聚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的不知名物质继续相互碰撞,碰撞使到不知名的物质产生了高温。体积和温度不断提高,体积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终于,温度和体积到达了极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大部分极高温度的物质被瞬间推向外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无空间,古圣先贤在文言文中把这个空间称之为“太虚”。“太虚”就是现代人所认识的“太空”。“太空”指的是一个极度巨大的虚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已经可以区分出上下,左右,前后。古圣先贤把“前后,左右,上下”称之为“六合”或者“宇宙”。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小部分高温的物质被挤压在爆炸的中心点上。这个中心点亦即是“太虚”的中心点,古圣先贤文言文中把这个太虚的中心点称之为“太极”。 在“太极”中物质继续相互碰撞,相互吸引,产生着高温,散发着光芒。它就是万物之源,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宇宙由没有中心点的混沌状态变成了有中心点的太空,古圣先贤称之为“无极生太极”。

那么我们在想太极与能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关联呢?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是西洋人,然最先发现此定律还是华夏人。只不过华夏人是以阴阳学术的情况来阐述的。唐宋及明清时期中国古堪舆学与道家哲学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古代圣贤认为,祖先先世当择生旺龙脉佳城穴(山脉、或水脉),峰砂秀吉水环抱地方葬先人或安基立阳宅。现代有人问:“古葬法及《葬经》为迷信的说法。”然后古人早以发现,人的生命分阴阳、体质分阴阳、经络分阴阳、疾病分阴阳。人生命的阴阳是为肉体为阳、灵魂为阴。阳性物质为所以可以看见可发现的自由粒子、质子、量子、包括原子等。阴性物质为细小的微波、细小的磁波、细微的频率。最大的磁场在宇宙空间中、最大的能量在空间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肉体没有之后,这个人体所含有阴物质就化成一股能量团离开肉体,在自由空间中飘浮、游荡、上升或下降,或被其它能量团所吞噬,或兼并别的能量团。与此同时只要是先人的能量团,就会与后世子孙身体上阴性能量产生共振。这个共振来源遗传基因,也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什么是能量?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要想明白能量守恒定律与太极阴阳之间的联系,就必须一个个解析清楚。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如今被人们普遍认同。(我们看易经的原理,一个事物或物体在运动中产生了变化,然变化中有不变化的东西。简易-变易-不易)

能量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

(3)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表达形式

保守力学系统:在只有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能量表现为机械能(动能和位能/势能),能量守恒具体表达为机械能守恒定律。

热力学系统:能量表达为内能,热量和功,能量守恒的表达形式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核力学系统:在核聚变、核裂变过程中,产生大量能量的同时,有大量的粒子射出,所以物体的质量在减少。如果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可逆,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粒子和大量的能量来构成核聚变、核裂变的逆变过程。核聚变与核聚变逆变、核裂变与核裂变逆变之间,它们的能量是守恒、质量也是守恒。

总的流进系统的能量必等于总的从系统中流出的能量加上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能量能够转换,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

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等于进入系统的能量减去离开系统的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从物理、化学到地质、生物,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核内部,只要有能量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工程技术,这一规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对各种能量,如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水能、风能、核能等的利用,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一种能量(阳性或阴性)通过运动变化成别一能量形式的存在(阴性或阳性)。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成八卦、八卦生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三百八十四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都是一种能量、一种物质的转换过程。这个转换源自于华夏先贤不断总结与探索与宇宙中能量、天体运作的规律、地理环境。阳爻变变成阴爻,不代表阳爻消失没有了,而是以阴爻的形式存在。花虽谢不代表它没有了却以泥的形式存在。河水虽干却水蒸气的形式存在。青木断根死去却以枯木的形式存在、燃烧成灰。只是变了体形、变了方式、变了称呼而存。故易经卦才是从乾、天行健自强不息。天体宇宙永远是在生生不息的。地势坤、厚德载物。六十四卦发于乾卦、发于无极、后有坤。有阴。乾坤定位就是阴阳定位。

时刻总结学习易经文化,了解自然界的规律,易本起于自然,是古华夏先人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与总结,是几千年的宝贵经验与财富。是哲学与自然科学、社会学、伦理学或者说百家学术的源头。也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前日偶遇重庆某大学教授对刘某人说:“我是大学教授,我是高级知识分子,我是从来不信易经,搞易经就是迷信。” 当时我刘某人喝了一茶说:“你是知识分子的话,想必是读过四书五经的,《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刘某人冒昧的请教,你能把周易里六十四卦讲清楚吗?”他说:“周易我没有读。”我刘某人又问:“你连周易都没有读,都没有深度的研究,你何以认为它是迷信呢?一门学术与文化你都不了解何以如此的武断下评论呢?这样为人师表好像不合适。”一席话让他无以言对,现在很多人都像一部电影里拍的那位老师:“美国这个国家,同学不要去,是一个剥削人的地方。”学生:“老师你去过美国吗?”老师:“我没有,我是别人说的、在书上看到的,这还能有错吗。”

人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的人都自负。自大自满。太极与易经文化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强不息不放弃(第一卦乾卦),同时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与人格(第二卦坤卦),与人相处要谦逊(第十五地山谦),夫妇之间要和谐相处敬若如宾(第十一卦地天泰),男女恋爱要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第三十一卦泽山咸)等等。做企业的老板要能与员工同庆祝(第十三卦天人同人),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第四十七卦泽水困),难以向进阻在瓶井处(这是四十八卦水风井)。此时要改革创新(第四十九卦泽火革)。

太极文化与易经文化说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为过,可以应于人生、企业、政界、预测、决断。是一份宝贵的指南文化。这是我辈要学习与弘扬的原因所在。时值三元第八运艮卦,艮卦为少男,年青人。男孩、少男。此时正是我辈青年人勇于攻坚学习与传播国学的最佳时机。刘某人不才愿意在这条路冲锋学习,希望能与易界、佛、道、儒各界朋位和谐的交流与探讨。

以上仅为个人学术观点,欢迎和谐交流与探讨。



癸巳年己未月乙酉日

白云道人 雾都
正听2021-11-21 11:02:48 发布在 莲蓬鬼话
太极/阴阳(原理)与近代科学

东方欲晓zcx

“太极/阴阳”(概念)来自于《易经》,而《易经》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文化学者称《易经》为群经之首,可见《易经》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传统上,《易经》被认为是一部占卜的书,在《易经》研究者中,沿此路奔跑者甚多,属于主流。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易经》是一部“宇宙代数学”;文化学者曾仕强说,“《易经》是解开宇宙奥秘的密钥”。如果将《易学》的研究去玄化,就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如果再把《易经》中的核心思想,即“太极/阴阳”(说)提取出来,用近代科学成果印证,“太极/阴阳”(说),则成为【太极/阴阳·原理】,它是宇宙中的“自然法则”。“太极/阴阳”(说)也是古人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朴素的自然辩证法(自然法则)。

我要论证是:阴阳至理——自然法则

我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太极/阴阳·原理】,解读近代科学中一些重大事件,要说明的是:【太极/阴阳·原理】——是“自然法则”,它操控着宇宙中的千变万化。

【太极/阴阳·原理】——“自然法则” 基本内涵:

历史上,三位圣贤奠定了[太极/阴阳·学说]

远古圣贤伏羲氏通过上观天象,下俯大地,唔出一个道理,他认为自然界总是存在两种不同的自然力,而这两种力量正好相反、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伏羲氏用两种符号来表示:一个是

(--)代表阴;另一个是(─)代表阳。伏羲氏又用两个符号画成八卦,代表八种不同的自然现象或事物。伏羲氏时代没有文字,而用两个不同的符号表示,两种力量相反的自然力,一种属阴,另一种属阳,而阴阳却共处一处(共同体)。这就是阴阳思想的最初来源。

上古时期孔子不但发展了古圣贤伏羲氏的阴阳思想,而且第一个提出来“太极”这个概念。孔子曾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孔子的思想不难看出是来自伏羲氏的八卦图。

现代“易学”学者研究认为,孔子所说“太极”乃指事物的边界,极之意,至也,其含义是可大可小。也有学者指出“太极”乃指,阴阳未分时的统一体。两仪就是阴阳,四象表示一阴,一阳又有各自的变化,八卦反映出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是由阴阳变化来的。

上古圣贤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阴阳和合为太极 ”。

现代“易学”学者研究认为,老子所说的一,就是太极;而二是指一阴,一阳;三是所指一阴、一阳与阴阳和合。老子认为大千世界都是由阴阳及其变化而来的,与孔子的思想一致。其不同点是孔子所言的是“象”,而老子所言是“数”,其“理”一致。

试用【太极/阴阳·原理】解读科学史上的几个重大发现:

光的波粒二象性其本质是“太极/粒子波”

物理学中关于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科学家们争论了长时间。近代,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证明光也是一种电磁波,而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则认为光是粒子(光电效应)。后来,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科学家们采取了妥协,认为光既是粒子也是波,由此产生了波粒二象性。后来爱因斯坦解释说,光波可能是光量子的“影子波”,虽然爱因斯坦的解释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波粒二象性(说)仍然是困惑科学家们的一道难题。

上个世纪末,中国年轻的甘永超教授关于光量子、实物粒子、物质波、场,进行过统一处理,甘永超提出来三足鼎立的π型结构,并用三个矩阵把粒子和波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方程式。业内人士亲切地称[甘变换],甘永超同时提出了太极粒子波的新概念,但是没有进行解读。(见:《自然科学概论》p;44-48)

运用【太极/阴阳·原理】(自然法则)解读波粒二象性

经典光波粒二象性学说,没有解决光量子内部结构问题,波粒二象性学说,只是科学家们的一种妥协。科学家们认为,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取决于观察者所处的参考系。

中国的研究者(东方欲晓zcx等)从【太极/阴阳·原理】中受到启发,研究认为,既然太极中有阴阳,阴阳又生成四象,那么我们解释光量子的二象性,就顺理成章。光量子比如太极(极小),而光量子内部一定有相互作用的两种不同力量,这就是形成波的动因。一个基波等同一个基本粒子。定性的描述(模型):一个光量子的半径与同方向的正弦波振幅相同,圆面积必与两个弦下半圆面积相同,简略一下:园的周长与两个上下弦长相加等同。这些话实质上是它的数学处理。所以,我为它命名:“太极波”。

甘永超教授关于波与粒子关系的矩阵方程式,完全可以与普朗克公式、德布罗意公式相媲美,而且将它们整合起来,意义重大。

甘永超公式里蕴藏着,【太极/阴阳·原理】,所以,我后来的表述改为:“太极粒子波”(弃用: 太极波概念,沿用甘永超教授最早使用的概念)。甘永超公式是【太极/阴阳·原理】在基本粒子研究上最为辉煌的典范。

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麦克斯韦没错。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光是变化着的电场(阳)与变化着的磁场(阴)相耦合垂直的,电场与磁场一阳一阴,而一阳一阴又有各自变化,正好符合四象。

近期,一项美国研究者证明,光既有粒子特性又有波动性是同时可以观察到的,他们的实验非常精细,从其侧面也证明了太极/粒子波的存在。

太极之中有阴阳

物理学中的一个重大发现是: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在宇宙线实验中观察到高能光子穿过重原子核附近时,可以转化为一个电子和一个质量与电子相同但带有的是单位正电荷的粒子,从而发现了正电子,狄拉克对正电子的这个预言得到了实验的证实。正电子的发现表明对于电子来说,正负电荷还是具有对称性的。狄拉克的空穴理论给出了反粒子的概念,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

请注意,一个高能光子与重核相撞,产生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一个带副电荷的电子,一分为二,而两个电子性质正好相反。这佐证了太极之中有阴阳。

狄拉克方程中的负能解:

.狄拉克于1930年为了摆脱狄拉克方程负能解的困境,提出真空是充满了负能态的电子海.当负能态的电子吸收了足够的能量跃迁到正能态成为普通电子时,电子海中才能留下可观测的空穴,即正电子.从体系的能量角度考查,这种情况比只有电子海的真空状态要高,因此真空就是能量最低的状态.从现代量子场论的观点看,每一种粒子对应于一种量子场,粒子就是对应的场量子化的场量子.当空间存在某种粒子时,表明那种量子场处于激发态;反之不存在粒子时,就意味着场处于基态.因此,真空是没有任何场量子被激发的状态,或者说真空是量子场系统的基态.

宇宙中的物质、能量与暗物质、暗能量:

《易学》系统研究者(东方欲晓zcx等人)认为,【太极/阴阳·原理】也能像《相对论》一样提供给我们观察宇宙的平台。

如果,我们把现在的宇宙看作是太极,那么,根据无极生太极(说),我们已知的宇宙之外一定还存在其他的未知宇宙(太极)。既然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遍及物质和能量,那么必然还会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仅仅是由【太极/阴阳·原理】中就可以得到的预言,剩下的是科学家们如何找的那些暗物质和暗能量。

生命的密码——解读

一切生命体都有染色体,染色体呈双螺旋结构(沃森、克里克模型),我们看作是一(阴),一(阳)。而每条单链上有4个碱基,它们是嘌呤(阳)和嘧啶(阴),在染色体中嘌呤和嘧啶配对(氢键),这就是阴阳和合。

遗传密码——(嘌呤+嘧啶)=3时,组成密码子,在生命体中共有64个密码子。作为“预测学”就是64卦。老子说,一生二,我们可以看作是染色体为一,有两条单链构成,一生成二。两条单链上都有相同的(嘌呤+嘧啶)=3,这就是二生三,由3组成的密码子构成一切生命体的遗传单位,所以,老子说三生万物。

在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我们也能够看的【太极/阴阳·原理】就像安排好的“程序”一样,操控生命的演化。

[太极/阴阳·原理]与“对立统一规律”

“原理”与“规律”的异同。原理是自然法则;规律是哲学的范畴。相同之处都讲统一体中存在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不同之处原理属道法自然;规律是哲学上的概括,它的解读往往容易带个人的主管臆测。

结束语:

在《易学》系统研究中,去玄化研究属非主流。为什么可以将“太极·阴阳”思想单独提炼出来,作为自然法则,这是笔者要论证的地方,也是一系列本博文要向感兴趣的读者展示的宗旨所在。所以,取名为[太极/阴阳·原理]与近代科学。

[阴·阳]是构成宇宙中一切的最基本两个符号,也是两种最基本的元素。

[太极]是“阴”、“阳”未分时的统一体。
正听2021-11-21 11:09:03 发布在 莲蓬鬼话
太极中一阴一阳谓之道,化生万物

一阴一阳谓之道,从《易经》阴阳中看懂命运走势与宇宙变化,神奇



阴阳这个概念,最早产生的时候,描述的是一种动态的形象。是先人在对自然界的观察中,从不同的自然界现象中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某种规律,即,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又相互消长的关系。并由此规律去推想,宇宙的本源,生命的产生;孔子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一、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阴阳的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乃至宇宙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又说:“天地感而为万物化生。”西汉京房以“二气相感而成体”、“不可执一为定象”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交感”即交互感应,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万物的产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合”,“接”,“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故又可以说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亦确是如此。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是不是能形成雨雾,雷电,雨露;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在土壤不断给生物提供养分滋润下,生物得以发育成长。在人类,男女也是需要互相交合,新的生命个体得以诞生,代代相传,人类得以繁衍。所以,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可见,阴阳交感又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淮南子.天文训》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 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上述这段话,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阴阳五行学说,其根本理论基础就是: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其基本的变化关系。五行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几个方面。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二、《易经》中的阴阳《易经》里的“卦”都是由“阴爻”和“阳爻”两种爻构成

在易学中,阴阳就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八卦就是阴阳进行组合和再组合。用八卦来描述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在《易经》里,我们知道所有的“卦”都是由“阴爻”和“阳爻”两种爻来构成的,易学里的“阴阳爻”不但继承了自然界“阴阳”的符号,同时还复制了自然界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规律,并通过阴阳、五行、干支等文字符号以及“卦”的图形符号模拟了阴阳能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如果我们利用二进制对阴阳概念进行置换,用“阴”来表示“0”,用“阳”来表示“1”,数的二进制就等同于自然界的“阴”和“阳”,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统一的两种能量。那么同样是二进制,同样是阴阳,既然二进制的“0”和“1”通过计算机里能够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纷繁的世界,自然界中的阴阳为什么不能形成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呢?当然能,因为自然界中现实存在的阴阳两种能量就是计算机世界中虚拟的二进制。所以说自然界中“阴阳”能量就像电脑中的“二进制”一样,真实地构成了我们纷繁复杂的“万有”世界。区别在于自然界的“阴阳”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两种“阴阳”能量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和规律,并不断地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计算机中的“0”和“1”只能按照我们人类给定的条件来运行,不能体现现实世界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特性,不能完全复制现实世界中“阴”和“阳”的全部特征和规律。阴阳、五行、干支等文字符号以及“卦”等图形符号,虽然它不能象计算机一样形象地、切实地给人们一种感性认识,但它能抽象地通过阴阳的变化规律和朴素的符号来告诉我们现实世界“万有”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所以自然世界的“阴”“阳”作为基础切实地造就了复杂的现实世界.

三、理解阴阳的要点

理解阴阳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空间及时间的想像力,因为阴阳不是单一存在的,也不是说某一个阴阳独立存在于某一个方位上,每一个阴阳当中,还有很多小的阴阳涵盖于其中。汉上易传卦图上·太极图比如:宇宙。我们遥想宇宙的初始,从静变动,在阴阳而气的相互作用下,宇宙诞生了,逐步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宇宙的面积在扩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整个大的宇宙环境中,又诞生了无数小的星云,无数小的星云当中,在阴阳二气的进一步相互作用、影响、运动下,诞生了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太阳诞生了,地球随之形成。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地球大气层的形成,对地球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大气层的形成的特质,直接影响到地球上是否能产生生命,产生何种形式的生命。一个星系的产生都是静到极致而产生的大动,动到极致就开始归于静。当动静平衡时,整个星系就处于平衡发展状态。而新的物质的产生和毁灭往往伴随的是:动静、阴阳不平衡到了极致,事物就开始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

正听2021-11-22 15:00:45 发布在 莲蓬鬼话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转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数理诠释 ——太极基本粒子的简谐振动

阴阳易卦太极图,磁电声光热力流;

宇宙演化有定数,人类文明无尽畴。

一、导论:何谓《易》或《周易》?

根据人类文化史的记载,世界上存在有四大古老民族的原始文化:(一)巴比伦文化、(二)埃及文化、(三)印度文化、(四)中国文化。

根据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中国原始文化的起源可从北京猿人的出现为始点,距今约有五十万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原始文化史中第一部经典著作当推《易经》,西方学者译名曰《The Book of Change》,所以《易》的英文同义字就是《Change》。笔者现在本文中定义《易》谓:“易者变也”。笔者认为《易经》一书的内涵就是阐释宇宙存在状态的两大变动特质:(1)瞬息万变(2)永恒运动。

《易经》原称《周易》。《周易》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又如《左传 ? 昭公七年》载:“孔成子以《周易》筮之。”都可证明在春秋时代(770-475 B. C. )或者更早,已有《周易》的书名了。本文要探讨的基本问题之一是:“这本书为何要命名为《周易》?换句话说:如果要阐释《周易》书名,就必须先解答问题:“何谓‘周’?何谓‘易’?”

《周易》的成书,始自伏羲画卦。易卦体系的建立,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夏代易书叫《连山》,商代易书叫《归藏》,周代易书叫《周易》;此即《周礼、大卜》所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亦如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课本《三字经》中所说:“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三易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连山与归藏两种易书都早已失传,只有周易得以保存。到了西汉时代,学者将阐释易卦的文章聚集成书曰《易传》,亦称《十翼》,合并到《周易》,并通称《周易》为《易经》。

笔者撰写本文,目的是应用现代科学中的数理,去认识和解答“何谓《周易》?”的问题。笔者将传统的经典阐释与本人所倡导的数理阐释相对比,先将《易》与《周易》的定义列成纲要如下,作为本文的导论。

1. 《易》的传统经典定义是:“日月为易”。历代学者均赞同此义,例如:

甲,《周易 ? 系辞》载:“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又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及“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乙,《说文》载:“《秘书》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丙,《参同契,乾坤设位章》载:“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2. 《易》的数理科学定义:笔者运用现代科学的逻辑、理论和方法,建议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为“太极”。(见《世界科学》1997年第5期)现再建议《易》的数理科学定义谓:“太极基本粒子的简谐振动曰易。”

3. 《周易》的传统经典诠释:根据“日月为易”的经典定义,历代经学家对《周易》书名中的“周”字有两派诠释:

甲,东汉经学家郑玄(字康成,127—200 A. C. )在其《易赞》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之,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诠释“周”字为普遍,周至,无所不包的意思。

乙,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字冲远,574—645 A. C. )在《周易正义》序文中说:“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亦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黄帝亦曰归藏氏;既‘连山’, ‘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朊朊’是也。”所以“周字指周朝的代号”。

4. 《周易》的数理科学诠释:笔者研读《周易》,认为“周”字代表宇宙整体,或各个人的周身或周体的意思,易字代表变化;二者组合成《周易》书名,就是阐释宇宙整体变化的书籍。如果更深一层解析,周字代表《周易》一书的主旨,即“天人一体”或“天人合一”的意思;易字代表达成天人一体的变化途径。《周易》一书就是阐释“天人合一”的途径、方法和哲理的著作。

笔者根据对科学中的数理认识,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与机构,就是《乾》卦中的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根据笔者所建议的太极基本粒子学说,就可推论出达成此一宇宙存在状态的数理途径——太极基本粒子的简谐振动。

二:“简谐振动”浅释

1. 前言:根据现代天文物理学的知识,广阔无垠的太空至少包含了三百亿颗恒星和十万以上的星系(Galaxies)。而人类所居留的太阳系(Solar System)只是恒星中的一个。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出现人类文化,而古老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是中国原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泉源是《易经》,易经成书的基础是“曰月为易”的周期运动。

人类以地球为平衡点所观察到的日月互易现象,就构成近代物理学中的简谐振动(Simple Harmonic Oscillation),亦曰简谐运动(S. H. M. );它是传统力学和量子力学中最基本而广泛的运动模式(一切旋转运动的轴线投影也是简谐运动),为波动及辐射现象的构成基础。简谐运动就是周期运动。

2. 简谐振动的范例:在阐释简谐振动的特质以前,为了便于明了,现先举出一个标准范例,即弹簧与质点体系的简谐振动如下: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图1简谐运动(SHM)的标准范例图

今有一线圈弹簧,其一端固定,另一端联接质量m,以平衡状态静置于一无摩擦力的平面上,如图1a所示,图中x=0表平衡状态的原点位置。如果用一外力作用于m令其向右方移动x0之位移,则当外力除去时,弹簧本身就出现一向左方之恢复力F(如图1b),其大小可表为F=-kx0。式中k表弹簧本身的弹性常数,负号表示恢复力之方向与所生位移x0之方向相反。吾人根据牛顿定律F=ma(a为加速度),就可定义该物理体系的简谐振动的基本运动方程为: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3. 简谐振动的特质:当一质量m发生简谐振动时,吾人如在m上装置一墨水笔尖,接触到一卷垂直均匀上行的纸面如图1c所示,m振动的时间轨迹即可记录下来。根据此一运动轨迹图,就可判定运动轨迹的方程式及其特质,现分述为下列各点:

A. 简谐振动方程式的图解:根据图1c中的装置所记录的质点m的运动轨迹是一种往复振动(Alternating Oscillation),亦曰周期运动(Periodic Motion),就是数学中的正弦(Sine)或余弦曲线(Cosine Curve),现表余弦曲线的方程式如下: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图2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函数图

式中τ表周期(Periode),x0表振幅(Amplitude);质点m所生的位移x为时间t的函数,函数的图形示于图2。

B. 质点振动的位移、速度与加速度:吾人根据简谐运动的余弦方程式(2)和简谐振动的定义公式(1),就可计算出质点振动所生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如图3所示。

图3a示出位移-时间曲线的主体(和图2同),根据物理定义,求出该曲线在各个时间的斜率(Slope)就可得出质点的速度(V)-时间(x)曲线,如图3b。当t=0时,质点位于静止位置x0,此点的斜率为零,即V=0;当t值位于0和1/2τ之间时,质点由x0向左方位移,速度为负值;当t=1/4τ,位移x=0,速度达到最大负值(-Vm)。当t达1/2τ时,质点移到最左方,速度又回到零值;当t位于1/2τ和τ之间时,质点又以正值速度向右方位移,当t=3/4τ时,位移x=0,速度达到最大正值Vm。所以速度 - 时间曲线成一倒置的正弦曲线,其方程式为: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图3(a)位移-时间曲线(b)速度-时间曲线(c)加速度-时间曲线

按照同样方法,吾人对速度 - 时间曲线求出其各个时间t的斜率,就得出质点的加速度(a) - 时间(t)曲线,如图3c。此一曲线完全符合一倒置的余弦曲线,其数学方程式为: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式中-a0表原始加速度,由公式(1)知其值为-(k/m)x0,代入(4)式,得质点的加速度 - 时间曲线的方程式为: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将此式与公式(2)对比,证明a=-(k/m)x正符合质点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式(1)。

C. 质点简谐振动的能量:在理想情况下,质点的简谐运动中没有摩擦的耗损,所以系统的能量必须遵照守恒定律:能量(ε)=势能(PE)+动能(KE)=常数。代人质点位移所产生的势能PE=1/2Kx2,质点速度所产生的动能为KE=1/2mv2,故总能量应为: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在简谐振动时,当质点m受外力发生位移x=x0时,弹簧所存全部势能为1/2Kx02,因质点静止,故此时动能为零;当外力除去,质点受弹簧的回复力回归到平衡位置x=0时,全部势能变为动能,质点达到最高速度v=Vm,全部能成为动能1/2mVm2。故简谐振动的能量公式可表为: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解此式可得 :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式中开方根的正负值之选择,可判定质点的速度方向与原始位移方向的相对关系,即速度方向与位移x0的指向一致时速度为正值,反之则为负值。

D. 简谐振动的周期:当质点由原始位移x=x0回到平衡位置x=0时,所占用的时间是由t=0到t=1/4τ,此时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m。根据物理定义,加速度a=速度/时间。可求出此一过程中平均加速度ã的关系式:Vm=ã x(1/4)τ,再根据上面公式(7)与公式(4)可求出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为: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此式示出周期与原始位移x0(亦即振幅)无关,此乃简谐振动的特质之一。

E. 简谐振动的频率:频率的定义是振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完全振动次数,表作符号ν,其单位为每秒钟的循环次数(Cycle/sec),通常称曰赫兹(周/秒)。如果该振动体系的周期为τ则每秒钟发生1/τ次振动。亦即频率与周期的关系为: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3. 简谐振动的物理体系与数学体系

简谐振动是一切振动的基本形态,当振幅较小时,大部分振动体系均符合简谐振动的模式。简谐振动的基本特质有三:(1)平衡位置:在此位置作用力为零,速度为最大;(2)恢复力:当质点发生位移后,就生出返回平衡位置的恢复力;(3)周期性:振动往复一次所需的时间曰周期。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图4简谐振动的三种范例

在物理体系中,我们可举出三种范例。范例1(图4A)即前述的弹簧质点体系,其对应的数学体系吾人可用0º↔π↔ 360º来代表如图4a所示。范例2为一单摆体系(图4B),限于篇幅,对其解析过程从略。

吾人知道单摆的振动周期: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式中l为摆长,即单摆的振动周期只与摆长l以及重力加速度g有关,而与质量m无关。单摆的对应数学体系,我们可用: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范例3为一振荡(Oscillation)电路(图4C),我们可用复数涨落的数学体系(图4C)来表示,而该复数体系亦即我们前面已讨论过的易卦(见《周易宇宙代数学》)。由此我们知道物理体系中的简谐振动可用数学式子或简单的数学体系来代表。而笔者在上述一书中已建立了周易体系与数学体系间的对应关系。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也就代表了自然界中日月互易,昼夜交替、潮汐消长……等一切变动现象,亦即永不休止的“变”与“动”。

四、由太极粒子的简谐振动到太极波与太极场的形成

当宇宙中的太极基本粒子发生集体互助的简谐振动时,就有太极波与太极场的形成。在现代物理学内,质点、波动与场论是构成物理体系的基础内涵:质点代表物质的组成,波动代表能量的传播,场论代表宇宙的特质。笔者假定读者对此三大物理内涵已有基础知识,现只根据太极质点的简谐振动,再分述太极波与太极场的建立如下:

1. 简介大极波的建立 太极波是一切物质波和能力波的基础。描绘波动的参数有五:(1)波长λ,(2)振幅A,(3)频率ν,(4)速度V,它的最高上限是光速C,(5)周期τ;参数间的关系式如下: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当一个物理体系的性能可用波函数(Wave Function)表示时,吾人就应用直角坐标系统的纵轴Y表振幅A(或y0),示出太极波的波峰与波谷;用横轴X表太极波的距离x或波长λ,示出太极波的波首与波尾。当然,横轴亦可表时间t,根据三角函数,吾人可谱出三种太极波的周期函数如下:

A. 以空间为标准,太极波由原点(x=0)开始,波函数只随时间变化,太极波的周期函数就是以时间为主轴的振动波(图5a)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B. 以时间为标准:太极波由太初(t=0)出发,波函数只随位置x变化,太极波的周期函数就是以空间为主轴的振幅波(图5b)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C. 当空间与时间均变动时,则需合并上二情况,得出太极波函数式: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2. 简介太极场的建立 太极场是一切物质场和能力场的基础。根据太极粒子的简谐振动,每一粒子都可作为场源而形成一个振动场;结合众多太极粒子就可形成一个连续的、均匀的太极场,犹如物理学中的重力场然。关于场(Field)的概念及场论(Field Theory)学说的内涵,读者必需参阅专著。笔者现只将太极场的两种结构模式示出如图6,以结束本文。

太极作为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粒子的能量单位之简谐振动

图6(a)太极场的粒子模式(b)太极场的波动模式

五、结论

太极粒子是构成宇宙万物和人体的基本单元,太极粒子的内涵是神智,它是控制四维宇宙时空行为的主力,并将四维宇宙体系宏扬为时间、空间与神智五维(或多维)宇宙体系。由于太极粒子的简谐振动,就生出天人一体和天人感应的机理;亦就奠定了《周易》的基本哲学命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听2021-11-23 12:20:45 发布在 莲蓬鬼话
@一泓春梦 2021-11-23 11:31:18
不要总想给玄学披上伪科学的外衣。
-----------------------------
你根本不懂:中华文化整体上就是天道文化
正听2021-11-23 12:21:19 发布在 莲蓬鬼话
中国的阴阳学说与量子力学
转载
原文地址:中国的阴阳学说与量子力学作者:孙达钧
量子力学是研究比原子小一级别的目前看是最微小物质即量子的运动规律和作用形式的。大自然存有规律,宇宙充满秩序,分子原子也是如此,量子不可能是个例外,中国的阴阳学说在分子原子中体现阴阳原理,量子力学理论想来也是阴阳规律为主线。

薛定谔的猫的叠加态如果用阴阳规律来说明要好懂些,薛定谔的猫的叠加态就是量子也显物质的阴阳一体的特性。薛定谔的猫是同时有生有死的,对量子现象外的猫不实用,可在量子上的确存在又生又死的猫,为什么?是因量子有双重性,量子的双重性是合阴阳规律的,量子虽微小可它也合阴阳特性。阴阳的部分规律是阴里有阳、阳里有阴,阴能生阳、阳能生阴,阴是阳、阳是阴,薛定谔的猫的量子叠加态意在说明量子中含有阴阳不可完全分开的特性,微小的量子负载信息强,它虽微小可里边也有阴阳,表露阴阳特性更明显。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可说成量子既是阴也是阳。量子迭加也就是量子中有阴阳两种对立又相依存的两个特性。

量子纠缠是指不同地方的量子能相通的关联着,尤如太极图中黑白鱼的两个鱼眼和两个鱼尾,量子中阴阳特性近的或在它地遇上相似的就可产生感应和共鸣。量子坍缩是指人所见最近最显的量子阴阳相对立又依存中的一个面。量子玄就玄在似是而非上,也就是阴能生阳,阳能生阴,阴是阳,阳也是阴,量子有其两面性。量子波粒二象性是指量子是阴阳合一体。

量子迭加是阴是阳、阳是阴的迭加。量子纠缠是阴和阳相联互转共象的纠缠不清,阴阳的部分特性是阴中有阳、阳里有阴,阴能生阳、阳能生阴,阴是阳、阳是阴,这阴阳特性是纠缠着的,在量子上它表现不同地方的量子能相通的关联着,尤如太极图中黑白鱼的两个鱼眼和两个鱼尾,量子中阴阳特性近的或在它地遇上相似的就可产生感应和共鸣,这又如一地人中有两个双胞胎,因相同度高人虽有距离可言行常多同,人知兄笑了,弟在另地同时也易笑,物同易受同一律,一微粒子与另一微粒子相同,它们就易发生纠缠关系,这个,看看世上的人,气味相投的易发生纠缠。量子坍缩是观察者对量子只认一是一 二是二。
正听2021-11-24 16:53:45 发布在 莲蓬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