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制造业都不咋地

楼主:荆棘K4 字数:3735字 评论数: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通过企业就能看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我们对比中印日美几个大型企业,来看看在工业体系各家的企业水平如何。



类似纺织这种基础行业就不对比了,纺织行业产业链不长,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一般做这种行业的国家人均GDP普遍是2000美元左右,这是国家起步初期干的。

高端产业大家参差不齐,而且很多还没产生利润,或者说有各种壁垒,也不太好比较。比如说手机,目前只有中美可以比较,印日都不行。

我们主要对比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是工业体系的集合体,涉及到轻重工业的多个子体系。高科技一点的像发动机,变速箱。低端的也有座椅,车用塑料等等。所以汽车行业涉及的产业多而大,能代表国家的工业和管理水平。

纺织行业和汽车行业相比,就好像一个木筏和一艘艨艟战舰相比,不管是附加价值,还是技术水平,或是护城河深度,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我们要去抢发达国家的市场,汽车行业也是绕不过去的。这个产业的规模是万亿美元,一行兴,百行兴。

在汽车领域,四个国家都有代表企业,分别是中国的上汽,美国的通用,日本的丰田和印度的塔塔汽车。我们就这四个做一个横向对比。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四家企业的基础数据:营业额,净利润,毛利率和利润率。




从数据上看,日本的丰田是最好的,在毛利率18.11%的情况下能达到7.12%的净利润水平,说明丰田的管理非常好。

其实是上汽,上汽的毛利润是四家中最低的,这说明中国车企竞争已经非常残酷,激烈程度是四国中最严重的,但是上汽的净利润是第二,这充分说明企业的经营能力很强。

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说丰田的数据最好,但是如果竞争起来,上汽会更有优势。

大部分工业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售价一定是越来越低的,汽车更是。产品的价格分三部分:成本,毛利,净利。

售价降低,首先降低的是净利,如果一个产品毛利润20%,净利润5%,当产品降价3%的时候,毛利下滑到17%,下降幅度不是很明显,但是净利润就只有2%了,这个降幅就非常巨大。

就拿丰田来说,18%的毛利,7%的净利,如果售价下降5%,毛利就是13%,可是净利只有2%了。

所以说就算丰田的利润比较好,但是从企业经营角度说,丰田的水分还没挤干净。后面竞争起来还真不一定是上汽的对手。

第三名是美国通用,通用有两个很明显的问题:

一是业绩波动大,在营业额没怎么变化的情况下,销售毛利率波动大,净利润更是显著波动,就是盈利的两年,利润也相差16%

二是居然有亏损的年份,而且是毛利率不低的情况下亏损。

这种情况如果是出现在新创立企业或者高科技公司,是很正常的,但是汽车行业这种成熟产业,巨额波动说明公司的经营能力有问题。

最垃圾的就是印度,三年综合净利润居然是负数,而且是在毛利率高达95%的情况下净利润是负。就算把亏损的那一年剔除,只计算2017和2018年,销售毛利率不变情况下,净利润也只有不到3%。

塔塔汽车的这个数据已经不是说企业经营问题能解决的,而是整个国家的问题了。因为这种企业都能做到印度的老大,可想而知后面的企业更是有多差。

为什么中美日三国的毛利率都差不多,印度的奇高无比?

主要原因是关税,印度的汽车关税高达100%。

印度的这个汽车进口关税就是直接把外国产的汽车排除出印度。因此塔塔汽车的销售毛利率奇高无比。接近翻倍的毛利率,基本就是一个没有竞争,企业独大的垄断市场。

在这种寡头情况下,塔塔汽车的利润率居然只有2个多点,三年平均下来还是负利率,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说明公司的运营成本非常大。

塔塔汽车在印度这么一个封闭的市场都不赚钱,这简直是匪夷所思。有人可能要把塔塔汽车比如成我们八九十年代的国企。这其实不对。

要知道,我们是全民所有制,国企在任何年代,都要承担社会责任,比如说80年代知青返城,城市失业人口剧增的时候,国企就需要承担起吸纳部分失业人口的重任。人多了,自然就出现了人浮于事的现象,如果都是享受996福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自然很精炼。

就算是98年国企改革以后,国企还是需要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比如说2020年疫情之下,国企开始大量招人,这让企业负担加重,可是消除了部分因为失业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这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也出现过。

印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塔塔汽车也是私人企业,他不会承担这种社会责任,所以塔塔汽车的净利润这么低,简直就是灾难。这还是在进口汽车关税100%的情况下。

2020年下半年,RCEP签订前,印度宣布退出,这也是它基于自身的考虑来确定的。一旦签订了这个协定,后面关税降低,可以想象塔塔汽车如此低的盈利水平基本上连外资第一波的冲击都扛不住就崩溃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





塔塔汽车的库存周转天数要900天,这个意思就是汽车生产出来到卖出去要2年半,这在全世界简直是疯狂。在中国,如果一辆车生产出来超过2年,基本上新的环保标准就出来了,车都报废卖不出去了。



上汽只要了20多天,就算在汽车不好卖的2019年,也只是到了28天的水平,这种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顶尖的。



丰田汽车要30天。这个数据比上汽还要差。现在国内很多厂商学习日本的零库存,可能是我们学的太过了,居然比日本都要好。

丰田的应收账款天数也比上汽差的太多太多了。日本款这么不好收?



通用和上汽差不多,这也说明中美在汽车消费这一块还是有点类同,相似度很多,都是汽车消费大国,所以车辆的流转速度很快。



如果只是从数据上讲,中美日印四国的汽车企业放在一起竞争,最后活的更久的一定是中国企业。

上汽的毛利率,净利润,库存流转和资金回收上,可以说秒杀美国和印度,也是要胜过日本。

如果现在的上汽和丰田在一个处女地重新竞争,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赢的一定是上汽。



日本车在东南亚满大街都是,只是因为他们去的早,现在有成本优势。一旦RCEP落地,进口关税是0的情况下,丰田在东南亚不一定能赢过上汽。





当然了,这里有人要说道关税了,诚然,中国的汽车关税较高,但是上汽主要是和国内企业竞争,这里其实没有关税的因素在里面。这些数据其实主要是反应一个公司的经营能力,可以排除关税的因素。



估计也是国家看到了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对外签订自贸协定的时候考虑了把汽车关税降低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很小。相反,印度就是看到了类似塔塔汽车这种企业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才退出RCEP。莫迪对印度企业真是没有任何信心。



这里多说一下印度,我在1月9号的文章《中国看印度,就好像令狐冲看林平之》里说,印度有很多顽疾,从印度国大党建立到现在的100多年时间,一直在试图绕开,并不想解决。这就直接导致了印度的产业没办法升级。



现在印度的主要工业还是纺织业,纺织业干的再好,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越南这些国家都可以分分钟把订单抢过去。这种行业卖方没有任何议价能力。但是稍微高端一点的像汽车和电子行业不一样,卖方还是有很大的自主权。都说富士康在苹果那里是小弟,可是苹果也很难离开富士康。

苹果为了避免让富士康一家独大,也扶持了立讯精密,但是这个扶持是持续很多年的,不是三五年就能搞定。



印度想要上去,就必须要避免这种红海,而是要朝着他们想象中的蓝海进发。

如果人均GDP是2000美元,那就是在干纺织的事情。

如果人均GDP是4000美元,那就是做塑料,卖卖矿,搞搞旅游。

如果想要人均GDP到6000,那就要搞电子,汽车等产业。



目前看印度,基本上没戏。不解决地基问题,房子建的越高,倒塌的越快。

有一天看脱口秀,一个选手自嘲说他和肖战,王一博和易烊千玺放一块就好像三个菜里进了一个虫子。印度车企放在中美日群里就有这种感觉。

在1%就能决定成败的高手对决里,印度居然能在95%毛利的基础上亏损,这种企业经营能力基本就是初出江湖的新人。





最后说一下美国,我之前一直说美国的实力没那么强,这个并非是我的臆想,而是数据分析的结果。数据不会骗人,报表一出来,大体看一眼就能知道这个公司的经营水平,核心优势,甚至都可以预测一下企业未来的走向。



通用汽车的数据说明美国在类似汽车这种制造业几乎已经没有了优势。前年奥巴马拍的那个介绍福耀玻璃在中美工厂差别的记录片,其实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不如中日。

这不是一个通用汽车的个例,像GE,思科,杜邦等都是差不多。



特朗普要加关税,最主要的目的也是给美国的制造业增加一点竞争的砝码,挖一条护城河。要不然会被中国企业全部歼灭。



没有了制造业作为基础,研发就是一个笑话。

研发的过程就是提出理论,试验,修改,小试,中试,然后量产的过程。如果都没有了制造业,怎么试验改进?



苹果这么牛主要还是有富士康给它配合,一旦富士康罢工,苹果新品推出的过程就慢了很多。如果说华为每年出一台新机,苹果1年半才更新一个新机,最后苹果就会逐渐落后。



中国的制造业不能丢,已经在往更高端的路上前进了,逐步蚕食美国日本的市场。煮美国这个青蛙的水已经烧热到了80度,美国现在想跳出这个锅,其实难度已经非常大了。



不但是美国,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制造业的恐怖之处。我们自己也知道,敢和日韩一起搞RCEP,还敢主动提出加入之前美国搞的TPP,就是我们知道加入了我们也能赢。相反日本拒绝我们加入TPP就是知道我们进去了他们都成了被抽血的,大家关税都降低到0,以前是我们吃亏,现在是他们吃亏了。



IC IP IQ 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荆棘K42021-01-17 19:11:40 发布在 国际观察
现在都不允许出现公众号,要不然审核不通过
荆棘K42021-01-17 19:42:25 发布在 国际观察
数据说话,不主观
荆棘K42021-01-18 06:49:14 发布在 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