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成败皆在北京,朱棣与朱由检的思想意识差在了哪里?

楼主:清風明月逍遙客 字数:1861字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在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威胁来自西北,故而对强盛王朝而言,首都偏于西北有利于抗敌自保,西汉、隋、唐都是如此。而宋以后的外患来自正北或东北。所以,首都的定位也受到影响而变迁。长安衰落后,北京继之兴起了。

北京从一个华北平原的北方门户,逐步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数百年间,逐渐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一个行政中心。

明朝,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依然是其统治的最大威胁。明成祖朱棣做燕王时即与蒙古周旋多次,称帝后又五征漠北,深知蒙古此后仍是国家边防大患。事实上,蒙元对明王朝的威胁一直没有解除。坐镇北方,利于征伐和安抚并用。北京的地缘位置又属交通要冲,占据北京就挟制了西北到东北、北方到南方的四条关口,确保军事上的主动地位,也有利于就近指挥作战和保障后勤支持。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主要基于四个原因:

其一,南京是朱元璋的根据地,具有深厚基础;

其二,南京“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

其三,南京周围经济发达,粮源比较充足,便于供养明朝庞大的军队和国家机构,南京是保障充足物质供应的理想之所;

其四,在心理上,按当时的五行学说,南方属火、属阳,颜色为赤,北方属水、属阴,颜色为黑,朱元璋国号为明,攻克大都灭掉元朝,是以火制水,以阳销阴,以南克北,实属天意。

另外,朱元璋生性节俭,不愿轻易舍弃坐镇南京时修建的宫室官署,另建新都是“损耗民力,于国无补”。

不过,朱元璋也意识到定都南京有不利之处,既不易成为有力的军事基地,以部署对元朝作战的北方军队,又属于在防守上无险可恃,历史上多个短命王朝的覆亡历历在目。为了扬长避短,朱元璋在离南京数百公里之外的凤阳建中都,作为南京的战略屏障。同时将24个儿子、1个孙子分封在各地,让他们“夹辅王室,尽君臣之义”。其中第四子朱棣于1370年被封为燕王,封地即在北平,由于明军不断对北逃的蒙古军队用兵,燕王势力越来越大,不仅拥有自己的军队,辖制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还被赐予调遣当地军队与官员的权力。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战争历时四年,朱棣夺得皇位。朱棣以国家大计为本,不拘成规,破除阻力,决然迁都于当时边塞之地的北平,改名“北京”。

朱棣置与全国首位经济区(长江下游)的遥远距离于不顾,这是一个勇敢的创举。北京人与蒙古人、满族人只隔了一条近在咫尺的长城,军事上具有极大的冒险性,因此近代政治地理学家多誉之为“有进取性的首都”。

二百二十余年后,明朝到了末年由盛转衰,来自西北的农民起义军和东北的女真族威胁剧增,据守北京就成了不利因素。

1644年初,尽管崇祯对李建泰的出京督师和抽调吴三桂部抵御农民军还有幻想,但山西前线传来的越来越不利的消息,使他感到前途渺茫。在内外交困时,他何尝不想效法晋元帝、宋高宗,赶在大顺军兵临城下以前脱身南逃,依托半壁江山苟延残喘。

这年正月,崇祯多次秘密召见主张“南迁图存”的左中允李明睿,对他说:“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勷,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尔且密之。”接着,他同李明睿具体商量了南迁路线、护卫、饷银和留守事宜。二月间,形势急转直下,代帝亲征的李建泰束手无策,派人飞章上奏说:“贼势大,不可敌矣。愿奉皇太子南去。”

南迁的问题逐渐由窃窃私议而公开形之于奏章。

崇祯的本意,是自己逃亡南方,但一要大臣勷赞,二要顾面子。可大学士们唯恐皇帝南迁时留下自己辅佐太子据守;即便随驾南迁,一旦京师失守,也说不定由于自己曾主张南迁而替人受过。于是一个个唯唯诺诺,不置可否。还有一部分廷臣,如左都御史李邦华,竟主张皇上自然守社稷,而让太子朱慈烺到南京去监国,同时分封定王和永王。如果实行这个办法,崇祯自己仍然逃不了命;即便有如天之福,勤王兵及时赶到,守住了京师,也难保太子监国南京,不会重演唐肃宗灵武登基的旧戏。所以崇祯愤愤不平地说:“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讲战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

一片混乱中,给事中光时亨又跑出来参了一本,指责“李明睿南迁为邪说”。崇祯气急败坏地当面斥道:“一样邪说,却只参李明睿何也?显是朋党,姑且不究。”

南迁之议在一片纷争中拖延下来。

等到起义军逼近北京时,崇祯得到情报说,大顺军除了由大同、宣化方面来的主力外,还有刘芳亮等统率的部队沿黄河北岸进军从南面包抄北京,这时再往南逃也晚了。

内心追悔之余,崇祯只好发出“朕不能守社稷,可殉社稷”的哀鸣,与他的明王朝一道葬身于农民起义的火海了。


清風明月逍遙客2022-06-06 10:28:42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