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玄异与心性认知-----新手引路

楼主:dunyu 字数:72644字 评论数:3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40 算计

常人之心,往往喜欢算计。算计自己的得失,谋划怎样才能获取得更多。红楼梦中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世上多少聪明人,参不透这句话。功名利禄算计无穷, 最后无非一抔黄土。

很多人步入修行问道之路,也常常忘不了俗心算计,总盘算着自己付出了什么,又能得到什么?须知,“道”喜质朴纯真,不喜机巧算计。人生也就三万来天, 如果要算计, 不如算计一下还有多少时间。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dunyu2020-08-01 18:04:5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1 人天交争

人活在世上,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世俗价值体系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的影响,诸如升职发财,事业成功,家庭美满等等。但在走向“天人合一”的修行道路上,如果一个修行者顽固的保留你对事物的那种约定俗成的看法而不愿意改变的话,则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一种“人天交争”的状态,因为“天(道)”本身是并没有任何人为的观念,它只会按照自我的规律性不断的对人提出能够“符合于它”的心性认知和功德修为的要求。实际上,如果深入的研究佛家或道家修行体系,里面很多深层次的东西都是颠覆常俗认知的。可以说,这种“人天交争”会一直贯穿着整个修行过程的始终,而如果修持者不能够放下既有观念的束缚,则会很容易走回到原有的习惯性道路上去,从而止步于某一个修行层次上。
dunyu2020-08-03 15:47:2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2 天下有道

老子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可见“道”,其意义并不只是对应某个人是否成仙成佛的概念,而是对应着涵盖天下万物的总的规律性的运化。

所以说是“大道”,是说其范围涵盖至大至宏也。

作为一个人所修,是否是大道的标准,并不是以修炼方法和途径来判断,也不是以名义上的祖师爷是谁来判断。而是要看其所修证,是否最后融汇于那个天下万物的整体的规律性的运化。这是一个客观的唯物的标准,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作为一般道家的说法,这个层次是为“炼虚合道”。其实世面上披露出来的修持路径,大体上还在练气还神,或练神返虚的层次上,所以对于你练的那个东西,是否能够合于“大道”,现有的修炼普及界知识还不足以给出合理判断。

如果真的"合道“,融于那个亘古以存,衣养万物的博大存在, 你将跳脱于对自我利益和功力水平的汲汲以求,对天下大势的当前状态和未来发展,应该是清晰知道的,同时作为大道运化的一份子,你也必然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dunyu2020-08-07 20:19:13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3 做聪明的好人

若还没有条件真正修行,那就先在世俗做个聪明的好人吧。做个善良的人,做个好人,有时也并非易事,甚至要付出代价。一方面你要面对世俗物欲的诱惑,被滚滚红尘所裹挟;另外你周围的环境、人事也会给你保持善良制造困难。所以做好人还要“聪明”一点,既要懂得放弃和舍弃,做减法,也还要懂得方法巧妙的保护自己。
dunyu2020-08-08 21:45:2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4 女性修行的优势

虽然一直以来男性修行者的比较多,但也从来不乏优秀聪慧的女性,发自内心的对修行感兴趣,想要步入真修之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然而呢,又有很多流传的观念说法限制了女性的修行,比如认为女性修行慧根不如男性,女性要转男身才可以真正修成等等。在修行门派的选择上,不少女性也为之困惑。欲学丹道之法,又恐有斩赤龙之相;欲学藏密之途,又听闻可能需要与上师“双修”;欲修中土佛家,被告诉女身成不了佛。难道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也要在修持界重演?
修行万流归宗之处,乃宗一无形无相,从这个道理上讲,原本男女修行不应该有差别,之所以现在看起来有差别,是因为很多修行宗派在功法设计上,并非立位于无相之相,而是立位于有相之路,既然有所相,自然亦有所障。
从我所从学的古道家修法来看,其本立位于虚空无为之境,所以并不存在女子修行的障碍。比如,功法不走实丹之途,所以女性并无斩赤龙等肉身反应,而走“虚丹”之途,直入先天门户,避免了修行上的弯路。从同修的情况上来看,相反的,反而是女性学员进步的更快一些。为什么会这样?我觉着有女性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比如女性心理性格上往往要比男性更坚韧,有韧劲有耐心一些;从生理上来说,因要生育后代故而身上携带先天物质往往比男性为多,更容易与先天之境相沟通体证。
更深一步的原因,老子所言之“大道”,原本就有“贵柔守雌”的基本特性,所以女性更容易勾通于大道无形,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吗?大道 '贵柔守雌",女性修行有自身的优势!
dunyu2020-08-08 21:49:21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5 如何寻师访道?

我感觉,寻师访道,无非“诚心”, “虚心” 二词。能诚心,明师看你心诚,知道这个东西的珍贵,能够诚笃以修,才能教你;能虚心,不是高傲自满,自以为是之人,才能听从老师的教导,现代的话说是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道家常以水譬喻,水是从高向低流的,处卑下之地,老师的法才能到你那。法者,水去也。

有了“诚心"和"虚心”,那怕资质差点,慧根差点,老师可能也愿意教,因为你还可以塑造,教不了大成,也可以小成,学成了也不会不尊重老师,甚至欺师灭祖什么的。没有诚心,和虚心,即使你自认为你资质挺好,也不会有老师,上赶着来教你,学这个东西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真传之法是个好东西,但也会因此要舍弃和放下世俗的不少东西,因为一旦沉迷进去,其实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世俗中博取什么的。看《逝去的武林》,有些练形意拳的,炼进去了,也迷进去了,最后是功夫练出来了,但是生活也一塌糊涂了,随便哪里打个更,吃口饭,一辈子过去了。

诚心和虚心,嘴上说说容易,实际做到,心行,很难。经不起考验,架不住一个小题目来考试一下的。记得禅宗慧可求法,为法忘躯,那是多大的诚毅之力。现在别说为法忘躯,就是让人舍点钱财或者其他什么身外之物,都很难做到,现代人先给你算计算计,这玩意是不是又受骗了,真的假的,你先拿出来给我演示一下,是不是有真东西,有真东西我再学,我要付出了能不能得到我应得的东西。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你是明师的话,面对这样的人,你还咋教,你只能无话可说。记得看王力平的自传说过,还有其他一些高手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在跟老师学的时候,总有那么个阶段,是傻乎乎的,不会去算计自己得失的,在完全的信任中(但其实根本没想过是不是要信任老师这回事),才学到真东西的。现代人的特点是算计太多,不如古人淳朴,恐怕也因此会失去了很多的机缘。

任何一个明师想要教给你真东西,一定会考试考验一下你的。因为嘴上说的都好听,实际未必。必然会设置各种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困难,来多次的考验你那颗心的反应。很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在第一次小考验时就没有通过。特别要注意的是,明师考验人,往往用逆不用顺,不会顺顺当当的就送大礼包给你,总会给你一个别别楞楞的东西,看你怎么接,就像黄石公考验张良,你是张良,你会捡起桥底下丢的那双鞋吗。
dunyu2020-08-08 21:51:14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6 打坐中的炁正神清

在打坐中,大家往往更关注坐的姿势对不对,坐的时间有多长,要不要有意念等等,但往往忽略了更本质的问题,就是你那个身外炁场,是不是处在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炁正),因为如果炁不正,那你必定不能静下来,不能神气清朗,而处于一个心念杂乱的状态。

而炁正和神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炁不正,那你不管形体动作怎么去坐,神不可能清。反过来,你神不清,你的炁也不会正。这很类似于唯物辩证法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影响物质的说法。

怎样去实现一种炁正的状态,或者说实现一种稳定有序的气场分布呢,从师门古道法的传承来看,需要明师以心法引带,使得你从身外物质场,先实现一种有序化的排布,然后在这个物质基础上,再给你讲如何从化心性,让你的心性水平逐渐提高,从而行成一个物质与意识的良性的促进。

而单纯的观心念,或者意守等等,虽然也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会慢的多,有很多人修了很久,也没什么效果,慢慢也就疲惫而放弃了。因为你想完全通过心性意识的作用,去改变那个物质组态,其实是很难的。
dunyu2020-08-10 21:49:4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7 人体自身功能的外化

人,作为万灵之灵,原本具有很多神奇的自身能力,比如一般功修界流传的遥感遥测,透视显微,乃至于轻功提纵,日行八百等等。随着人类从原本天真淳朴的自然状态,逐渐受到后天自然环境以及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先天本具之能,逐渐散失。虽然有少数精进于修炼的人,尚能恢复或者部分恢复一些神奇的自身能力,但绝大多数的人逐渐变为“肉眼凡胎”。
与此相对应的是呢,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对外在物质环境改造的能力突飞猛进。从某个角度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人体自身功能的外化。比如人原本具有远距离信息感知的能力,而现在人手一台的手机,就可以方便的实现地球各地的信息传送和感知;又比如人可以具备用天目或法眼看一下他人的五脏六腑,从而诊治疾病的能力,现在的X光,核磁共振技术等等,也可以较好的实现这个效果;而现在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更使得原本可以日行八百的轻功才能做到的,成为广大人民的福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大面积的、同时也是很方便的将原本只有少数人通过精进修炼才具有的能力,物质化的实现,从而降低了门槛,实现一种全民的福利。
但对于修行问道的人来说,修身练己,返本归真,恢复自身原本可能具有的先天能力,却殊为可贵。其实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人身功能的外化,尚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就是说能够外化的,只是初级的、针对实体物质一部分能力。而对于较高层次的功修状态和功能,比如对于时空维度的突破,对于虚物质以及场态物质的调控,乃至对于天道规律的某种预测和推演,现代科技还难以达到,甚至理论研究也还尚未触及。而深入到这个层次的功修锻炼者,也远远超过了一般科学家的研究范畴,属于人类整体的“先行者”。
dunyu2020-08-11 22:01:3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8 成为高级生命形式

修行,究竟有什么意义?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有为健康长寿者,有为心性修养者,有为探索奥秘者, 有为寻找本源者,有为救度众生者,有为证悟道玄者。

我想,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修行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让自己成为更高级的生命形式。

当你在修行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虽然你表面上与众人好像差别不大,但不知不觉间,你已经成为一种更高级的生命形式。当你身上气机环转身心康朗的时候,当你自性光明朗照的时候,当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感知到其他维度乃至过去未来无穷奥秘的时候,当你观遥远星系,三千世界如家常便饭的时候,你已经是一种区别于人的更高级生命形式。为什么佛家要起一个“佛”的名字呢,就是走到那样一个状态,其实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当然佛没说自己不是人,换了一种说法叫人的不是(人弗)。

更高级的生命形式重要的一点还体现在对于生命轮回的超越上。普通人都在时空中,不停的轮替,按照佛家的轮回之说(暂借此说,尚有他论),你需要做的比较好,才可以轮回中一直作人。一碗孟婆汤,忘却了这一辈子你已经厌倦了的酒色财气,生老病死,下辈子再重新来一遍。为什么叫“奈何桥”,是说此无可奈何之路,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更成为更高级的生命形式,则有可能具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能力,解脱此世世代代无意义的生死轮回,就算不能当世解脱,起码也可以商榷商榷,给下一段旅途一个更好的生命起点。
dunyu2020-08-13 21:34:2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49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一切修持初始,都以“清净”二字为要。然而人于尘世之中,眼观纷呈万象,身囿七情六欲,则不免易为外物所惑,妄念频生,难以清净。故佛家有戒律之规范,五戒十善等等颇为详细。老子道德经则大家风范,只一句“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言初始摄心之要诀。知道人类意志不坚定,很容易被带跑,那就别去看那些能够诱惑你的东西吧!
dunyu2020-08-13 21:35:2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0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在修行中往往有些人容易理解为顺其自然的含义,而这个顺其自然,又想当然的认为是顺应你自己当前的状态,任其发展,随波逐流,显然是不对的,这不过是自以为然而已。

“道法自然”这个词,源自于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含义很深,是对天地人三才关系的客观规律性描述。法,这里面有法则,取法的含义。即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面的地和天,并不是我们日常说的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那个地与天(大气层)。实际上,地是指我们人类存身的这个实物质世界为地,而天是与实物质世界对应的那个虚物质世界。和我们存身的实物质世界一样,虚物质世界里面同样也有着丰富的存在和极为复杂的物质运动。很多神话传说与功修玄异,实际上描述的并不是实物质世界里面的事情,而是在描述着虚物质世界的事物。当然,由于两个世界的基底维度不同,从我们这个实物质世界看去,那个虚物质世界的很多东西是虚幻的,非实的存在。

道,本为虚无,又蕴含至有,衣养万物而又周流不息,是宇宙万物的总规律运化。故而说,天法道。然而,道即为终极的规律,他没有再取法的对象,故而只能说道法自然,即道以一种自在自然的方式,自我运作着而已。十分有趣的是,道的这种自然的运作,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分裂的,无序的,而是和谐的,统一的,有序的,甚至是有灵性的。这也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道”的原因所在。

所以道法自然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一般所说的顺其自然的含义。你只有修行达到了合于大道,清净无为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道法自然”这四个字,显然这是一个极高的修炼目标了。
dunyu2020-08-13 21:38:5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1 无为

“无为”显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什么也不做的意思。

实际上“无为”是一种很高深的,只有合道之人才可以实现的,特殊的生命修持状态。“无为”这两个字是一个整体的词,不能简单拆开来解读成“无所作为”。道德经里有几处是这样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为无为,事无事”(63章),古人用字是很考究的,为什么要说“为”"无为”?内里的涵义也就是说呢,“无为”这件事,是需要去做才能实现的。同时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从修持的基本原理来看,“无为”需要达到古道家所说“天人合一”状态下才能实现。只有当修持者与天道相合一,他的身外炁场与宇宙整体运化规律(即道)相融,这时候,表面上他什么都没做,只是静静的坐在那儿,但实际上,他身上的物质运化,已经同时参与了天道整体规律的运化,遍历了宇宙一切万物的变动,所以才说“无不为”。

所以道德经说“无为无不为”,并不是玩逻辑概念,只是修持者达到“天人合一”状态下的客观描述。
dunyu2020-08-13 21:39:5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2 了生死

佛家常说要“了生死大事”,道家也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说法。

对修炼的人来说,抛开求道悟道的追求,对个体的生命而言,“了生死”的确可以称之为修行程途中重要的里程碑。

这里的“了”,有明了的含义,也有了却的含义。首先,是明白生死是怎么一回事情了,性灵和肉身分开是怎样的;进一步的,自己知道自己何时离开这个人世,也知道离开这个人世之后,自己的性灵又将去向哪里;更进一步,能够实现肉身生死的自主控制,想死就死,不想死可以继续赖着不走。

很多人会觉着,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不想死就可以不死的能力,那他一定会长久的驻留人间,而我们现在没有发现这样的人,证明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其实这有点像那个小故事——普通百姓猜测皇宫里的皇上肯定天天吃炸果子。真的具备了生死能力的人,修持水平极高,他的经历和见识(不止是在这个时空里面)必然与常人不同,他也一定知道还有比人间更好的去处,或者说更适合自己的时空,同时呢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自主地选择去哪里的能力。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呆在这个尘世?至于人家到底去了哪里,你不用问,人家也不会说,总之从此黄鹤一去不回头。

了生死,意味着对自我本源的深刻认知。所谓“不了生死,如丧考妣”,不到这一步,就永远还是个迷途不知道返家的孩子。

从个人修行来讲,很多人非常在意肉身的感受,比如小周天通没通阿,天目啥时候能开阿,或者按照某种锻炼步骤,非常关注自己的内景和外景,我那个丹啥样啊,又看到什么了阿,也有极少数修到元神出关或者阳神离体的人,虽然可以欣欣然于自己的修炼,但对于“生死大事”,仍然感到迷茫,或者说心里其实是没底的。

这样说起来呢,其实修炼的确还有很多的未尽课题,需要去不断修炼和参研,似乎也不应该停止了我们修行的脚步。
dunyu2020-08-13 21:41:1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3 破常俗之理

道,本非"入世之道”。修真问道之路,本来也是追求一种世俗之外的好。故而,不可以常俗之心应对,不可以常俗之理思量。

如得失计较,猜疑非诚之心,自然会阻挡你见真师得正法之路,而一些诸如得财则喜,升迁则乐之俗理,亦会影响你在修行之路上的前行。常俗之理比比皆是,且总是在不经意间影响修者之心。修持者往往落于其圈套中而不自知。

欲求真修者,当破常俗之理。
dunyu2020-08-13 21:41:2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4 壁垒森严

普通人的心,壁垒森严。对外界往往潜意识中有抵抗和疑虑,特别是成年之后,人往往感叹说成年之后不容易结交真心朋友了,其实是自己将自己的内心封闭了,不对外开放了,这固然可能是由于这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事情甚至伤害所导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成年人的世界是一个更冷漠的世界。你看那个小孩子,就没有这个问题,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很快就可以聊得起来,开心的玩起来,即使一时有了小别扭,吵过,哭了鼻子之后,第二天也很快忘掉,又再一起蹦蹦跳跳了。因为小孩的那个心,相比于成人,更加单纯,对外界也更开放,更纯真一些。

一旦将你的心封闭起来,就有壁垒森严,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也就很难度化。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各家正途修持都在试图度化世人,使得人心向善,但为什么却很难实现很好的效果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心之所谓防范,戒备,壁垒森严,那个要度化你的信息它进不去,被挡在外面了。所以有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这个人知道修行的好处,想要走真正的完善自己之路,而一方面当你试图去讲些什么,去往修行正途度化这个人的时候,他立刻就会产生一种对这个信息的抵抗,怀疑,或者排斥。我琢磨,这里面既有,习惯性的保守自己心里固有的那些观念、习惯、欲求的心理,也有怕自己受到某种外界陌生的伤害的心理,总之,他可以一方面对你这个东西极为感兴趣,一方面最终却会选择默默的走开。

呜呼,天下无度,唯其自度。不免心中悲哀。
dunyu2020-08-13 21:43:10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5 提调

修行之路,不那么简单,并不是只需要清净自心就可以。实际上,要想不断地向上走,需要很多极其优秀的个人品质。比如说要有毅力,要能坚持;格局要大,不能狭隘;秉持大公,不能自私;还要勇敢,敢于放下和舍弃,敢于拥抱和探索未知,敢于和打扰你修行的因素说不;要厚重,能够负重行远;。。。。。等等,等等。

所以为什么古来修炼之路,当老师的甚至要特意的给学生制造很多困难、磨练呢?就是要在这一切磨炼之中,锻炼你的意志和精神,提调你自性里那些优秀的品质,从而让你日臻完善,当你拥有一切修行的优秀品质的时候,也就会很自然的走到那扇门口。。。。
dunyu2020-08-13 21:43:47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6 修行要不要了却尘缘?

近日读全真教的诗集资料,看王重阳度化马钰夫妇的时候,“分梨(离)十化”,不管怎样,先把人家夫妻鼓弄离散了,脱离尘缘开始修行,马钰虽然喜好修道,但一开始也挺纠结,马钰的夫妻感情不错,家庭条件也挺好的,当地属于富家翁。好像犹豫了有大概一年的时间,然后终于和妻子分开了,而且舍弃家业财产,了然一身毫无牵挂来修道。那时候全真道的修行是要乞讨化缘的,马钰舍弃家业原本立誓再也不回故乡的,但王重阳偏偏让马钰回到家乡去乞讨,马钰抹不开脸面,毕竟曾经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求老师能否允许去别的地方化缘乞讨,王重阳大怒,还打了马钰一顿。修行之道有乖于常情,于此可见一斑。当然最后马钰修行有成,成为了王重阳的得意门徒,其妻孙不二最后也脱离尘缘并且加入了全真七子的队伍。

佛家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专职修持先得“出家”。可见,但凡是专业的修持,大体上都对从学者提出了脱离尘缘家累的要求。

对于现代人来说,说为了修行就放弃家庭,放弃工作,是很难做到的。一些气功的、丹道的、或者佛家的修持也没有要求普通人脱离尘缘。但是呢,如果你严格的按照修炼的步骤进行,并且逐渐深入的话,比如你一天打坐2-3个小时,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性的一种清净的,空无的状态,你会发现,虽然形式上,你没有脱离工作,脱离家庭,但从心底里,从实际的身心状态上,你已经逐渐远离了工作单位的人情是非,也远离了家庭恩爱,和世俗距离越来越大。而你的修持假如最后真的达到了万流归宗的境界,那种无形无相,寂灭无心的状态,那么到那个境地,即使你形式上没有了脱尘缘,你的心里必然也是了无牵挂的。而实际上到了那个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谓祖师,或者道家所谓真人了,必然也已经独立于尘缘之外了。

所以呢一般来说,如果专心立志于修炼问道,那么像马钰那样离家修炼,肯定是进步很快的,但是这种很难为现代人所接受。如果不离家修炼,那么修炼速度会放缓,甚至到了一定高度就难以继续前进了。但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内心逐渐的转变,对尘世生活逐渐有了厌离之心,自我走向了一条脱离尘缘的道路。不过在修行的终点上,在那个万流归宗的位置上,你肯定是万缘放下的,也即了却尘缘的。当然,以上所说的是在有明师正法教你的前提下说的,并不是说我离开家了,自己跑山洞里盲修,就一定能进步快,能成道。就我来看,有明师在家修,也比没有明师离家盲修要好得多啊。

也有极少数例子,修得挺好的一派掌门或者传人,最后也结婚了成家了。但是人家那种,往往是在幼年开始,就专门培养,经历了极为严酷的锻炼,根基极为扎实,达到一定层次,状态稳定了之后,出于某种原因才返寻一点世缘。普通人和人家没法比。
dunyu2020-08-13 21:44:45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7 末法时代?

作为佛家的一种流传的说法,是说现在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末法时代”。这点呢,似乎给众多的修持者心理上不免造成了一丝焦虑,一点阴影,既然已为末法,那想要修行求真问道的人出路何在?

这里请注意呢,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佛法只是“无为法”的一种。按照金刚经的说法,是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历劫以来进入圣贤系列的参修者,研究的都是无为法,当然由于经历,途径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无为法也是有差别的。

说佛法已经进入末法时代,是指佛法在人群中传播不下去了,当然这个传播不下去,是指佛法的内涵(佛祖说正法眼藏那个东西),而不是指佛法的外形枝叶,比如我们看现在社会寺庙僧众还有很多啊,去上香叩拜的人也还在增多,佛经典籍到处都有啊,但这些和佛法作为“无为法”的真正内涵关系甚微。

当然从某个角度来说,佛法本身并没有消亡,其信息存在于“上层空间”之中,或者说存在于大道永恒之中,但在人群中,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真正承载和发扬了。

原本,“无为法”的传承就很难。达摩东渡之后,费尽千辛万苦,也不过找到一个慧可,然后往下又传了几代。这种困难,既是由于传承“无为法”本身,需要那个人具有很多极优秀的品质并且还要有很好的机缘才可以,同时也由于从大道规律的角度看,其实并不允许“道”(作为老子所说“万物之奥”的存在),那么轻易的被世人所广泛掌握。

而作为“无为法”的出世与传播,也往往具有“应时而出”的特性。在某个历史时间段,它会应天人之需而出世,而经过一些时间后,又会逐渐的退出,而隐藏起来。 其中的代表人物或者说代表门派,如古之伏羲,老聃,历史上的全真教,禅宗等等,莫不符合这样一种规律。

按照修持界流传的说法,其实现今的年代,也是对应了某个特殊的时间点,对应物欲横流人心妄乱急需淳化世风的时刻,对应传统修行文化即将要迎来复兴的时刻,而在这个时间点,势必某些高层次的东西(真正的无为法)将要出来,作为一种引领和教化。
dunyu2020-08-13 21:45:12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8 悟

一般佛家修行中,往往有开悟,证悟,悟后起修等说法。悟”字拆开,本身是“心中之自我”,所以一般佛家说的开悟,证悟等等,都是和“见自心自性”这件事相关的。见自心自性,是明自性本源,但尚未进入到对宏观宇宙总体规律(即中国古人所言之“道”),宏观宇宙真相的研究。

见自心自性,是进一步研究宏观宇宙规律(道)的基础,但古来进入这个层次的人,实在是极为稀少,寥若晨星的存在,所以你看公开的各种典籍资料,高僧开示之中,对于菩提自性,固然可以有人说得很多,但对于天地演化,星座天雀等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得出来什么的。所以悟后起修,从更广阔的修行意义来说,绝不是简单的清理自性中残存的业力,不断地再“勤拂拭”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早就应该是在“本来无一物”中已经解决了的。而对于见自心自性之后的修行程途,是向着无穷的宇宙,向着总规律运化的“大道”之本源,不断求索的过程,当然这个参修过程本身也满足学海无涯的道理。从古道家的语言来说,一般称之为“道后之修”,千古之秘也。
dunyu2020-08-13 21:46:19 发布在 未知学院
59 明心见性很容易吗?

由于禅宗各种书籍的世俗普及,很多人把明心见性看做是一个可以轻易实现的状态,好像完全靠自己就可以实现,比如每天打打坐读读经,观心数息之类的,然后某一天哪根树枝掉下来砸自己脑袋一下,就可以一下豁然顿悟了,很多禅宗典故不都这么描述吗?
其实呢,所谓明心见性是一个相当高的修持层次,而在达到这个层次之前,就像盖一个高楼,需要打很多的基础,一层一层的盖上去,才有可能接近那个可以一下子豁然顿悟的状态。从古道家的修行体系来看,也要修到二重心法的末期,才可以达到见自性无有时间流逝的状态。而在这个过程中,在明师正法的引领下进行系统而安全的功修锻炼则是必要的阶梯。用个通俗的比喻,你不能看别人吃第七个馒头终于饱了,就可以前六个馒头不吃,直接去吃那第七个馒头。如果这样去做了,则不免有基础不牢,空中楼阁的感觉,很多修佛的人,最后反而身体还不太好,还有各种疾病,基础的命功修持欠缺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在前面也曾多次提到的是,文字典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指引,在走向较高层次的修行道路上,系统的心法引领对从学者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经书文字是指月之指,那心法传承则是彼岸之舟。可惜的是由于历史上无相之相的高层次心法逐渐失传等原因,现当代的修行教学,都以概念理论、形体动作、意念呼吸的指导为主,实际上是让从学者自修,真正能够并且愿意拿出来本门派真正心法进行高层次功修(无为法)普传教学的,少之又少。
dunyu2020-08-13 21:47:10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