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卷1本议诗解2文学修德安国礼本商末大夫市通有无铁官赡农均输

楼主:情真意深义薄云天 字数:2848字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盐铁论》卷1本议诗解2文学修德安国礼本商末大夫市通有无铁官赡农均输足民

题文诗:
文学对曰:古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有曰:

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伐之,屯戍备之,

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而使,

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而立,

盐铁始张,利官给之,非长策故,罢之为便.

大夫曰古,立国家者,开本末途,通有无用.

立市朝以,一其需求,招致士民,以聚万货,

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经有曰:

通其有无,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

商不出则,宝货绝也.农用乏则,谷不殖也;

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以通委财,

而调缓急.罢之不便.四民分业,交能易作.

日中而市,通无化有.文学又曰:导民以德,

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

义而趋利,趋利则民,交于道而,接于市也.

老子曰贫,国若有余.非多财也,嗜欲众而,

百姓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

民欲以实,菽粟货财.市商不通,无用之物,

工亦不作,无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滞工,

以备器械,其非治国,之本务也.大夫对曰:

管子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

器械不备.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

商工不备.陇蜀地之,丹漆旄羽,荆扬地之,

皮革骨象;江南地之,柟梓竹箭,燕齐地之,

鱼盐旃裘;兖豫地之,漆丝絺纻,养生送终,

之必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

为舟楫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

致远穷深,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

建铁官以,赡农用具,开均输法,以足民财;

盐铁均输,万民戴仰,而取给者,罢之不便.


【原文】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注释】语见《论语·季氏篇》。
任:用。兵革:武器,盔甲。这里指军队、武力。
张:设立。利官:主管财利之官,指盐官、铁官、均输官等。

【译文】文学说:古时候崇尚以德服人而鄙视武力征服。孔子说:“远方的人不肯归服,就修治礼乐德政招他们来。已经来了,就使他们安心住下。”现在废弃道德而任用武力,出兵去攻打他们,屯田驻军来防备他们,长期陈兵于外,无休无止地转辗运输粮食,使边境的将士在外挨饿受冻,百姓在国内劳苦备战。实行盐铁官营,设置掌管财利的官吏来供给边防费用,这决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还是把这些废除为好。

【原文】

大夫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注释】市朝:集市,市场。一其求:统一解决需要。
引文见《易·系辞》。
出:发展。乏:原作“乖”,卢文弨引《大典》本,明初本、华氏活字本作“乏”,《意林》三、《通典》十一、《通考》二○、《盐政志》引都作“乏”,今据改正。殖:繁殖,即增产。
匮(ku@):缺乏,不足。
委财:积压的财物。调缓急:调济急需的意思。缓急,这里是偏义复词,只用“急”的意思。

【译文】大夫说:古代建立国家的人,开辟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的途径,沟通物资有无。通过市场统一解决各方面的需求,招来四方百姓,聚集各种货物,使农民、商人,工匠都能在这里得到各自所需的东西,互相交换之后便各自回去。《易经》上说:“交流产品,互通有无,这样就可以使老百姓努力生产。”因此,手工业不发展,农具就缺乏;商业不发展,物资就不能流通。农具缺乏,粮食就不能增产;物资不流通,政府财政就困难。所以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法,正是为了流通积压的货物,供给急切的需要,废除它,是不行的。
【原文】

文学曰: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老子》曰:“贫国若有余。”非多财也,嗜欲众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民欲,实菽粟货财。市,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

【注释】今本《老子》无此语。《老子》,古代道家的著作,相传是老聃(dan)作的,又名《道德经》。躁:焦急不安,这里指急于求利。
实,充实。菽(sh&):豆类。粟:小米。“菽粟”,指粮食。

【译文】文学说:用仁德教导百姓,百姓就会变得敦厚;用财利引诱百姓,风俗就会变得鄙薄,风俗鄙薄,百姓就违背仁义而追求财利,追求财利,百姓就奔走往来于道路上和集市中。《老子》上说:“贫穷的国家似乎有多余的财富。”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百姓欲望太多,急于求利的缘故。因此,高明的执政者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用礼义来防止百姓的贪欲,以充实粮食和货财。在集市上,商人不贩卖无用的货物,工匠不生产无用的器具。所以,商业只是用来流通积压的货物,手工业只是生产各种用具,它们都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事业。
【原文】
大夫曰:《管子》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
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者,罢之,不便也。
【译文】大夫说:《管子》上说:“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还吃不饱,是由于生产工具不完善;有山林大海出产的各种物品,而百姓仍然经济不富裕,是由于工商业不发达。”陇、蜀两郡的朱砂、大漆、牦牛尾和鸟羽,荆、扬两州的皮革、兽骨和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和毛竹、箭竹,燕、齐两地的鱼、盐、毡子和皮袄,兖州、豫州出产的漆、丝、葛布和麻布,都是人们养生送死的必需品。这些东西,都是要靠商业来流通,靠工匠来制作。所以,圣人制造船、桨,通行于江河峡谷,驾御牛马,通行于山陵内陆;甚至到达边远地区,深入穷乡僻壤,为的是流通各种货物,便利百姓。所以,武帝设置铁官,以供应农业需要的用具,实行均输,使百姓富裕;盐铁、均输政策是全国人民所拥戴并赖以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废除它,是不行的。


【注释】今本《管子》无此引文。
陇:汉陇西郡,今甘肃省一带。蜀:汉蜀郡,今四川省一带。丹:朱砂。旄(mao):牦牛尾。
荆:今湖北省一带。扬:今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骨象:兽骨、象牙。柟(nan),同“楠”,即楠木。梓(z0):梓木。箭:箭竹,杆细而硬,可做箭杆。燕齐:战国时国名。燕,今河北省北部一带。齐,今山东省北部一带。旃(zhan):同“毡”,即毡子。裘:皮袄。
兖(yan):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及河南东部。豫:豫州,今河南省一带。絺(ch9):细葛布。纻(zh)),纻麻织成的布。
楫(j0):船桨。
服:使用,驾御。
陵:丘陵。陆:平地。
情真意深义薄云天2023-01-29 17:08:08 发布在 未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