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字数:231855字 评论数:7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论语注解

万木含英

【17.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1)也。近之则不孙(2),远之则怨。

【注释】
(1)养:供养。这种供养,反过来讲就是别人依附、仰仗于你,例如子弟、部属、亲戚等等。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时的贵族供养门客。
(2)孙:同“逊”,谦逊、谦让。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是难以供养的。与他亲近了,他会无礼,疏远了,他会怨恨。”

【辨析】
把女子与小人解释侍妾和仆人,这也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那为什么不直接说侍妾和仆人?女子就是女子,小人就是小人,难道孔子非要把普遍意义上的“女子”、满篇都一个意思的“小人”,到了这句话的时候要有一个特指?

【解读】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人的本性,关系近了,就会没大没小,蹬鼻子上脸,关系一疏远了,就要认为看不起自己了、自己就会失去什么利益。这实际上就是以心理距离替代了道德距离,用关系远近代替价值判断。相反,君子崇尚德行,与人相处,依据的是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
这句话一方面是提醒弟子,在与女子与小人相处之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告诫弟子,与人相处要遵循必要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对于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人要保持必要的礼貌;而对于与自己关系疏远了的人,也没有必要心中不忿。

【评析】
这句话确实体现了孔子对女人的歧视,真正的歧视是,孔子认为女人之中不可能有君子。当时社会,女人地位低下,既是客观现实,也是普遍的认识。
我们不能拿现在的观念去要求孔子,也没有必要为孔子当时的言行去掩饰、甚至美化。
含英2018-01-18 11:32:57 发布在 舞文弄墨
【17.26】
子曰:“年四十而见(1)恶(2)焉,其终也已(3)。”

【注释】
(1)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2)恶:厌恶。
(3)也已:语气助词,有肯定、感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四十岁了还被人厌恶,这个人就完了。”

【解读】
一般的讲,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在十四五岁就开始趋于定型了,挈妇将雏之后就很难有大的变化。其后或许因为某些触动会带来有些调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触动的感受越来越少,调整的主观愿望也越来越淡了。
《论语》中提到弟子,大多是孔子晚年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四十多岁,当时的年龄差不多接近四十岁了。孔子说这句话,更多是督促弟子尽快的改正自己的缺点,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孔子又讲“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只要内心有改变愿望,什么时候改变都不晚。很多人是自己认为自己老,不能改变了,是人未老心先老。所以能否改变,关键在于你自己,看你有没有改变自己意识,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心。
含英2018-01-19 13:26:54 发布在 舞文弄墨
【8.9】
子曰:“民可使由(1)之(2),不可使知(3)之。

【注释】
(1)由:动词,经由。“必由之路”中的由也是这个含义。
(2)使由之:倒装,即“使之由”,后面的“使知之”也是倒装。先秦文献中这种“使+动词”的叠用动词倒装比较常见,【7.32】的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中的“使反之”也是这种用法。
(3)知:知道、知晓。

【译文】
民众,可以使他们(依照预定的方向和路径)去走,不可以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走)。
【解读】
普通民众与执政者由于角色和地位的不同,所关注和所能关注的也不同相同:民众更为注重的是结果和利益,而执政者则要关注的是如何取得结果和结果的社会影响;民众更为注重眼前和局部的利益,而执政者则要关注的是近期和长远发展的结合、局部和整体利益的平衡。《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就是有与此相关的论述。
在这种情况下,让民众知晓内情,必然会影响决策和决策的执行,必然要涉及到不同民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和行动协调。相反,要让民众去行动,必须事先预定好方向和路径,引导民众一步一步的进行下去。这个方向越明确、路径越单一,越不容易引起分歧,越容易进行。
当然,民众中也存在着能够超越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能够具有与执政者具有相当能力和经验的人,但是必然是小数,其所能产生的效益与让民众知晓内情所消耗和进而引发的成本相比微不足道,尤其是时间成本方面。
能够面面俱到固然好,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执政者需要把准时机,从长远和整体出发,果断的决策和行动。

【评析】
有人用这句话来指责孔子的歧视民众、愚民政策,而有的注释者则要为孔子辩解或者漂白,故而在断句上下了很多的功夫,出了众多的怪论。这两种做法都是本末倒置,其结果就是扰乱了孔子原话的本意,也破坏了这句话的价值。孔子作为一个有执政经验和培养执政者的人,说这句话可谓是经验之谈,非常宝贵。
其实,这句话更应该被关注的是应该是前半句的“使由之”,而不是后半句的“不使知之”。如何确定方向、划定路径,制定有效的行动方案,并进而引导民众而达成目标,才是一个执政者能力和政绩的体现与评价标准。
孔子的这句话对当今这个管理社会的意义尤为重要,也更应该引起世人的重视。
含英2018-01-22 16:02:33 发布在 舞文弄墨
【7.21】
子不语怪(1)、力(2)、乱(3)、神(4)。
【译文】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注释】
(1)怪:怪异、惊奇。
(2)力:暴力、强力。
(3)乱:混乱、杂乱。
(4)神:神奇、神道。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混乱、神道的事情。
【解读】
一些有本事、见多识广的人,在谈论时会不由自主的讲一些怪、力、乱、神方面的事情以显耀自己,这是修为不够。而真正有修为的人,说起话来很平淡,说话的内容都会很平常。实际上,说话本身也是一种修为的途径。
孔子的弟子总结了孔子在言语的特点,并以此作为榜样,相互劝勉。

【评析】
本篇的语义相当明了,后世为《论语》作注释的人,更是清楚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其中很多人在作注释时,却会有意、无意出现本篇所讲的四种弊病,尤其是怪、乱两种。真可谓是知易行难。
含英2018-01-23 15:50:16 发布在 舞文弄墨
【4.11】
子曰:“君子怀(1)德(2),小人怀土(3)。君子怀刑(4),小人怀惠(5)。”

【注解】
(1)怀:挂怀、心里的想法,这里引申为看重。这个含义词汇有正中下怀、耿耿入怀等。
(2)德:德行。
(3)土:土地。
(4)刑:刑罚、律法、法度。
(5)惠:恩惠、利益。

【译文】
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德行,小人看重的是土地。君子看重的是刑罚,小人看重的是恩惠。”

【辨析】
把怀解释为怀念,把土解释乡土,怀土的意思就是怀念乡土、不忍离开乡土。这是比较常见的解释。难道君子就不能怀念乡土吗?留恋乡土就耽搁了德行修养了吗?显然不是,中国是农耕文明,乡土挂念很重。君子即使是以德行为本,以天下为家,心中也会难免怀念故土的。这是人之常情。君子当然也是人,也有人之七情六欲。相反,一个对乡土没有丝毫怀念的人,即使是心系天下,其德行又能如何?

【解读】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上至君王下至一般民众,土地是根本利益的所在,是最为看重的东西,但是君子不同于一般民众,看重的不是利益而是德行。也就是说,君子就像普通民众把土地视为利益所在一样,把德行看做自己的根本所在。一般民众更为看重的是能够得到什么恩惠,得到什么利益,君子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获取利益之前则要考虑是否得当,至少不能违背律法。
这两句话,后一句是对前一句话的进一步解释。这两句话都是把君子与小人对比,除了对比,还有类比、递进的意义,强调了德行为君子的根本所在。
含英2018-01-23 15:53:42 发布在 舞文弄墨
【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释】
(1)以:凭据,因为。所,代词,泛指不具体的地方、处所、人等等,与它前面的词汇是一种倒装关系。所以:因为什么,即行为的凭据、依据,它反映了人的一些基本观点、价值观。 现代汉语中的“之所以”、关联词“因为…所以”和中的“所以”仍保留了这层意思。
(2)由:经由,途径,方式。所由,经由什么,即所采取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行为方式。
(3)安:安心。所安,安心于什么,即投身于所追求的东西。个人之所以无法安心下来,因为他的内心总感觉还有更值得去追寻的东西,如果发现了他真正喜欢的事物,明确自己的追求,也就是说没有再好事物值得他喜欢、值得他去追求了,他的心就会安下来了。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因为什么,观察他经由什么,考察出他安于什么心。(这样去了解人),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解读】
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表面,而应该由表及里,深入地认清他的一些基本观念、行为方式和追求。反过来,孔子也是在告诫他的弟子,为人处事要凭有据,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更要投身于自己真正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做什么都无凭无据,做事没有条理和方式,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追求,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含英2018-02-02 16:15:50 发布在 舞文弄墨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1)人,不以人废(2)言(3)。”

【注释】
(1)举:推举、选拔。
(2)废:废弃。
(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本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即为“不以言举人、废人,不以人废言、举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依据言论而选拔人,也不会因为因为人而废弃他的言论。”

【解读】
我们对人的判断,容易和他的言论等同起来,这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我们在时间紧迫、信息不足、智力有限等条件下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迅速速地作出反应。但实际上,一个人和他的言行是很复杂的,两者往往并不一致,尤其是在人类语言、智力功能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两者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左的情形,正如同孔子在【17.17】中讲的那样“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就要求我们把两者区别开来,对它们分别作出独立的判断。
孔子这句话着重强调了在使用人才、听取意见等重大问题上,要慎重对待,防止把人和言论等同起来。
含英2018-02-06 19:43:46 发布在 舞文弄墨
二.一二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1)。”
【注解】
(1)器:器物。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解读】
从语法的角度讲,这句话算是采用了拟物的修辞的方法。器物是拟体,本体则是社会上的角色(或者其他角色),士农工商、帝王将相等等。器物是人造的物品,人们制造器物目的是用它来实现某种用途。各种社会角色的设立也是为了实现各种社会需要的,农民是务农,工人是做工等等。
君子不器的意思不是不要担任具体的社会角色——人在社会上都是以具体的社会角色在立足的,而是不要局限于这些角色,不要被自己的角色限定住,而要超越这些具体的角色本身,着眼于整个社会。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天下为己任,所担任的社会角色是为天下负责的一个出发点。为天下负责,并不只是天下之主的事情,也并不是只有等成为天下之主才去承担,而是每一个社会角色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是否有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有了这种胸襟,即使是一个学生,也会有“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即使是一个农民,也会意识到自己“在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而缺少这种胸襟,即使成为了帝王,也会做出对百姓和后代不责任事情。
【评析】
一般人,踏入社会,往往想到是如何养活自己,想到的是否得到别人的承认,会局限于自己所出任的角色。这样就会把自己在这个角色上的是否优秀作为追求,甚至把所获名利作为评价人生成就的标尺。
而具有为以天下为己任的的使命感的人,则跳过生存、被认可等问题,而是从更高层次看自己的责任,所考虑是社会问题,所谓生存、被认可等问题对他们根本就不是问题,也不需要考虑去如何解决。
实际上,个体担任某种社会角色的整个社会分工的需要和自己优势的结合,评价出任这些角色的标尺,不是把这个角色做的是否优秀;而是要看在这个角色上发挥的如何、为社会创造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评价的一个社会角色的尺度不是角色的自身,而是它所服务的外部社会。造成两种导向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于能否超越于具体的角色(不器),而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的使命感。
含英2018-11-16 14:26:01 发布在 舞文弄墨
大多数中国人都有家国情怀,关心国家、民族,但是却少把这种关系落到实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因就在于在自己择业时,仅仅把职业作为谋生、出人头地的手段,而忽视这个职业的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更没有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出发点。
含英2018-11-16 17:25:14 发布在 舞文弄墨
一.五
【原文】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3)事而信(4),节用(5)而爱人,使民(6)以时(7)。”
【注释】
(1)道:名词动用,引入正道,通“导”,疏导、引导的意思,引申为治理。
(2)千乘之国:乘,四匹马拉的兵车;千,并非实数。千乘之国,拥有兵车千乘的国家,指是中等的诸侯国;在这之上的是万乘之国,原指周朝,进入东周以后,则指比较大的几个诸侯国。
(3)敬:敬重。对于所做的事情怀着一颗敬重的心,不轻视、不懈怠,认认真真,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另一方面,下属会根据上级的关注来决定自己付出,上级敬重、勤勉,下属自然不敢懈怠、草率。
(4)信:守信,取信于人。领导者处理事务仅靠个人个敬重和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描绘发展前景来鼓舞民众的信心、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来完成;事情做完后就要把事前的描绘前景和承诺落实下来,这样下属和随众才能继续支持和跟随领导者。
(5)节用:节省花费、节省支出。
(6)民:黎民、百姓,是相对于“官”而言的;使民,征调、差使百姓服役。
(7)以时:以,根据;时,时节,时令;以时,根据时节,也就是要错开农时,这样既不耽误百姓生产,又能让百姓安心服役,完成政府的任务。
【解读】
引导一个国家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政者既要自己慎重做事又要带动下属做事;第二方面是,既要节俭支出又要关爱、体恤人,不让人遭罪;第三个方面是,既要让百姓完成国家的任务又不能耽误农业生产。每个方面实际上都是一对矛盾,需要兼顾或者平衡两者之间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只顾了前者和忽视了后者,短时间内能有效果,但是长时间必是难以为继。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做事情要敬重又要守信,既要节省支出又要关爱人,役使民众要错开农时。”
含英2019-06-19 11:01:40 发布在 舞文弄墨
一.六
【原文】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5),泛(6)爱众,而亲仁(7)。行(8)有余力,则以学(9)文(10)。”
【注解】
(1)弟子:年纪较小的人,与“父兄”相对。
(2)入:入内,这里指在家里。
(3)出:出外,这里指离开家,与兄长一起出门在外做事。
(4)谨:谨慎。
(5)信:诚信。
(6)泛:广泛。
(7)仁:有仁德的人。虽然要普爱民众,但是对于仁者要格外的亲近并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进步。
(8)行:做,办,指做前面所说的几点。
(9)学:学习。
(10)文: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指孔子整理的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注解】
入则孝,出则弟,不仅仅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是,在家里以父母为长,在外以兄为长,对年轻人而言实际上也是一种谨慎。
【译文】
孔子说:“弟子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恭敬兄长,言行谨慎且要诚实守信,广泛的关爱众人,更要亲近那些仁者。(这些事情)做好了还有余力(的话),再把余力用到学习文化知识上面。”
含英2019-06-19 16:25:19 发布在 舞文弄墨
把《论语》作为一部讲述个人修养、乃至道德修养的书,是我们对《论语》的最大误解。对于《论语》这部书,需要提升我们自己的高度和广度,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社会意义的广度来理解。我们的困难不是我们对其中的字词、语句的理解,而是我们的高度和广度不够。但是,只要有提升的意愿,那么学习《论语》则是我们提升自己高度和广度的有效途径。
含英2019-06-19 17:34:20 发布在 舞文弄墨
孔子自有一套治国理念,这套理念的执行者,是有一定素质和能力要求的,是需要经过教育和培养才能达到的,最终符合这个要求的人就是君子,反过来讲,执行这套理念的最佳人选就是君子。所以说,君子是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出发,作为评价从政者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标准,而不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作为评价个人修养的标准。
含英2019-06-21 14:39:59 发布在 舞文弄墨
无论是《论语》还是其它什么书,从不同的高度、角度出发看到的内容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而要充分理解这本书的意义,高度、角度是不能低于作者的,最好是要高于作者,这样才能够看到作者的不足。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一本书的理解一直感觉不对劲,我们就应该反省我们看书的高度、广度是否有问题,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对《论语》的学习我就有不对劲的感觉。为什么?是我看书的高度、广度不够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实际上,我们今天对《论语》的学习,是通过它的注释者对它的注释来学习的,即使我们高度、广度足够了,我看到的是注释者眼中的《论语》,而不是原本的《论语》。这些注释者理解一直在左右着我们对《论语》的理解。从最早注释的孔安国开始,高度、广度就在不断下滑,而到了唐宋,道学的兴起,先秦时期的经典已经完全沦为他们理论的素材和幌子了。
含英2019-06-21 15:46:11 发布在 舞文弄墨
《论语》是孔子教育弟子的讲课记录。那么孔子教育弟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弟子从政、从实施的他的执政理念。也就是说,孔子是出发点是一个政治教育家,是要天下培养从政者的,这才是他的高度。
含英2019-06-21 15:55:37 发布在 舞文弄墨
我对《论语》的学习和解读,除了高度问题之外,更倾向于对原文的尊重和直接认识,而努力摆脱现今的各种注释的俗成。
含英2019-06-21 16:06:52 发布在 舞文弄墨
一.八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1),学则不固(2);主(3)忠信;无友不如己者(4);过则勿惮(5)改。”
【注解】
(1) 不重则不威:重,自重。威,威严。一个人只有首先自重别人才能尊重你,进而才能有威严。
对君子而言,这个自重不仅仅是个人人格自重,更有对所从事的事业和所担当的责任的尊重。这三者之间有时出现矛盾,要使它们协调一致,就要把对人格的尊重纳入对事业的尊重矛盾,再把对事业的尊重纳入对责任的尊重。
(2)固:巩固,稳固。一个人不自重,待人处事就会失去自我而把握不住分寸,学问也就不巩固。
(3)主:以某方面为主。
(4)无友不如己者:无,不;友,交友、结交;者,代词,代人;无友不如己者,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
与高于自己的人做朋友,才能不断地进步。与高人相识不容错过。当然,人无完人,只要是在我们注重的方面或者需要学习的方面高于自己,便算是高人,就要结交为朋友。
(5)惮:害怕。有错误要勇于面对,坚决改正。
【辨析】
对于无友不如己者,以往有一种解释是,没有没朋友不如自己,其中,无:没有;友:朋友。但是, 句中的“者”是何意呢?按照这个解释,“者”是没有具体意思的,是可以去掉的,无友不如己,这五个字就已经够了。如果这句话需要加语气助词结尾,加的也是也是“矣”或者“者也”。但从整段话来看,其前没有加语气助词,其后的结尾也没有语气助词,都是很平淡的语气,居中加上语气助词,不符合说话习惯。另从整段话的意思看,是孔子在讲述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去采取行动,而不是在讲道理。显然,这种解释与整句话的语义、语气不符合。
【译文】
先生说:“君子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所做的学问也不会稳固;(待人处事)以忠信为主;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
含英2019-06-22 16:41:00 发布在 舞文弄墨
论语注解 一.七

【原文】
子夏(1)曰:“贤贤(2)易色(3),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5),吾必谓之学(6)矣。”
【注释】
(1)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晚年弟子,孔子思想的主要传播者。孔子死后,子夏离开鲁国到了魏国,被魏文侯延请为老师。晚年,在魏国的西河聚徒讲学,开创了西河学派。
(2)贤贤:第二个贤为,指贤才。第一个贤,名次动用,意思是像对待贤才那样对待贤才,可理解为尊敬。尊贤、礼贤之风,
(3)易色:易,改变、变换。色,容貌,态度。遇到贤者要尊敬、礼遇贤者,态度也要变得严谨、慎重。
(4)致其身:致,送。身,身体、生命。致其身,奉献生命、献身。
(5)学:名词动用,做学问。
(6)学:名词,学问。
【辨析】
对于贤贤易色,其中的色字通常的解释为好色或美色,这属于过度解读。其一,好色是人之常情,孔子虽然没有去歌颂但也没有到要去改变人的本性的地步;其二,即使要去改变好色之心也不必与尊重贤人联系起来。其三,从整段话来是在陈述有学问的人已经具备的具体行为,而不是应该去怎样做才算是有学问,若反对好色应该是已经不好色了,而不是尊贤时才要去改变、替代好色。
这话的本意是凸显尊贤不是在流于形式,而是端正态度,毕恭毕敬。孔子对人呈现出来的态度、异常重视,认为做什么事情就要有什么态度,要做好事情就要先端正态度。《论语》中色字出现了有二十多处,除了一处为好色的意思,其他都是呈现出来的态度、表现的意思,其它没有用色字但却是关于态度的具体描写更多。
【解读】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是这段话的落脚点。首先,它是在给学问下了一个定义,就是在行为上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是有学问了,这个标准主要体现在礼遇贤才、事父母、事君主、交朋友四个方面。;其次,它讲述了要有学问的通常途径,就是要做学问。
【译文】
子夏说:“(发自内心的)尊重贤时态度变得(极为尊敬),孝敬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为君主做事情能够去献身,和朋友交往能够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做过学问,我(也)必然会说他已有学问了。”
含英2019-06-22 22:20:11 发布在 舞文弄墨
除了像学、君子、小人等极个别的字词外,《论语》中的大部分字词与当时人们的使用习惯相同。孔子有自己的执政、教育理念和方法,但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来创造出自己的一套语言。
如果出现于与当时人们的使用意义不同的字词,不是孔子及其弟子用错了,而是后来的注释者没有领悟出文中的本意,自己杜撰出了一些另外的意思,或者另有所图。最典型就是把“格物”中的“格”解释为探究,“格”的这个“探究”意思只有在《大学》中会有,其他文献中是根本没有此意的。这个连“孤证不立”都算不上。在就是对“慎终追远”的的“终、远”解释也是如此。
你所提的“友、师”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也不少,但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甚至与今天的意义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实际上,这两个字也可以说是从孔子重视开始,一直得到重视乃至延续到了今天,其意义得到了连续。
含英2019-06-23 15:45:00 发布在 舞文弄墨
一.九
【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3)矣。”
【注解】
(1)慎:慎重。终:终了,结束。慎终:不能因为即将结束,就放松、大意了,执政、做事情要善始善终,让结果完美。
(2)追:追求。远:长远。追远:追求长远,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解决问题。
(3)民德归厚:归,归于,趋向。厚,厚道,笃厚。治理者治理国家,不急功近利、善始善终,这样的执政效果就会使人民的品德就会趋于忠厚(,社会风气趋于笃厚)。
【辨析】
对于慎终追远,以往的注释通常是:要谨慎的处理好丧事,不断地追思祖先。其中,终:人死为终;追:追思;远:远祖、祖先。
从字义本身看,终的本义就是终结、终点的意思,终老只是引申出来的具体应用,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体现出来的意思;远,本身并无远祖、祖先之意,把它理解为远祖、祖先的就比较牵强;追,本身并无追思的意思。
从语法结构上看,慎终追远前面省略了主语,这个主语是与后面的民相对,即当政者。句子的意思是,当政者做了什么,而导致民众如何如何,一种相对应的引导关系。
从实际意义上看,当政者如何对待自己家终老之人和祖先,对民众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影响。而如果当政者善待自己家终老之人和祖先,但是去不善待民众,反而会引起民众的反感。如何对待自己,才是老百姓真正关心的。
真正对民众产生影响的是当政者制定的政策和规划以及对社会事务的执行力度。如果,当政者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缺乏长远性,朝令夕改,民众就会无所适从,处理政务和社会事务虎头蛇尾,就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期望,从而导致民众的德行下降,社会风气趋于浮华。
【解读】
慎重追远,是《论语》对从政者提出一种的执政要求。它要求当政者制定的政策和规划要具有长远性和连续性,执政和处理事务要善始善终,持续下去。这样的施政方式会创造出一个连续、稳定、持久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民众才能安居乐业,德行和社会风气自然就会笃厚起来。
慎重追远,皆非易事。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明君,虽然也曾感叹“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 而魏征也曾进谏道“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记录李世民言行的《贞观政要》的最后一篇,即“慎终第四十”,就有关于这方面的不少记载。
慎重追远,对于当政者而言,一方面需要具有战略眼光和现实洞察力,同时具备规划能力和实施能力。能够稳扎稳打,而不是好高骛远。另一方面需要的当政者具有良好的德行,把社会的发展作为要务,能够持久不懈的工作,而不是为个人的恩怨、成就、名望等而去标新立异,更不能因为有所成就而放松了对自己个人的要求,招致晚节不保,无法克终。
要想提高民众德行并让社会风气向良性发展,通常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当政者以身作则,为民众做出表率;二是教化民众,以文化人;三是通过当政者的决策、施政效果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民众在潜移默化发生改变。相比起来,第三种方式是更具有效力,影响范围更广,时效也更为久远。
【译文】
曾子说:“ 即将结了时仍要慎重对待,(解决问题不能只顾眼前而)要追求长远,(这样就会使)民众的品德趋于忠厚老实(,社会风气趋于笃厚)。
含英2019-06-24 14:21:11 发布在 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