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就是腹黑男主上位史,818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的奇葩事~

楼主:流年君的流年杂记 字数:438840字 评论数:62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又更完一个,眼看“流年杂记”公号上的存货越来越少,楼主开始紧张。。。。。

今天都不更了,因为刚通知要开会,泪。。。。。。。

明天回来更汉元帝,楼主给他的主题是:庸官的标准样本。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1:35:39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楼主下午的会又通知改到明天上午了,哈哈哈哈~~

那再更一篇,争取本周内实现天涯和微信公号的同步。

另外看到又有筒子提到 赵无恤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伯鲁的儿子。

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

楼主没有写这段,一是因为这和赵简子传授王位的故事无关。

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史料缺如。

没有史料支撑,面对这个事儿根本就无从下手分析。

而仅仅因为赵无恤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得出伯鲁无恤兄弟感情非常好的结论,楼主觉得是非常草率、非常想当然的,其中的逻辑链条非常不严谨。

所以这事儿只能就悬在这儿了。这背后可能是两位贤者的兄弟情深,也可能是凶险时局造成的斗争结局,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了。

解读历史,因为古远的细节很多我们已经无法复原,所以楼主面对一些事件,只能尽量是用常理去推测其背后的最大可能性。

尽量是用常理去推测其背后的最大可能性。

尽量是用常理去推测其背后的最大可能性。

重要的话重复三遍~~~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03:47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今个下午争取再更一点。

既然我们说了贡禹,那我们接着就来说他的老板——汉元帝。

大汉王朝在汉元帝时期由盛转衰。究其原因,一是开国日久,百弊丛生;二则是汉元帝自身的原因,在其执政期间,国家积重难返。

汉元帝并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坏皇帝。他性情柔顺,顾念旧恩,能体察百姓之苦。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行事却无规章可言,且不能明好恶、辨忠奸,最终将大汉王朝带入深渊。

以我们如今的观点而论,这是一个标准的庸官。

何为庸官:本身并无大恶,但其所作所为,无一不对企业、部门产生恶劣影响,而且影响极为深远。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14:1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 》里,记录了几个有关汉元帝的小故事,一说大家就能快速了解他这个人了。


第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司隶校尉诸葛丰的。

诸葛丰是诸葛亮的祖先,其任职的司隶校尉,相当于如今的中纪委副书记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在这个位置上,难免和各种高级干部和红二代们打交道——而且还是让人不喜欢的那种交道。自然,这些达官显贵都不喜欢他,后来终于找了个机会,把他给贬官了。

被贬以后,诸葛丰各种不服气,觉得可能是当政的周堪和张猛在使坏,便上书皇帝,告两人的状。皇帝看了,心里愈发讨厌诸葛丰。

但汉元帝具体是怎么处理的呢?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15:0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他首先表示:

诸葛丰这个人,两面三刀。以前和周堪、张猛同时在朝,动不动就夸他们俩好。现在因为问题被贬了,不好好想想自己的问题,反倒是拿着些捕风捉影的事攀咬别人。如此没有信誉,我实在不知道你是怎么做人的。

话说到这里,汉元帝给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诸葛丰,我对你很失望,但你是老臣了,我不为难你,罢官回家吧。

话头一转,没想到汉元帝又对周堪、张猛二人发话了:诸葛丰说你们俩做人不坚定,没有信誉。我很可惜你们有这样的坏毛病,但是你们俩的才能也不能浪费,所以贬官吧!

……真是让人流泪不已、长跪不起的处理决定。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17:50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司马光也看不下去了,他提笔进行了点评:

当皇帝的人,要能分辨好恶是非。赏赐可以导人向善,罚恶可以惩戒奸邪,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诸葛丰说的如果是真的,就不应该被贬官;如果他只是在诬陷两人,那这两人被贬官何其无辜!两头都惩罚,那么好恶、是非在哪里呢?

在原则问题上,和稀泥是最差的一种处理方式。身为一个领导,哪怕你的判断或者坚持是错的,你都最起码还有一个立场,还有改正的机会。但你若连立场都没有了,那手下的人离心离德是迟早的事。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18:26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第二个故事,我们再来说说之前贡禹上书的事。

贡禹大约深谙元帝的品性,在皇帝求贤求谏的时候,上了一个讨巧的奏章,名为纳谏实则献媚,马屁拍得不着痕迹,让皇上龙颜大悦,顺利升官。

这事儿不难学,一个叫匡衡(这人就是偷偷挖人墙角的成语“凿壁借光”的主人公)的也学会了这招。

某年日食,元帝问大臣们意见,于是匡衡便上了个奏章,曰:现在天下不太平,主要表现有一二三四五六条。而原因就一条,对百姓的教化不够,只要朝廷崇礼,百姓崇德,以静制动,那么这些问题就都会不药而愈的!

匡衡的这封奏折,逻辑和贡禹的是一样的。两人都清楚汉元帝好用儒术,于是便专门在这方面下文章。

果然,百发百中,屡试不爽。

而元帝呢,他自个儿却是打心眼里赞成他们说的话的,他马上升了匡衡的官。熟知汉元帝心理的匡衡,最后官做到了宰相。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19:33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一向在《资治通鉴》里很少发表评论的司马光,因为汉元帝已经在书里发了两次议论。这次,他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自己站出来说话了,便引用了荀悦的一段话来说事:

为政之道,讲究宽严相济,但是要看时机呀!天下久经骚乱,那就不妨宽一点,让老百姓修生养息;天下承平日久,纲纪弛荡,那就应该以严为主,不能放任自流。大汉王朝立国已经一百多年了,还是一味讲求教化,怕是用错药了!

一个承前启后的大国领导人,竟然始终都没搞清楚帝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是个好人又有什么用?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20:1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第三个故事,是一个军事问题。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看到汉元帝在碰到一个完全不懂的问题时,能优柔寡断、进退失据到何种地步。

彼时,西方的羌族叛乱。元帝和大臣们商讨对策,丞相等文臣无言以对。右将军冯奉世站出来说,这个叛乱太嚣张了,我能平叛。元帝就问冯奉世需要多少人马,冯奉世给元帝算了一下,说,六万人。

丞相和御史大夫们不同意了,说现在国家多乱,而且马上就是收割的季节了,派的人太多会影响秋收,派一万人防守一下,让他们不要打到内地就是了。

冯奉世一听急了,反复和元帝说明,西征羌族叛乱,需要分兵驻守的地方太多,如果兵力过少,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反复陈述利害的结果是,元帝做了决定:那就多给你两千。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26:31 发布在 娱乐八卦
苦逼的冯奉世只能带着这一万二千人出征。

前方的战事果然如他所料,羌人击破两个据点,杀了几千人。

消息传来,汉元帝很后悔。他看了下冯奉世的奏折,冯奉世说再给我三万六千人就够了,于是,元帝,这次,直接,给了,六万多人。

部队走了以后,元帝越想越觉得不安心、思前想后,他,又给,冯奉世,派了,一万多人去。——只不过人还没到,冯奉世的捷报就已经传回来了。

问问你周围做销售和技术的经理们,遇到这种老板内心是不是崩溃的。

(楼主就见识过这种领导的威力,不说了。。。。。。)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28:3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苦逼的冯奉世只能带着这一万二千人出征。

前方的战事果然如他所料,羌人击破两个据点,杀了几千人。

消息传来,汉元帝很后悔。他看了下冯奉世的奏折,冯奉世说再给我三万六千人就够了,于是,元帝,这次,直接,给了,六万多人。

部队走了以后,元帝越想越觉得不安心、思前想后,他,又给,冯奉世,派了,一万多人去。——只不过人还没到,冯奉世的捷报就已经传回来了。

问问你周围做销售和技术的经理们,遇到这种老板内心是不是崩溃的。

(楼主就见识过这种领导的威力,不说了。。。。。。)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29:11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到了汉元帝晚年,石显和五鹿充宗(这是个人名)两个人专权乱政,已经到了人见人厌的地步。不停的有大臣跟元帝建议废黜两人,结果呢,这些人来一个走一个,来两个走一双,有的竟然因此而丧命,例如京房。

京房在和元帝的奏对中,表达已经很直接了。

京房:古代的昏君任用奸臣,但他们却不觉得这些人是奸臣,反倒觉得这些人是忠臣。那么,陛下您觉得到底应该如何分辨忠奸呢?

元帝:那应该是看国家当时的情况,如果在这些大臣的治理下,国家蒸蒸日上,那就是忠臣;如果国内民不聊生,那就是奸臣。

京房:那您觉得现在情况如何?

元帝:......(沉默半晌),那你觉得谁是那种祸乱天下的人?

京房:就是那些您最信任的人。

元帝:......(再次沉默),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你看,在这个事情上,元帝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他的做事风格,既不处理石显等人,也不处理京房,就好像这个事没有发生过一样,一点都不在意。

但是石显在意啊!

这种机密的事,因为汉元帝的不上心,自然不久就被石显知道了。最终,京房被构陷而死。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30:2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另一个被石显害死的是萧望之。(又绕回这群老伙计了,掩面,,,,,,)

萧望之被害死的过程同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石显嫉恨萧望之,并不是因为他像京房一样上书,而是石显觉得萧望之深受元帝敬重,生怕哪天萧望之秉政,自己没有好下场。

于是石显自己想办法。元帝刚即位的时候,萧望之上过一封关于外戚的奏折,被石显抓住了把柄,他建议元帝让萧望之“谒者召致廷尉”。


“谒者召致廷尉”

“谒者召致廷尉”

“谒者召致廷尉”

汉元帝当了十八年太子,登基时已经二十五岁,竟然不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他觉得按字面理解,应该就是让廷尉去问问萧望之的话。

直到后来,别人委婉的提醒他,说萧望之是您当太子时候的老师,你刚即位就把他下狱,怕是不好吧?元帝才一脸惊诧,我什么时候说过把他下狱了!

——你看,到了这时,他才懂了那几个字的意思。

这时,石显又说话了,萧望之下狱是您下的诏,当然,放出来也是因为您看在他是您老师的份上,这个时候再让他任职,显得您做事前后矛盾,没有仁君之相,所以就先把他免了吧。

喜欢和稀泥的元帝很以为然,就把萧望之免为庶人。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32:17 发布在 娱乐八卦
萧望之心里一定拔凉拔凉的。。。。。。

但还好元帝对萧望之感情很深,过了几个月,就又把萧望之起复了。

石显一看,这不是个事啊,于是便又抓了萧望之的一个把柄,说他在免职期间对元帝怀着一肚子怨气,还到处跟人说。石显因此建议元帝:应该让他再坐几天牢,杀杀他的锐气。

元帝知道老师的性格,说老师那么刚烈的人,让他坐牢,他要不肯去,自杀了怎么办?石显回答道,人的性命是很值钱的,萧望之又不是什么大错,不会自杀的。元帝便同意了。

石显拿了鸡毛当令箭,抓人的时候故意侮辱萧望之,萧望之不堪其辱,果然自杀了。

元帝知道后,痛哭流涕,终其一世都格外优待萧望之的后代们。每年到了忌日,元帝都不忘祭拜这个当年谆谆教导他的恩师,每次都派人给他扫墓上坟。

那回过头来,对石显,元帝是如何处理的呢?

石显磕了几个头,认了个错,完事儿了。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4:41:57 发布在 娱乐八卦
@贾斯特都伊特 2017-02-23 15:01:08
楼主我关注你公众号啦 还推荐给了朋友 请问你所有的东西都会在公众号更新么?会的话我就不来看天涯啦
-----------------------------
会的,以后每周两篇,争取做到雷打不动。

明天开始,天涯和微信就会同步的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5:20:5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楼主一般在行文中,除引用及翻译原文外,是很少会用忠臣、奸臣之类的词来描述一个人的。

一来,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简单地被分辨忠奸。

二来,我也不认同当时大臣们针对时弊的解决方法,他们可能觉得只要把奸臣杀光,就能解决问题了。

但真正的问题显然不在大臣而在元帝。

在掌控这个偌大帝国的时候,元帝的能力显示出了巨大的不足:他不知道这个帝国运行的体制,不知道奖惩措施如何用以激励,不知道碰到问题如何寻找解决办法……等等等等。

还有一些事情,他明知不对,却持放任态度,甚至还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神态。在京房的例子中,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关心,才让石显有机可乘,使京房死于非命。而这种先例,会让真正想对这个帝国好的人,噤若寒蝉。

从此,人人闭嘴,高唱赞歌,假装看不见任何问题。大家歌舞升平,眼看着大汉王朝一天一天的烂到根里去。当时,豪强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但却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去伸一把手,挽回局势。皇帝都不操心,我操那个闲心干嘛呢?还是保命要紧啊!

这就是一个庸官的典型样本,他可能是个好人,但更可能是个坏人。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5:23:57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元帝的父亲,宣帝,对死去的平民妻子始终怀有深情,因此一直不愿废太子。可是对于这个儿子,他的评价却再准确不过了: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家自有制度,王道和霸道相杂使用,怎么能只讲究道德教化,和周代一样呢?儒生都是些不合时宜的人,永远都只会认为古代比现在好,让人纠缠于名声和实利中不可自拔,你能指望他们什么?唉,以后祸乱我汉家天下的,可能就是太子吧!)

知子莫若父,叹。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5:25:5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楼主今天更不了啦,明天就来更小粉红董贤亲亲~~

巴特,楼主要在这里隆重介绍一位小伙伴:@流年君御用小分身 ,当当当当~~~

楼主不是一个特别严谨的人,史料凭记忆写也常常会有纰漏,所以每次写完都会发给这位小伙伴检查,是他一次次严肃的拉回了分分钟准备放飞自我的楼主,捂脸。。。。。。

各位有历史方面的疑问,或者觉得楼主说的有未尽之处,都尽管砸给他吧,你们会发现他很好使哈哈~~(真的是位伙子)

不过他只回复历史类认真疑问哈,调戏什么的,他真的会宕机的,请温柔对待~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3 18:04:12 发布在 娱乐八卦
楼主浮上来说一下,今天上午更不了了,要开会……请轻拍,,,,楼主争取下午回来,反正今天一定会把董贤更完的!

楼主在微信公号上推了一篇,是之前排好未发的存货,刚用手机已经发出了,筒子们可以先移步那边,谢谢了!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4 08:53:15 发布在 娱乐八卦
微信后台可回复的关键词,目前有 任安 司马迁 李广利 李广 李陵 董贤
流年君的流年杂记2017-02-24 09:09:02 发布在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