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中亚“陕西村”(图文)

楼主:吹号人 字数:5762字 评论数:4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各位好。你知道中亚(也就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有个“陕西村”吗?你还记得十几年前,有个陕西汉子骑自行车万里跋涉去那里寻访“陕西乡党”吗?
对了,那个人就是我,陈琦,一个普普通通的陕西人。
那次从“陕西村”回来后,中央电视台、央广海外广播、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河北卫视、新疆卫视和众多省内媒体先后对我采访报道,当年还被评为“网友眼中的陕西十大新闻人物”。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写实性游记《万里独行——探访中亚陕西村》。

我当时只所以要选择骑自行车,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地去那里,有两个想法:一是告诉那里的“陕西乡党”,老地方的人没有忘了你们,这不,骑自行车专门看你们来了。二是告诉国内的同胞,“陕西村”离我们并不远,你看,骑上自行车活活地就能到那里。
“陕西村”无疑是我们陕西的远邻近亲。是亲戚就要经常来往哩,你拉一把,他就近了,你推一把,他就远了。我的骑行,能给陕西与“陕西村”之间起到个牵线搭桥作用,也就不虚此行了。
我欣喜地看到,自我的“陕西村”之行后,内地与“陕西村”的交往交流日益频繁,大量的“东干人”来陕寻根,“东干族”留学生遍布北方各大城市,陕西时任省长还出访了“陕西村”,并与“陕西村”所在的江布尔州确立了友好州省关系。
毕竟,“陕西村”在万里之遥的天山那边 ,尽管现在信息业十分发达,但是有关他们的消息还是很少出现在网上或其他媒体上。因此,我总是想把他们更多的介绍给国内的人们,以使大家了解这个中国最大的特别的侨民群落。
2009年,我与好友陈毅龙,应“陕西村”村长(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安胡塞之邀,再次造访了“陕西村”。

图中右起:安胡塞、陈毅龙、陈琦
我第一次“陕西村”之行的所见所闻及所思,都大致集中在了《万里独行——探访中亚陕西村》一书里。
吹号人2020-12-03 12:06:16 发布在 旅游休闲
这次去中亚,没有了第一出行那样热烈的欢送场面,也没有了一路骑行的艰难困苦,就是一次普通的出境旅行。
因为陈毅龙国内途中还有一些业务上的事情要办,我们就开车到了嘉峪关,从嘉峪关坐火车到乌鲁木齐,再乘国际大巴直接到达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阿拉木图。这趟大巴车票需要出具签证才能购买,头天晚上从乌鲁木齐出发,第二天早上到霍尔果斯。在这里与几年前认识的陕西汉中老乡席汉东匆匆见了一面,一块儿吃了个早餐。他在霍尔果斯只身闯荡,如今已经拥有一家超市和一个酒店,在这个小地方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上次的出境我在这里苦苦地等待签证中,他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这里的日子不再孤独和无聊。
吃过早餐后,我与陈总就开始了令人头痛而又不得不做的出关过境程序,我国这边的检查通行倒是十分顺利,哈国那边的每个官员个个可都是“雁过拔毛”的种,好像能出国的中国人个个都是“大款”,翻箱倒柜地检票,平白无故地刁难,想方设法要敲中国人“一杆子”。我和陈总面对他们的明要或者暗示,装作啥都不懂,软磨硬泡通过了各个关口。
他们只有对待我们中国人是这样的。那次回国时我从阿拉木图也坐的这趟大巴,同车的有两个英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将入中国境时,我有意观察了他们对待这几个“洋人”的态度,一个个点头哈腰,跟见了大爷似的。而为什么偏偏见到中国人却如此的蛮横刁难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门”形象,的确让许多国人望而却步。
由于哈方繁琐的检查和低下的工作效率,我们一车人通过口岸,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大巴到阿拉木图已是晚上九点了。

中途休息时所拍的哈国风光,远方为阿拉套山。
幸亏,我们提前联系上了在阿拉木图作生意的西安老乡叶海庆,否则,晚上到了阿拉木图人生地不熟又语言不通,囧态可想而知。
这样,小叶开车到长途车站接了我们,带我们去了一家国内东北人开的中国餐馆,算是给我们接风。那晚,我们吃到一个最具特色的菜是野葱爆炒野猪肉,畅开喝了一瓶正宗的伏特加,之后下榻在小叶为我们订好的旅店里。据说这家旅店有上百年的历史,墙上还装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有线广播,足见当地人还是十分怀旧的。

第二天早上,从我们所住旅店朝下望去的有轨电车。
吹号人2020-12-03 17:29:47 发布在 旅游休闲
@hrklq 2020-12-04 08:13:57
为乡党加油
-----------------------------
谢谢乡党支持。我会尽力的。
吹号人2020-12-04 09:16:06 发布在 旅游休闲
@cantik新家 2020-12-04 10:30:25
“陕西村”村长,仔细一看有点像哈萨克斯坦那里的人,可能跟当地水土有关。
-----------------------------
是呀,安胡塞,比我大两岁,人很好。我与他认识交往十多年了,自认识他到现在,他一直就是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的会长,国内人称“陕西村”村长。要说他还是“红二代”呢,他父亲就是苏联时马三奇镇(营盘)集体农庄的 。论长相,我觉得他有点像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呵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吹号人2020-12-04 15:20:53 发布在 旅游休闲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也是中亚最大的城市。
哈萨克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他们官方对我那年骑自行车到“陕西村”一事非常关注。到达阿拉木图的那天,尽管已是傍晚,哈国总理助理普里明还是亲自组织国家民族委员会为我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和欢迎晚会、宴会,几十家媒体采访报道,第二天街上报亭的报纸上大都有我的照片。随后,哈国的旅游体育部长捏哈佐夫、中国驻哈大使周小沛还分别接见了我。
今非昔比。这次来阿拉木图,就没有那样的待遇了。扯远了。
早上,那家百年老店提供的免费早餐还是十分受用,陈毅龙对餐后热腾腾的咖啡赞不绝口。

吃了早饭,我们来到大街上。先花了约人民币五十元钱买了一张当地的手机卡,这个手机卡很实用,可以上网和打国际长途,一个区号内通话是免费的,费用完了还可以充值。我们就先与胡塞老兄取得了联系,他正在村子里,说让一个在这儿的侄子带着我们先在阿拉木图“浪”一天,明天,让侄子送我们到“陕西村”。
吃谁饭,跟谁转。我们就按照胡塞的安排去办吧。
吹号人2020-12-04 16:05:31 发布在 旅游休闲
嗬,两天没上网,没想到这里还这么热闹。
看来许多网友对“陕西村”形成的那段历史感兴趣。
这段历史我当然是清楚的,我也清楚这段历史是有争议的。当年为去“陕西村”,我甚至仔细阅读了中国回民的形成历史,包括一些回民作家写的涉及历史的长篇小说,如张承志的《心灵史》、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等,当然《左宗棠传》我也看了好几个版本的。
我在《万里独行——探访中亚陕西村》一书中这样写到:“我不是自行车运动员,不是职业旅行家,不是作家,也不是学者。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普通的陕西关中人。我不管专家们和学者们对一些历史问题的争议,我只是知道,在遥远的天山的那一边,有着一个人口多达12万、100年前背井离乡从陕西老家迁徙过去的人类群落。他们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100年前就休养生息在八百里秦川。他们被迫离开家乡的年代并不久远,是我爷的父辈年间的事情。他们是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失魂落魄的、历尽苦难的历史弃儿。他们的命运太坎坷、太不幸了。我常常为他们难过、常常为他们落泪。我要去看他们。”
我在书的《后记》中写到:“兴许是前世注定,到陕西村去,是我今生中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十多年来,‘陕西村’、‘东干人’、‘楚河’、‘营盘’、‘乡庄’……这些人们不常听、不常用的词汇一直在我的脑子里翻腾着、奔涌着,常常使我食不甘味、坐卧不宁。我总想跨越时空的隧道,把那些生活在万里之外的陕西人再拉回到120年以前的八百里秦川。我知道这才是白日做梦,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去接近这个梦想。也许我可以用某种形式,让历史和今天有一次交汇。我想把历史带入今天,把东干人的现在带入人们的视野。”
至今,我觉得我不仅做的没有错,而且是做了件善事、好事。
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都应该胸怀宽广,着眼未来,不要纠缠在一些历史问题上,而被其束缚了手脚。
所以,我的这个帖子不想涉及历史问题,只立足于现实并着眼未来。
吹号人2020-12-08 10:38:47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继续发帖。
这一天,我与陈毅龙在胡塞侄儿的引领下“浪”了一天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素有“苹果之城”的美誉,虽然是中亚最大的城市,人口却只有百万左右,所以城中也没有太多的高层建筑。

阿拉木图给人的印象,一是大,占地面积大。除了集中的城市建筑群,城南靠近南山的半山腰上还建有大片的别墅群,大得让人分不清城乡结合部。

二是宽,街道宽。街道都是上世纪规划建设的,是“高大哥”的手笔。

三是多,城市中的绿地、树木多。

城市中有许多雕像,有红军战士的,还有艺术家的、科学家的、作家的等等,让人感受着这个城市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阿拉木图城南的南山,是阿拉套山的余脉,也是旅游者的必然打卡地。上世纪在半山上建的这个溜冰场培养了许多苏联的“冰上明星”。

山上的这个滑雪场据说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
吹号人2020-12-08 11:36:01 发布在 旅游休闲
@sdwy6688 2020-12-08 12:54:28
好帖子
-----------------------------
谢谢支持。
吹号人2020-12-08 13:14:05 发布在 旅游休闲
@好公民帅克 2020-12-08 15:16:33
跑都跑了,祖先的事,后代也没啥责任了,就安心当外国人吧
-----------------------------
谢谢光临。言之有理。
吹号人2020-12-08 15:21:39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继续。

第二天,我们坐上胡塞他侄的车子前往“陕西村”。从阿拉木图到“陕西村”库尔代县要翻过阿拉套山,约二百八十公里,我骑车的那年还是一条苏联所建的年久失修的国道,现在已经是高等级的路面,还全程免费。


哈萨克斯坦的原野,远方是天山山脉。

路旁的大树上布满乌鸦的巢穴,黄昏时分经过这里,会遇到铺天盖地的乌鸦,有的难免会葬身于车轮底下。
从库尔代县到“陕西村”核心村落营盘,是往东南方向的崎岖不平的六十公里砂石路,汽车在上面像小船一样颠来簸去。胡塞当时说,陕西省的省长要来这里访问了,他们国家准备马上要修这条路了,不知道后来修好了没有。
从地图上看营盘就在阿拉木图的正南偏西一点,中间仅隔着阿拉套山,直线距离并不远,如果能有一条路翻山直通阿拉木图,那去“陕西村”就方便多了。
吹号人2020-12-08 16:19:08 发布在 旅游休闲

当时是五月初,路旁的田野里已经星星点点地出现了罂粟花,他们说,再过一段时间,这种花盛开时,整个田野就像铺上了红地毯,美不胜收。想到那年盛夏,“陕西村”的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到处都能看到野生的大麻。不知道这个国家对待毒品是个什么政策?

“陕西村”到了。这里需要介绍一下:我们所谓的“陕西村”,指的是东干人所居住的地方。它们不是一个村落,而是二十八个自然村,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个国家,营盘是他们最早的据点,也成了他们的“首府”。我们首先来到了胡塞所居住的、与营盘规模人口不相上下的自然村——新渠。

我们到时,胡塞去县上办事,让他外甥艾哈迈德先招呼我们,这是艾哈迈德的家。新盖的住房,一看都是沾他舅舅的光,成了当地的“暴发户”。

房子的外粉还没有完成。

当地人室内都是实木地板,再铺上地毯,席地而坐就可以就餐喝茶。

我偷拍的一张艾哈迈德,一个纯朴善良的东干小伙儿。当时的伊朗总统也叫艾哈迈德,他也开玩笑说,那人是他哥呢。
吹号人2020-12-08 17:16:47 发布在 旅游休闲
想起著名的伟大诗句: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
如此的小肚鸡肠,何以去拓宽“一带一路”,何以去实施“全球一体化”?真叫人操心。
好了,帖归正传。
到新渠的当天下午,我们就去拜访了“陕西村”的文化人,著名的东干族诗人大吴.索尊实老人。

老人已年近八旬,退休前在库尔代县的“衙门”做事,创作了大量的东干语诗歌,出版了几本东干文诗集。他的诗歌中,有歌颂英雄的、有记叙人和事的、有赞美家乡的,还表达东干人对陕西故土留恋情怀的。
“百十年来,我们就像离群的羊,不知何日才能回到大羊群里去。”这句话是大吴老人经常说的。老人在与我们的交谈中,情不自禁地就朗诵起他的诗句来:
虽然中国我没去,也没见过。
可是时常在心里,我可思想。
你的俊美我听了,打爷跟前。
说是那头他生了,百年之前。
好像绿岭摆着呢,高山树林。
冰山明明闪着呢,景景照红。
长江黄河流着呢,打西往东。
一切活物饮着呢,河里水清。
水清滩里落着呢,老坝跟前。
在水里头浮着呢,悄声叫唤。
跟前莲花开着呢,开的喜色。
麻雀花上落着呢,不想要飞。
历史书上也听过,中国很早。
可是最后可开了,鲜花味道。
就像春天撒开了,花的气色。
一切民族闻见了,她的香味。
吹号人2020-12-09 10:44:55 发布在 旅游休闲
东干人常把陕西叫“老舅家”,诗人大吴.索尊实老先生更是用“母亲”来称呼陕西,他的一首《给母亲》里这样写道:

我信服您,母亲啊!您的心软

百年以前我走呢,离您太远

那会把我没护住,没法阻挡

出了陕西,孽障(可怜)地离了家乡

满清给的太大苦,光阴难缠

娃哭女喊,均出了关

面朝西面,走到那里

你没说,出了西门

天山北面住下了,有了平安

把营扎到营盘,峡口跟前

收回了心,受了苦,种了庄稼

有了造化的慈悯,没得饿下

可是心里想听呢,母亲的地方

您的怀里我出哩,为啥不想

想听您的声音呢,总想冬天,

吆车里面听下的,如今太闲

四处靠山走着哩,心可不疼

想见母亲,想见中国,黄河长江

在满高头(到处)享富呢,天鹅一样

想请我的弟兄们,团结一心

手连手,喜爱呢,开花的母亲

想请我的姊妹们,非常刚强

一个把一个疼爱的,靠住亲娘
吹号人2020-12-09 11:47:57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继续。

安胡塞兄弟姐妹十一个,因此外甥也就特别的多。这不,从大吴老人家出来,又碰见了一个外甥迈里,与艾哈迈德是亲兄弟,刚买了一辆丰田霸道,看起来日子也过得相当不错。


路过一家第二天要娶媳妇的人家,主人感情邀请我们到家里喝茶,中间的小伙子就是明天的新郎。


厨房和新房看起来都很普通。

主人为待客准备的肉食。
吹号人2020-12-09 12:09:30 发布在 旅游休闲
我与陈毅龙这次来“陕西村”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考察这里的旅游环境,为国内想来这里旅游的人们搭建个平台。陈毅龙是个颇有实力的企业人士,想在这方面有的作为。我们的这些想法与安胡塞不谋而合,他说他早就谋划要在他们村东南的秋河(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的界河)边建一个宾馆,专门接待中国来的客人。我们说宾馆先不急着建,国内来这里的人主要是想了解东干人原汁原味的生活,体会东干人的衣食住行,完全可以仿照国内的“农家乐”,就让游客吃住在村民家中,语言交流又不存在问题,只要游客愿意都与当地人一起下地劳动。一席话说的胡塞茅塞顿开,他准备下次到中国,专门考察一下西安周边的“农家乐”,然后就按这个模式搞。

由于关系很熟悉,我们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胡塞家后院的一张小桌旁畅谈起来。

安胡塞夫人,与胡塞是中学同学,标准的东干家庭妇女,做得一手很好的陕西传统饭食,有客人时,却从来不到桌面上来(当地还讲究着女人不上桌)。

胡塞夫妇育有六个女儿、一个宝贝儿子,这是最小的女儿,现在都读四号(四年级)了,我那年来时她还没上幼儿园呢。

胡塞的外孙女儿,家在吉尔吉斯斯坦。
是这样的,新渠村东头就是哈国与吉国的口岸,过了秋河上的一座桥就是吉尔吉斯的托克马克市,当地人仅凭身份证就可以跨国来往,新渠人经常到托克马克“赶巴扎”。有意思的是,安胡塞竟然在同一天,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出嫁给了吉尔吉斯的“陕西村”里。这个小家伙就是从吉尔吉斯来“舅家”的。
吹号人2020-12-09 15:56:08 发布在 旅游休闲
今天又想起一首伟大的词句: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一大清早的,本来不想破口,形势所迫,不破口都不行了。对不起大家了。
好了,继续帖子。

营盘是东干人政治、文化的中心,这里有政府机构、学校、医院、超市等设施,东干族博物馆,东干人自己的报纸《回民报》报社也在这里。图为上学路上的小学生。

哈萨克国家实行的是完全的义务教育,大学前,学生的学杂费,包括学习用品都是免费的,甚至免费提供学生的一日三餐。
那里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学生一年两次的假期很长,还没有课外作业这一说。这里的学生是幸福的。



东干族博物馆就是学校的隔壁。通过文图、物件的展示,述说着东干人100多年的沉重历史。那一雕像是一战时著名的东干“战斗英雄”马三奇,列宁曾接见过他,遗憾的是在后来的“肃反”运动中遇害。营盘曾一度叫马三奇镇,阿拉木图有一条街道就叫马三奇大街。


超市好多小商品都是中国产品,那台手摇缝纫机,我仔细看了,是上海产的蝴蝶牌。
吹号人2020-12-10 09:52:51 发布在 旅游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