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人都写过《西游记》,所以,吴承恩写的未必是唐僧取经西游记

楼主:tszx_2019 字数:6127字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丘处机写过《西游记》,这个就不必列举了。

这个北魏和尚也写过《西游记》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宋智猛
雍州京兆新丰人。端庄有美行。出家诵经。以夕继旦。深慕先佛遗迹於五天。慨然有身造目睹之志。於是以秦弘始六年甲辰。结侣十五人。渡河跨谷凡三十六所。至凉州。西出阳关。涉流沙。历龟兹于阗诸国。又自于阗西南二千里。登[葸-十+夕]岭。而同侣九人退还。又千七百里。至波沦国。而竺道嵩者死矣。方图阇维。失尸所在。猛顾四人悲叹惊异。及踰雪山。渡辛头河。诣罽宾国。国有应真尊者五百人。遇猛喜尉间。为猛说四天王事。於奇沙国。见佛文石唾壶。又见佛盔。盔光色紫绀。轻重随念。猛香华供养。跪戴发愿而去。又千三百里。至迦维卫国。见佛肉髻骨。及牙发影迹具存。谒泥洹坚固之林。礼降魔菩提之树。遂於降魔像。施以大衣。而覆之宝盖。且设净馔以尽敬。华氏国则阿育王旧都也。有婆罗门。名罗阅。举族弘法。王所推重。问猛曰。秦地有大乘学否。曰皆大乘学。罗阅惊叹以为希有。猛於其家。得大泥洹僧低律诸经以归。甲子岁。发天竺迨凉州。唯猛昙纂而已。译泥洹二十卷。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北魏太延三年) 入蜀。十六年撰《西游记》。殁於成都。

吴承恩同时的杭州人张瀚也写过一篇《西游记》







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写过《西游记》






这个明代人不仅泛大江,蹑匡庐,观瀑布,陟武当,有《西游记》,还写了北游记、南游记、东海奇观记
泉翁大全集
明故桂坡安君墓碣铭

常之无锡人安裕州如山,初举进士,尝从甘泉子於金台,嘉靖甲午闰月十六日,丧其家君国民泰。既归奔,将以明年二月十日葬於胶山之新阡,遣其弟太学生如盘,介谈生一贯告墓碣之铭於甘泉子。甘泉子曰:「碣也者,碣也;墓碣也者,揭其大者於墓也。碣曷为大?志为大;曷志为大?揭仕者以事,揭隐者以志。若夫行实存乎表志,世系存乎家谱,则又奚揭焉?志曷为大?志其大者为大。」冢宰龙湾公贤之,曰:「安桂坡志存德义。」此其大矣乎!夫志奚揭矣?揭诸状,是故於其先意承志,居丧克礼,而知其善养孝亲之志;於其乐为义举,赒急死贫,馆谷士人,而知其济物之志;於其出粟赈饥,活及旁嫠,而知其恤难之志;於其捐助(昆)[毘]陵城,设策白茅港,而知其治事奉公之志;於其料事中机,而知其谋虑图揆之志;於其海寇作祸,献策中丞,画其直捣海涛之难,谋以渠魁诱执之易,克受银牌之锡,而知其戡乱御侮之志;於其新废祠於李忠定,辱贺兰於张中丞,而知其崇正嫉邪之志;於其攀银山,望天寿,跻岱宗,越龟绎,谒孔林,有北游记;於其泛大江,蹑匡庐,观瀑布,陟武当,有《西游记》;於其道荆溪,登龙池,涉震泽,穷天目,有南游记;於其至海上,渡钱塘,探禹穴,窥天台,历鴈荡,有东海奇观记,而知其四方之志。此八志者,足以揭人品之大都,以其所存以闻於乡,以裕於后昆矣。夫以桂坡之志,如彼其才识,顾其隐焉独与云山为伍,鹿豕同游耳。向使遭时向用,出其所抱负,其事业可量哉!其事业可量哉!蓄而不发,委祉於后昆,今裕州之治,得非继其志者欤?乃为揭於碣而铭之。桂坡配周氏,贤子七人,即如山、如盘,次庠生如石、次如景、次如冈、次如陵、次如某。考曰祚,妣司马氏。祖曰公俊,曾祖曰以恕,高祖曰茂。铭曰:匣也不可以语剑之用,箱也不可以语车之用。於发於硎,於乘於周行,后观厥生,此之碣铭。

吴承恩曾经从江苏到湖北荆王府担任纪善一职,这也是一次西游,所以,很多人认为,他写的《西游记》应该是旅游见闻,和上面张瀚、徐霞客、宋智猛等人以及丘处机写的《西游记》一样,都是旅游见闻。

请看李天飞文章:

离吴承恩不远的明末清初,有个大藏书家黄虞稷,他家叫“千顷堂”,里面的藏书多到爆。他编了一个目录,就叫《千顷堂书目》。我们翻一下就会发现,诶,吴承恩的《西游记》怎么被他编到“地理类”去了?

《千顷堂书目》卷八下《地理类》




黄虞稷比吴承恩不过晚40来年,他又是大学问家,一般来说不会犯错。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吴承恩的这本《西游记》,与别人的什么《东游录》、《南游记》、《游山志》放在一起,都是旅游的“游记”。尤其是后面还有一个《徐弘祖游记》,徐弘祖就是徐霞客啦。

tszx_20192021-01-29 18:06: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学好经济学2018
tszx_20192021-01-30 07:09:3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吴承恩写过《西游记》,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是唐僧取经西游记!
相反,《千顷堂书目》卷八下《地理类》收集吴承恩《西游记》,证明只是和上面张瀚、徐霞客、宋智猛等人以及丘处机写的《西游记》一样,都是旅游见闻。
很多专家指出,吴承恩不可能是唐僧取经西游记作者,现在我又考证出,唐僧取经西游记创作于吴承恩死后数年!
正如北师大教授郭英德所说:我倾向于《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至少现在不能认为是吴承恩。但是有很多学者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一生做的就是这个课题,靠这个吃饭,一否认就什么也没了,所以他们决不加以否定。……论证《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的学者,驳斥论证《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学者,驳斥得可谓体无完肤,可是后者对前者的驳斥基本上是苍白无力的。
tszx_20192021-01-30 09:42: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西游记》作者之谜诸子异说
发布者:西游记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4-8-8

刘军 周一云

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在中外文学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它的作者是谁?数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历史悬案。该古典名著作者的轶失,有其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写定本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它的作者是谁就一直是个谜。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当时写小说被认为是九流中的下流,甚至是有伤风化的行为。所以,《西游记》作者的轶名,恐怕很大程度上也和这个原因有关。关于《西游记》作者是谁历来有种种不同说法,围绕着《西游记》作者的考证,学术界一般存在以下各种观点:

一 明代吴承恩所著一直成为主流之说
清代乾隆朝吴玉搢、阮葵生等人依据明代天启《淮安府志》的两则材料,一为卷十六《人物志》二“近代文苑”;一为卷十九《艺文志》——“淮贤文目”,综合得出了《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结论。这是最早提出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说法。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胡适等文坛巨擘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据清代吴、阮所论,又据明代天启间《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作《西游记》的记载,推定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成为在小说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从此,吴承恩之名便署在新版本《西游记》上,成为定论。如今在国内,吴承恩作者说一直占主流地位。
吴承恩(公元1499—1582,享年81岁),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著名文学家,著有志怪小说《禹鼎志》、《二郎搜山图歌》等。少而好学,《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他除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历时7年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鲁迅、胡适推定《西游记》为吴承恩所作,认为吴氏的生平经历和思想与《西游记》所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也是人们判定他对《西游记》著作权的有力支持。

对吴氏著作说的几种主要质疑:
观点一:对《西游记》一书文体的正源。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不同版本《西游记》,明代的也好,清代的也好,要么署朱鼎臣编辑,要么署华阳洞天主人校,要么署丘处机撰,要么干脆不署作者姓名。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明清以降的各种《西游记》版本,都没有一部是署名吴承恩所作的。经沈承庆先生考证,吴承恩作有《西湖记》。由此得出《西游记》应为《西湖记》之误。此外,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事;《淮安府志》虽载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但未说明是演义、稗官,且通常说演义稗官不入方志;清人书目曾把吴承恩著《西游记》列入舆地类。以上都说明吴氏著有的《西游记》并非小说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有名的目录学家黄虞稷根据自己的藏书撰写了一本《千顷堂书目》,在卷八史部地理类有如下著录:唐鹤征《南游记》三卷,吴承恩《西游记》,沈明臣《四明山游记》一卷。这上面所记载的三部书明摆着都属于游记类作品,也就是说有极大可能列在吴承恩名下所写的《西游记》是与小说体《西游记》同名的另一部“游记”之作,和前者在内容上风牛马不相及。事实上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一本地理书,清初的《千顷堂书目》就将其列入了史部舆地类。

观点二:重视证据而不迷信学术权威的推断。吴承恩作者说的维护者大多宗于学界泰斗胡适和鲁迅的权威性。但胡适先生只是否定了邱处机说,且在校点序言里说“不知何人所作”;鲁迅先生也仅仅是总结了清人吴、阮的学说,后世学者就以为鲁迅仔细考证,并且郑重地提出了吴承恩作者说。该吴承恩作者说似乎值得商榷。《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胡适先生在上一个世纪初考证出来的,之后,广为人们所接受。胡适先生的考证之所以出现了失误,一是因为当时所见资料有限,二是因为胡适先生抱着先入之见,避开了一些不利的证据。人们出于对权威的认可和遵从,逐渐习惯了《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这一说法,即便有人持怀疑态度如俞平伯先生,他们的声音也显得过于微弱。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怀疑的声浪才渐渐强盛起来,不少研究者撰文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其中著名学者上海复旦大学的章培恒教授撰文明确指出:吴承恩不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章先生首先指出鲁迅、胡适用以证明吴承恩对百回本《西游记》著作权的力证——《天启淮安府志》卷十九艺文志——“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本身就存在问题,第一,没有说明《西游记》多少卷,多少回。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说明这个《西游记》是什么性质的文体:是小说还是游记。在中国古代,同时同名的作品并不少见。

观点三:中国古代的文化纲常道德准则是一个重要的判断。张小月从避讳现象论西游记作者非吴承恩。张氏观点避讳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是对考证作者的一个重要判断。据《先府君墓志铭》知:吴承恩曾祖父吴铭;祖父吴贞;父亲吴“锐”,字“廷器”。 在百回本《西游记》中,第三十回描写龙马与黄袍怪争斗时说:“一个生锐气,迸红云”,有一“锐”字;三十六回那首药名诗的结句是:“茴香何日拜朝廷”,含一“廷”字;至于“器”字,在九十三、九十七回等多处都可以见到。“铭”、“贞”二字亦可见——而我们在吴承恩文集《射阳先生存稿》中就找不到以上诸字。同时《西游记》中三次提到“承恩”二字:如第七回:受箓承恩在玉京;第九回:承恩的,袖蛇而走;第二十九回:承恩八戒转山林。古人对自己的名字是十分看重的,如有所称一般也用字号,像这样随便把自己名字写到小说中,并且还有点不太光彩,这有悖常理的。因此从我国古代避讳文化纲条来讲,《西游记》作者不会是吴承恩。
同样,刘勇强先生在专著《奇特的精神漫游》中除了举出数例:第七回的“受箓承恩在玉京”和第九回的“承恩的,袖蛇而走”。接着刘先生分析道:旧时文人,对名字很重视。这样漫不经心地把自己的名字嵌入小说中,是不近情理的。

观点四:文法创作风格考辨。《西游记》的文法和吴承恩其它的著作,比如《禹鼎志》文法大相径庭,根本不像出自一人之手。《西游记》如此长篇,作者必然写上多年,根据吴承恩的生平来看,吴承恩没有时间来写作长篇巨制《西游记》。
章培恒先生在《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中提出,清初严肃的目录学家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卷八,明确将“吴承恩《西游记》”著录在史部舆地类。这就有力地说明吴承恩的《西游记》只是一部游记而不是章回小说
tszx_20192021-01-30 09:58:0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启功先生,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戏曲、中国古代文化等。出版《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兼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杂志编委等。曾任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亚洲系访问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华圣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西游记》的诞生与谜团(节选)


作者:郭英德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校报》


直到1923年鲁迅撰写《中国小说史略》,根据明天启(1621-1627)《淮安府志》,并参考清代学者吴玉搢(1698-1773)《山阳志遗》、阮葵生(1727-1789)《茶余客话》、丁晏(1794-1875)《石亭纪事续编》)等著作,明确论定吴承恩(1500-约1582)是《西游记》小说的最后加工写定者。胡适也同意这一看法。

但是,《淮安府志》里头虽然记录了吴承恩的一部著作叫做《西游记》,但清代著名文献学家黄虞稷在《千顷堂书目》中却把这部著作放在“地理类”里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肯定吴承恩有一部地理类的著作叫做《西游记》,但却没有任何材料足以说明这部地理类的著作就是小说,而且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西游记》小说。可见这是一条孤证,而且并不是详细、可靠的证据。历史研究是忌讳孤证的,更忌讳没有详细、可靠的记录的孤证。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小说。

现存的三种明代万历年间的刻本,都题署“华阳洞天主人校”,不是写他著,而是写他校。华阳洞天主人是谁?不知道。人们因为认为校者就是著者,著者既然是吴承恩,那么就认为吴承恩有一个号是“华阳洞天主人”,这种连锁假设显然是不科学的。

人们又因为认为著者是吴承恩,所以就编了很详细的《吴承恩诗文集》、《吴承恩年谱》,甚至撰写《吴承恩评传》,用大量的资料去论证吴承恩可能写《西游记》。但是所有的论证充其量也仅仅足以证明吴承恩有可能撰写 《西游记》小说,却没有任何一条资料,包括吴承恩的诗文集,与吴承恩交往的所有人的集子,所有的笔记材料,可以证明吴承恩写过《西游记》小说,也没有任何一条材料证明吴承恩写过小说,甚至没有任何一条材料证明吴承恩会写小说。因此,将《西游记》的作者认定为是吴承恩,这是建立在沙滩上的一个考证结论,是靠不住的。

我倾向于《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至少现在不能认为是吴承恩。但是有很多学者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一生做的就是这个课题,靠这个吃饭,一否认就什么也没了,所以他们决不加以否定。

现在有一些文章论证《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当然也有反驳的文章,我都看了。我看的结果是,论证《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的文章,有几条很过得硬的资料,的的确确说得过去;而论证《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除了《淮安府志》以外,还没有找出一条新的过硬的资料。论证《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的学者,驳斥论证《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学者,驳斥得可谓体无完肤,可是后者对前者的驳斥基本上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对这场争论,我还是赞成《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
tszx_20192021-01-30 09:59:3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新发现:猪八戒的师傅是张三丰!这也证明阎希言是《西游记》校订者

很多专家早就发现,《西游记》中有大量全真教宗师如张伯端、马钰、冯尊师、何道全创作的诗文,请看《西游记》作者除了李春芳,必然还有全真道士阎希言https://tieba.baidu.com/p/6300392160

本人想到,阎希言来自武当山,不可能不熟知在武当山享有盛誉的张三丰及其著作。如果阎希言是《西游记》校订者,那么,《西游记》中必然会引用张三丰著作的片段。

按照这个思路顺藤摸瓜,本人果然找到证据:

请看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猪八戒道:“是你也不知我的手段!上前来站稳着,我说与你听: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再看张三丰著作《玄关交媾曲》
上至昆仑泥丸顶,下至重渊涌泉穴。

还有《玄关一窍歌》
龙吟逼,虎啸迫,灵龟吸尽金乌血

相信还能找到更多证据。
tszx_20192021-01-30 18:55:22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