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子--图纹艮造谱

楼主:元成子 字数:6231字 评论数: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前言:

“谱”字拆开为“辛口并曰”,华夏最早期的纹字是一种事物的图纹式标己印己,是由生物活动形成的足迹类印己衍生而成的。每一个独立的图纹印己个体就被视为一个“口”,把“口”放在旗帜上就是“号”。比如战国时期的“秦楚燕韩赵魏秦”这些图纹字符都属于他们的图纹标示印己“口”,每一个这样的字符就是一个独立的“口”,当这些“口”的内涵切入人心后形成的意识认知就是所谓的“辛口”隶书后写成“言”。将不同的图纹印己“口”进行拆解拼接组合从而形成图纹纹字纹章的过程就是一个“辛口并曰”的过程,简写为“谱”写的过程。

元成子2021-07-08 21:01:18 发布在 莲蓬鬼话
第一章 易

图纹:(曰的甲骨纹与易的甲骨纹)

堆雅:
1、曰勿、曰物、曰物之易、曰物之场。
2、勿曰勿、物曰物、以勿曰勿、以物易物。

白释:
1、秦书同纹时代形成了甲骨纹金纹向隶书的转型过度,新形成的隶书纹字往往一字代多个甲骨纹金纹。隶书的“易”一是指代曰物之场,所谓的“曰”物就是用图纹假代原事物,用图纹描述原事物。比如书本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曰物之场,书本的内容能展现出一个场。书本中的每个纹字都能展现出一定内涵,这些内涵依附在那个文字之上,所以那个纹字就成为了一个能容纳事物内涵的“场”。这类能容纳事物内涵的图纹“场”在啓商周时代就称为“易”。
2、隶书“曰”字也是一字代多字,一是指上古的祭祀坑,华夏上古的祭祀坑是各氏族结成统一联盟的一种形式。各氏族把自己氏族的信物标志投入同一个坑中,作为自己结盟的一个信物标记。这个祭祀坑的所在地一般是各氏族交流的中心区域中心城市,所以各氏族在这里以物换物,是华夏纹明最初的交“易”之地。
3、“曰”物之说主要形成于百家时代,主要作用是给某物设置一个对应的图纹名为“曰”,比如其名曰“马”就是给马本物设置一个对应的图纹“马”,从而用这个图纹“马”假代原事物用作“纹”化交流以及语言交流。
4、“曰”字最初是祭祀坑的简易图腾,先秦时代的国际交流主要采用会盟的形式,实现会盟的方式就是各个国家把自己国家的象征物投入同一个祭祀坑,投入祭祀坑的东西就属于自己国家的标己。就如同当代的国家会盟需要签署名章,最初没有名章的时代人们就是用实际事物作为自己的象征物,往祭祀坑投入自己国家的象征物就代表着会员签约。所以最早的祭祀坑里的东西不是一个国家的而是多个国家汇集而成的,比如当代出土的三星堆祭祀坑里的物件就属于不同国家的东西,都属于不同氏族的“实物标己”。到图腾文字出现后祭祀坑的形式慢慢就废弃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图腾文字了。往祭祀坑里投入国家实物标记本身就是一个“曰物”的过程,所以在图腾文字取代实物标记后人们就延续了用“曰物”标记事物的习惯,这才形成了后来的图纹曰物纹字曰物之说。

词汇:
1、简易------初期指代书简上的图纹,早期在书简上刻画纹字比较费时费力,所以古人将图纹尽量简化,然后就形成了简单抽象的图纹。后来简易就专门指代这类简单抽象的图纹。比如各车企的车标以及各个国家团体的简易象征图标等都属于简易。
2、容易------本意将事物容入到图纹里,比如一个车企设置一个简易图标作为车标。然后把自己的企业理念纹化历史融入到这个车标里形成其业纹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容易的过程。这样操作后人们就可以用这个图标整体指代这个企业的一切文化理念以及产品形态,然后在彼此沟通这个车企以及其产品时就变得简单容易了,所以在口语俗话中容易也等于简单简洁省事等意思。
3、交易-------以物换物以及商业买卖的专业术语、同类词汇如“贸易”。
4、轻易-------人们用简易认识事物是抽象的,概括性的,它与实际事物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人们看有些纹章把事物描绘的非常高大上、美轮美奂,可实地考察往往不是那么回事。从简易图纹中认知事物与实际认知事物是存在差距的,那些从图纹中认知事物却不实地考察的人就是做事比较轻易的人,做事不轻易的人就是他往往会去深入考究实际中的事物不单从图纹或者传言中认知事物。
5、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在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前的上古图纹集,属于华夏文明早期的纹化图书。
6、易传-------孔子个人认为八卦就是周易,它解读的八卦被后人称为易传。
7、易经-------孔子个人认为周文王所演的易是八卦,自孔子后人们都把八卦认知成易经。实际“经书”这个说法是隶书形成后才出现的,在甲骨纹金纹时代所有图纹都可以称为“易”。中纹本身就是从图纹易画转变成纹字经书的。比如在隶书《山海经》形成前的甲骨纹金纹《山海经》应该叫《山海易》。
元成子2021-07-08 21:02:05 发布在 莲蓬鬼话
第二章 古胡明盟

图纹:
古胡明盟的甲骨纹

堆雅:
1、中口古
2、中口月胡、中口置胡、口中置胡
3、曰月明盟
4、日月明

白释:
1、古代的祭祀坑除了写成“曰”之外还写作“古”,比如作古就是挖坑的意思。在挖祭祀坑的时候挖出的土会放在祭祀坑的一侧,放在祭祀坑一侧的土一般都是半月形状,所以“月”在“古”的旁边代表着挖好的祭祀坑,而这个“月”字就寓意“放置、处置、置办”。同时这个“月”还变体写作“包”,因为挖出的土像个鼓包。并且还有包衣的意思,因为那些土最终要把祭祀坑填盖上,所以他是祭祀坑的包衣。又变体写作“刨”,因为那些土是从坑里刨出来的。这里注重强调一下“月”图腾的本意就是“放置、处置、置办”,
2、前边说过祭祀坑也写作“曰”,往祭祀坑里放置物品用图腾表达就是“曰月”合字为“明”,这个“明”是“盟”的本字,说文解字之后才解读成了明亮的“明”。古人结盟就是靠往祭祀坑里放信物的方式缔结。
3、在同一个祭祀坑周围站着的不同的国家氏族也用“月”表达,两个“月”之间互为“朋”即朋友盟友,在最早时代朋友盟友是同一个意思。
4、单字“古”本意就是坑,比如水置于坑内写作“水古”即“沽”,比如天津的塘沽最初就是水坑。“水古置”有写作“沽月”即“湖”比如洞庭湖。

词汇:
1、胡人-------最初指代靠部落结盟连合字一起的众人,汉代之后专门指代北方少数民族,因为他们虽说不再使用祭祀坑但是依然保留了部落结盟的习惯。
2、盟誓-------古人结盟守信讲究玉石俱焚,这里的玉石就是指祭祀坑里的物品,大家看三星堆祭祀坑里的物品就是被煅烧砸烂后的。其寓意就是如有背盟就如同这些结盟信物一样玉石俱焚身败名裂。比如到周朝时人发誓言或折断树枝或砍去桌角或杂碎玉器,意思是说如有不信如同此物。还有近代的民间结盟也叫就摔碗立誓。这个以物寓人的方式就叫做盟誓。
3、明亮-------是汉后才形成的说法,取太阳月亮的光明之意。
4、明告-------本意盟告,最早叫做盟告天下明告天下,把祭祀坑结盟的内容告诉天下就叫盟告天下明告天下,后来演生出把事情不加掩饰的一一说清楚叫作明告。
元成子2021-07-08 22:18:35 发布在 莲蓬鬼话
第三章 艮

图纹:
衣、卒、艮、根的甲骨纹
堆雅:
曰衣艮、以曰为衣艮
木曰衣艮、以木曰衣根
口止于艮跟、
白释:
1、“衣”与“卒”的甲骨纹都源自于青铜器制作,在制作青铜器时需要制作模具,这个模具体现出来的空间用简易图表达就是“衣”。将模具打破就是“卒”,也就是模具卒了(模具碎了)的意思。
2、华夏文明的早期建立是依靠祭祀坑形式整合建立的,所以祭祀坑就成为了文化融合整合的依据。祭祀坑简易图为“曰”,以其为依据就是“曰衣”,隶书时代人们将“曰衣”合字为“艮”,它是文化起源的艮源(根源)。
3、上古早期祭祀坑时代基本都是部落联盟形式的存在,再后来人们想整合天下开始采用扶桑木建木的形式,所以扶桑木建木祭祀坑基本就称为了华夏文化建设整合的最“根”源,所以后人将“木艮”合字为“根”。
4、当一个祭祀坑曰衣建立时,一般会有一些散乱的部落前来汇入,那些汇入的部落就会将自己氏族的“神物”即“示申、申明”自己身份的标记信物投入祭祀坑。比如齐桓公九合诸侯、大禹会稽山集合诸侯都是采用这种形式。这个过程用图腾表达为“口止艮、口止于其艮”,隶书后合字为“跟”即“跟随、跟从”意思的由来。

词汇:
1、跟从-------最初指代将自己的氏族信物投止于同一个祭祀坑中,表式与众人达成协议成从、比列。百家后演变为别人采用何种方式他就采用何种方式,也写作跟比于某某、比从于某某。
2、跟进-------百家前指“艮堆”,意思是指把各氏族的标记信物堆在一起。比如三星堆祭祀坑里的东西就是把各氏族的标记信物堆在一起形成的。百家后寓意前者做的事做到一半没有完成后者采用同样的方式继续前者所做之事。
元成子2021-07-11 12:25:25 发布在 莲蓬鬼话
第四章 名号足各己起

图纹:
名号足各己起的甲骨纹
堆雅:
1、夕口为名、月口为名、置口为名
2、置口于亏为号、置口于夸为号、
3、走口为足、运口为足、止口为足、
4、反口为各,足各为路
5、走己为起、运己为起
白释:
1、“口”最早是指生物活动产生的脚印,后来人们仿照其脚印画成固定相似的图纹从而来假代铭记原事物。每一个单独的图纹就是一个“口”。这个“口”是专门为原事物置定的,所以这个针对原事物置定的图纹“口”就成为了原事物的“名”。“名”由“夕口”或者说“月口”合字。前边说过“月”是“置”的意思,所以古人将“夕口月口置口”合字为“名”。
2、“口”置定后可以假代代指原事物,所以人们开始为众多事物都设置了对应的图纹“口”。比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都是人为设置的图纹“口”,将这些“口”写在飘扬的旗帜上用图纹表达就是“号”。
3、古人写信时常以“足下”开头,其意思是“书写纹字传递信息”如下,这个“足”最早就是指书写“口”即书写运作图腾名号纹字传递信息。这个“书写运作图腾名号纹字传递信息”的事物本身同图腾表达就是“走口、运口”,古人将“走口、运口”整合在一起写成“足”。
4、“口”是指一个独立拿出来代表某个事物的图纹,比如人的指纹可以代表这个人本身,其指纹在手指上就叫“正口”,按出来的手印与手指纹正好是反向的,所以这类印出来的反向图纹就叫做“反口”。后人将“反口”合字为“各”即烙印之“烙”的本字。
5、在上古时代凡是脚印或者说图文印记这类东西呈现在哪就叫做“止口于哪、足于哪”,在上古时代这类脚印印记出现最多的载体就是众人行走的地面,地面上众人脚印的集合之处用图纹表达就是“口止各”合字为“路”,这就是后来道路之说的起源。
6、手指上的指纹为“正口”,按出来的手印为“反口”,正口与反口两者互为“己”。比如按手印具备法律效力,他能代表本人自己,这个手印就是其人之标己。意思是他把自己(自己的标记)标示在那了。
7、上古众氏族结盟时,每个氏族都要用某种物品作为代表自己的信物标己,所以世人开始收集各种人事物的实际信物标记以及图纹代表标记。这个收集整合标记“标己”的行为就叫做“走己”合字为“起”。当世人开始收集整合实物标己图纹标己时预示着一个地区纹化的正式起源并成型。比如三星堆祭祀坑里的物件就是整合在一起的实际信物标己,那些实际信物标己存在就对应着哪里纹化的生成与存在,没有那些标己就没有纹化形成的载体。
元成子2021-07-11 20:03:21 发布在 莲蓬鬼话
这些东西将来都会是教科书的内容。
元成子2021-07-11 20:07:56 发布在 莲蓬鬼话
词汇:
1、起源-------己原的现代写法,一个地方最早形成留存的标“己”就是一个地区纹化纹明的起源
2、祭祀-------本意“置示標己”,比如禮記的現代写法是“登记、登己、证己”。古人祭祀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展示自己氏族的标“己”,把这些标“己”放在同一个“豆”里也就是器皿里盛放起来代表着登记证明一些事物。比如现代人结婚需要交换定亲信物与成亲信物。这个展示信物标己的过程就叫登记证明,这个登记证明(登记证盟)在上古就叫“祭祀”。
3、铭记-------生物活动的脚印能代表自己的经历,把这些脚印抄写腾录下来就叫做“置口为己”,后人将“置口为己”合字为“铭记”。铭记的东西是人事物曾经的脚印,寓意着铭记过去发生的事情。
元成子2021-07-11 20:25:44 发布在 莲蓬鬼话
第十八章 昆棍混应答纵横春秋
图纹:
昆棍混应答纵横春秋的金纹
堆雅:
1、曰比为昆、曰从为昆
2、以木曰比为棍、以木曰从为棍
3、奉曰为春
4、广从堆心为应
5、合生生为答
6、玄从为纵
7、木黄为横
白释:
1、解读“昆”必须要提到一个地名,那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本意“昆盟”,也就是从于“曰”形成的联盟,这个地方就是“奉曰、奉祭祀坑”的地方。后来“奉曰”合字为“春”,所以昆明又叫“春”城,也就是奉曰奉祭祀坑之城。昆明的当地人是上古战乱战败后迁徙过去的,在他们战败迁徙的时代还没有春夏秋冬之说。整个昆明的纹化实际就上古某个大时代的社会缩影。属于华夏文明不可多得的一个活历史遗产。
2、上古祭祀坑都是多个氏族共同建设起来的,人们前来祭祀坑结盟叫做比比聚集而来从从聚集而来,所以“曰比、曰从”合字为“昆”。因为属于同一个昆的氏族彼此互称兄弟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昆弟”之说。“兄”字本意为“入口”也就是把自己的名号或者说实物信物标己放进祭祀坑,这个过程叫做“示口入、示兄”合字为“祝”。比如祝愿的本字就是“兄原”,意思是说他把自己的名号或者说实物信物标己放进的那个祭祀坑就是他的兄原。他们曾经在哪里集体“祝愿”盟誓希望彼此之间融合无间隙。历史上有“祝融”系。兄弟祝愿融合其乐融融之说就源于祝融系纹化。
3、“厂”图腾是指“场地产地发源地”最早泛指中原之地,比如中原之夏合字为“厦”,大厦将倾就是指中原夏联盟政权的颠覆。夏联盟之内的各氏族组长最早叫“士大夫”,“士”大夫在中原“厂”选出盟主就是“广”。即大庭广众之“广”。最早的联盟会议开会的地方就是“广”,在这个地方“建”设“任”用各路士大夫所负责的责任,真的个“广建任”就合字为“庭”,也是广大之说的由来,前来的开会各路士大夫就是“广大群众”。这也是最初的法庭的起源。人们“从”于“广”并“堆”积聚合到一起就是“广从堆”合字为“应”,人们愿意从于广庭那就合入进来,这个过程叫做“合于应”,百家之后把合于应写成“答应”,意思是指他答应了并愿意进入联盟。
4、上古的联盟形式就叫做“广从应”,在战国时代把这种联盟形式写成“玄从”合字为“纵”。实际“合纵”的本字就是“合从”很好理解。战国时期六国合从形成联盟就叫“合纵”。说完合纵就得说“连横”因为它们是相对存在的两个说法。
5、“连横”的本字是“申黄、运黄、帝黄”,“黄”的意思要从双簧中理解。一个人前面比划一个人在后边说话,这叫两个人“共由、共思”合字为“黄”,所以“黄”图腾本意是指缔造共同的由来,缔造共同的思维。“连横”那就是想把天下人的思维统一,历代的连横都是伴随着暴力的强制使用,比如秦始皇运黄连横就是向六国开启灭国站。所以这个“黄”演生出了蛮横的“横”字。实际连横就是前边说的“禾”也就是搞帝国制,合从就是前边说的“口”也就是想搞联邦会员制。历史上启朝搞得就是合纵合从会员联邦制,商朝搞得就是运黄连横帝国制,周朝又是合从合纵联邦会员制,到秦朝又搞运黄连横帝国制。到汉朝时因为经历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所以汉朝人不懂什么叫“禾”不懂什么叫“口”,就知道它两放在一块是“和”。也不懂什么叫“连横”不懂什么叫“合纵”。人言“刘项不读书”所以他们称帝也没分这么多,一说就是不管怎么样你表示臣服于我就行。比如汉朝收管夜郎挂个名号就行,后来呢他又把人家灭国了,这就证明了他们没有一定之规。甚至他们都不懂得纹化统一这个理念,所以在东汉时期没办法了才搞了一个白虎通义。秦始皇上来就搞书同文,而刘汉建立了一百多年被逼无奈才想起来搞个白虎通义。当然万事各有利弊,没有严格文化名词概念的时代人们头脑里思维不复杂,没有所谓的“连横、合纵、美丑、好坏、尊卑”等概念,也就不想他了,大家能生活混日子也就行了。正应了老子那句话无为而治省的人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而搞些没有意义的尊卑贵贱阶层划分。
6、前边说了“春”是“奉曰”也就是祭祀坑联邦结盟制。而“秋”则是“禾伙”,也就是缔造同伙的意思。最早历史上的春秋也是指帝国与联邦这两种形式。可以说人类社会这点元素构成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不同时代使用的文字概念不同。
元成子2021-07-14 19:03:22 发布在 莲蓬鬼话
第十五章宗旨白稽查恒

图纹:
宗旨稽查的甲骨纹
堆雅:
1、牢示为宗
2、开曰为查
3、曰心为恒
白释:
1、前边说过“曰”是祭祀坑的图腾,把祭祀坑挖开一写作“旨”一写作“查”一写作“白”。比如“宗旨”的本字就是“示曰”,把祭祀坑里的东西挖出来展示就是“示曰”。而“查”是隶书时代才形成的写法,意思也是把祭祀坑里的扶桑木挖出来查看。比如今天的三星堆出土的东西就有扶桑木。古人结盟把自己的信物放到祭祀坑进行登记结盟,一旦有人背盟就得把祭祀坑挖开然后找出他结盟时的信物。凭这个信物来惩罚背盟者。比如会稽山就是大禹集合众奴开会挖开祭祀坑的地方,大禹在这里凭借祭祀坑的结盟信物处置了一个背盟者。
2、因为挖开祭祀坑查找信物目的是稽查结盟者犯下的过错,所以后来就形成了稽查之说。这就跟有人违背合同时需要把合同拿出来让当事人看他的签字一样的道理。
3、上古人们置办一个祭祀坑结盟中心都希望长久,所以就演生出了希望永远不要挖开祭祀坑的想法,这就是永恒的“恒”的由来。并且前边我说邯郸奴娲祭祀坑是上古最大的一个祭祀坑,还有一个证据就是最早的恒山就在这里。恒山就是指祭祀坑中心所在之山,今天邯郸的女娲宫就在那个时代的恒山。今天的恒山不是古恒山,古恒山是指石家庄以南包括邢台与邯郸段的太行山。
元成子2021-07-14 20:11:46 发布在 莲蓬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