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散文《朱元璋和他的理想国》连载

楼主:ty_仁者无忧196 字数:135964字 评论数:44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0 16:01:0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书稿共22万余字,分六章,分别为:
1 绪言:书写的与想象的历史
2 世间奇人
3 一统天下
4 洪武时代:文人
5 洪武时代:功臣勋旧
6 “治隆唐宋”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0 16:14:17 发布在 煮酒论史
1 绪言:书写的与想象的历史

历史,是指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文字通过书面文件描述的“过去”,一般也包括实物和对过去进行的研究,而书面记录之前已经发生的事件被视为史前史,即猜想、传说。除了“历史人物”自己创作的文字作品外,历史的描述一般是第三人称的,也就是作为媒介的史家的介绍。不管是自己创作,还是史家介绍,都会有情感因素影响、文字描述能力不足等问题,所以,读者从史籍中收获的历史和其本来面目可能永远都不会一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不要说文字这种并不能表达人类全部情感和宇宙全部事物的工具,就是一个事物原样放在面前,不同的人看到的也可能并不相同。同样一头大象,可能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印象,不仅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且人并不是只有明眼人和盲眼人两种:盲,是有程度之分的。因此,人类才有了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认识,即世界观,再加上思考与想象,就有了每个人独特的价值观、历史观。

相同的事实判断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判断,这不仅是无法消除的,而且可能正是历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魅力所在。中国每一朝代都有一部被后来的官方修纂的所谓正史,历朝都将修纂前朝历史视为一桩表达其正统地位的大事。史官的地位从前秦以来节节下降,由原来独立于统治权力到后来变为完全从属于朝廷。所谓正史,就是站在本朝统治者立场记述前朝人事,表达的是本朝统治者的理解和情感。朝代多了,就有了关于史籍的比较:

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盖自康熙十七年,用博学宏词诸臣分纂《明史》,……世宗宪皇帝命张廷玉等为总裁,即鸿绪本,选词臣再加订正,乾隆初始进呈,盖阅六十年而后讫事,古来修史未有如此之日久而功深者也。(【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卷31)

作为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明史》历来受人推崇,但《明史》也有问题:

《明史》向有佳誉,而实际上有评价过当的地方,特别在明初史实方面。《明史》馆臣过于相信《实录》,又没能充分利用档案材料、《永乐大典》和明清之际一批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而使明初史事多有缺略,太祖朝的许多重大事件若明若暗,说不明白。《太祖本纪》写得太过简单,如胡党、蓝党等这样牵动全国的大案都只是草草几笔……所以,我们对太祖朝的了解很有限,很多问题成了永远无法破解的谜……(马明达《常遇春家族与蓝玉党案》,回族研究,2001年第1期,P36)

所以,《明史》关于太祖朱元璋的记述是否可靠,关键是《明太祖实录》是否可靠,那就需要回顾一下这部实录的修纂“历史”。《明太祖实录》凡三修:一修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历时三年,总裁为董伦、王景彰等;再修于朱棣篡夺后三月,历时六个月,监修为李景隆、茹瑺,总裁为解缙;三修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十六年五月书成,历时六年七个月,姚广孝、夏原吉为监修官,胡广、胡俨、黄准、杨荣为总裁官。朱棣两次重修《太祖实录》,具体删去了哪些内容,又添加了哪些内容,后人不得而知,并且,可能是永远的谜,因为前两版已经被朱棣下令销毁了(一说第二版曾保存至明末)。现在我们看到的《明太祖实录》,是被朱棣揉来揉去、反复雕琢的关于他父皇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反复删改之后,所记四十八年史事只剩二百五十七卷,明显过于简单,特别是朱元璋临帝位后的记述,缺胳膊短腿,惨不忍睹,“宋景濂撰《洪武实录》事皆改窜,罪在重修”。

声誉不错的《明史》,修纂时主要参考的正是《明实录》。

“有明一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以二百八十二年总成一个诬妄之世界。”(【清】张岱《石匮书•自序》)正史靠不住,野史不敢靠,书写的历史有时真的就是一笔糊涂账。不愿做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人,不得不在书写的历史之外再寻求“真正”的历史史实,或许,经过推理、推测与想象的历史,更加接近事实。

这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不管正史野史,特别是《实录》、官修《明史》,其中记载缺失的部分,可能有很大的问题,了解明史,阅读史籍,不仅要对缺失的部分大胆怀疑、尽可以往对其不利的方面设想,而且,就是对保留的部分也要留个心眼,尽量谨慎。对史书记载的官方律令、皇帝诏书等,也不能全信,而应该想到这些诏令与执行之间的距离,中国有儒法相争、相融的传统,到了明朝,官样文章有其定式,就像《明实录》中充斥的“勿扰吾民”“免税”“免粮”等等。当年,山东诸生周敬心奏疏说朱元璋“妄立罪名,不分臧否,一概杀之”,正史却说“太祖惩元纵弛之后,刑用重典,然特取决一时,非以为则。”(【清】张廷玉《明史•刑法志一》卷93)周敬心说“厚敛重科,穷民困苦”,正史却说“而洪、永、熙、宣之际,百姓充实,府藏衍溢”。(【清】张廷玉《明史•食货志一》卷77)再比如,“虽然官方曾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三分,而且不论借款时间之长短,利息总数不得逾本金之半,但这种规定从来未能认真执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2006,P165)现在能看到的书写的历史无疑是被加工了的,真相可能藏在文字背后,如果只看文字,往往会得到错误的结论,相反,想象的历史很可能更接近史实。

历史学是人学。任何历史人物都有童年、青年,再到中老年的过程,常识的增长需要过程,人都有感情,并且,人具有有限性,都会犯错。所以,要想获得朱元璋和他的世界的一个较为真实的形象,需要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考虑。

作为开国之君,朱元璋对明朝廷的功绩至高至伟,并泽及清朝,被康、乾二世皇帝奉为楷模,然而,朱元璋当年以强力确立并执行的规则,大多数在后世被打破并且引起更强力的反弹,比如:朱元璋废宰相并禁止后世再设,后来却产生了形式上有些相似但名不正、言不顺的的内阁首辅,而且还有像张居正这样权势熏天的人物;朱元璋曾于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后来却出现了王振、魏忠贤、刘谨等“怙势薰灼,不可胜纪”的宦官,有明一代宦官之祸“视唐虽稍轻……亦不减东汉末造矣”;朱元璋建赋役黄册和鱼鳞册,目的是束人手脚,后来却产生了举世闻名的明朝流民大潮;朱元璋曾残酷治贪,可明朝却是历代贪腐最严重的朝代;朱元璋建学校、废孟子,禁锢百姓思想,后世却出现了王阳明、李贽,甚至黄宗羲这样连君权一起连根否定的“反叛”思想家……明代学者陆容在《椒园杂记》中说:“国初惩元之弊,用重典以新天下,故令行禁止,若风草然。然有面从于一时,而心违于身后者数事。”事情当然不是“数事”那样简单,陆容当代人写当代事,可以认为这是相当委婉的说法,当面服从,心违于内,就是或轻或重的精神分裂,这是明初的时代特征。

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再看一下朱元璋了。《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深,本来是皇帝之私家“大欲”,后来却成为了评判帝王优劣的标准,即凡能够开疆辟土、有利于大一统的皇帝就是“好”的,该推崇的。只要能“平天下”,哪怕万马齐喑,也是好的,只要国力强盛,哪怕陷百姓个体于困顿,也是好的,只要能维持统治,哪怕在道义上输得家徒四壁,连一块遮羞布都不能保全,也是好的……朱元璋创立明王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屹立二百七十六年不倒,即此之谓也。这种说法的主要问题是,掰着指头数了半天,并没有发现黎民百姓的位置,王朝上下左右扫视了一遍,并没有发现蜷身其间的、天下苍生一个一个的个体。这样的朝代,如果不是二百七十六年,而是二千七百六十年,难道是天下黎民百姓所要的吗?推翻明朝的,难道不正是天下苍生吗?

朱元璋天下太平之后卸磨杀驴,屠杀勋臣,主动放弃做善人的机会,作为一个“人”,不能算是道义的;朱元璋残酷治贪,对皇室宗藩却“分封太侈”,指定其后代子孙成为社会最大腐败者,不能算是道义的;明初“人人惴栗,吏畏民驯”的社会现实,和元末时黎民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全相反,其最大操盘手不能算是道义;朱元璋学习一千五百年前的榜样刘邦,大规模迁徙“豪民”,不分贤不肖,打击有智阶层,这种以重新分配为目的而掠夺财富,不能算道义……有人说,那是皇帝,不能用百姓的道德标准衡量他们,然而,他们首先是“人”,人的有限性并不会因为朱元璋是皇帝而稍稍放松约束,既然要和其他人争夺权力、资源,他就需要和其他人一样遵守道义的标准,否则将其归于“好人”都是有疑问的,遑论“好皇帝”。

明朝延祚二百七十六年,不能算长。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0 16:34: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 世间奇人

2.1 困顿凄惨的童年

安徽凤阳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带,冬春季湿冷,夏季炎热多雨。那一年,这片土地几乎变成了人间地狱,“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旱蝗,大饥疫。”(《明史•太祖本纪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是祸不单行,尤其是继起的这场大瘟疫,让多少人眼睁睁看着亲人痛苦地死去。病人先是觉得浑身无力,而后就上吐下泻,只一两天即不治。悲痛,恐惧,却又无可奈何,当人们明白过来这是瘟疫来袭时,便不顾一切地逃离,有的甚至连正在生病的亲人也不管了。偌大的孤庄村顿时显得荒凉落寞,鸡鸣狗吠声都没有了。

朱重八这一年十五岁,他还没有元璋这样高雅的名字。中年以后朱元璋嗜杀成性,但现在他还是个淳朴的少年。四月初,父亲朱五四去世,三天后大哥朱重四去世,又过了十来天,可怜的母亲也撒手人寰,一个月里死了三个亲人。嗓子喊哑了,泪也哭干了,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这前后,嫁到王家的大姐全家死绝,嫁到李家的二姐病死,二嫂也病死了。三哥重七做了人家上门女婿,可是不久三嫂也病死了。本来三世同堂,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靠租种田主家几十亩薄田,逢露喝露,逢雨吃雨,总还能勉强过得下去的一个家,现在是完完全全地散了,眼前只剩大嫂、侄儿文正和二哥重六,心里牵挂的还有二姐夫李贞,和外甥保儿,也不知是死是活。

让朱重八心痛的还有田主的态度,几年的主客交往,总该有一点怜悯之心,没想当二哥重六和自己想问田主求得一块为亲人的埋骨之地时,得来的是田主“呼叱昂昂”,绝情如此。后来,同村人刘继祖看不下去了,施舍给兄弟一块地,总算不至于让亲人死无葬身之地(《皇陵碑》)。

这是一幅悲惨的场景,大片田地横七竖八地裂着缝,中间是一条狭窄的小路,尘土飞扬。朱重八正和二哥抬着亲人尸体步履蹒跚的地往墓地走,麻布裤子仅够遮丑,鞋已经烂得穿不住了,母亲本来说要补的,可是究竟没来得及;虽然只十五岁,但他身材颀长,个头看起来像二十岁出头的样子,皮肤却黑黑的,和别人三十岁时没什么两样。眼泪早就流干了,叹气也是顾不上,只管气喘吁吁地低头往前走,脑盖骨上一块奇骨隆起,十分显眼。

朱元璋少年时期经历的失去亲人和家庭的大悲恸、大恐惧,身处绝境时世态炎凉的切身之痛,都是常人没有的。称帝后他变得寡恩多疑,对同僚臣下刚绝暴戾,对子孙宗亲却万般呵护,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影响。

实在没有活路了,朱重八想到了村头的皇觉寺,虽然小,并且和眼前这个景象一样破败不堪,但几个僧侣仗着有若干薄田,似乎还能熬些时日。没想到寺庙住持高彬法师念及朱重八亡父朱五四曾经的相识之情,或许眼见孩子实在可怜,竟然收留了这个走投无路的年轻人作徒弟。于是,朱重八便上香打钟,吃斋念经,有模有样地做起和尚,算是暂时安顿了下来。不过想起刚刚逝去的亲人,想想外出逃难不知所终的二哥,不免又流起泪来。

有元一代僧侣的地位较高,“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元史•释老传》),世祖忽必烈曾一次就“赐庆寿寺、海云寺陆地五百顷”(《元史•世祖本纪》),僧侣靠收地租可以衣食无忧。可是今年这个旱情实在是太厉害了,耕地几乎绝收。种地的客户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寺庙出现了生存危机,没办法,高彬法师虽然很难为情,但还是把话说出来了,让大家自寻活路,散伙吧!朱重八刚刚沉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他仿佛已经看见死神在向他招手了。幸亏高彬法师此时并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一招:游方,在那个衰世实际就是沿路乞讨。朱重八因此得到师傅送的一顶箬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和游方僧应知应会的一些礼节,或者还有几条乞讨技巧——狠狠心,结束了五十多天相对安定的生活,朱重八辞别了师傅师娘,离开了家乡。

游方并没有目的地,只听说往西汝州一带逃去的人多,因此就决定往西走,先南到合肥,西经固始、光州、息州、罗山、信阳,再往西只见山不见路,因此掉头向北,到了汝州、陈州,后来又向东,由鹿邑、亳州,到了颍州。至正八年(公元1344年)朱重八结束游方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皇觉寺。这一次远行,行程千余里,历时四年之久,后来他自己在《皇陵碑》中写道:“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如滚滚乎沸汤”。四年中他经历了种种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口音,见了无数气势汹汹的皂吏、无助的贫民,感受了数不清的被蔑视和冷言冷语,不过他毕竟有一身僧侣的行头,还不至于被人棍棒相加。在那样的乱世,没有被官军抓去当壮丁,没有被劫道山贼谋害,没有饿死,也没有被野狗咬死咬伤,如果没有超乎常人的坚毅、权变和决断,是很难毫发无损地返回的。回来了,但他已经不是四年前那个朱重八,眼前这个皇觉寺又小又破,总觉得不是久留之地。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1 21:48:5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ty_dengjf 2022-01-11 22:53:38
不错,请继续。
-----------------------------
谢谢阅读,谢谢捧场!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1 23:03:29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我发现我后面发的不显示了,是不能发了吗?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2 21:54:1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2 投奔前夜

朱重八四年玩命远行虽然艰辛,但也磨炼了意志,开阔了眼界,见识了更多官吏的残暴和贫民的屈辱,还学会了察人识相。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民间那种暗暗涌动的力量,沿途各地见到的人同样吃不饱,穿不暖,但一说到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就会两眼放光,显出幸福而安祥的神态,好像随时准备奋力迎接一样。韩山童和彭莹玉在北方和南方宣传的秘密宗教殊途同归,都信奉弥勒佛,明王即将出世,这个黑暗的时代就要结束了,到那里,世界将没有寒冷、饥饿和贫穷,年年风调雨顺,没有压迫,家庭父亲子孝,邻里和睦相处。信徒之间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和眼下这个死寂的皇觉寺是一个显明的对比,这让年经的朱重八热血沸腾,越发感觉呆下下去了。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2 22:21:4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是要这样分开发吗?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2 22:22: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此时的大元帝国已经是千疮百孔,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终于暴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红巾军起义,韩山童、刘福通借元朝集合几十万夫役重修黄河决口工程之机,发动不堪劳苦和屈辱的役民反抗,借机宣扬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信众迅速扩张到五六万人,并一路攻占了黄河边上颍州、罗山、上蔡、正阳、霍山及舞阳、叶县等地方。听说北方红巾军杀蒙古兵、开粮仓、救百姓,江淮等地贫民也纷纷响应。没多久,朱重八便得到了濠州城被红巾军占领的消息,首领是郭子兴等几个人。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2 22:22:58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朱重八参加红巾军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毕竟大元皇帝还在大都端坐,参加红巾军便是造反。也许,他认为红巾军还不成气候,加入的时机还不够成熟,所以游方四年之后还是老老实实回到了皇觉寺,并没有受到弥勒、明王或红巾军明显的影响,也没有听说他在沿途结交过当地的英雄豪杰,甚至在听说了濠州城已经被红巾军占领,都还没有下这个决心。四年来朱重八受了怎样的历练,思想有什么变化,我们不得而知,最少从外表看来,此时他还是一个平庸的年轻人。但是后来发生的三件事情促使他离开了还算舒适的皇觉寺,奔向郭子兴等刚刚占领的濠州城,朱皇帝精彩一生的大幕缓缓拉开。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2 22:23:15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一件事是汤和来信事件。儿时同村的玩伴汤和给朱重八写了 ,说他参加了濠州的红巾军,就在三元帅之一的郭子兴帐下,有吃有喝,眼下暂时生命无虞,可以速来云云。朱重八“既忧且惧”(《黄陵碑》)之间,却发现汤和来信之事可能已经传了出去,藏不住了,私通贼匪是要杀头的,尽管事后已经悄悄地把来信烧掉,但他还是陷入了恐惧之中。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2 22:23:40 发布在 煮酒论史
第二件事的发生把年轻的朱重八吓得魂魄都要出壳了,皇觉寺再也无法待下去了。原来,“(元至正)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清】张廷玉《明史•太祖本纪一》卷1),灾难很快就降临到了皇觉寺。这天朱重八化缘回来,发现“乱兵过寺,寺焚僧散”(【明】佚名《皇明本纪》),估计是官军刚刚来过,自己幸亏出去化缘乞食了,躲过一劫,否则一定会被彻里不花的军士抓去杀头充数,那可就万事皆休了。这把朱重八惊得出了一身冷汗。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2 22:23:5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可是,哪里是去处,难道今天就反了这大元朝廷?朱重八想到了问旨菩萨,这便是第三件事。他跪在菩萨脚下,连投圣珓(牛角做的占卜器具)六次,结果是,菩萨既不同意他继续在此困守,又不同意再度外出游方避难,那就只有一条路,投奔红巾军。(朱元璋《御制纪梦》)抽签问卦一般都是一次为准,菩萨的耐心岂是无穷的,哪有再三问旨的道理?因此,这里可以看到后来的朱元璋处事稳妥、静而后动的影子,而此时的朱重八心里可能最多的只有彷徨和恐惧。左寻思右琢磨,东西南北,实在没有别的路了,朱重八终于下定决心,收拾了一下随身衣服,可能一整夜都没有睡,天一亮就奔濠州方向去了。这一年他二十一岁,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二十年后,朱元璋实现了中国君主专制时代所有男人的最高理想,获得了人类最大产业,执掌了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最大权柄,开创新朝,称帝南京,一统天下,成为自秦始皇以来最霸道雄主,三十余年玩官吏百姓于股掌之间,是为洪武皇帝。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2 22:24:14 发布在 煮酒论史
2.3 郭子兴帐下
刚刚被红巾军拿下的濠州实际是一座孤城,元将彻里不花就在周围虎视眈眈,肯定在日夜筹划,寻找机会反攻。朱重八依然和尚打扮,但举止却并不像,因为他并不准备做和尚了,种种不和谐自然引起守城红巾军士兵的怀疑,被当作奸细捆起来就要报元帅杀头。幸亏元帅之一的郭子兴慧眼识珠,救下了朱重八,否则世上便没有了日后的大明朱皇帝。或许两人真的有眼缘,或许朱重八情急之下三言两语打动了郭子兴,也或许只是运气,朱重八不仅在来到濠州的第一天就见到了郭子兴,被收为步卒,而且后来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又被郭元帅召进帅府,做了亲兵小头目。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3 12:55:4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如果说朱重八初入濠州时发生的事情还有点落俗,那么接下来的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朱重八越来越发现郭子兴和孙德崖等其他几个元帅的关系并不融洽,有的时候气氛还有些紧张。朱重八不得不时时处处小心翼翼,既要维护恩主郭子兴的利益,又不能得罪其他首领,见人下菜,各种上传下达、迎来送往,均处理得恰到好处。很难和那个后来一言不合即杀头灭族的洪武朱皇帝联系起来,其实,还是那个朱元璋,后人“前后两个朱元璋”的说法不知道他本人是否同意,或许,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只不过一般人没有像朱元璋那么多样的表现机会而已。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3 12:56:12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此时,郭元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就有了将养女马氏终身托付的想法,没想到二夫人张氏也有此意,朱重八更是喜从天降,满口答应,从此,朱重八新起了元璋的雅名,身份也从卫兵佣人升格为郭府贵客、元帅娇婿,“军中咸呼为朱公子”(【明】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卷1),这一年(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朱元璋24岁。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3 12:56:36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朱元璋的母亲陈氏殁于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朱元璋只有十七(虚)岁,他的女性长辈亲属,如祖母、外祖母等,未见确切记载,很可能亡年更早,结发妻马氏,即明王朝第一位皇后,原是郭子兴好友马公遗孤,郭子兴养女,出身优于朱元璋。马皇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早期,曾通过做郭妻的工作,冰释郭子兴和朱元璋之间的嫌隙。战争年代,她“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鄱阳湖大战时,“尽发宫中金帛犒士”,曾劝导夫婿“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开国后,朱元璋将其比作唐长孙皇后,马皇后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当她听有人言宋之失为过于仁厚,说“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这是一位有相当政治远见的女性,却自觉远离权力,“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清】张廷玉《明史•后妃传》卷113)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3 12:56:5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或许马皇后是当世唯一能影响朱元璋的女性,可惜她于洪武十五年疾亟不治,享年五十一岁,感觉自己病重时,把全部把医官打发回乡,并拒绝服药,为的是保护这些医官,避免自己死后被降罪杀害。朱元璋后来越发猜忌、任性,杀戮越发疯狂,可能和马皇后早亡、王朝失去了唯一可以发出“仁厚”之声的这位伟大女性有些许关系。《明史》著者对马皇后给予极大的崇敬,对其早亡表达了极大惋惜,崇敬是对于天下忍辱负重的女性,惋惜是对于天下黎民苍生。如果史籍记载真实,那么,马皇后不失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3 12:57:11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幸福平静的时光很短暂。郭子兴本来就和其他四个元帅关系紧张,眼下濠州城又迎来了从徐州新败逃来的彭大、赵均用率领的一帮人马,他们首领原来是芝麻李,已经被元朝宰相脱脱率领的大军杀害。这些人虽说是残兵败将,但仗着人多,竟然在濠州城里后来居上,做起主子来了。小小的濠州城外面强敌环伺,内部也不太平。在郭子兴看来,赵均用粗鄙浅陋,而彭大有见识,懂礼节,因此有意无意和后者走得近些。没想到赵均用抢先下手,联合孙德崖等元帅,抓着一个机会把郭子兴逮了去,关在孙府一处空房子里。朱元璋在这个关键时刻的处置迅速得当,先去找了彭大,得到他的支持,然后一起来到孙家,孙德崖开始还不承认,但朱元璋已经带了亲兵直奔关人的那间空屋,亲自掀开屋瓦,把被绑得结结实实的郭子兴救了出来。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3 12:57:33 发布在 煮酒论史
太悬了!这件事情给每个人都上了活生生的一课。首先是郭子兴,本来和其他几个元帅互相看不顺眼,现在又来了一个做事鲁莽的赵均用,彭大虽然正直且有眼光,但越是这样的人越不被大家待见,眼看也成了受排挤的对象,而且彭大新来,和自己交情并不深厚,很难与共大事,倒是这个年轻的义婿,关键时候做起事来有缓有急、有先有后,令人欣慰;其次是朱元璋,虽然整个事情最后有惊无险,但现在必须正视这个就在眼前的凶险的环境了,小小濠州城,好像对自己下了逐客令。不久,朱元璋先是回到老家,以义岳父郭子兴的名义竖起招兵大旗,没几天功夫,便募得七百人,这期间就遇到了后来名扬天下的大将军徐达,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一见语合”(【清】张廷玉《明史•徐达传》卷125),后来的徐达攻陈友谅,灭张士诚,北伐中原,把残元主仆追赶得无处藏身,为朱家开创帝业立下丰功伟绩,是大明开国第一等功臣。
ty_仁者无忧1962022-01-13 12:57:51 发布在 煮酒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