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祖荣侃红楼之100:崇祯皇帝出家如皋定慧寺

楼主:老卡枪 字数:54763字 评论数:1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第63回有明显的藐视满清人的内容:“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纂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
老卡枪2021-05-05 15:45:3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在钱谦益于1645年写给冒辟疆的《书》中,“双成得脱尘网,仍是靑鸟窗前物也”一句,稍作解析。
“双成得脱尘网”,意思是说董小宛脱离了“女校书”的生涯,嫁给冒辟疆做了如夫人。“青鸟”在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仍是靑鸟窗前物也”,意思是说董小宛仍然是满清朝廷有关要员寻觅的目标。因而,也就迫使相关人员采取了将计就计的策略,赋予董小宛款曲复明之重任。
文中特别提醒“双成(董小宛)亦知其为人”,为不久后实施“西施沼吴”之计作了铺垫。
老卡枪2021-05-06 16:52:1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隐叙了有关历史
老卡枪2021-05-07 12:03: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七、崇祯死于“甲申之变”证据无力
八、崇祯通过钱谦益与如皋的反清斗士李之椿取得联系
在《冒辟疆全集》第930页,载有崇祯通过钱谦益的渠道来如皋找李之椿的一篇文章《书》。内容不长,全文如下:
“武林舟次,得接眉宇,乃知果为天下士,不虚所闻,非独淮海维扬一俊人也。救荒一事推而行之,岂非今日之富郑公乎? 闱中虽能物色,不免五云过眼,天将老其材而大用之, 幸努力自爱。衰迟病废,田光先生所谓‘驽马先之’之日也。然每见骐骥,犹欲望影嘶风,知不满高明一笑耳。
双成得脱尘网,仍是靑鸟窗前物也。渔仲放手作古押衙,仆何敢贪(叨)天功遥,他时汤饼筵前,幸不以生客见拒,何如?嘉贶种种,敢不拜命。花露海错错列,优昙阁中焚香酌酒,亦岁晚一段淸福也。高才入雍,自当领袖,学使即便想闻,俟机云入雒(洛)时,当与张茂先一流人谋赏识也。草復不多及,晤徂徕丈,千万致意。
江淮鼎沸,吴中一夕数警,岂知天台仙路近在淮南,桃花流水仍在人间世耶!
仪部之事托萧、张二君为料理,已许得当以报,想渔仲不难作浮图合尖也。
吴门李玉阳度曲之妙,为老教师领袖。诙谐谈笑,一坐风生,今之东方生、郭舍人也。以稼轩绍介谒徂徕丈,遂令抠衣趋侍,乞延之幸舍,勿以弹铗客待之。幸甚!幸甚!双成亦知其为人,应不以他客拒之也。捐惠哈酱,绝佳。更祈一甖以慰老饕。何时把臂?诸不多及,徂徕乞致相念。”
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江淮鼎沸,吴中一夕数警,岂知天台仙路近在淮南,桃花流水仍在人间世耶!”。
“江淮鼎沸,吴中一夕数警”,是表明时间的,反映的是1645年清兵进军中原时的情况。
“天台仙路”和“桃花流水”与成语“前度刘郎”有关。民间流传着一个刘、阮遇仙的故事,是说刘、阮二人到天台山后,经十三日,饥,沿桃花流水遇到桃树,摘吃其果,被俩仙女邀去结为伉俪,在神仙洞住半年方回。后来,人们就把去而复来的人称为“前度刘郎”。
这个去而复来的人,钱谦益在《书》中明确指出,就“近在淮南”,是说虽死尤活的“仙人”朱由檢活动在淮南。
关键内容之二是“以稼轩绍介谒徂徕丈,遂令抠衣趋侍,乞延之幸舍,勿以弹铗客待之。”
稼轩是辛弃疾的字,他一生以抗击元朝恢复宋朝为志。此句中的“稼轩”是钱谦益代指以抗清复明为志的朱由檢。
“绍介谒徂徕丈,遂令抠衣趋侍,乞延之幸舍”,其意是,要求冒辟疆慎重其事的介绍给尊敬的徂徕(李之椿),要安排专人小心侍候,希望食宿在贵宾之所,不能当做普通的门客对待。
在钱谦益写给冒辟疆的《书》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在此,为不偏离主题太过,只能略解一二。现再就“双成得脱尘网,仍是靑鸟窗前物也”一句,稍作解析。
“双成得脱尘网”,意思是说董小宛脱离了“女校书”的生涯,嫁给冒辟疆做了如夫人。“青鸟”在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仍是靑鸟窗前物也”,意思是说董小宛仍然是满清朝廷有关要员寻觅的目标。因而,也就迫使遗民中的关键要员采取了将计就计的策略,给董小宛赋予了款曲复明的极其艰巨而伟大之重任。
文中特别提醒“双成(董小宛)亦知其为人”,为不久后实施“西施沼吴”之计作了铺垫。
老卡枪2021-05-07 18:43: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崇祯皇帝来如皋干戈征战试图实现复明大计
老卡枪2021-05-08 18:59:1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644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说法,全部是漏洞百出的流言蜚语!

老卡枪2021-05-09 10:50: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至于崇祯皇帝潜出北京城,那枚至尊至贵的传国玉玺(真宝玉)的下落,是否流落如皋?
老卡枪2021-05-11 11:20: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据如皋《千年古刹定慧寺》载,隋·开皇年间“诛茅建寺,立名定慧”,因而其中含有关键的“慧”字。由于时代变迁,僧人因惠于宋·天禧中(1017——1021年)重建,定名“定惠寺”。直到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年代,其父亲名谓惠徵,书写“定惠寺”时有所“不便”,“定惠寺”又复名“定慧寺”。在1966年夏季发生的文革破“四旧”之前,人们还看到慈禧太后题写的“慧映中华”制成的匾额。如今,大家看到的“慧映中华”匾额,是上海籍苏局仙大师的手迹。
老卡枪2021-05-14 20:04: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黑熊甜甜 2021-05-04 09:28:58
整个都在胡说八道!崇祯自杀的
-----------------------------
@老卡枪 2021-05-04 10:15:05
感谢您的关注!
请您出示一下当时而不是事后,目击者的记录证据。
-----------------------------
@penggu1981 2021-05-12 13:36:43
请问楼主,当时你在场吗?你不在场怎么知道崇祯皇帝逃了?你给出目击者记录证据!写文章夸张点博眼球可以,但是别用你自己的智商去侮辱别人的智商,崇祯上吊起码是史书记载的,你的逃亡论天马行空,一会扯这一会扯那,拿不出一点证据,全是你自己的揣测,连推测都不是!别人说的自杀,起码诗书有明确记载,你胡搅蛮缠让人拿出目击者证据?想出名不是这样的,看你文采不错,骨骼清奇,不对,梦笔生花,你随便写写小说、野史......
-----------------------------
崇祯死于“甲申之变”的“证据”苍白无力
历史上关于1644年崇祯皇帝吊死北京煤山的说法,都不是亲眼目击者所言,全是不攻自破的流言。所谓“证据”,漏洞百出。
《弘光实录钞》、《明季遗闻》、《明季北略》等书将陪崇祯一起在煤山殉国的人记为司礼太监王之心。《明史》等史书也记载崇祯一天五次让太监王承恩找百官和国舅托付太子……并未陪崇祯一起自缢身亡。然而,由于康熙皇帝下达了有关圣旨,事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编纂《明史》时,康熙明确指出:“朕于明代实录,详悉披览,宣德以前.尚觉可观。至宣德后.颇多讹谬.不可不察。”[1]
在与崇祯一同上吊的太监是谁的问题上,康熙对熊赐履呈览的《明史》部分稿件提出质疑。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夏四月戊戌(二十三日),谕大学士等曰:“至于随崇祯殉难者,乃太监王承恩。因此,世祖章皇帝作文致祭、并立碑碣。此书载太监王之心从死,明系错误。”[2]于是大臣们把陪崇祯在煤山上吊的太监王之心改为王承恩。
汇合多种资料得知,崇祯甲申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夜,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由于一场突发的瘟疫严重削弱了守城明军的战斗力,20万大军能登城的不过6000人,绝无坚持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崇祯带着十几名太监逃离皇宫,走到齐化门,守军不认识他,以为有诈,将其射回。三月十九日,农民军入城,遍搜皇宫寻找崇祯无果。直到二十二日,人们才在万岁山(即煤山)上发现一具以头发复面且面部肿胀的尸体,左手上(有的资料说是在尸体旁的纸上或在左衿上写着“大明皇帝”)写着“天子”二字,皇袍上还留下68个血字。经内廷太监指辨,认为死者是崇祯。也就是在这左手上书写的“天子”或在左衿上写着的“大明皇帝”,露出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马脚,身着龙袍者,何必在手上书写“天子”或于左衿上写“大明皇帝”,人们纷纷认为事情蹊跷,怀疑其中必有隐情。
张廷玉(1672—1755年,雍正当朝时期,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直至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在《明史·本纪卷二十四 庄烈帝》中,仅寥寥数语说明了崇祯帝崩状况:“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其中“皆诸臣误朕”之语,与崇祯前5次所下“罪己诏”的基调,自相矛盾。以前崇祯的态度是,谴责自己“因失德和过失”,导致“生灵涂炭、赤子沦为盗贼、良田化为榛莽、社稷遭殃”。而在这一次的关键时刻,却把亡国之责说成是“皆诸臣误朕”,皇帝一点责任也没有。完全是在皇帝出走后,大臣不敢“忤逆”的代笔之言。
对于“(吾体)任贼分裂”一句,完全违背孝悌之道、世俗常情。古人死后,讲究入土为安,不论是帝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最后都希望全尸入土下葬,以不负父母养育之恩。
正如明朝资料《甲申核真略》所评价之语:“此浅夫愤激之言,非先帝之言也”。[3](附图七)

美国人魏斐德在其所撰《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中,对崇祯是死是活的评价是:“皇上的尸体过了三天多才被发现,此时人们普遍猜想皇上已经离开京城,到别处建立临时行在了。”[4]
明《崇祯记闻录》载甲申之变的相关内容是“至二十一日,闯贼到煤山,见先帝已殉社稷,从死者惟内官王之俊一人。帝蓬首跣足,身穿白衣,左衿上书‘大明皇帝’四字,右衿上有血书数语云:祗因失守封疆,无颜冠履正寝。朕之骤失天下,皆因贪官污吏平时隳坏,宜尽行诛戮等语。”[5]
明·冯梦龙(1574——1646年)在61岁被任命为福建寿宁县的知县,任期四年,曾编过当地的方志《寿宁待志》。到明末天下大乱,清兵入关,冯梦龙从南下避兵祸的难民中收集材料,写成《甲申纪事》,书中载:“(二十一日)是午,得先帝煤山凶问(信)……传闻先帝……潜走煤山,望见贼势甚盛,自缢。”[6]
明清之际的吴梅村(1609——1672年)在《绥寇纪略》中载:“十九日质明,阁部大臣犹有传筹入朝者,俄闻城已陷,驾崩,王承恩对缢。亭新成,上所阅内操处也”。[7]
明清之际的钱士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贡生,尝受知于吴伟业。“甲申之变”后不仕,以任侠往来河朔。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撰《甲申传信录》载:“二十一日午刻,賊卒李才報:‘上崩駕于萬壽山之巾帽局’”[8],沒有說崇祯吊死萬壽山。
明清之际的彭孫貽(1615——1673年),出生于竖立“董小宛葬花碑”之地的浙江海盐武原镇。他在《平寇志》[9]和《流寇志》[10]中载:“(上)登煤山之壽皇亭……為繯山亭,俄而帝崩。(太监)王承恩再拜恸哭缢亭下,与大行皇帝相望。文武群臣,無一人知。”彭孫貽没有当过京官,仅收集传闻记载而已。他曾撰文一语道破真相:“钟山斸遍孝陵柏,史书窜尽祯皇编”[11]。意思是明朝灭亡后,埋葬朱元璋皇帝之明孝陵上的柏树,被砍遍了;史书也把崇祯皇帝的事,窜改光没有原则了。
清·天津樊彬在《燕都杂咏》中有诗云“巍巍万岁山,密密接烟树,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处。”其露出多处疑问,首先,北海公园琼岛上也有一座“万岁山”。第二,自缢于亭子上,还是自缢于树上。第三,自缢遗址,当时的人说“不知处”。
顾炎武(1613—1682年),在明清甲申之变后长期客居京城,四处活动,上下沟通,为民族兴亡之事操心。在他写的《昌平山水记》中,直接称呼崇祯皇帝的所谓“思陵”为“攒宫”,文中曰:“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就是说,崇祯皇帝没有死,也没有葬。当臣子的不敢说出“思陵”就是葬崇祯皇帝的陵墓!”[12]。
至于民间传闻找到崇祯自缢遗址,并绘声绘色地指称一棵树为“罪槐”,这是清兵以“为崇祯报仇”的名义入关,做样子笼络人心所办的“善事”。
287年后的1931年,有照片显示“罪槐”树胸径不过一尺。其树怎么生长得如此缓慢?其实,“罪槐”一直处在被造假之中。

附注:
[1]·见《清圣祖实录》卷一四四第十五页。
[2]·见《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十二第七页。
[3]·见明《甲申核真略》第二十页。
[4]·见美·魏斐德撰《洪业--清朝开国史》第一百八十一页。
[5]·见明《崇祯记闻录》第四十五页。
[6]·见明·冯梦龙撰《甲申纪事》第九页。
[7]·见明·吴梅村撰《绥寇纪略》第三百二十六页。
[8]·见明清之际的钱士馨撰《甲申传信录》第十九页。
[9]·见明清之际的彭孫貽撰《平寇志》第二百零三页。
[10]·见明清之际的彭孫貽撰《流寇志》第一百五十九页。
[11]·见《冒辟疆全集》第一千五百五十七页。
[12]·见明·顾炎武撰《昌平山水记》第十页。
老卡枪2021-05-14 20:10:2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美国人魏斐德在其所撰《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中,对崇祯是死是活的评价是:“皇上的尸体过了三天多才被发现,此时人们普遍猜想皇上已经离开京城,到别处建立临时行在了。”
老卡枪2021-05-15 18:42: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天军 2021-05-17 11:33:46
如果崇祯逃离北京,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为了出家,何必逃到如皋再当和尚?
如果是为了复位,何必隐姓埋名让各方势力相互PK不已?
-----------------------------
谢您关注!
崇祯在当时瘟疫弥漫北京城的特殊时期,士兵几乎无战斗力,暂时撤离北京徐图良策;
清兵入关,情况突然;
各方都大张旗鼓地宣传朱由捡死亡,“哭向金陵事更哀”······
老卡枪2021-05-17 17:38:2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崇祯皇帝出家如皋定慧寺
钱祖荣
(完整版,11600个字)
目录:
一、如皋定慧寺大殿楹联昭示崇祯皇帝“出家”定慧寺
二、1664年崇祯皇帝在如皋亲书“福慧庵”山门匾额
三、“皇枕”宫廷琉璃瓦现置于大殿屋面至高无上处
四、铸有“皇帝万万岁”字眼的铜鼎置于大殿楹联中央
五、“大明天子重相见 且把壶儿搁半边”的诗句露馅
六、如皋人在崇祯皇帝的多个行在处修建了“太阳”庵
七、崇祯在北京死于“甲申之变”的“证据”苍白无力
八、崇祯通过钱谦益与如皋的反清斗士李之椿取得联系
九、崇祯皇帝来江淮地区干戈征战试图实现复明大计
十、如皋水绘园是崇祯皇帝召见下属选择的“国宾馆”
在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北岸,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古城“金如皋”,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定慧寺给她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原来,寺中供奉毗卢遮那佛大殿内的一对柱子上,写有一副含义若明若暗的楹联。这副楹联的内容既透露了“金玉良缘”的秘密,又暗示了数百年前有一位皇帝来此出家的惊人真相。这副楹联的上联是“金分乾亥龙游宿水护神皋”,下联是“玉立东南凤起丹山朝帝阙”,横批(匾额)是“慧映中华”。结合其他证据,本文力求还原时隔377年的历史真相。(附图一)

一、如皋定慧寺大殿楹联昭示崇祯皇帝“出家”定慧寺
笔者对定慧寺有关楹联的解释,意为抛砖引玉,敬请方家赐教。
1、上联解释:
在上联“金分乾亥龙游宿水护神皋”一句中,“金分乾亥”是卜卦语言。结合“天人合一”命理哲学中的观点分析,“金分”是表示天与人的对应关系。“乾”象征“天”,也喻指帝王之“天子”。“亥”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符号之一,是属相的末尾之数。那么,“乾亥”的寓意,则是指一个朝代帝王中的末世之君。
“龙游宿水”中的“龙”,代指皇帝应该没有异议。比如,皇帝坐“龙椅”、卧“龙床”。“宿水”是何意呢?有一个出自明·高明《琵琶记·路途劳顿》的汉语成语“宿水餐风”,它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那么,“龙游宿水”的意思,即是经过艰苦周折的皇帝来到这里,来干什么呢?
答案是“护神皋”,即用行动护卫“庄严国土”上的神圣之地如皋,也就是指挥当地军民进行了大约20年的抗清复明大战(百度搜索查阅钱祖荣撰六千余字的《<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隐叙了有关历史》一文)。(附图二)

2、下联解释:
在下联“玉立东南凤起丹山朝帝阙”一句中,“玉”作何解释?在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把“玉”解释为:“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因而,人们称呼“天帝”为“玉皇大帝”,把代表皇帝权力的大印称呼为“玉玺”。那么,据此解释“玉立东南”的意思,则是说明拥有支配玉玺权力的皇帝,已经立足于京城东南方向的这个地方。
“凤起丹山”与“丹凤朝阳”密切相关。在“丹凤朝阳”的成语中,镶嵌了“凤阳”一词,它是安徽省的一个县。对于其中的“山”字,在此处作“寺院”之解。,因为业内人称呼“寺院”的大门为“山门”。
那么,“凤起丹山”,不仅与“丹凤朝阳”的“凤阳”相关,还与凤阳的一座寺院联系在一起。换言之,这位皇帝最初是由凤阳的一座寺院(后来朱元璋赐名为“皇觉寺”)走出来的,是制联人寓意先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飞黄腾达的龙兴凤起之地。
“朝帝阙”,即明显表达如皋定慧寺的大殿门及正门,朝向北京皇帝宫殿前导引性标志建筑之门阙。
大殿门及正门朝向北京的原因,起码含有两种情况。一是体现制联人时刻怀念故都的情愫;二是体现制联人极度关注与其有瓜葛的当今皇上的执政状况,且有须臾不敢懈怠的思虑。
如今这幅楹联的手迹是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于1988年留下的,在文革破“四旧”中被铲除的相同内容之笔迹出自如皋人吴慕陶之手。
几百年来木柱生漆上的字迹,几经易主,但可以看出内容没有改变,表达的还是有关明朝末世皇帝“朝帝阙”的事。
3、横批(匾额)解释:
至于匾额“慧映中华”的内容,《千年古刹定慧寺》载,隋·开皇年间“诛茅建寺,立名定慧”,因而其中含有关键的“慧”字。由于时代变迁,僧人因惠于宋·天禧中(1017——1021年)重建,定名“定惠寺”。直到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年代,其父亲名谓惠徵,书写“定惠寺”时有所“不便”,“定惠寺”又复名“定慧寺”。在1966年夏季发生的文革破“四旧”之前,人们还看到慈禧太后题写的“慧映中华”制成的匾额。如今,大家看到的“慧映中华”匾额,是上海籍苏局仙大师的手迹。
“慧映中华”中的“慧”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本义为聪明、智慧。
佛教词汇中以“慧”开头的,则有“慧根”、“慧心”、“慧眼”等。
其中的映字有照射之意。“中华”即指中国,如《红楼梦》第63回就写有“‘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
结合上下联含义,“慧映中华”则解读为,定慧寺有“龙”,即天子的智慧映照整个中华大地。
4、概括:
原来,如皋定慧寺正门北向的“秘密”,就明明白白地表述在大殿内一对木柱的楹联上!
这就是,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檢出家,来到如皋定慧寺的“告示”。
二、1664年崇祯皇帝在如皋亲书“福慧庵”山门匾额
在如城街道范围内,有一块在357年前由明朝末世皇帝朱由檢亲书的山门匾额,至今保存的完好无缺。匾额上刻有“福慧庵”三个主体字,匾额基质为钒石。右首刻着一行小字,内容是“大明崇祯甲辰年募建”,左首刻着“开山住持”四字。(附图三)

据当地知情人刘焕来等不少老人回忆,他们年轻时听到庙里的师傅讲过一件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当年崇祯皇帝在定慧寺出家担任方丈后,晚上睡觉时经常于梦中听到部将们在房顶上奔跑、且伴随战斗呐喊之声。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崇祯皇帝当时思虑最多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己来如皋指挥抗清复明大战20年,牺牲了无数军民,他们的英灵尚且无处安身,应该为此建寺立庙以安彼魂。崇祯皇帝为了完结自己的心愿,就募建了福慧庵等一些寺院,并且兼任福慧庵开山住持,让在反清复明战争中牺牲的英烈永受香火。
海安李堡镇(明清时期曾经隶属于如皋县)镇海禅寺就立有因“太子朱潜”“弃帝位而明高志,建寺院以抚民心”的石碑,碑中内容阐明了修建寺庙之缘由。
三、“皇枕”宫廷琉璃瓦现置于大殿屋面至高无上处
在1644年甲申事变后,明朝遗民仍然魂牵梦萦着恢复大明江山。不少人还想方设法携带一片明朝皇宫的琉璃瓦当作枕头,表示梦寐不忘,时刻惦记着抗清复明大业。历史学家何龄修在所撰《李之椿案与复明运动》一文中写道:“沈士柱(在崇祯年间加入复社,反对阉党。南明灭亡后仍秘密从事反清活动,清·顺治十四年被捕,十六年的清明节在南京被清政府杀害)有词云:‘三百年恩总未酬,宸居何意卧羁囚。先皇制就琉璃瓦,还与孤臣作枕头’”。一般明朝臣僚尚且用先皇制就的琉璃瓦作枕头,先皇的裔孙朱由檢用皇宫琉璃瓦作枕头,原来就在情理之中。崇祯逝世后,这片被他当作枕头的明朝皇宫琉璃瓦,就由他人高置于大佛殿顶部朝北屋面的第一排正中央的至高无上处。远远望去,皇宫琉璃瓦与普通瓦的云泥之别显而易见。这种待遇,其他人无与伦比,即使是崇祯太子朱慈烺,也不能享受这种特殊礼遇。(附图四)

此后,如皋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家中,如果有人去世,也把其睡过的枕头,恭敬地放到屋顶上,以示悼念。如今,在农村仍然看到存在这种习俗的现象。
四、铸有“皇帝万万岁”字眼的铜鼎置于大殿楹联中央
在定慧寺供奉毗卢遮那佛的前面、上下楹联的中间,安放着一只大铜鼎(香炉),正面中央铸着“皇帝万万岁”的显著字眼。给人的印象是,当你拜如来佛祖时,就是在拜一位皇帝。如来佛祖是传说中的佛世尊,而所拜的皇帝确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
铜鼎有着异乎寻常的历史。当年明朝天启年间的吏部主事、南明天弘光朝的光禄寺丞李之椿(1600-1651年),字大生,号徂徕,如皋人。他是天启二年(1622年)文震孟榜进士,“天(启)崇(祯)五才子”之一。明朝北京政权丢失后,李之椿积极掩护、参与崇祯皇帝朱由檢指挥的抗清复明斗争。以致招来如皋李府几乎是灭门之灾。浇铸铜鼎的原因,是李之椿的母亲于“天启陆年(1626年)肆月”过大寿,皇帝和群臣盛情祝贺,皇帝敕命铸造铜鼎予以纪念,定慧寺赀铜钱赞助。李府遭难后,铜鼎由定慧寺收藏。崇祯皇帝出家定慧寺后,请出铜鼎。(附图五)

文革期间,铜鼎流落白蒲镇,险遭融化之难。定慧寺恢复旧貌时,寺主从好心的收藏者手中赎回。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在数十年前,到处写着“毛 万岁”的标语,并不说明毛 就到过那里呀。对呀,这个道理不错呀。
但在定慧寺内,铸有“皇帝万万岁”的铜鼎,是置于如来佛像之前的,是供香客跪拜的,是出于既拜佛爷又拜皇帝的双重效果而巧妙设计的。实际上,拜佛像为虚,拜皇帝为实也。既然宝玉可以隐喻皇帝,在如皋定慧寺中,宝玉和佛又联系在一起,
“通灵宝玉”之说也就应运而生了。大殿中一副楹联的开头嵌入“金”“玉”俩关键字,同时透露了“金玉良缘”的秘密。
老卡枪2021-05-17 18:19:3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五、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中国古典诗词既提倡内容平淡自然,又追求意境含蓄华美。而有些诗词的含蓄性,往往还会招来祸患。
在乾隆年代就因为诗词具有的含蓄性,而发生了一起惊动朝野的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案中涉及“明日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等违碍之词。
在徐述夔去世15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徐家被仇家蔡嘉树告发,乾隆为此发出了关于搜查徐述夔诗文的上谕,这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搜查徐述夔诗集的浪潮。结果被从重处理的从礼部尚书沈德潜到底层的民众有200多人。虽然徐述夔父子二人均已病故,但“仍照大逆凌迟律,坐碎其尸,枭首示众”。
为什么乾隆要严厉处理此案?因为相关内容暴露了大明天子在“甲申事变”中诈死的秘密,危及到满清朝廷统治的根基。
在“逆诗”“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一句中,其含义被解释为:他们与当年没有真死的大明天子朱由檢重新见面了。以“壶儿”喻“胡儿”,暗指满清皇帝。后半句的意思是,也就该当把满清皇帝搁到旁边去了。由此,康熙身世的真事隐就容易露馅。
在“逆诗”“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一句中,含义被解读为:明朝期待振翮高飞,一举推翻满清统治的胜利在望。
六、后人在崇祯皇帝的行在处建了太阳庵
在当年清兵进军中原的年代,位于中国东南方的如皋地区,反清复明的义士们,利用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进行了长期的殊死战斗。
从顺治二年(1645年)到顺治十四年,在如皋及周边地区坚持抗清复明的主要联络者是如皋籍的李之椿,他“党结崇祯太子朱慈烺(历史学家何龄修语)”,四方联络起义军,暗中支援郑成功水师。但是,由于李之椿的家奴谢庭籣告密,李之椿、李元旦父子等被清廷抓捕。顺治十六年清明节,李元旦等48名抗清复明骨干分子在南京被杀害。李之椿拒不交代崇祯太子朱慈烺的下落,至死保守了崇祯皇帝在如皋的机密,绝食7日而亡。李元旦的儿子李仙宗,被人提前救走改张姓,以灶丁身份躲避到如皋东场(栟茶盐场)内。
此后4年内,以如皋为中心的反清复明斗争,仍坚持在暗中进行。与冒辟疆同是明末“复社”骨干和同乡的石璜在《赠友人序》一文中载:“往年海上余孽,震动吴越,盐徒、灶丁,出没荻苇洲荡之间者,不下数十万。”(附图六)

由此可见,当时参加抗清复明战斗的人员不少于30万人,这种战斗规模应该是战役性的。因为在解放战争的苏中战役中,双方投入的战斗人员也不过15万多人(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参战的兵力约为3.3万人,国民党军参战的兵力约为12万人)。
当然,在这“数十万”人中,有“往年海上余孽”,有“盐徒、灶丁”。这些人,拿起武器能战斗;放下武器能种田和烧盐。
经过石璜所说的这位特殊友人的特殊“工作”,如皋地区的抗清复明斗争逐渐平息,参加战斗的人员各自修“堡”围“庄”安顿,筑室反耕。对于指挥数十万人战斗的“总指挥官”,必须具有较高的威望,非一般人能够当之。对于李之椿以生命保护的崇祯太子朱慈烺,还不是当时的唯一合法人选,因为指挥数十万人战斗的指挥部,曾经有3个地点,后来都叫做“太阳庵”,它们的具体位置,在新中国成立后处在原戴庄公社戴庄大队、原磨头公社董堡大队和原林梓公社幸福大队。
在当时只有崇祯才能有“资格”被称为“太阳”,也只有崇祯才能有权威和号召力,带领太子朱慈烺指挥几十万军民,在如皋及附近地区进行多次抗清大战。崇祯皇帝的战役指挥所——如皋“太阳庵”,至今仍有迹可寻。比如,互联网上还能查到“如皋市戴庄‘太阳庵’船网厂”的信息。庵,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指圆形草屋,小庙。本义是指不对外开放的房屋。特指女性修行者居住的寺庙。而早年的如皋“太阳庵”,据当地耄耋长者介绍,曾是崇祯皇帝指挥打仗住过的行在。
在大如州的太阳庙中曾经留下过一首《太阳经》,其内容是:
“太阳三月十九生,家家念佛点红灯。
庙上神明有人敬,无人敬我太阳神。
悟道传我太阳经,合家老少免灾星。
无人追我大光明,眼前就是地狱门。
太阳明明珠光佛,传于善男信女人。
朝朝暮暮诵七遍,重重災殃化為塵。
临终之时归净土,九泉亡祖尽超生。
务望虔心行到老,后世福禄寿康宁。”
不仅在大如州,在整个江淮平原建有“太阳庵”“崇祯观”的地方还有多处。同时,在“庵”“观”周围还建有不少“护国寺”。看来,当年崇祯在北京“煤山”上吊的传言,缺乏可靠的事实基础做支撑。
七、崇祯死于“甲申之变”的“证据”苍白无力
历史上关于1644年崇祯皇帝吊死北京煤山的说法,都不是亲眼目击者所言,全是不攻自破的流言。所谓“证据”,漏洞百出。
《弘光实录钞》、《明季遗闻》、《明季北略》等书将陪崇祯一起在煤山殉国的人记为司礼太监王之心。《明史》等史书也记载崇祯一天五次让太监王承恩找百官和国舅托付太子……并未陪崇祯一起自缢身亡。然而,由于康熙皇帝下达了有关圣旨,事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编纂《明史》时,康熙明确指出:“朕于明代实录,详悉披览,宣德以前.尚觉可观。至宣德后.颇多讹谬.不可不察。”[1]
在与崇祯一同上吊的太监是谁的问题上,康熙对熊赐履呈览的《明史》部分稿件提出质疑。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夏四月戊戌(二十三日),谕大学士等曰:“至于随崇祯殉难者,乃太监王承恩。因此,世祖章皇帝作文致祭、并立碑碣。此书载太监王之心从死,明系错误。”[2]于是大臣们把陪崇祯在煤山上吊的太监王之心改为王承恩。
汇合多种资料得知,崇祯甲申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夜,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由于一场突发的瘟疫严重削弱了守城明军的战斗力,20万大军能登城的不过6000人,绝无坚持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崇祯带着十几名太监逃离皇宫,走到齐化门,守军不认识他,以为有诈,将其射回。三月十九日,农民军入城,遍搜皇宫寻找崇祯无果。直到二十二日,人们才在万岁山(即煤山)上发现一具以头发复面且面部肿胀的尸体,左手上(有的资料说是在尸体旁的纸上或在左衿上写着“大明皇帝”)写着“天子”二字,皇袍上还留下68个血字。经内廷太监指辨,认为死者是崇祯。也就是在这左手上书写的“天子”或在左衿上写着的“大明皇帝”,露出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马脚,身着龙袍者,何必在手上书写“天子”或于左衿上写“大明皇帝”,人们纷纷认为事情蹊跷,怀疑其中必有隐情。
张廷玉(1672—1755年,雍正当朝时期,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直至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在《明史·本纪卷二十四 庄烈帝》中,仅寥寥数语说明了崇祯帝崩状况:“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其中“皆诸臣误朕”之语,与崇祯前5次所下“罪己诏”的基调,自相矛盾。以前崇祯的态度是,谴责自己“因失德和过失”,导致“生灵涂炭、赤子沦为盗贼、良田化为榛莽、社稷遭殃”。而在这一次的关键时刻,却把亡国之责说成是“皆诸臣误朕”,皇帝一点责任也没有。完全是在皇帝出走后,大臣不敢“忤逆”的代笔之言。
对于“(吾体)任贼分裂”一句,完全违背孝悌之道、世俗常情。古人死后,讲究入土为安,不论是帝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最后都希望全尸入土下葬,以不负父母养育之恩。
正如明朝资料《甲申核真略》所评价之语:“此浅夫愤激之言,非先帝之言也”。[3](附图七)

美国人魏斐德在其所撰《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中,对崇祯是死是活的评价是:“皇上的尸体过了三天多才被发现,此时人们普遍猜想皇上已经离开京城,到别处建立临时行在了。”[4]
明《崇祯记闻录》载甲申之变的相关内容是“至二十一日,闯贼到煤山,见先帝已殉社稷,从死者惟内官王之俊一人。帝蓬首跣足,身穿白衣,左衿上书‘大明皇帝’四字,右衿上有血书数语云:祗因失守封疆,无颜冠履正寝。朕之骤失天下,皆因贪官污吏平时隳坏,宜尽行诛戮等语。”[5]
明·冯梦龙(1574——1646年)在61岁被任命为福建寿宁县的知县,任期四年,曾编过当地的方志《寿宁待志》。到明末天下大乱,清兵入关,冯梦龙从南下避兵祸的难民中收集材料,写成《甲申纪事》,书中载:“(二十一日)是午,得先帝煤山凶问(信)……传闻先帝……潜走煤山,望见贼势甚盛,自缢。”[6]
明清之际的吴梅村(1609——1672年)在《绥寇纪略》中载:“十九日质明,阁部大臣犹有传筹入朝者,俄闻城已陷,驾崩,王承恩对缢。亭新成,上所阅内操处也”。[7]
明清之际的钱士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贡生,尝受知于吴伟业。“甲申之变”后不仕,以任侠往来河朔。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撰《甲申传信录》载:“二十一日午刻,賊卒李才報:‘上崩駕于萬壽山之巾帽局’”[8],沒有說崇祯吊死萬壽山。
明清之际的彭孫貽(1615——1673年),出生于竖立“董小宛葬花碑”之地的浙江海盐武原镇。他在《平寇志》[9]和《流寇志》[10]中载:“(上)登煤山之壽皇亭……為繯山亭,俄而帝崩。(太监)王承恩再拜恸哭缢亭下,与大行皇帝相望。文武群臣,無一人知。”彭孫貽没有当过京官,仅收集传闻记载而已。他曾撰文一语道破真相:“钟山斸遍孝陵柏,史书窜尽祯皇编”[11]。意思是明朝灭亡后,埋葬朱元璋皇帝之明孝陵上的柏树,被砍遍了;史书也把崇祯皇帝的事,窜改光没有原则了。
清·天津樊彬在《燕都杂咏》中有诗云“巍巍万岁山,密密接烟树,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处。”其露出多处疑问,首先,北海公园琼岛上也有一座“万岁山”。第二,自缢于亭子上,还是自缢于树上。第三,自缢遗址,当时的人说“不知处”。
顾炎武(1613—1682年),在明清甲申之变后长期客居京城,四处活动,上下沟通,为民族兴亡之事操心。在他写的《昌平山水记》中,直接称呼崇祯皇帝的所谓“思陵”为“攒宫”,文中曰:“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就是说,崇祯皇帝没有死,也没有葬。当臣子的不敢说出“思陵”就是葬崇祯皇帝的陵墓![12]
至于民间传闻找到崇祯自缢遗址,并绘声绘色地指称一棵树为“罪槐”,这是清兵以“为崇祯报仇”的名义入关,做样子笼络人心所办的“善事”。
287年后的1931年,有照片显示“罪槐”树胸径不过一尺。其树怎么生长得如此缓慢?其实,“罪槐”一直处在被造假之中。
老卡枪2021-05-17 18:20: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八、崇祯通过钱谦益与如皋的反清斗士李之椿取得联系
在《冒辟疆全集》第930页,载有崇祯通过钱谦益的渠道来如皋找李之椿的一篇重要文章《书》。内容不长,全文如下:
“武林舟次,得接眉宇,乃知果为天下士,不虚所闻,非独淮海维扬一俊人也。救荒一事推而行之,岂非今日之富郑公乎? 闱中虽能物色,不免五云过眼,天将老其材而大用之, 幸努力自爱。衰迟病废,田光先生所谓‘驽马先之’之日也。然每见骐骥,犹欲望影嘶风,知不满高明一笑耳。
双成得脱尘网,仍是靑鸟窗前物也。渔仲放手作古押衙,仆何敢贪(叨)天功遥,他时汤饼筵前,幸不以生客见拒,何如?嘉贶种种,敢不拜命。花露海错错列,优昙阁中焚香酌酒,亦岁晚一段淸福也。高才入雍,自当领袖,学使即便想闻,俟机云入雒(洛)时,当与张茂先一流人谋赏识也。草復不多及,晤徂徕丈,千万致意。
江淮鼎沸,吴中一夕数警,岂知天台仙路近在淮南,桃花流水仍在人间世耶!
仪部之事托萧、张二君为料理,已许得当以报,想渔仲不难作浮图合尖也。
吴门李玉阳度曲之妙,为老教师领袖。诙谐谈笑,一坐风生,今之东方生、郭舍人也。以稼轩绍介谒徂徕丈,遂令抠衣趋侍,乞延之幸舍,勿以弹铗客待之。幸甚!幸甚!双成亦知其为人,应不以他客拒之也。捐惠哈酱,绝佳。更祈一甖以慰老饕。何时把臂?诸不多及,徂徕乞致相念。”
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江淮鼎沸,吴中一夕数警,岂知天台仙路近在淮南,桃花流水仍在人间世耶!”。
“江淮鼎沸,吴中一夕数警”,是表明时间的,反映的是1645年清兵进军中原时的情况。
“天台仙路”和“桃花流水”与成语“前度刘郎”有关。民间流传着一个刘、阮遇仙的故事,是说刘、阮二人到天台山后,经十三日,饥,沿桃花流水路线行走,遇到桃树,摘吃其果,被俩仙女邀去结为伉俪,在神仙洞住半年方回。后来,人们就把去而复来的人称为“前度刘郎”。
这个去而复来的人,钱谦益在《书》中明确指出,就“近在淮南”,是说虽死尤活的“仙人”朱由檢活动在淮南。
关键内容之二是“以稼轩绍介谒徂徕丈,遂令抠衣趋侍,乞延之幸舍,勿以弹铗客待之。”
稼轩是辛弃疾的字,他一生以抗击元朝恢复宋朝为志。此句中的“稼轩”是钱谦益代指以抗清复明为志的朱由檢。
“绍介谒徂徕丈,遂令抠衣趋侍,乞延之幸舍”,其意是,要求冒辟疆慎重其事的介绍给尊敬的徂徕(李之椿),要安排专人小心侍候,希望食宿在贵宾之所,不能当做普通的门客对待。
在钱谦益写给冒辟疆的《书》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在此,为不偏离主题太过,只能略解一二。现再就“双成得脱尘网,仍是靑鸟窗前物也”一句,稍作解析。
“双成得脱尘网”,意思是说董小宛脱离了“女校书”的生涯,嫁给冒辟疆做了如夫人。“青鸟”在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仍是靑鸟窗前物也”,意思是说董小宛仍然是满清朝廷有关要员寻觅的目标。因而,也就迫使遗民中的关键要员采取了将计就计的策略,给董小宛赋予了款曲复明的极其艰巨而伟大之重任。
文中特别提醒“双成(董小宛)亦知其为人”,为不久后实施“西施沼吴”之计作了重要铺垫。
九、崇祯皇帝来如皋干戈征战试图实现复明大计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动机(因)和目的(果)。那么,朱由檢皇帝来如皋作何公干呢?
我们从当年发生的“通海案”(与江南奏销案、哭庙案合称江南三大案)中,可以看出端倪。当年清政府认为参与抗清复明的江淮地区重要组织、联络者之一的李之椿,“党结崇祯太子”,四方联络起义军,暗中支援郑成功率领的水师“三下长江”。
“通海案”的起因,应该是崇祯皇帝为了配合郑成功和张煌言合围金陵,守住长江口这个郑成功战船进出的咽喉要道。成功后,崇祯就可以到南京复辟帝位。
由于郑成功一时疏忽大意,中了清廷江南总督郎廷佐的缓兵之计,功败垂成。
据顾诚撰《南明史》载,顺治十五年(南明永历十二年1658年戊戌)五月,郑成功率十五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和三千艘战船北上,准备经长江口进攻南京,扰乱清朝后方以牵制进攻大西南的敌军。
八月初九日,郑成功大军与张煌言会师后经浙江舟山北上,进抵羊山群岛,快抵长江口时,陡然间乌云翻滚、飓风骤起、迅雷闪电、大雨如注、波涛汹涌。郑军舟船对面亦不能相见,不是互相撞击破裂就是被大浪掀翻,连郑成功的六位妃嫔和三个小儿子都被淹死,士兵遭溺毙者成千上万。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这番天灾让郑军兵将、器械损失巨大,船只损毁三分之一。心灰意冷的郑成功叹息“天意难违”,加之其一向活动在福建沿海,对舟山群岛以北海域的海况并不熟悉,只得下令返回浙江沿海整顿、再作缓图。
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年己亥)四月,郑成功见清兵主力集中于西南,认为是扩大自己在东南势力的大好机会,于是与张煌言相约率兵十余万,战舰千艘再次北上。三十日,郑军全歼镇守定海的清军,夺取了定海,解除了进军长江的后顾之忧。五月初,郑成功的兵马分乘大小船舶,浩浩荡荡由吴淞口驶入长江。
六月十六日,攻破瓜洲。十九日,又在镇江登陆。二十二日占据了银山制高点。且立即兵围镇江,二十四日占领该城,附近的句容、仪真、滁州等地也望风归降。二十六日,张煌言率领的前锋舟舰已逼近南京。郑成功请张煌言率前军溯江西上拦截湖广、江西来援的清军船只,招抚上游各路州县。
七月初七日,郑成功的水师主力到达南京外城的观音门附近,郑成功踌躇满志,作诗云:“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郑军立营八十三座,在城周围分散驻扎。城内清廷江南总督郎廷佐只有三千多人,于是他采用缓兵之计向郑成功递信道:“我等力争不敌,本应马上投诚。但清朝有制度,守城者坚守三十日,援兵不来,则失城者部罪家属,南京文武官员家属均在北京扣作人质,乞求宽限三十日到期,我等立即开门归降”。郑成功的部将潘庚钟识破清军诡计,向郑成功道:“此乃敌人缓兵之计,绝不可信,趁如今南京城内空虚,应即刻下令攻城”。郑成功认为南京已在掌握之中,只是围而不攻,以致丧失良机。
就在郑成功还沉浸于守城清军即将投降的梦幻中时,清军援兵已陆续抵达南京。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围城的部分郑军逐渐麻痹松懈,甚至有人趁机去江边捕鱼。七月二十二日晚,清军得知次日是郑成功的生日,郑军诸将卸甲饮酒庆贺,于是郎廷佐于天色微明之际突然以火炮开道,亲自率兵出城冲击。郑军无处躲避,顿时大乱。总兵梁化凤趁夜派兵将城东北角废弃的“神策门”悄悄挖开,出其不意地绕至郑军后方,并割取芦苇,放火焚烧郑军战船,切断郑军归路。围城郑军士兵望见战船起火,因挂念船上的家眷与辎重,顿时失去斗志,急忙飞奔下山救火,被趁势冲杀的清军杀死大半。
所有郑军士兵缺乏有力指挥,只能各自为战,最终是尸体漫山遍野,据说甚至“滴血有声”。
郑成功赶到江边,见火药船已被烧毁,急忙上指挥船催水师撤退。全军顺流东下,退出长江口,此役功亏一篑。朱由檢皇帝的复明 大计,遭受严重挫折。
十、如皋水绘园是崇祯皇帝选择的“国宾馆”
在清·陈维崧的《水绘园记》中,涉及的有关得隽之句值得认真品味和解读。如“其主人辟疆氏,既以遭值不偶,乃解脱圭组,将与黄冠缁侣游。”其中“圭组”借指官爵,“黄冠”借指道士,“缁侣”即僧侣。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水绘园的主人冒辟疆没有遇到好的机遇,也就放弃了做官的念头,准备跟着道士和僧侣出游去了。这道士和僧侣是谁呢?此段内容没有明确表述。
但接着的内容有“约言曰:‘我来是客,僧为主’”一句,是说主人冒辟疆来到水绘园反而是“客”,那位僧人到此却为“主”。就是说僧人成为可以支派冒辟疆的主人,其中秘密,仍有下文。
《水绘园记》中还写道:“碧落庐者,主人所知戴无忝客居也。其先(父)戴敬夫(明末抗清志士戴重,字敬夫,1601~1646年)与主人善,拟构是庐不果,主人因乃为成之,而馆其子无忝于其中。今游黄山不归,更置一僧,昕夕(朝暮)悠然有钟磬声”。这段内容中有“更置一僧”之关键语,就是把碧落庐“乃为成之”后,变换安排给一个刚来的僧人作居所。
冒辟疆对这个刚来的僧人的安顿,正好呼应交代了在上文中钱谦益“介绍”“前度刘郎”的崇祯皇帝,初来如皋时接受安排的情况。虽然,当时水绘园的主人是冒辟疆的大爷冒一贯,但是在心心相印的一家人之间,成事容易。况且,在明末抗清中绝食而死的戴敬夫“与主人善,拟构是庐”,早就在1646年之前就有所谋划,时间完全契合。
虽然,崇祯皇帝后来到如皋定慧寺“出家”了,但水绘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被崇祯用来作为接待宾客的“国宾馆”,可以认为是不二选择。因而,形成了当时“士之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无不以雉皋为归”[13]的奇特现象。(附图八)

至于崇祯皇帝潜出北京城,那枚至尊至贵的传国玉玺(真宝玉)的下落,是否流落如皋,待大家一起探讨。大清朝廷从元朝人手中获得的传国玉玺,据说经过当时的“一级鉴宝大师”乾隆皇帝反复斟酌后,认为是赝品。清人蒋良骐纂修的《东华录》载:“[十二月](康熙五年正月),两江总督郎廷佐报:十八日溧阳县民浚河获玉玺一颗……”精彩大戏,按部就班慢慢演。


附注:
[1]·见《清圣祖实录》卷一四四第十五页。
[2]·见《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十二第七页。
[3]·见明《甲申核真略》第二十页。
[4]·见美·魏斐德撰《洪业--清朝开国史》第一百八十一页。
[5]·见明《崇祯记闻录》第四十五页。
[6]·见明·冯梦龙撰《甲申纪事》第九页。
[7]·见明·吴梅村撰《绥寇纪略》第三百二十六页。
[8]·见明清之际的钱士馨撰《甲申传信录》第十九页。
[9]·见明清之际的彭孫貽撰《平寇志》第二百零三页。
[10]·见明清之际的彭孫貽撰《流寇志》第一百五十九页。
[11]·见《冒辟疆全集》第一千五百五十七页。
[12]·见明·顾炎武撰《昌平山水记》第十页。
[13]·见《冒辟疆全集》第八百八十七页载,颖川刘体仁撰《叱咤一篇书水绘庵集后》。

作者简介:钱祖荣,笔名:民国杪人、老卡枪等。从军20年,其中在军方高校执教10年。世界汉学研究会终身会员。60年代初期,课外阅读石印本《石头记》。自2005年6月18日起至今,在互联网上发表探讨《红楼梦》的文章一百余篇。着重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及小说的主旨、产生的历史背景等。已经被《中国人大年鉴》、《亚洲新闻周刊》等地方至中央的多种报刊,用稿50余篇,约30万字。
老卡枪2021-05-17 18:21: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崇祯皇帝在1644年“甲申之变”没有去世的又一证据。
老卡枪2021-05-19 08:11:4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历史资料记载,李自成得到了明朝的玉玺了吗?
老卡枪2021-05-20 13:55: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老卡枪2021-05-20 14:12:3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老卡枪2021-05-20 14:13: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老卡枪2021-05-20 14:14: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李自成用的不是明朝的玉玺。
老卡枪2021-05-21 13:07:21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