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从明末汉人亡国说起,解密人类史上最大的谋局(连载)

楼主:易安书童U 字数:185308字 评论数:83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本人在最近查明末史时,深感到明末汉人政权被颠覆的十分蹊跷和诡异。不像是一个正常王朝那样寿终正寝。而汉人在这个时间,所有的决策层面,都是昏招频出,招招置自己于死地。所有战局,局局都会出现一些诡异的现象,让明军陷入于被动,被歼的局面。而在王朝内部出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天灾,瘟疫。

如果这些事件单独出现,可能大家不会觉得奇怪。但明末这段历史确实很离奇,汉人为何在这个世界历史关键点上,连连失误,最终被一群野蛮人征服。你们要知道在17世纪时,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早就已经进入了火器时代。那个时间野蛮人再征服文明人,其实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而偏偏让中国给赶上了这倘末班车。无不让现代很多汉人志士觉得非常惋惜,痛恨。

你们真的以为,这些离奇事件背后,只是一个王朝的宿命论吗?各种天灾,人祸?这样想就太简单了,也是对历史的极度不负责任。其实在找明末错乱复杂亡国背后原因时,我尽然意外扯出了在人类史上最大的一个谋局。这个谋局大到足以颠覆所有人的世界观,和对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24:0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首先说一下为何要干这个贴子?在网上讨论明朝的历史,都是些热门话题,各路“神仙”都是各抒己见。对于明朝灭亡,大体上所有能讨论到的因素都已经讲明了,我似乎没有必要重要旧开这类话题。但出于对于人类历史上一些比较隐秘的因素还是有必要要揭露。明朝灭亡绝对不是以前那些讨论的表面因素这么简单。

本贴是另辟蹊径,重新分析这段汉人沉痛的历史。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30:3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要谈论明天亡国史,首先从二桩谋杀案说起。

我们先看看资料:明熹宗之前的光宗死亡案。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 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
泰昌帝继承皇位整一个月。这件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我们再来看天启(明熹宗)的死亡:

公元1627年八月,天启帝在客氏、魏忠贤的陪同下到宫中西苑乘船游玩时,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 然后,又与王体干、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虽被人救起,经过这次惊吓,却落下 了病根,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   后来,尚书霍维华进献一种“仙药”,名叫灵露饮,说服后能立竿见影,健身长寿。天启帝依言饮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饮用几个月后,竟得了臌胀病,逐渐浑身水肿,卧床不起。   到了天启七年夏,天启帝的病更重了。八月十一日,他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便召弟弟朱由检入卧 房,说:“来,吾弟当为尧舜。”命他继位,次日,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安。”8月乙卯日,天启帝驾崩于乾清宫,终其一 生。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38: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小伙伴们你们发现没有,明天末期从万历到崇祯,中间有两位皇帝都死于非命,而且都是嗑药死亡。你们真的以为是明朝的皇帝行事荒唐,都喜欢花式作死??

由于满清统治时期,大量编造,伪造明史,不遗余力抹黑明王朝。想要从正史中找出答案显然不行。

先下结论:天启帝的死铁定是被暗杀的。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40:0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既然是谋杀,那么主谋是谁?作案动机动机又是什么?这两项先要找出来,再谈其它问题。

其实在网上关于天启帝被暗杀,也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支持派中大都有三类观点:

1.阉党说:2.东林说:3.崇祯说。

无论哪种说法,其动机无非只有一条。就是“权力”。只不过是主谋不同。

1.阉党首先可以排除。因为没有作案动机。阉党一切权力都是依附于皇权。皇权在,他们就在。一但主子倒了,自己也要遭殃。所以他们绝对不可能对自己的主人下手。

2.东林说:这点是可以理解,有动机。东林是天启帝重点打压对象。但东林党却没有作案的能力。在天启朝时,他们连自身都难保,更不要说策动谋杀。

3.崇祯说:也无这个可能。先且不说,崇祯能力远不如哥哥天启。而且两人之间感情相当不错。他要谋害亲哥,上位。在能力,动机上都不具备。而且如果历史上果真是崇祯篡权。满清肯定不会放过这相机会,大肆抹黑明朝,大肆炒作。满清正愁找不到这种素材。岂能在明史上只字不提??


以上三类观点,其实都是围绕一个核心。认为只是明朝内部权力争斗。只是宫廷闹剧。如果对于天启死亡只是用常理思维去推断,可能会陷入一下思维误区。不会找出真正主谋,以及作案的真实原因。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41: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对于上述三种谋权暗杀说法。我通过研究排查,可能性都可以排除。现在我们理一理思路,是不是对于天启谋杀案,主使者的动机是别的?对于一般人的推理而言,皇帝被谋杀作案者一定为了“权力”。这几乎是一个不可破的,动机先立。于是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这里。而忽略了其它一些隐性的线索。

其实在刑侦学上,警察找线索都是从“主谋X”与被害人之间关系开始。也就是说作案动机先要确定,然后才能有摸排的方向。主谋与被害人之间是否有情感,经济,利益等方面的纠纷,是否与其它人有宿怨等等。这是通常案件排查的思路。

但是有些案件,警方是没办法摸排的。比如说凶杀与被害人之间毫无关系。凶手只是随机杀人,临时起意,目标随意,只是杀人取乐。

对于这类案件,反而侦破难度很大。因为动机不明,无法从死者身上摸排凶手的身份。比如白银案,凶手变态杀人完全是随机的。这件案也是机缘巧合才侦破的。可见其难度之大。另外南大碎尸案,红衣男孩案,蓝可儿案失情况则是无法确知作案动机,导致案件不能侦破。

动机不明连侦察的线索都找不出。伺机作案的,无法从被害人身上找到突破口。 对这类案件,难以侦破并非是警方的无能。这是国外的大案悬案也是如此。

以上都是些题外话。我们还是回到明朝天启这个问题上。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44:0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既然前面提到,天启是被谋害的,且谋害者不是为了取权位。把大家的思维,都从“权力”这个漩涡中提出来。以往的观点大家都在动机上判断出错了。

那么要淡幕后黑手的真实动机。我们先看明朝自天启驾崩以后,发生了什么。

我们从两条线索追查,作案者的动机。

第一条线索:我们先从时间的纵轴上看。明王朝自天启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条线索:在横轴上看,明朝以外的局势变化。


在时间纵轴上,我们往下看。

崇祯上位。他上位以后在决策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错误。最终导致大明王朝的垮台。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48:2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崇祯在治国上基本是昏招频出,招招置明王朝于死地。这里谈几个主要核心点,废除了自万历以来,由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把传统的民业税重心转型过渡于商业税。而崇祯重新把税收重点放到了贫农身上。直接导致了,明王朝的财政出现了危机。

消除阉党,自废左右手。重用东林党扰乱朝纲。

轻信奸人袁崇焕“五年平辽”计划,结果是自毁长城。

我们可以看到在崇祯朝的17年治国。都是一个劲地把明朝往死里整。怎么死,怎么来。完全没有章法。

崇祯这个人,我给他的评价,他的初心可能是善的。但就是毫无帝王南面之术(御臣之术),和治国方略。在崇祯朝,大明是乱成了一祸粥。和东林党双管齐下,把明朝整跨了。说白了崇祯就是一个二愣子。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51: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那么,现在我们有一个疑问了。幕后黑手的目的是要整跨明王朝吗?

我们继续沿第一线索往下查。崇祯和东林联合把明朝完脱以后发生了什么?先是李闯入京,崇祯吊死。然后吴三桂此蛮族入关。这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发生在甲申年。

因为历史上把它称之为“甲申国难”。

“甲申国难”是汉族,仍至是整个中华民族史上最重大的一场灾难。它所带来的后果,远超“五胡乱化”和“崖山之变”。

从“甲申国难”到平定南明永历。这期间有无数志士,平民惨遭屠戮。汉文明从此一蹶不振。

明朝的灭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朝代更替。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它是亡国,亡天下的大悲剧。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54: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幕后黑手是要压制华夏人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在第一线上继续往下看。从蛮族入关前期针对汉人大屠杀,到满清平定三番以后,从康熙到乾隆一直在致力于做什么?

对,大兴文字狱。大量毁灭汉人的思想,文化,科学,方面的典籍。不能毁的历史书籍,花大力地阉割,篡改。

被满清消毁的书籍不记其数。一套《四库》,背后掩藏了一段汉文明被抽毁的血泪史。
易安书童U2019-01-10 20:58:0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国发生了什么?华夏文化从巅峰,跌到了底谷。成了万嘲笑对象,成了全世界人眼中野蛮,丑陋,无能的代名词。一条猪尾巴,多少血泪与耻辱。

写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不服气我遥推论了,如果从天启被害,到蛮族入关,再到康熙乾隆时期大量毁灭汉文化。这一系列都是被操纵的。那这个幕后黑手能量也太大了,目的是毁灭整个华夏文明????

那么,接下来拉开第二条线,足以让各位小伙伴,看得背后发凉。这个幕后黑手的目的绝对仅仅是这个。利用蛮族打压汉文明,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把这个黑手的目的完全展示出来,足以颠覆所有人的世界观。这绝对是人类史上最大的黑幕。
易安书童U2019-01-10 21:00:3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如果我光说第一条线,可能很多人还没看出猫腻。但是只要在17-18世纪(也可前后放宽一个世纪),一个显而易见的全球格局变化就浮上台面。

16-18世纪,是西方白人迅速崛起,大搞全球殖民扩张时代。先是西班牙,葡萄牙,而后是英法接替,此自17世纪后期-18世纪进入了顶峰。

英国殖民地是指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鼎盛时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英国的殖民地。

与海外殖民扩张同时,白种人在科技,文化,思想在极短时间内暴发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西方文明华丽地完成了脱变,成了世界主宰。

现代人类文明都是以那几个世纪西方文明奠定的。

此时正好汉文明被征服,大量文化典籍,被满清销毁,把华夏文明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你们认为这两件事是孤立的吗?如果我说,这背后有一个控盘手,操控人类历史走向,你们信不信?


他一心要打压,代表黄种人集团的华夏文明。而极力扶植西方白人的文明,让西方成为世界的主宰。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向美洲大陆,谋局者的动机其实是相当明显的。只不过通常我们研究历史的人,不敢往这方面去探索。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连想都不敢相。


易安书童U2019-01-10 21:11:3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打一炮就走哦 2019-01-10 20:42:55
先顶一下,养肥了再看,天启是明朝最可惜的一位皇帝。
-----------------------------

本贴只是开了一个引子。具体论述在后面。
易安书童U2019-01-10 21:20:5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可能有些人看到这里很不以为然。这个幕后操纵者的能力过于强大。连续几个世纪,操纵整个人类世界的,绝对不是普通人类。我们暂且不套路的黑手的身份。

我们先引出动机,然后再切入主谋的身份。

这里丑话先说在前面,对于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书上是有记载的。但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之后行文中我对他们的名字都只用一个字母代替。这绝对不是我在故弄玄虚。
易安书童U2019-01-10 21:26:2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写到这里, 已经有几个小朋友跳出来反对,这很好。

你说,幕后黑手的动机是要尽量打压华夏人,而扶植西方人,让西方文明主宰世界。

而且花了几个世纪,精心策划,布局。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人类能力范围。绝对不可能。这代表大部分人的既定的观念。


但我既然已经开了这个贴子,自然已经莫清了动机,和幕后黑手的身份。接下来我谈谈美洲这块,看这个布局的巧妙之处。

易安书童U2019-01-10 22:15:1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美洲这块大陆,对于早期西方人而言比较神秘。在哥伦布发现以前,西方人主流上根本不知道有这块大陆的存在。甚至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沿大西洋一直往西走,会从地球边缘掉下去。可见在西方文明末被扶植以前,他们的科学,地球,人文都是相当的落后。

但美洲与旧大陆之间的联系,绝对不是始于西洋人的大航海时代。而是早于4000年就已经建立联系,中国与美洲之间建立关系,也至少在3000年以上的历史。《晋书》中就有关于美洲的记载,当时叫“扶桑”。

扶桑在大汉东2万余里,绝对不可能是现在的日本。在汉史没有被篡改之前,没有一个汉人愚蠢认为扶桑是日本,都指向了美洲大陆。至于日本,中国古代一直称“倭”。

易安书童U2019-01-10 22:18:2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姜文宣2018 2019-01-11 10:02:53
我就喜欢阴谋论,楼主不要太监
-----------------------------
你认为这是阴谋论也可以。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一时间是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人类世界是被操纵的。
易安书童U2019-01-11 10:09:4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说了这么多,有必要说一点证据了。下图是明代永乐时期图的《天下图》的副本保留在朝鲜。上面清楚地标识“扶桑”在美洲。我在图上有A点表示。而B点“昆仑”我们中国人的圣山,根本不是在现在的中国镱内,面是在两河流域,之后我会讨论到这点。



易安书童U2019-01-11 10:55: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国内一些正统所谓史学家们,他们脑袋喜欢占牛角尖,错误认为昆仑在中国西部某地。压根不会去查古人留下来的史料,至少到了明朝朝代,华夏人至少知道“昆仑”圣山是在西亚两河流域。扶桑在美洲中部。

我为何要事先说明这点。因为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和美洲玛雅文明和我们中国人的关系是非常的密切。这也是为后面幕后操盘手要极力打压华夏人提供线索。

易安书童U2019-01-11 11:03:4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到第二条线索,美洲。

在16-18世纪,美洲原本居民和汉人一样遭遇了悲惨的亡国命运。甚至比汉人更惨,不仅亡国,几乎被灭种。把如此广袤,资源丰富的美洲,供手让于西方白人。在美洲建立起一真在白人世界中强大无比国家——美国。

如何建立美国,让白人主宰世界。以及尽可能消灭美洲原本的黄种人。这一切都是这个操盘手策画安排的。
易安书童U2019-01-11 11:15:28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