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雕不细琢的新全球史

楼主:鼎贤轩 字数:202490字 评论数:4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四、王朝易主(1/2)

如果说,西亚的巴比伦是一场千年的奖杯争夺战,那么东亚的中华民族则是一场永恒的王者接力战。

在这个千年将近过半之时,分别处在亚洲东部和西部的两个王朝,不约而同的走向灭亡。三百年的古巴比伦王朝,被第一个大规模装备铁质武器的民族摧毁;四百七十一年的大禹子孙的夏王朝,也自毁前程在第一个暴君的手里。

“劳而不获”的草原游牧库提人,随意的丢弃了胜利的奖品,摧毁了乌尔第三王朝之后却离奇消失不见,然而这样的剧本,会再次发生。

就在古巴比伦王朝建立之后不久,小亚细亚的赫梯人终于感到安纳托利亚既单调又冷清。作为冶铁技术的传播者,在公元前16世纪时,赫梯军队已经普遍装备了铁制武器,于是就开始寻找目标小试“铁”刀,古巴比伦的繁荣和富庶成功的吸引了他们,加之汉谟拉比之后,古巴比伦王朝渐呈衰落之势,公元前1595年,赫梯帝国的战车就冲进了巴比伦城,铁质武器轻易砍破了古巴比伦战士的盔甲,古巴比伦王朝至此灭亡。然而,此后巴比伦的新王朝,却跟赫梯人没有关系,与库提人不知所以的消失不同,铁质武器带给赫梯人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征服快感,让战车没有停下来的理由。

强者需要被考验,历史总会给它安排一个对手。古埃及帝国和赫梯帝国,就是被历史安排的那一对竞争选手。

两大帝国棋逢对手,在本土之外的地方展开了长达百年的争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原本被古埃及帝国占据,古埃及人从赫梯人那里学到了使用铁质武器,赫梯帝国也曾引进了古埃及的双人战车,并将其改良为三人战车,于是稍胜一筹的赫梯帝国逐渐蚕食了这里。但事实是,双方都没有彻底击溃对手的实力,公元前1283年,两个帝国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和平停战条约,避免了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的结果。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两个帝国意识到在底格里斯河上游出现了一个更大的威胁,如果双方继续鏖战下去,只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尽管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但两大帝国仍然无法避免被一个新崛起的帝国肆意折磨的命运。
鼎贤轩2021-10-08 17:23: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四、王朝易主(2/2)

东亚,中华民族将见证第一个世袭王朝的覆灭,老话说,有一就有二,在这个千年之末,接力赛也将迎来第三位参赛选手。

夏王朝让禅让制成为历史,家族世袭制取而代之,直到四千年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灭亡。尽管此后中国历史上,仍有因禅让导致王朝更替,但那些都是名不副实的。禅让制度因为过于美好而不现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它早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世袭制注重的是血统的传承,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至今英国王室、西班牙王室、日本王室等君主立宪制国家仍在延续这一点。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中,一夫多妻的婚姻制,使封建王朝因为绝嗣而自动灭亡的可能性完全不存在,即使没有亲生子嗣,还有一个兄终弟及来确保王朝后继有人,东方社会皆是如此。而在西方社会中,自从犹太教的异教——基督教成为西方人的信仰之后,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让帝国或王室绝嗣而灭亡是常见的事。在中国,父死子承,兄终弟及,还可以在侄子等父系血亲中寻找,而西方社会,只有认为母系血统的继承人也是正统,才能将游戏继续。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是凯撒的甥孙屋大维,甥孙即指凯撒姐姐的孙子,而屋大维无嗣,认了一个养子,这个养子却是妻子与前夫所生。

在中国,女性是不具备继承资格的,母系亲属也完全没有机会继承皇位,在西方,男性和女性在某些民族均被得到认可,例如英国历史上就有五位女王,而法国却从来没有女性入主巴黎。我们说中华文明是一场接力赛,原因就在所有人都是炎黄二帝的子孙,如果历史记载没有缺失,我们每个人的姓氏都能追溯到最初的祖先,尽管中华民族也曾遭遇草原游牧民族的入侵和统治,但最终的结果是,征服者却被被征服者同化。

既然敢为天下先,就要有勇气承受考验。刚到启的儿子太康这一代,就失国了。历经太康、仲康、相、少康四王约一百年时间,少康才夺回家族权利,称为“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大禹的孙子太康就是爱狩猎,疏于治理,被羿利用以致流亡的。弟弟仲康成为羿的傀儡,然而不善于总结经验的羿也爱打猎,自己也被寒浞所杀。仲康的儿子相开始流亡,轮到相的儿子少康,已经没有傀儡和流亡这两个选项了,不夺回权利就是死路一条。自感势单力薄的少康,派出女艾,以美色和间谍的身份接近寒浞的儿子,最终成功坐回王位。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美人计,也说明了即使曾经高高在上,也不得不暂时把美女送与他人,即使曾经根正苗红,但暂处下风的王族也要美人计来实现目标。

狩猎,是一项具有多种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在尚武的时代展示自己的善射,而且可以丰富餐桌,使荤素搭配更加合理。狩猎是古代帝王的一大重要爱好,也许因为当时的确没有更多的娱乐项目,比如赌博还没从喜马拉雅山另一侧传播过来。此后,娱乐项目日渐增多,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几位王侯特别痴迷于音乐;宋襄公也开始养鹤,以至于把鹤都封为大将军,还给金银珠宝的赏赐;罗马帝国的暴君尼采,特别享受包揽希腊奥运会金牌的感觉;东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的宠物是鸡,公母不清楚,有一只叫做“罗马”,当手下向他报告他哥哥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之时,他叫手下不要乱说,“罗马”刚才还乖巧的在他怀里;宋徽宗如果愿意当一个与世无争的书法家,就不会被俘受辱;明熹宗更喜欢做木匠活而不是批阅奏章。

相对于帝王高雅的娱乐或兴趣,有一群人则喜欢靠头脑和手艺做做生意。

作为夏朝的附属部落,商部落定居在今河南商丘附近。汉字商,最常见的组词就是商业、商人、商量,这跟商部落有直接的渊源。商部落农耕之余,畜牧业和手工业都发展较快,与其它部落之间进行频繁的贸易,后来人们便把这种行为叫商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叫商人,讨论质量、讨价还价等行为引申为商量。商字延伸的意思大都在这个范畴之内。

经济基础强大,使商部落底气十足,何况夏朝的最后一任夏王桀残暴不仁,一般说来,各王朝最后一任都是十恶不赦型,或者无药可救型,否则新王朝正义值不够。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灭了桀,近五个世纪的夏朝结束,商王朝建立。作为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离场并不丢人,因为此后严格来说,除了五百五十五年的商王朝的比它长久一点,此外无人出其右。也许,炎帝的后裔姜子牙会反对,因为他答应保护周王朝八百年江山。但实际上,周王朝建立三百年之后,中原已经是各诸侯国独自为政,视周王室为无物的局面,与古希腊散乱的城邦、欧洲大陆上公国林立无异。

商部落的祖先属于黄帝长子这一分支,是五帝中排行第三的帝喾的次子,因此黄帝长子这一支将比分追平,现在三比三平手。这个记录将平静的保持五个多世纪,然后又不出意料的毁在一个暴君子孙的手里。

如果问,既然在周王朝的后五百年,中国已经四分五裂,那么为什么没有像欧洲一样形成国家林立的局面,那就要感谢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中央集权式王朝的建立者——“千古一帝”秦始皇。
鼎贤轩2021-10-10 10:09: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五、沉默中爆发的帝国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一群人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然后再灭亡。

现在到了揭晓谁趁乱偷走了巴比伦奖杯的时候。当年,赫梯帝国击败了古巴比伦王朝,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就卷入了与古埃及帝国的百年拉锯战。
六十六年后,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了,当初将草原的驯马引入西亚的卡塞特人,成为统治者,称为卡塞特巴比伦王朝。在沙漠游牧和草原游牧第一次的对决中,库提人摧毁了阿卡德王朝,但是打完就消失了,而这一次不同,卡塞特人已经蛰伏此地六百多年,很多人成为古巴比伦王朝的的士兵和居民,知根知底,于是在公元前1530年,建立了草原游牧统治两河流域的第一个王朝。

古埃及帝国和赫梯帝国双方打的难舍难分,卡塞特巴比伦王朝却并不想参与其中,能在丰饶的两河流域安定的生活已经足够,和周边做贸易并且和平相处更加其乐融融。卡塞特巴比伦王朝和古埃及帝国关系融洽,而且贸易一直做到今阿富汗附近,因为那里生活着更多的草原游牧民族,这些尚显稚嫩和寡闻的人们,惊喜的接收着来自富饶世界的一切。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策马扬鞭,亲自来到两河流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向世界展示出惊人的能量。

然而,喜欢平静的卡塞特人,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那个在沉默中爆发的人。

沿着底格里斯河逆流而上,在上游地区居住着一群人,他们与阿卡德人同时从沙漠边缘迁徙到此,只是位置不太好。如果你有机会坐下来和他们攀谈,你听到的全部一定都是对屈辱过往的抱怨。两千多年来,首先是在阿卡德人的阴影下生存,然后是古巴比伦、赫梯人、卡塞特人,个个轮番上阵,他们总是出于弱势地位,没有人会对他们正眼相看,除了屈辱,还是屈辱,真是受够了。他们只有忍辱负重,只有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有从赫梯帝国那里学到使用先进的铁质武器、三人战车、只有从巴比伦引入马和骑术,才能让曾经一文不名的名字——亚述人三个字,响彻世界。

正如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一旦爆发就会变成另一个陌生自己。亚述人觉得全世界都亏欠自己,几乎所有周边的民族都感受到了这份莫名其妙的亏欠所带来的灾难。既然全部都是敌人,愤怒的亚述人懒得再去制定详细的进攻计划和策略,连对手也懒得去甄选,就是说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就是可怕之处,因为这就意味着,全部都是目标。亚述军队出征亚美尼亚、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巴比伦,凡视线所及之处,都成为亚述人建立一个帝国的见证。当“亚述威胁论”已经成为东地中海世界的头条新闻,赫梯帝国和古埃及帝国罢兵言和,古埃及帝国退回北非,暂可远离战祸,但赫梯帝国不得不接受出局的结果,公元前1300年,他们被赶出两河流域,此后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过。曾经被古埃及帝国和赫梯帝国争夺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也遭遇了亚述人的蹂躏。亚述人进军两河流域下游,卡塞特巴比伦王朝因此元气大伤,历史再次重演,因为亚述人并没有精力和兴趣安静下来,这让一直闷闷不乐的埃兰王国精神为之一振,终于可以洗刷九百年前的耻辱,公元前1157年,埃兰王国趁虚而入,推翻了卡塞特巴比伦王朝,近四百年的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自此灭亡。在上一次和阿摩利人合伙行动的时候,埃兰王国一无所获并且灰头土脸的失败而回,这一次就狠狠的洗劫了巴比伦城,连石头也不放过,因为他们把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也抢走了,埃兰王国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行事高调的不良后果,就是有可能成为强人的猎物。五百年后,当亚述人王者归来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可以征服目标。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至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在这个三百年里,尚武凶悍的亚述帝国手握西亚的霸权。

就算精力再旺盛,也有疲惫的时候。四面出击、树敌太多的亚述帝国并没有意识到,一味武力征服的结果就是帝国轰然倒下。商业繁荣的叙利亚人,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告诉亚述人应该歇一下了,强弩之末的亚述人被迫接受了现实,决定休养生息一百年,再重出江湖,因此,这个帝国被称为亚述第一帝国。为大家暂时制服了战争疯子的叙利亚人,也顺势向混乱的巴比伦进军,于公元前11世纪后期,接管了这此地,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亚述人迟早会回来报复。

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然后归于平静的亚述人,觉得意犹未尽,它决定在不远的将来,再重复一次。
鼎贤轩2021-10-13 01:10: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鼎贤轩2021-10-15 18:29: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7)古希腊扬名爱琴海

当东地中海世界的人们正在轰轰烈烈的创造历史时,欧洲大陆上大部分的人们仍在过着野蛮而单纯的田园生活,兽皮加身在原始森林狩猎,在湖边捕鱼,住在茅草屋或者山洞里。如果要想改变现状,欧洲东南角的古希腊人成为他们唯一的希望,虽然倒计时显示还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

被亚述帝国赶回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也许会悔不当初,如果知道西亚是一个非强者不能立足的凶险之地,还不如向西方扩张,也许还能改写欧洲的历史。沿着安纳托利亚高原一路向西,特洛伊城就是在小亚细亚半岛的最西边,特洛伊城与希腊半岛隔爱琴海相望,爱琴海的海岸线上零星的分布着一些贸易小城镇。相对于西亚的富饶,这里的贫瘠和落后让人毫无征服欲。

直到公元前1500年,在古希腊人基本征服整个希腊半岛之前,和赫梯人是互不侵犯的盟友关系。当赫梯变身为征服西亚的帝国,并且在西亚与古埃及帝国长期对垒之时,古希腊人也迈出重要的一步——了解海洋,像锯齿一样的希腊半岛海岸线时刻充满着新鲜感,如同学会游泳的孩子,古希腊人觉得和航海相比,平静的游牧生活并不符合草原游牧民族的征服气质,没有迁徙和战争,生活如一团死水般索然无味。

古希腊的主角光环呼之欲出,历史就安排了一场灾难,让克里特岛文明让位。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里特岛文明长眠于火山爆发的灰烬之中,好在,文明的火种已经薪火相传,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地区已经顺利的接棒,这正好就落入了古希腊的虎口。爱琴海已经被古希腊视为囊中之物,从初识海洋的迷茫,到如鱼得水的地中海上航行,古希腊人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战争和征服。

已经没有时间再留给克里特岛重建辉煌了。公元前1200年,半岛南部的迈锡尼被征服,随着古希腊舰队的登岛,克里特岛文明最后的余晖也消失殆尽,而它的老师,共有三十一个王朝的古埃及,正在慢条斯理的将一个个王朝翻篇,帝国形态的第十八王朝刚刚被翻页。当古埃及和克里特岛的船队都消失在东地中海上的时候,当赫梯帝国瑟缩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坐等灭亡的时候,当亚述第二帝国正在闭关修炼的时候,分外引人关注的是,谁将会是下一个霸主?

无论精力再怎么旺盛,古希腊人也不会浪费在思考这个务虚的问题上,它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海峡对岸的东方,对他们来说,爱琴海周边的贸易城镇都在待征服的清单里,于是特洛伊城再次来到我们的面前。

古希腊与特洛伊的战争,发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末,我们之所以了解这段历史,是通过两个渠道。第一个是公元前八世纪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第二个就是公元前五世纪的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因此,这两个都应该属于回忆录,但希罗多德追忆的时间太长,加上古希腊神话过于复杂,信息难免失真。因为希罗多德认为,战争的起因都怪腓尼基人在各地做生意时,喜欢掳走美女,实际并非如此。即使腓尼基人乱抢人,也与特洛伊无关,因为腓尼基人和特洛伊人并没有直接关系。东方世界当时并未统一,但希罗多德认为他们都属于东方世界,而古希腊人属于西方世界,之所以有这样的对立思想,是因为希罗多德生活的时代,强大的东方世界之王——波斯第一帝国正在进攻古希腊,然而,散乱又弱小的古希腊竟然还赢得了保卫战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一个对立的基调,然后炫耀一下以弱胜强的荣光,是容易理解的。不幸的是,这种人为制造的对立气氛从此挥之不去,东西方世界的对立从未停止,直到今日,古希腊衍生出来的西方文明和东方世界仍然不太对付。可以说,希罗多德凭借一本史书影响了历史和世界,他才是那个掌控世界的人。

在别人的电脑里安装一个病毒,叫做木马程序;在敌对组织的内部安插内奸或策应,叫做木马计划,这种叫法就源自古希腊和特洛伊的战争。公元前1183年,古希腊人已经将特洛伊围困十年,但却无法攻陷。一日,特洛伊城内的人们激动的发现古希腊人已经撤军,战船隐隐消失于爱琴海,随后更惊喜的发现城外有一头巨大无比的木质的马。特洛伊人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胜利纪念品,木马巨大到拆掉城门才能移至城中。夜幕降临,十年都未曾好好放松的人们,围着木马载歌载舞,开怀畅饮至酣醉,夜深人静之时,木马的一个侧面悄悄打开了一扇门,全副武装的古希腊士兵杀将而出,并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城破之时,爱琴海成为古希腊后花园的游泳池。古希腊人并没有意识到,它已经越过了亚欧大陆的分界线,进入到东方世界。几百年后,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将率领百个民族组成的联合军团警告古希腊退回黄线以外。

相对于东方世界的战争,古希腊征服爱琴海的确是不值一提,即使写进史诗,特洛伊也只是一个偏僻的贸易城镇而已,而古希腊也是数十个城邦组成的松散联盟,从来没有一位绝对领袖有能力坐在古希腊的王座上,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安放至高无上王座的宫殿。
鼎贤轩2021-10-15 19:02: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鼎贤轩2021-10-15 19:05: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8)圣城降临

东地中海霸主的宝座,虚位以待,但暂时与古希腊没什么干系。

两河流域尽管富饶,但总有不太如意而迁徙别处的人。希伯来人原先就居住于此,他们选择向东迁徙,有着成熟商业的叙利亚不欢迎他们,地中海东海岸,即今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黎巴嫩等地区,成为他们新的家园,他们和生活在这里的其它民族一起被称为迦南人,这是一个非单一民族的总称,因为这里地处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叙利亚的中心或者连接地带,人气旺盛,经常有叫不上名字的民族迁徙至此。公元前1700年,一部分希伯来人去了古埃及,四百多年后,他们因受到迫害而回迁,领袖摩西带领他们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尴尬的发现这里拥挤不堪,无处落脚。这还要从古希腊入侵克里特岛说起。

克里特岛在灰暗日子里又遭到了古希腊的摧残,普通人除了死亡就是选择被奴役,但是贵族和富人不会,财富可以让他们选择乘船逃亡。有人逃往古埃及,还与古埃及舰队发生交战。有人逃往地中海东海岸,在这群人之中,原来在克里特岛上被称为腓尼基的部落,成功的建立了国家,并利用成熟的航海贸易经验,在长达几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建立了多个城市,克里特岛海洋游牧的余晖在东方重现。

腓尼基人,拥有出色航海能力,在商业贸易利润的刺激下,很快忘记令人不快的过往,将西地中海也带进了文明圈,他们的船队到达过整个地中海的椭圆形海岸线,包括希腊半岛,并且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大西洋,北部最远到达了英国人的故乡——此时仍是一片荒凉旷野的不列颠岛,南部沿着非洲西海岸线航行,有清白的贸易,也有野蛮的奴役。在扩大已知世界的同时,腓尼基人靠着海洋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出于商业交流的需要,腓尼基人借鉴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发明出一种更简单易书写的字母文字系统,二十二个字母成为通用的商业语言。这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字母的来源,这也是古希腊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基础。没有腓尼基人的字母系统发明,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也无法成为西方历史之父。

当腓尼基人的船队自由航行在整个地中海和远处的大洋的时候,早期海洋游牧的王者就出现了。

迷茫的希伯来人,面对两种生存选择。海岸线上腓尼基人的城镇,是不能妄想的。海岸线和沙漠之间的狭长区域,北部地区也被迦南人占据,他们过着能遮风挡雨的城镇生活,而南部地区,可谓是荒凉的不毛之地,但适合游牧生活。面对生活,几百万人的选择不可能一致,大部分人选择搬进迦南人的城镇,过上了舒服安逸的农耕生活,仍有一小部分人无法割舍自由的情怀,依然住在帐篷,过着清贫的游牧生活。这两种不同的选择,随着五百年漫长的发酵,世界第一个一神论的宗教就出现了。

无论怎样选择,他们都被作为此地强权的腓尼基人统治着。尽管四处漂泊、历经艰辛,但希伯来人仍然无法收获安宁的日子。公元十一世纪末,巴勒斯坦南部出现了一位领袖扫罗,他统一了希伯来人的十二个部落,建立了希伯来王国,也称为以色列犹大王国。对希伯来人来说,神和国王一样重要,大家需要确定一个保护神,即耶和华。但这时,却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分歧和误会。曾与迦南人杂居的农耕希伯来人,觉得除了耶和华,还可以信仰迦南人的众神,但南部的游牧希伯来人认为耶和华是唯一的保护神。但此时,虔诚的宗教信仰尚未形成,一神教的问世,需要希伯来人的王国经历分裂、被摧毁、重建、再被摧毁,再重建之后才能真正形成。

希伯来人终于有了第一位王国领袖,然而,住在帐篷里的扫罗最终被腓尼基人打败,扫罗伏刀自杀身亡。同样来自南部的大卫,扫罗的助手被选为第二任国王,“黑桃K”大卫王意识到没有城墙的庇护,是无法抵抗腓尼基人的,于是,一个伟大的圣城就诞生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卫王定都于一处地势险要的城堡——耶路撒冷。在大卫王的带领下,以色列犹大王国击败了腓尼基人。

当今世界,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将耶路撒冷奉为圣地,盛名之下的耶路撒冷命运多舛,曾经无数次的遭到摧残,也无数次被重建。如果说,农耕文明是人类暗夜时期的光芒,让各游牧民族趋之若鹜,那么,耶路撒冷就是宗教争端时代的黑洞,它以强大无比的引力搅动世界。
鼎贤轩2021-10-18 21:05: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9)华夏开枝散叶

在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的同时,遥远东方的中华文明也出现了最早的文字。公元前1300年左右,中国的商王朝出现了刻在龟壳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这种图画和象形二者兼有的文字,经过演变成为我们今天的方块汉字。正如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文字逐渐演变成欧洲的文字,中华文明的汉字也启蒙和影响了周边民族的文字体系,最明显的就是日语,而韩国在五百多年前才自创文字,此前都是用汉字书写。

同一时期,古希腊各城邦林立、各行其是,而中国的商朝,各部落的臣服也只显得毫无约束力。尽管如此的十分相似,但草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根本区别,最终会让东西方世界有不一样的历史抉择。

在崇尚武力征服的古代世界,虽然商部落是名义上的共主,但还是要凭一己之力去征服和抵抗入侵。在征服了其它部落之后,获取资源和俘虏,从而变的更加强大,但如果被另一个强大的部落或者入侵者打败,就要改朝换代。

商部落打败了夏部落之后,只是一次部落间的征服与被征服。商朝不会定都于夏朝的大本营以示权威,他们仍然选择定都在自己的根据地,虽然河南商丘离河南开封之间距离很近。此后,商部落也征服了四面八方的许多部落,将名义上的控制的版图扩大,西至陕西西部、南达湖北中南部、北抵辽宁、东临大海。然而这只是一个范围而已,并非全地域控制,因为城镇之间仍有广大土地,而且生活着许多大大小小未臣服的部落,商王朝连臣服部落的绝对命令权都没有,更不要说这些部落,除了武力征服的方式之外,他们不会臣服于任何人。这种情况,和古埃及第一王朝之前的城邦、苏美尔人的城邦是一样的。

约公元前1100年,商朝疆域最西边来了一个周部落,他们是黄帝长子的后裔,因为不堪忍受游牧民族的骚扰而迁徙到陕西西部定居下来,远离了游牧民族的骚扰,肥沃的土地让周部落很快丰衣足食,并修建了城镇和防御设施,并与商朝联姻,成为商朝认可的成员。周部落逐渐强大,不仅具备了向游牧民族反击的实力,并向东扩展,这引起了商朝的警惕和不满,商朝便分别杀害和软禁了两位周部落的首领。被软禁的姬昌结识了年已过七旬而不得志的姜子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便由此而来,但这是一千三百年后的人所写的。姬昌脱身后与姜子牙一起回到周部落,励精图治,并积极联络共同反对纣商朝的部落,姬昌死后,儿子姬发即位,仍由姜子牙辅佐。

公元前1046年,姬发和姜子牙率军杀入商朝都城朝歌(河南鹤壁市),又一个暴君商纣王自焚而死,五百五十五年的商朝寿终正寝,周朝取而代之。商朝和周朝都属于黄帝长子这一支,因此,现在的比分是四比三。

尽管众所周知,夏朝和商朝的灭国之君都是暴君,但要考虑到这是出自商汤和周武王,为了拉高大家的仇恨值、提升正义值,所以夏桀和商纣王必须是十恶不赦。在一个尚未统一且崇尚武力的时代,仁政是一个不存在的选项,在一个用活人殉葬的时代,严刑酷法并不能成为评判的标准。我们的开国领袖毛 这样评价,“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两个部落之间的战斗就决定了谁是华夏大地的主人。周朝成为取代商朝的天下共主,但它并不想要这个只是名义上的领袖。

周部落,是因为受到西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而被迫迁徙的,但凡有胜利的可能,即使是相持不下,也不会翻山越岭的全族迁徙,因此,结论就是完全处于劣势。如果继续坚持夏商时期的部落管理模式,松散的联盟、并不坚固和完善的城池,有朝一日,当大批的游牧民族来袭,只会是一个令人无比沮丧的结果。 另外,假如有一天,再出现一个挑战自己的新崛起部落,又该如何应对?创新才是解决老问题的有效办法。

展开疆域地图,定都自然是头等大事,镐京(今西安)是周部落的根据地,也成为周王室长达两百七十六年的都城,直到有一天,被游牧民族所攻陷。

同其它文明一样,中华民族已经可以嗅到来自周边游牧民族的危险。一般而言,我们将西边游牧民族的叫戎,北边的叫狄,东边的叫夷,南方则叫蛮,即西戎、北狄、东夷、南蛮。也正是从现在开始,游牧民族将锲而不舍的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捆绑在一起,谁也无法摆脱对方。既然甩不掉,就只能面对。

七十一个诸侯国被册封,诸侯们在各自的封地修建城墙以抵御外敌,并可以通过征服来扩大封地,将原本星星点点的城池连成一片。通过这种方式,各诸侯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城池周边的无主之地或者零散的部落被收编,周朝的实际统治领土被充实起来,彻底改变了夏商两朝的格局。

充分授权的确是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但分权也要有度,才能让活火山永远在地壳下涌动。周王乃天选之子,诸侯只是封地的领主,方方面面的规格和用度必须明确区别开来,天子才能称王,为最高等级,诸侯中的最高等级为公,同欧洲后世的公爵,无论饮食、起居和丧葬都有严格的区别,于是从周朝开始的礼乐制度正式建立。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周王室并不能完全插手诸侯国内部所有事务,周王室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各诸侯国保持相对弱小,使其无力挑战最高权威。

当领土像蛋糕一样被切分的同时,中华民族就开始了开枝散叶的进程。黄帝时期,有十几个姓氏,周朝分封了更多的诸侯,封地或部落的名称成为家族的代号,随着人口的增加,用名或字来加以区分。姓氏的大爆发,百家姓也随之出现,百只是一个虚数,实际上姓氏有五百多个。我们的先祖黄帝,居于姬水之滨,姓姬,为万姓之祖,炎帝居于姜水之滨,姓姜。但是如果所有人都这两个姓,肯定是不够用的,这就是百家姓出现的原因之一。姓名里面,姓是最重要的,因此姓在前、名在后,中国人可以改名,但基本不会改姓,这是传统。而西方正好相反,名在前、姓在后。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基本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不用“武”而使用“周”为国号,是因为武姓源于东周的周平王的幼子这一支。吴三桂在对抗满族的清帝国时,不用“吴”而用“周”为国号,原因是吴姓起源于姬姓,吴姓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伯父,用中华文明正统后裔的名义来对抗外族统治者,名正言顺。其实,外族统治者也是竭力的向中华民族靠拢,积极主动的融入,好过被动同化。

相传,周文王曾亲自背着姜子牙步行八百步,姜子牙便承诺保周王朝八百年江山永固。现在,新王朝的管理创新已完成,至于效果如何,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本章完)
鼎贤轩2021-10-23 17:24:0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四、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
(20)一动一静
(21)地中海的平行线
(22)飞蛾扑火
(23)辉煌的绝唱
(24)华夏春秋
(25)第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
(26)雾里看花


(27)远古先贤
鼎贤轩2021-10-24 18:46: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腓尼基人让已知世界最西达到大西洋,中华文明让太平洋成为已知世界最东的边界。被扩容的人类世界舞台,要求我们不能再以一千年为一个章节。

中华文明乘坐在周王朝的战车上开疆扩土,威慑四面,八方朝贡。也许是诸侯和周边游牧民族臣服的太久,终于按耐不住野性的冲动,他们挑战了王权,并攻陷了周王朝的都城。乔迁的周王室并没有任何喜悦之情,反而陷入了伤春悲秋的三百年。

在周王室东征西讨之时,喜马拉雅山西边的世界却显的较为平静。然而,所有的危险和风暴来临之前,一切都在平静中酝酿着。

亚述第二帝国卷土重来,新巴比伦王朝上演两河流域的绝唱,波斯第一帝国横空出世,西亚和北非世界将再无安宁,当大流士大帝的军队越过海峡,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的东方帝国诞生了。

地中海南北两岸的欧洲和北非,两条平行线扩张线,箭头向西,一路推进。

古希腊人踏上了一个像靴子一样的半岛南部,将这里命名为意大利,沿着海岸线继续西进,他们并不知道这里以后的主人叫做法兰西,前面远处的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的银矿让他们垂涎欲滴。

一部分腓尼基人已经在北非的迦太基(今突尼斯)落脚,很快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并竭力压缩古希腊的扩张空间。古希腊决定迦太基必须死,迦太基也认定古希腊必须亡,然而,谁也无法预料,靴子半岛中西部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东方,波斯第一帝国来势汹汹,这个几乎统治了整个已知世界的庞然大物,很快将兵临城下。古希腊何去何从,西方世界何去何从,整个世界如何评说,希罗多德将给出答案。

森林、河流和高山可以阻滞千军万马,但对一种事物却一筹莫展——思想。几乎在同一时期,这朵永恒之花在已知世界各处绽放,印度佛教的释加牟尼、波斯拜火教的琐罗亚斯德、中国哲学之父老子和儒家的孔圣人、古希腊哲学三贤。从此,人类不仅学会了使用火、学会了农耕、学会了使用金属、学会了航行于大海之上、学会了战争的艺术,同时也开始思考世界和自己。
鼎贤轩2021-10-27 15:55: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0)一动一静

尽管周王朝推行了创新的举措,用集权取代了松散的部落,但很多开疆扩土的任务,仍需要周王亲自出马、身体力行。

在灭商之后第二年,开国之君周武王去世,在两个甲子的时间里,其子孙四代周王亲征四方,征服东夷推进至大海、讨伐南蛮扩张至长江流域、西征游牧民族最远达到新疆。第五代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是前三百年里在位最长的天子,因励精图治和开疆扩土的传奇被美名为“穆天子”。犬戎,生活在甘肃一带,以犬为家庭成员而被称为“犬戎”,属于凶悍的游牧民族,“穆天子”出兵狠狠教训了时服时叛的犬戎,犬戎暂时不敌,却将这份仇恨深深的放在心里,一百五十年后,他们将疯狂报复,公元771年,周王朝的都城被攻陷,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东西之分缘于新旧都城的相对地理位置。小小的犬戎,也揭开了东方草原游牧民族崛起的序幕。

在西周灭亡之前,周王朝还遭遇过一次王权和贵族的交锋。公元前842年,周厉王的统治引起了国人不满,周厉王仓皇出逃,此后十四年,由两位贵族代表联合执政,称为“共和执政”。公元前841年也是中国历史由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前的年份都是根据考古、史料的推算。国人,是不包括平民的贵族阶层,平民被称为野人,这个同西方世界称外族为野蛮人是一样的,如今在多党派的国家里,与执政党相对的政党被称为在野党。一百年后,欧洲古希腊的贵族让王权变成摆设,公元前828年,东方周王室再次登上王位,不久之后也形同摆设。

犬戎虽悍但小,之所以能让八百年的周王朝一分为二,是因为周王朝分封的诸侯里应外合,两个诸侯国加一个游牧的犬戎就让镐京一夜之间变成废墟,固然有经过连年征伐国力已然虚弱的原因,但是,曾经负责拱卫王室的诸侯变成深仇大恨的暴徒,这在以后的岁月里,将会是见怪不怪的事。

作为此后五百年里绝对的主角,从五霸到七雄,诸侯国从没让人失望,华夏大地上第一次如此精彩纷呈,百花齐放。主要演员,按照出场先后顺序,逐一介绍。

越国,始于夏朝初年,灭亡于秦朝大一统之前,存续时间最长,约一千八百年,以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绍兴城外三公里有禹王陵。因与夏朝都城距离较远,为保证祭祀祖先香火不绝,夏王少康把庶子封于此地。到商、周时期仍然存续,远离中原权利中心,稍显无关紧要,又因为与商周两朝王族,大家都是同一祖先的分支,也不至于到赶尽杀绝的程度。

有一个商朝遗臣远走他乡,到达朝鲜半岛。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因受到迫害,来到今朝鲜大同江流域的平壤,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地方政权。周武王像对待其它前朝遗臣一样,便将那里分封给他,史称箕子朝鲜。

五帝排行第二的颛顼,即黄帝次子这一支,颛顼的后裔来到楚地,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北大部分和湖南北部地区,后来楚被用来指代湖北。相对中原地区,楚国地处偏远,颇具蛮族气质,周王室未给予其诸侯国的同等待遇,以致于后来楚国首先称王,以示强烈抗议。

吴国,大致在今江苏、安徽、浙江北部地区,是周王朝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伯祖父的封地。周太王有三子,唯喜爱聪颖的第三子季历,欲传位于他。按照传统要传给长子,长子不济则传位次子,要走正常程序估计三弟要等到两鬓斑白。忠孝义三全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洞悉了父亲的心思,看到父亲每日郁郁寡欢,二人就决心不让父亲为难,借故离开部落远赴吴地定居,并切断联系,融入当地。后来,三弟之孙周武王灭商建周,积极派人寻找两位伯祖父的后代以报恩。找到的时候,太伯这一支因没有子嗣而绝后,二伯仲雍的后代周章被封为吴国诸侯。

国师姜子牙,属于炎帝分支,辅助周武王一统天下,功不可没,被封到齐国,今山东大部地区。周公旦的鲁国也在山东境内,所以这就是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的原因。同样,周武王死后,儿子周成王继位,封其弟唐叔虞为晋国诸侯,今山西全部,包括周边各省一小部分,这也是今天山西简称为“晋”的缘由。

周公和召公,是开国之君周武王最贤能的两位弟弟。四弟周公被封在今山东的鲁国,因为他要辅佐王室,所以派儿子去封地。召公被封在今北京的燕国,也因为辅佐王室,由儿子去管理,燕国也是今首都北京旧称燕京的由来。

一般来说,领导都是压轴出场的。作为将一统天下的王者,秦国姗姗来迟。周王在征服西北游牧民族的过程中,获得大量车马牛羊,游牧民族也经常进贡良马,一个叫非子的人担负起了为王室养马的任务,非子也是颛顼的后裔,公元前905年,周王室嘉奖其养马有功,分封于秦地。但这时,秦的地位低下,实为虚职。秦国地处甘肃,也为周王室防御游牧民族骚扰,地位不断提升,正式提升为诸侯还是因为一件小事,即都城镐京被犬戎攻破之后,公元前770年,秦帮助周王室从旧都西安搬到新都洛阳。即使被提升为诸侯,仍然被正统的中原诸侯轻视。但五百年后,秦国让曾经看不起它的人都彻底消失。

以上演员,都将在属于自己的时间成为耀眼的明星。而周王室眼神呆滞的凝视着先祖大禹铸造的九鼎,难掩面色憔悴。悔不当初,那一场如同儿童游戏般的军事演习——“烽火戏诸侯”,只见诸侯们面面相觑的尴尬,无人可再见美人褒姒的倾城一笑,只见犬戎狰狞的狞笑,永不见穆天子横刀立马的威严。

公元前十世纪中,当周王室正在拓宇开疆,中华大地动若脱兔之时,而喜马拉雅山脉以西,却静若处子。

以色列犹大王国,“黑桃K”大卫王死后,所罗门成为希伯来人的国王。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在扩展疆域的同时更务实,因为弹丸之地再怎么扩展也有极限,于是以和平和商业为主,与古埃及联姻,与腓尼基人握手言和,日子渐渐过的好起来。所罗门在位期间做了一件大事,号称“第一圣殿”的耶和华圣殿在耶路撒冷落成。国王所罗门愈发奢侈,豪华的王宫需要向子民收取重税,南部坚持游牧的人民本来就贫穷,这部分导致了王国的分裂。公元前935年,王国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大王国。身处虎狼之地,等待两个分裂王国的,将是被征服,不仅时间不同,结局也大不相同。

公元前934年,尽管迫不及待的想活跃气氛,按耐不住的亚述人建立了第二个帝国,但实际上它并没有准备好。据他们估算,帝国正式出炉还需要两百年的时间。
鼎贤轩2021-10-27 16:19: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1)地中海的平行线


永葆一颗探索海洋的梦想之心,腓尼基人的一支,沿着地中海南岸一路向西,不仅将我们带到一片全新的海域,而且也避免了遭受亚述帝国碾压后的覆灭。

腓尼基人的其中一个城邦,在国王死后,公主受到兄弟排挤,不得已就携带部分随从和大量财富,驶向遥远的西地中海,希望在那里落脚以东山再起,一路海浪颠簸,来到北非的突尼斯,遇到早已生活在此地的一个混合民族,柏柏尔人。

柏柏尔人,源自拉丁语,就是下一幕即将登场的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意思是野蛮人,于是可以断定他们会延续到罗马帝国时期,而实际上远不止如此,当西罗马帝国灭亡,他们仍然活跃在北非。其实,柏柏尔人不是唯一被心高气傲的罗马帝国称为野蛮人的民族,整个欧洲除了罗马人,其它人全部都被他们称为蛮族,包括生活在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的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等式来表示一下,“西方世界=罗马人+所有蛮族”。既然有这种鄙视所有人的底气,可见罗马帝国自然很不一般。就像周星驰电影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不是说你是垃圾,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话一说完,人家真把所有人都放倒在地,实事求是的说,罗马帝国全盛时期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当商业精英遇到一群毫无见识的土著,故事就有了趣味性。腓尼基人决定跟柏柏尔人玩一个脑筋急转弯,于是认真的说,我们带着和平的诚意而来,而且本着公平自愿交易的原则,并郑重申明,他们只需要一块牛皮一样大小的土地就感激不尽,而且可以拿整箱的财宝来交换。柏柏尔人可不傻,反倒认为腓尼基人不太正常,但谁会拒绝高价卖出呢,即使是未见过世面的人也不会,于是,双方开始选址加测量。腓尼基人将牛皮摊开,裁成细细的一条,然后绕了一个大圈。柏柏尔人瞬间石化,但无奈贸易条款已定,生意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各自散去。公元前814年,迦太基城建立,即今突尼斯,从此,他们被称为迦太基人。

西西里岛,离北非迦太基的最近直线距离不足一百五十公里,这里是史前连接欧洲和非洲的大陆桥,对于靠海洋为生的迦太基来说,如履平地。当几百年后他们来到这里并占领岛屿西部的时候,古希腊已经将其东部纳入殖民范围。

站在希腊半岛的西海岸眺望,五十公里开外的亚平宁半岛映入眼帘。古希腊人登上半岛,将南部区域命名为意大利,意大利此后成为整个半岛的名字。与不毛之地无异的意大利,青涩的被古希腊牵入世界文明圈,也从此开始了自己那虎头蛇尾、郁郁寡欢的风雨人生。

当古希腊殖民意大利南部的时候,从东方的小亚细亚半岛来了一群人,伊特鲁里亚人占据了台伯河的东部,并控制了科西嘉岛、撒丁岛之间的海域,因此这片海域叫做伊特鲁里亚海。台伯河在意大利中部,是其境内唯一条可以航行的河。台伯河西部的地区住着拉丁人,他们之间既有紧张的对峙,偶尔也做一些交换的贸易。伊特鲁里亚人是具有侵略性的海盗,台伯河对岸的拉丁人种植、放牧的生活自然发展缓慢,看着对岸的海盗日益壮大,拉丁人经常焦虑和不安在河边徘徊。

不详的预感,最终变成了现实。并不安分守已的的伊特鲁里亚人,跨过河流,占领了对岸。在中国的周王朝东迁洛阳的十八年后,公元前753年,古意大利人建了一座小城——罗马,这就是此后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城作为伊特鲁里亚城邦的一个,由国王统一管辖。公元前500年,贵族推翻了伊特鲁里亚暴政的王权,罗马也随之而改变,由王权进入共和时代。

除了希腊半岛,西方世界均黯淡无光,所以罗马只能从古希腊人那里汲取营养。当古希腊人开始扩张之前,认识到确立一种统治模式还是必要的,由于自己不会创新,就只能模仿东方的君主制。但是,对于自由散漫惯了的草原游牧民族,城邦之间是不可能合并的,对于高高在上、不善管理的君主也不能接受。既然一个人不行,那就全体参与,公元前750年,古希腊人发明了“民主”这一词语,意在追求人人平等,但贵族最终取得了特权,君主一人专权的制度自动退出。到公元前600年左右,各城邦基本都由贵族统治,君主怎么说也是自己人,所以职位也没彻底废黜,被指派专门搞宗教祭祀之类的活动,于是,君主变成了司仪。然而,古希腊的民主就像一个虚幻的梦魇,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都为此自绝于世,古希腊也将为此付出了无可挽回的代价。

在古希腊人的观念里,像英雄一样杀死对手、将尸体拖在战车后面是美德,这种冷血的庆祝场面在西方电影里很常见。正是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导下,古希腊人迅速清理了希腊半岛和爱琴海。但当意识到与东方文明的差距甚远时,自然不会傻到去送死,于是开始尝试高雅的诗歌、悠扬的合唱、修修建筑,搞搞雕塑,艺术水准全面提高,看着西亚的战车滚滚、烽烟四起,内心骚动不已,但因实力不允许而只能作罢。很显然,仅靠这些低消耗的精神文明建设,无法消耗多余的卡路里,于是在公元前776年,他们在一个叫奥利匹亚的地方进行诸如跑步、摔跤、拳击、骑术的比赛,这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简称奥运会。古希腊运动会四年举办一次,并持续到公元393年,一千多年内共举办了近三百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公元1896年到现在,也是四年一次,但公元2020年的日本东京奥运会却被迫推迟,这不是日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只是这第六次延迟或取消不是因为战争,而是比战争更让人束手无策威胁,即微生物入侵。

古希腊人的好战和个人英雄主义反映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古希腊的神并不完美,相反更是缺点明显。主神宙斯好色,妻子赫拉嫉妒心强,两人还经常吵架。而东方的神话,神基本是都是完美的。古希腊人崇拜的是神的能力,而我们推崇的是神的品德。世界观指导人生观,也决定了民族性格。

地中海即将进入迦太基、古希腊、古罗马的三足鼎立时代,尽管此时的实力仍是参差不齐。迦太基人盲目的商业自信,古希腊人依然争强好斗,而古罗马人暂时天真懵懂。
鼎贤轩2021-10-28 12:27: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2)飞蛾扑火

对于地中海周边世界的小打小闹,沉默许久的亚述人彻底看不下去了。两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亚述第二帝国的全面出击,如离弦之箭。很显然,亚述第二帝国在总结第一帝国失败教训的时候,没有把四面出击、树敌太多这一点列入战前会议的议程,因为这一次,它还要这么干!

公元732年,当初遏制了第一帝国的叙利亚首先遭殃,亚述帝国的战车冲进了大马士革,占据叙利亚的中心城市,一雪前耻。

公元722年,紧邻叙利亚南部的以色列王国,倒在了亚述帝国的脚下,北方希伯来人舒服的城镇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大部分人被迫流落他乡,直至被同化消失。自从公元前935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之后,以色列王国只坚持了约两百年。南部的犹大王国,信奉唯一的保护神耶和华,早就预言以色列王国对耶和华的不尊重,将导致其灭亡,所以亚述帝国摧毁了以色列王国,就自然被犹大王国称为“耶和华之鞭”。但问题是,亚述帝国军队卷起遮天蔽日的尘土,已经近在咫尺,耶和华真能保护犹大王国渡过劫难吗?奇迹真的发生了,亚述帝国的军队遭遇瘟疫后不得不撤军,这种战争史上经常发生的意外,却让犹大王国坚信这就是耶和华的保护!耶和华的地位再难动摇。即使,一个半世纪后,犹大王国被新巴比伦王朝所灭,耶和华也永远是他们唯一的真神。

亚述第二帝国深入小亚细亚,彻底消灭了赫梯帝国的残余,而且攻击了古希腊在亚洲的要塞。希腊半岛因为贫瘠而幸运,因为亚述人撤军向富饶的巴比伦进攻了,亚述帝国引来河水彻底冲洗它,巴比伦成为废墟。

由于瘟疫导致征服古埃及的计划失败,但是随后亚述帝国再次杀到,挥师攻到尼罗河下游,占领了古埃及。这时被打败的古埃及王朝,是由南方黑人努比亚人建立的王朝,此前古埃及还被西边的利比亚人建立王朝统治了约两百年。由于古埃及距离亚述帝国太远,管理不便,而且亚述人更倾向于享受征服的快感,因此对古埃及的统治是短暂的。

尽管亚述帝国的版图已经超越此前任何一个帝国,但是精力旺盛的亚述人并不满足,仍在四处寻找目标,山地和沙漠无法阻挡亚述帝国的激情和雄心,因此,即使处在边缘地带的埃兰王国这次也无法幸免了,公元665年,埃兰王国的残骸被挂在亚述帝国的凯旋的战车之上。

亚述第二帝国西至地中海,东达波斯湾,北抵高加索,南到尼罗河,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亚述人在战争中以残暴出名,引水屠城、人头金字塔等等,如同一头发狂的雄狮,在整个帝国内部引发了不安和恐惧,不得已而归附的民族时刻想推翻它的统治,古埃及就经常站在远处,鼓动别人去反抗亚述帝国,腓尼基人是其中之一,但无济于事,腓尼基人在西亚的好日子接近尾声,幸好,西地中海还有欣欣向荣的迦太基。

战争中的残暴和血腥,并不能掩盖亚述帝国的亮点,亚洲最早的图书馆就建造在帝国的都城尼尼微,也是世界最早的图书馆,距今近三千年,藏书达到三万多块泥板书,古希腊精神文明中的音乐,其音符就借鉴于亚述帝国,还有著名的萨尔贡堡,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美和雄伟的建筑,如今巴黎卢浮宫里中的“人面双翼公牛像”雕塑,当你渺小的站在它的脚下,就足以说明一切。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亚述帝国深入伊朗西南,消灭在伊朗存在了两千年的埃兰王国,却忽略了一个还很弱小的草原游牧移民——波斯人。
鼎贤轩2021-10-28 20:56:1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3)辉煌的绝唱

像飞蛾扑火般,亚述帝国历经千年磨难,似乎只为霎那间的灿烂。

基调已定,巴比伦需要重振雄风,轮到新主人上场了。迦勒底人,原属于亚述帝国巴比伦地区的官员,沙漠游牧民族桀骜不驯的基因,不会因一时的下风所稀释分毫。他们首先发起叛乱,而且找了两个跃跃欲试的帮手,草原游牧出身的米底和波斯。其实,当时波斯也只是米底的附属,对于战争结果和意义没有太多想法和奢望,因为即使胜利跟它关系也不大,但是谁能预见未来呢?

米底,公元前九世纪时,在伊朗高原的西北部过着半定居的游牧生活,亚述第二帝国扩张时期,斯基泰人是亚述帝国的盟友,斯基泰人我们在介绍民族分类的时候有提到,他们是来自中亚的草原游牧民族,公元前八世纪来到欧洲黑海以北,也曾深入过小亚细亚。米底部落分散的状态,使他们成为斯基泰人的附属。亚述帝国末期,米底人团结驱赶了斯基泰人而获得独立。斯基泰人又回到黑海以北,此后便与古希腊在黑海做贸易。

波斯,于公元前八世纪时居住在伊朗西南部,埃兰王国的东边,由于很弱小,基本是处于世界边缘被忽略的人。即使弱小,但也不甘落后,曾在埃兰王国灭亡的五年前,与埃兰王国结盟一起反抗过亚述。后来埃兰王国灭亡,米底击败斯基泰人独立之后,也把波斯人变为附属,大器晚成的英雄仍然默默无闻,但机会就在不远处。

迦勒底贵族官员的反叛已经开始,为了降低难度,就和米底联姻结盟共同反抗亚述。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攻入亚述都城尼尼微,破城方法和亚述帝国攻陷巴比伦城一样,决堤水淹。虽然亚述残余在八年后才被消灭,但萨尔贡堡被毁之时,亚述帝国就已经成为历史。亚述帝国的领土被迦勒底人和米底瓜分,迦勒底人举起了巴比伦奖杯,建立了新巴比伦王朝,又称迦勒底王朝。米底占据北方一些地区,也开始向小亚细亚进攻。也许,迦勒底和米底都知道,他们之间必有一战,二者开始暗暗积聚实力。

为了重建巴比伦的辉煌,迦勒底人的新王朝开始进攻叙利亚,推进到有耶和华保护的犹大王国。这一次,耶和华也救不了犹大王国,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陷落,新巴比伦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将所有犹大王国的居民当作奴隶掳回巴比伦,从此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巴比伦之囚”。

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都灭亡了,所有的希伯来人都失去了家园。一百五十年前,耶和华保佑了犹大王国免遭亚述帝国的屠戮,但这一次新巴比伦王朝来袭,耶和华却撒手不管。耶路撒冷城破之后,希伯来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气氛一度沉闷。突然有人站出来对着人群大声解释,这次被人打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虽然坚信耶和华的保佑,但是还不够完美,平时的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不足,耶和华派新巴比伦王朝的大军来惩罚我们的罪恶,让我们记住教训,从而变得更加完美,并补充说,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并不可惜,耶和华要求大家在心里建立起一座永恒的圣殿,这样就永远没有人可以摧毁!这个解释立即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共鸣,恍然大悟并纷纷表示赞同之后,全体希伯来人就平静的排好队伍步行去巴比伦城了,以奴隶的身份。

新巴比伦王朝的迦勒底国王,将巴比伦城打造的规模更加巨大,城池固若金汤。著名的空中花园,创意新颖、绿色环保、浪漫温馨都可以用来形容它。关于爱情和伟大建筑相结合的浪漫往事,历史经常反复传颂。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国王因为爱妃思念家乡而建造的,印度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皇帝为纪念死去的妃子而建造的,西藏的布达拉宫是吐蕃王朝国王为迎娶中国唐帝国的文成公主而修建,前者已经不在,泰姬陵和布达拉宫在世界上仍极富盛名。新巴比伦城,其中有一段城墙,跨越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平原,由于城墙跨越大河,于是幼发拉底河上建起了一座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坚固的大型桥梁。不幸的是,
如果攻击者足够智慧,它的沦陷也易如反掌。城墙如此的易守难攻,将河流改道使河床干涸,然后沿着没有水的河床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城中。

米底的实力和影响日益增加,即使是联姻关系,但也引起了新巴比伦王朝的警惕。毕竟草原游牧和沙漠游牧还是有区别的,米底人更注重与同宗波斯人的关系。按照正常的剧本,米底应该更加出彩,但始料不及的是,很快将大摇大摆的进入巴比伦城的,却是那个小跟班。
鼎贤轩2021-10-29 11:25: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4)华夏春秋

当腓尼基人的一支西迁到北非迦太基的时候,古希腊人已兴高采烈的举办了两届运动会、亚述第二帝国正准备一飞冲天、罗马也即将建城之时,华夏大地即将陷入了第一次无序和混乱。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迁都洛阳,东周开始,五百二十年后,被秦国所灭,此后不到三十年,秦国灭掉所有其余六个对手,统一全国,中国第一位皇帝诞生。其实,周王朝在灭亡之前,连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地位都岌岌可危,公元704年,楚国称王,从此天下有两个王,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06年,其余六大诸侯国陆续称王。因此,在象征意义消失之前,周王室已经在屈辱中度过几百年了。这个分裂期,又被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前者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源自孔子写的编年史书《春秋》,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但是再浪漫的名字却无法掩盖在三百年里发生四百多场战争的残酷。再者,《春秋》一书的纪年方法是鲁国国君的年号,连纪年都不用周王的,明显毫无东周王朝可言。而后者看似霸气的名字,源于西汉刘向写的《战国策》,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两个半世纪里却有近九十年没有战争,但战争的规模之大、死伤之多却远超春秋时期。

即使攻陷了周王室的都城,犬戎也只是会大肆抢劫一番,并且心满意足的迅速遁去,绝对不会有占据的想法,因为除了游牧和抢劫,他们暂时不会别的。断壁残垣的都城,即使诸侯们都支持太子荣登大宝,周王室也觉得颜面扫地,每当他想起那些挥动武器发出怒吼的犬戎,便觉得不寒而栗。为了远离不堪的回忆,周平王决定将都城向离野蛮人稍微远点的东部迁移,即今河南洛阳。

绝不是搬几个桌子椅子这么简单,仅靠败落的周王室是不可能独自完成东迁任务的,于是就来了几个帮手。郑国不仅很近,而且作为血亲,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不远的晋国也伸出援手,还有一个地位低级的领主也出现在了手提肩挑的乔迁队伍里,秦国的附属国地位,通过一次搬家升格为诸侯国,成为诸侯就意味着地位和话语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是被周王室认可的。就如同由联合国里的成员国一下子变为常任理事国一样令举国兴奋。摘掉了野蛮帽子的秦国,自此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虽然很多中原诸侯国还是不会正眼看他。

然而,当搬家都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周王室的威望已经引起了私下叽叽喳喳的讨论,空穴不能来风,其实所有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尽管从表面上看,只有对周王室遭遇的无比同情、对犬戎恶行的强烈谴责。

迁都到洛阳的周王朝,本来就实力大减,但还将土地赏赐给诸侯国,以至于到最后,自己的领地不过方圆两百里。土地减少就是税收减少,自给自足都力不从心的周王室,何德何能还可以成为天下共主呢?有哪个诸侯国会真心再给一个各方面都赢弱不堪的周王室纳贡呢?从东周开始,直至秦始皇大一统之前的五个世纪里,中国实际已成为众多独立邦国斗智斗勇的自由搏击场。

对周王室来说,处在中心位置被各诸侯国环绕,在王室强大的时候就是拱卫,弱小的时候就是围困。尽管王权观念还在,余威仍存,但只要有人首先打破沉寂,尴尬的气氛就会像瘟疫一样无情的蔓延开来。

倘若是外人还好说,但首先发难的却是近亲郑庄公。堂哥郑庄公的权力欲和霸气,压倒了堂弟周平王的猜忌,双方做了一件此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交换人质事件。互相交换人质,从堂兄弟和表兄弟角度来看,属于家庭内部问题,因为他们的母亲都是申国国君的女儿,也是表亲;如果从国王和诸侯角度而言,这就是乱局的开始。所以,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就对郑庄公这个长辈十分不满,于是纠集了陈、蔡、卫等国的联军在河南长葛和郑国军队对垒,结果周桓王被乱箭射伤后失败撤退。近亲打架,作为长辈把晚辈伤了,郑庄公当天夜晚就派人去探望和安慰一番。此战之后,郑国令其它诸侯刮目相看,齐国因受到北方游牧的骚扰,还邀请郑国出兵相助,再次扬名立威之后,各诸侯国不得不承认郑国的强大。

自从近亲的郑国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之后,导致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滋生,春秋的五霸时代正式开启。

第一个霸主来自国师姜子牙的封地齐国。公元前698年,齐僖公死后,齐国陷入内斗,由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的继承顺序靠后,为远离王位争夺的危险而避难在外。在多年斗争之后,齐国忽然群龙无首,于是,两位流亡在外的公子之间便展开了百米冲刺竞赛,谁先回到都城即位就是齐桓公。尽管公子小白在半路中箭,通过佯装受伤之计骗过竞争对手,等公子纠不急不忙的回到齐国都城,齐桓公的位置已经尘埃落定。公子,按照字面意思,因为诸侯又称为公,公子即公的儿子,所以严格来说,公子并不能指代平民百姓。

齐桓公即位后,为了实现富国强军的目标,不计前嫌的重用了在当年冲刺比赛时射了自己一箭的管仲,不世之才的管仲很快就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让齐桓公将曾经的伤痛抛到九霄云外。堪称中国改革变法第一人的管仲,尽管有平凡人的许多缺点,但却绝对是不拘一格的人才,管仲被后世的勾栏瓦肆尊为始祖,勾栏瓦肆就是风月场所,当齐国的都城临淄成为夜夜灯红酒绿的不夜城,各国商贾就络绎不绝,齐桓公国库的充实只是时间问题。国富之后才能强兵,古代社会没有职业军人,都是农民军,这很不可控,因为说不定战斗正酣时,农民要扔下武器就要回去收庄稼。在一千多年后的英格兰,英王阿尔弗雷德大帝率兵抵抗北欧维京海盗入侵的时候,不巧的是,收获的时节来临,农民士兵们便纷纷扔下武器,回去农忙去了,差点导致英格兰彻底成为海盗之国。管仲的兵源改革,瞄准属于属于贵族但地位较低、也没有土地的这一阶层,他们称为“士”,相对于农民、商人,“士”的素质更高、战斗力更强。我们通常说的士兵、战士,中国象棋里“帅”和“将”的贴身护卫就是“士”。中国的“士”要求能文能武,也就是说既要会诗词歌赋,也能骑马战斗,即“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这一点不同于一千多年后中世纪的欧洲骑士,因为他们基本都是来自蛮族的文盲,最多只会在胸前画一个十字架。

一天,面带笑容的管仲晋见正在借酒浇愁的齐桓公,齐国北方的燕国遭受山戎的侵袭已有几个月了,多次向齐国求救,管仲不多废话,告诉主公可以开始正式运行称霸程序了,齐桓公给了管仲一个向上的大拇指,立即命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尊王攘夷”大旗,浩浩荡荡的带领大军北伐山戎去了。管仲设计的程序相当完美,齐桓公不仅帮助燕国赶走游牧的山戎,还将新扩展的领地大方的赠与燕国。燕国遭受山戎劫掠,元气大伤,无以回报,燕王亲自相送齐桓公,相谈甚欢之际,却发现犯了一个大错,燕王送行的队伍已经越过齐国边境五十里。按照周王规定,没有天子许可,诸侯国君是不可随意走出国界的,齐桓公看着旗帜上的“尊王”二字,决定将越过的齐国领地全部让与燕国。不仅燕王感激涕零,周王室对齐桓公也赞不绝口。

此后,齐桓公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乐。齐桓公的女儿把鲁国闹的天翻地覆,齐桓公帮助鲁国平定风波,而且豪不偏袒的杀了自己的女儿,此为“安鲁”。卫国的卫懿公就是那位养宠物鹤的国君,鹤都被授予爵禄,整天就带着鹤玩,大臣和军队都十分不满,北方狄人进攻时,大家都建议让鹤去防御。卫懿公恍然大悟,杀死心爱的宠物,自己也亲自上阵,结果被狄人碎尸。后来齐桓公号召大家为卫国重建都城,此为“存卫”。邢国也是一样,都城也被狄人蹂躏,也是齐桓公着急大家帮助邢人迁入新家,此为“救邢”。就连周王室准备废长立幼,齐桓公觉得也应该管一管,后来周襄王的继位离不开齐桓公的帮助。时间差不多了,公元前651年,齐国召开诸侯大会,实质上是要大家确认自己的霸主地位,受其帮助坐上王位的周惠王也派人祝贺,从此齐桓公后背上就有了个“霸主”的铭牌。

既然是铭牌,就会被撕掉。

齐桓公逐渐被荣誉冲昏了头脑,疏于进取,开始走下坡路。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多次侵扰和蛮夷楚国的挑衅,不仅失去了雄心壮志,也力不从心。更悲惨的是,儿子众多却没有安排好继承人,在齐桓公病重之际,儿子们已经开始争夺王位,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竟然被活活饿死,儿子们直到两个多月后分出胜负,遗体才被安葬,此时已经腐烂虫蛀。

接替齐桓公成为第二个霸主的,也是晋国一个流亡在外的公子。不过这位公子流亡的太久,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成为晋文公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大器晚成并不妨碍称霸,这也是秦晋之好成语的由来。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发生了最大的一次战争,交锋之前,晋文公按当初流亡楚国时的誓言,先退避三舍,三舍即九十里,结果晋文公还是以少胜多击败楚国,奠定了春秋第二霸的地位。相比齐桓公,晋文公的儿子更争气,子承父业继续维持了晋国的霸业。而懊恼的楚国心想,融入中原朋友圈真是难,决定三十年后再见分晓!

秦国西边的形势并不怎么乐观,游牧民族西戎的骚扰和劫掠,一直像噩梦般如影随形。对付这些彪悍凶残又没什么见识的草原游牧民族,秦穆公想到了一个毁其心智的计策,秦国给戎王送去了能歌能舞的侍女,戎王果然被女色迷惑,后来也不放牧了,结果草长的高、牛羊马死了不少。秦军抓住机会出击西部,征服了十几个属国,成为西部的霸主,稳定了后方,对于秦国挺进中原地区大有裨益。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

公元前613年,楚国王位上坐着一个不满二十岁的楚庄王,看似风流不羁、纵情声色的楚庄王,实则是要在暗中分辨忠奸和贤佞。时机一旦成熟,就任用贤能,大力开疆扩土,首先平定周边的小国,然后率军北上,虽然晋国仍是中原盟主,但这次楚庄王占据上风。公元前606年,经过周王朝的都城洛阳,心想大家都是王,听说周王有九鼎,就去问一下周王的九鼎有多重,自己也想打造一套,结果双方不欢而散,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由来。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军,一雪前耻,晋国盟主地位动摇。楚国也是消灭小国最多的诸侯国,一共灭了四十二个小国,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中占比百分之三十,实力大增,终成为春秋第三霸。

自从楚庄王掳回一个美女夏姬,毫无准备的吴国,就被卷入了中原的纷争。夏姬是郑国的公主,春秋时期有名的美女。她的美,足以让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为止神魂颠倒,绞尽脑汁舍弃爵禄与其私奔。申公巫臣,三寸不烂之舌劝楚庄王和楚国司马不要取夏姬,最后楚庄王将夏姬赐给了一个大将,可惜这个大将死于楚晋大战。于是,申公巫臣再也不愿忍受煎熬,直接拉上夏姬私奔到对手晋国。对此楚国大怒,于是就杀了申公巫臣的族人,夺其家产。仇恨的怒火让申公巫臣为晋国献上良策,楚国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申公巫臣建议,晋国交好楚国东南的吴国,让楚国腹背受敌,这得到晋国的采纳和支持,于是申公巫臣出使吴国。申公巫臣知道吴国远离中原之地,十分落后,所以直接将技术和设备输出,战车、战法全部指导到位,使吴国实力迅速上升。当晋国正在想象楚国将来的窘相时,却不曾料到,兴奋的吴国驾着刚从晋国引进的新战车,兵锋直指霸主地位。

吴国的存在,就是兄弟之间让贤而产生的,它的后代也上演了类似的故事。吴王有四个儿子,也是偏爱幼子,希望他能继承大位。但这位幼子死活不受,三位哥哥陆续在位,都一再要将王位传于四弟,直到三哥死后,四弟仍然拒绝,三哥只好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就引起了大哥的儿子公子光的愤怒。虽然此时公子光势单力薄,但前途并不晦暗,三年后,命运会安排他认识一个人,这个人可谓是春秋时期的“刺客经纪人”。

此时,楚国刚经历了四兄弟争权,四弟胜出。新楚王宠信佞臣,引起太子的反感,于是亲近老师伍奢。佞臣诬陷太子谋反,太子被迫流亡国外,老师伍奢受牵连入狱,同时传唤老师伍奢的两个儿子以图斩草除根。长子伍尚回来试图营救,但不久就和父亲一起被杀死,两兄弟两分手时哥哥特意嘱咐弟弟,如果自己和父亲遇到预测,他一定要保住性命,为他们复仇。弟弟听到父亲和长兄遇害的消息,悲痛万分,发誓为亲人报仇血恨。这位弟弟就是著名的刺客经纪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伍子胥。

伍子胥一路辗转来到吴国,做了三件小事。一是结识了郁郁寡欢的公子光,伍子胥认为,去辅助已大权在握的吴王僚远没有帮助公子光获得的收益高,二是介绍了一个刺客给公子光,并不收取佣金的归隐于市,坐等新吴王的召唤。第三,认识了一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人,姓孙名武,孙武是因齐国内乱来吴国避祸的,两个不得志的人成为挚友,孙武对战争的理解和学识,让伍子胥对未来的复仇大计信心满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其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而流传千古,被翻译称英、法、德、日文为当今世界各国所研究。春秋时期,孙子是和孔子、老子相提并论的人物。

相比伍子胥的悠闲,公子光却十分忙碌。此时他正在家中设宴款待自己的堂兄弟吴王僚,吴王僚料定有诈,如果不去敷衍一下则有失颜面,作为吴王,严密的安保措施让兵器、毒药基本都近不了身,因此便大摇大摆的去参加宴会了。席间,仆人端上来一盘鱼,刚弯腰放在吴王僚的面前,只见这位仆人将手迅速伸入鱼腹拿出一把匕首便刺,吴王僚一命呜呼,这位仆人也因寡不敌众而被侍卫杀死。“鱼肠剑”之名流传至今,这位伪装的仆人就是著名的刺客专诸,被誉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

公元前514年,公子光摇身一变成为吴王阖闾,就是我们熟悉的吴王夫差的父亲。伍子胥立刻如愿的得到吴王阖闾的征召,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伍子胥又推荐孙武,吴王召见后惊为天人,任命孙武为将。在两位名臣的辅佐下,等待楚国的,将是巨大的羞辱。

在复仇楚国之前,“刺客经纪人“伍子胥的工作仍未完成。吴王僚死后,其子逃亡在外,招兵买马积聚实力,准备夺回大位。当伍子胥见到满目愁容的的吴王阖闾就明白了,话不多说,某日伍子胥求见,说合适的刺客人选已找到,望眼欲穿的吴王阖闾赶紧传召,结果来了一个矮小瘦弱的人,名叫要离,吴王大失所望,心想吴王僚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侄子,那可是武功高强,力大无比,勇敢威猛,又善于骑射,无限接近完美全能型,这伍子胥应付差事也太过于明显了,但毕竟伍子胥有功于自己,便心中不快的问这次刺杀的行动计划。其貌不扬的要离直入主题,“请大王杀我妻儿,断我一臂,庆忌必死”。吴王再看向一旁的伍子胥,镇定而自信的表情似乎在告诉吴王,他这个“刺客经纪人”是十分专业的,吴王立即大喜过望。

吴王僚儿子的身边于是多了一个断臂的心腹助手,一日趁庆忌不备,这名心腹单手将一支短矛刺入庆忌心脏,并穿透而出,手法快准狠,普通人必定会当场毙命,但吴王僚的儿子毕竟是吴国第一勇士,即使身受重伤也把要离打个半死,当手下冲上来要砍死要离,这位吴国第一勇士却说,怎么可以在一天之内死掉两个勇士呢!放他走!说完断气。要离方才得以安全回到吴国,但是谢绝了吴王阖闾的赏赐,自刎身亡。死前告诉吴王,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吴国的百姓不受战乱之苦。慧眼识人的经纪人伍子胥是专业的,刺客专诸和要离的成功,也说明了他们的专业。很快,有一位在历史上名气大很多的刺客,却显得专业性并不是那么强。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带着伍子胥和孙武攻入楚国,楚国都城被攻陷,这是一个大国都城首次被攻破。十六年后,伍子胥终于替父亲和哥哥报了仇,时任楚王已经出逃,他就挖出前任楚王的尸体,鞭笞三百。

吴王阖闾等不到诸侯会盟中自己站上 台的那一天,将由他的儿子吴王夫差去完成。此时,南方的越国,也希望把历史时钟稍微拨快一点,因为盟主的轮换机制,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了。
鼎贤轩2021-10-30 12:54: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5)第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

草原游牧民族的米底和波斯,几乎同时来到两河流域定居。因为与迦勒底联手摧毁了疯狂的亚述帝国,米底人已发展成为不可小觑的势力,而波斯人,此时只是米底的附庸。

就像古希腊的战争,经常是两个英雄之间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尽管此时的波斯还一文不名,但是它雄主辈出,这将改变一切。

米底和新巴比伦王朝之间,很快从并肩作战的盟友,发展成为暗中较量的对手,既然新巴比伦王朝可以联手米底而一跃成为巴比伦之主,那么米底也可以联手同宗的波斯,于是,米底将公主下嫁给波斯的贵族——阿契美尼德家族,草原游牧民族和沙漠游牧民族互相压制的剧本,继续轮回着。

米底公主为阿契美尼德家族生了一位雄主,波斯就有了第一位大帝,伊朗就有了国父,伊朗和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居鲁士大帝。波斯即伊朗,在公元1935年正式宣布改波斯为伊朗,伊朗意即说明是雅利安人的国家。至于一直以来为什么叫波斯帝国,也不叫阿契美尼德王朝,这是因为历史是古希腊的希罗多德写的,古希腊的波斯叫法就一直延续。就如同,西方人将亚洲看作东方,离欧洲近一点叫近东,中间叫中东,最远的就叫远东,其实对亚洲人来说这种叫法毫无意义,甚至可谓是地理方位的错误。但直到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新闻报道中都这样沿用。由此可见,历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不容忽视。

公元前558年,原埃兰王国的都城安尚,成为居鲁士大帝的领地,五年后,作为米底外孙的居鲁士大帝,不出意料的统一了波斯和米底,公元前550年,波斯第一帝国正式建立。内部统一之后,居鲁士大帝就西征小亚细亚,对阵半岛中部的吕底亚王国,在面对吕底亚精锐的长矛骑兵时,相比当年西亚的喜克索斯用战马吓退古埃及的骆驼,波斯反其道而行之,驱赶成群的骆驼吓跑了战马,所以战争的关键还是看谁来指挥。波斯继续西征,就控制了西南沿海的爱奥尼亚城邦,而这里本来被古希腊视为自己的爱琴海势力范围,但由于古希腊无力对抗波斯军队,只能不停的煽动这些城邦叛乱,后来,这就引起了波斯帝国的报复。

跨越亚欧大陆分界海峡的征服举动,即侵入欧洲,此前没人做过,波斯帝国此时也不会去,因为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先完成,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奖杯争夺赛永远充满诱惑,留给新巴比伦王朝的时间不多了。

波斯帝国兵临城下,巴比伦在劫难逃。居鲁士大帝使河流改道,从干涸的河床悄悄的进入巴比伦城的时候,城里的人们正聚集在一起举行宗教活动,不同于亚述帝国的水淹破城,波斯帝国兵不血刃的攻陷巴比伦城。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大帝没有遭遇巴比伦的反抗,人们反倒欢迎他的到来,居鲁士大帝用宗教宽容回馈了民众的归心。

希伯来人的春天来了。已经在巴比伦为奴半个世纪的希伯来人被释放,允许回到耶路撒冷,并且可以重建耶和华圣殿。希伯来人兴奋的踏上回家的路,结束了在异乡心理和肉体的折磨。被波斯帝国释放之前,希伯来人认为所有的折磨和痛苦都只是耶和华给他们的考验,现在考验结束了,耶和华又派波斯帝国来解救他们。到此,希伯来人完成犹太教的整个体系,世界上第一个一神教正式问世了,从此他们被称为犹太人。回顾过去,这个体系是他们用了近五个世纪的思考、磨难和坚持换来的。然而,犹太人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居鲁士大帝的祖先,是从中亚草原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的,但他自己最终又魂归故里。公元前530年,居鲁士大帝率军进攻中亚两河流域,因为在中亚草原上也有两条河流,北部锡尔河(旧称药杀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南部阿姆河(旧称乌浒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两条河流均由东向西注入咸海,也是咸海的主要水源,咸海实为世界第四大湖,与海无关。生活在这里的马萨格泰人,曾将斯基泰人驱赶到欧洲,马萨格泰的女王砍下了居鲁士大帝的首级,并浸入装满鲜血的革囊,让其饱饮鲜血,大帝年七十岁而卒,未得全尸。

不管怎样,新巴比伦王朝灭亡了,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至此,沙漠游牧民族在两河流域创造的辉煌,将会沉寂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草原游牧的波斯帝国系列将主宰这里长达一千一百多年,直到另一个沙漠游牧民族异军突起,因此,在此期间,伊拉克的历史只是波斯历史的一部分。

公元525年,居鲁士大帝之子占领了古埃及,标志着两千五百年的古埃及文明正式谢幕,自从波斯成为它的统治者以后,尼罗河的粮仓就轮番被外族占据。三年后,居鲁士大帝之子离奇死亡,其在位八年就将波斯帝国的疆域拓展至北非,包括今天的埃及和利比亚,再过十二年,我们将迎来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如果说居鲁士大帝创立了波斯帝国,那么“万王之王”大流士大帝,就是将帝国推向巅峰的人。

公元前518年,大流士大帝的军队推进到北印度,波斯第一帝国将四大文明占据其三。也许大流士大帝认为,东线战场已推进到世界的尽头,于是转向西线战场的欧洲大陆本土。公元前513年,波斯帝国军队第一次越过海峡,踏上了欧洲大陆,并占领了保加利亚部分地区。尽管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落入波斯帝国之手,但是古希腊还是毫无底气去反抗这个庞大的波斯战象,当波斯帝国进攻斯基泰人的时候,古希腊还甘愿成为帮手。然而,狡猾善战的斯基泰人让帝国放弃了继续征讨的念头,在仓促的撤退中稍显不堪,这狼狈的一幕,被负责把守通过海峡上撤退浮桥的古希腊看在眼里,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画面,古希腊才有勇气在几十年后敢于和波斯帝国放手一搏。

现在,拥有四个都城、人口达到五千万的波斯帝国,已经可以傲视一切了。从来没有人像大流士大帝一样拥有如此辽阔的疆域,几乎统治了全部的已知世界。由于居鲁士大帝开创的帝国,管理上过于放任和松散,以至叛乱不断。大流士大帝开创性的把诺大的帝国划分为二十个行省,关系亲近的人被任命为总督。大流士非常信赖和倚重自己人,任命他们为行省的总督,首先是亲戚和朋友,然后是波斯族人,再次是同宗的波斯人,这一点也是当今的伊朗社会很重视私人关系的缘由。行省制度和总督制度成为此后各大帝国的标配,大流士大帝不仅开创了更广阔的疆域,而且还把它治理好,大帝的称号当之无愧。

大流士大帝设置了四个颇具格调的春、夏、秋、冬四宫,作为帝国的都城。波斯的发源地波斯波利斯,作为庆典之用,为春宫;前米底的都城艾克巴坦那,为夏宫;巴比伦,是秋宫;前埃兰的都城苏萨,为冬宫。大流士大帝经常巡视全国,大帝在哪里,朝廷就在哪里,实为移动朝廷。

当大流士大帝巡视着井然有序的帝国,心满意足之余,仍会想起当初发生在帝国偏远之地的不快往事,一场影响世界几千年的战争,一触即发。
鼎贤轩2021-10-31 16:17: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此处插图增加“中亚两河流域”介绍
鼎贤轩2021-10-31 17:28:0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昨天就想问,你这是不是搬出一摞古书,来高冷的反驳什么。不过我怕自己理解错误,没敢出声。

今天再看到评论,我觉得就有必要礼貌的回复一下了。
鼎贤轩2021-11-01 14:28:1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6)雾里看花

公元前1000年开始,雅利安人向东部的恒河流域推进,面对阻挡去路的森林,他们砍伐和火烧,一路上必然遭遇很多当地土著。面对陌生但可怕的战车和闪闪发光的武器,恒河流域的土著接受了宁静生活被无情打破的现实。随后,雅利安人部落像海浪一样一波波的迁居此地,强者雅利安人的文化,成为新地区的主流文化,《吠陀》和雅利安人制定的职业和阶级成为社会主流。婆罗门宣扬的文化,成为上层社会信奉的婆罗门教,下层信奉的则是印度教。

如果你想了解公元前七世纪以前的印度历史,就只能去读成书时间与实际发生相差三千年的《吠陀》,就像通过古希腊神话去了解古希腊历史一样,扑簌迷离。简单说来,在公元前四世纪以前,即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北印度的时候,恒河流域有十六个小王国,以摩揭陀国最为强大。

事实上,印度早期的历史需要波斯、古希腊和中国的历史记载才能被稍稍了解,就像中国之于韩国和日本一样,没有中国历史的传世,他们都是被世界遗忘的。公元前108年,中国的汉帝国灭了朝鲜王朝,顺便把成为倭人的日本人领进了东方文明的大宅门,八百年后,唐帝国灭了朝鲜半岛的百济王国,倭人又被赶出门外,成为被遗弃的历史孤儿。公元668年,倭人推举了天皇,日本这个国号诞生,同时,为了使本国历史看上去更悠久,就开始一本正经的编造历史,将首任神武天皇登基追溯在公元前660年,即将建国时间倒推一千三百多年,到如今已经是第一百二十六任天皇,因此,从来没有改朝换代的日本,是世界上君主制时间最悠久的国家,且没有之一。

印度次大陆这片土地,最具有多样性,其它国家或地区,要么五官风格基本一致、皮肤同色、语言相通,但今天的印度,各色人种、各类肤色、各种语言、各类风俗、甚至五官长相等等,都不会是出自一个民族。历史上他们来自三个不同的方向,第一个就是持续从中亚草原南下到印度次大陆的草原游牧民族,包括但不限于雅利安人,来自中国的月氏、突厥、蒙古,都曾在这里掀起波澜或建立王朝。二是南部地区的土著,本身就极具特点,腹黑、矮小、塌鼻,应该属于史前迁徙到此的原住民。三是与中国西藏接壤的地方,蒙古族的进入和融合,如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和缅甸。多种族、多民族人群长期混血,肤色、语言、五官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子。由于入侵文化的不同,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本身的多宗教,导致印度宗教文化呈现多元性,是世界上宗教最多的国家。

即使是蛮荒的欧洲大陆,都已经开始融入世界文明圈的时候,由于统一基因的缺失,导致印度在大多数的时期里都只是配角和看客。
鼎贤轩2021-11-01 15:18: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7)先贤齐鸣

无论是在被群山环绕的伊朗高原、因神话和宗教而依然神秘的恒河流域,还是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以及城邦林立的希腊半岛,尽管山峦可以阻挡战车,江河可以止步铁骑,但先贤的思想却能无视阻挡,不约而同的发出璀璨的光芒。

拜火教,是傲世寰宇的波斯帝国的国教。

创始人琐罗亚斯德约,出生在公元前628年,出生贵族,二十岁就隐居悟道,三十岁创立思想体系,而后被波斯的大流士大帝推崇而成为国教。草原游牧民族原始的崇拜是火,无论古希腊人还是印度雅利安人都是火葬的风俗,所谓骄阳似火,于是太阳神也是波斯崇拜的神灵。拜火教认为世界有两个对立的神,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马兹达,代表黑暗的恶神阿赫里曼,善神最终战胜恶神。因此它不属于一神教,也不是多神教,而是二元论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但都深受拜火教的影响。公元前六世纪,拜火教在波斯帝国已经步入正规,在此后一千年里基本都是波斯的国教,但却未能跻身当今世界三大宗教,原因就是,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波斯帝国亡国八百年,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信徒手持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和宝剑,征服了更广大的疆域,从南欧的西班牙到南亚和中亚到处可见穆斯林的身影。即使来自草原的王者能用武力征服此地,但他们最终被伊斯兰教所征服。另外,有一个汽车品牌便与拜火教有关,拜火教的太阳神叫Ahura Mazda,拜火教的标志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三层羽翼,那么请稍微留心第二个英文单词以及车标。

恒河流域的智者也开始了思考。

婆罗门教的尊卑和等级观念,让人们糊里糊涂的就成为某一个阶层,而且从出生到死亡保持原地踏步。婆罗门主管祭祀,即使司仪这个角色,其他阶层的人也是没有权利担任的。但祭祀是要持续一整年的,不像中国人的春节、基督徒的圣诞节,最多就准备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因此这需要充足的财力去保障。印度酷热的天气,求雨是最正常不过的农耕行为,在祭祀和祈愿的漫长过程中,突然下雨导致很狼狈,或者即使准备好了很久也不下雨,人们就开始对婆罗门的权威和能力产生了怀疑。一些人开始思考、思考、再思考,或放弃荣华富贵、或裸体、或禁食、或打坐于森林。

中国人都熟悉的人物出现了。乔达摩悉达多,是今尼泊尔附近一个叫释加部落的王子,属于迁自西藏的东方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美丽的妻子,部落酋长继承人。但当目睹了太多的苦、病、老、死之后,二十九岁的王子毅然决然舍弃王子之尊,躲进林中修行思考,在森林漫游六年之后,有一日在一颗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婆罗门祭祀的神彻底被抛弃,并宣称如果要改变现状追求幸福生活,就要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首先就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要学会自己去领悟真理。如果平常人无法做到随随便便就能领悟,那就先学会控制自己,控制欲望,停止享乐。十大戒律就出现了,基本把一切就禁了,就剩下剃发之后每日托钵乞食,然后修习瑜伽和冥想,概括起来就是苦行免除灵魂的痛苦。这一理论和实践,比婆罗门的祭祀对各个国王更有吸引力,此后王子被人称为“释加牟尼“,释加是部落名,牟尼的意思是哲人或圣人。自此,佛祖诞生,佛教组织的信徒中,男性为和尚、女性称尼姑,风头日益盖过婆罗门教。此前提到有十六个小王国,其中属摩揭陀和拘萨罗实力较强大,佛教在这两个王国影响巨大。佛祖圆寂之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佛教源于印度,这不容置疑,但为何不容于印度,反而在传播到国外之后被广泛接受。原因有三,第一,自己人反对;第二,外人反对;第三,竞争对手反对。首先,自己人反对,是因为佛教僧尼脱离家庭切断联系,禁欲则让香火传承成为空谈,在一个农耕社会里,如果没有劳动力则与灾难无异,所以有人谴责这是“诱人父,孤其子,夺人夫,寡其妇”的行为。其次,印度历史上,外族入侵者不断,香火旺盛的寺庙,就像银行一样成为抢劫的重点对象,以至于印度佛教无以为继,逐渐衰落。最后,有其它竞争对手,作为上层社会信奉的婆罗门教,自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另外,也有一个王子,也创建了一个新的教派。

这位王子也是大约三十岁左右,看透了旱灾、害虫、疾病、战争,突然停止享乐的生活,也走进森林深处,不畏寒暑、日食一餐、裸体静坐,思考人生。漫游十年之后,也是在一棵树下,恍然大悟,认为生存既痛苦,世界是轮回,前世的修行决定今生是托生成神、还是人、或者兽、也可能是虫,也推崇苦行解决问题。这个王子的新宗教团体被称为耆那教,意思是“征服者的追随者”,相对于佛祖释加牟尼,这个王子更为极端。因为根据耆那教的教义,万物都有生命,绝不可以杀生,不主张使用任何暴力,这和佛教基本一致。但是他抠字眼,不仅诸如蚂蚁之类很小的生物不能杀,就连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也不能杀,所以你会看见一个耆那教徒随手带一把苕帚,坐在地上之前先把小虫子赶走免得不小心坐死,你也会看见耆那教徒会带个面具,与神秘感无关,而是怕呼吸的时候吸入微生物。这种善良绝对能感天动地,然而他们也有“恶”的一面。虽然他们不主张杀死任何生物,但是他们鼓励杀死一种生物,唯一的一种——自己,用绝食的方式。两千年后的“圣雄”甘地,这位近代印度民族独立的英雄立即会被你对号入座,他倡导非暴力不合作,一生中经常绝食、少食而骨瘦如柴,甘地被称为“圣雄”(Mahatma),那位耆那教创始人被尊为“大雄”(Mahavira)。


耆那教至今仍存在,且基本只在印度,与印度佛教命运迥异的原因有三。第一,耆那教强调个人修行,与神无关,没有神的世界里人人平等。第二,既然耆那教强调个人修为,就不需要寺庙和固定僧尼,外族入侵自然无法彻底摧毁,就像犹太教徒在心里建一所耶和华神殿一样。另外,耆那教不反对其它宗教,奉行互不干涉的原则。第三,因为担心种田犁地的时候会杀死土壤中的生物,所以耆那教干脆不种地,从事屠猪宰羊也绝不可能,于是就主要从事商业活动,逐渐成为经济地位高的阶层或团体,经济实力决定社会地位,所以耆那教在印度仍在存在,主要分布在西印度。

佛教轻物质、重个人修行和对世界的领悟,这毋庸置疑。然而,看看现实中已经完全物质化的和尚,你就知道有些事已经失去本身的意义。当大家去烧香拜佛,求佛祖保佑,其实佛祖很想说,一切修行在个人。在西方世界,基督教徒花费了上千年时间,才摆脱自己与上帝之间的那个中间人——教皇。

五千字的《道德经》告诉我们,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人,虽然只是衰落的周王室的藏书管理官员,却博学多识,饱含辩证的思想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传著作,指导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和把握人生。即使鼎鼎大名的孔圣人,也曾亲自登门拜访问道于老子,老子并不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舌头,孔子觉得奇怪,老子并不在意,继续用手指了指自己所剩不多的牙齿,孔子思考片刻,鞠躬致谢,随后离开。跟随孔子的徒弟大惑不解,孔子感叹说大智慧不在千言万语,而在发人深省。老子的意思是说,牙齿虽然坚硬,但迟早会掉,舌头虽然柔软,但会一直陪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直至今日仍被这中华民族祭祀和怀念,“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多少言过其实,但也说明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当今,中国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学院都以孔子冠名为“孔子学院”。老子和孔子,都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同一时期的华夏大地,道家有老子、庄子,儒家有孔子、孟子,还有墨家、法家、兵家等等,人才辈出,百家争鸣。

西方的哲学起源于古希腊。

孔子去世十年之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出生了。同孔子一样,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都是学生柏拉图整理成书流传下来的,柏拉图有个学生叫亚里士多德,此三人为西方三大哲人。相传,老子的《道德经》也一样,不是有人求着写,可能也流传不下来。所以说,真正的大师和圣贤,是无暇顾及名利的。而当今社会,成功大师、哲学大师、鸡汤大师、管理大师、营销大师等等,积极响应共享经济、迫不及待的分享无味鸡汤,佛祖仍有话要说,一切还要靠自己领悟。

苏格拉底,生活在古希腊的核心城邦雅典,也是今天希腊的首都。

对国王一人集权理念完全水土不服的古希腊,采取了多人集权的方案,即贵族阶层集权,由于雅典没有全职军队,战争还是需要平民支持的,就不得与之分享部分权利,以取得支持。这就是古希腊发明的“民主”,当古希腊侥幸击退波斯帝国的入侵,民主就成了无条件的褒义词,因为古希腊的民主战胜了波斯帝国的君主集权。

但苏格拉底并不这样认为,因为雅典的民主不考虑任何因素,无论什么素质和认知水平的公民都可以投一票,这种民主对于一个部落也许可行,但对于一个民族却是儿戏,所以苏格拉底批判了雅典的民主。这惹怒了有优越感的雅典,由市民组成的陪审团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一个伟大的人死在了雅典的民主手里,也许有些市民刚刚从耕种的田地里回来,有些还在担心的羊群乱跑。苏格拉底坦然的面对了民主的死刑判决书,从容的喝下毒酒,很快气绝身亡。在苏格拉底被尊为西方哲学圣贤的今天,那无疑是雅典民主最耻辱的一天。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就有幸看到了雅典民主失败的那一天。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是一个完全没有民主的寡头政治城邦,公民唯一任务就是军事训练,其它的事情由奴隶完成,对自己武力的自信膨胀到连城墙都不屑去修筑,也十分看不起雅典所谓的民主。公元前404年,专制的斯巴达打败了民主的雅典,雅典从此一蹶不振。柏拉图有个学生叫亚里士多德,著名三段论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和逻辑推理,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千八百年后的公元十六世纪,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更正了古希腊的这一理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表明人类的目光看的越来越远。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在雅典创立了学院,包括数学、几何、天文学、植物学等,是现代高等学府的前身。但是,九百多年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关闭了柏拉图学院,学者纷纷逃亡东方,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代表的东方世界成为人类知识的中心,西方世界进入野蛮和停滞的暗黑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是古希腊和西方社会的三大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有一个学生,这位学生并没有留下不朽的思想,却在短短的十三年里,踩在居鲁士大帝的帝国废墟上,缔造了世界上第二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两千多年过去了,无数民族和帝国都已随雨打风吹去,但古圣先贤的思想,却历久弥坚。


(本章完)
鼎贤轩2021-11-01 18:00: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