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阆中(图文)

楼主:罗锡文 字数:19212字 评论数: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四川有两座杜甫草堂,名气最大的那座在成都,鲜为人知的那座在南充的阆中。阆中是中国版图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更是难得一见的风水胜景(如今被赞誉为中国第一风水宝地),自古商业、教育、文学、风水、农业、政治等极为发达和昌盛,能吸引大批各领域的名流来此,不足为怪。只是成都的那座草堂,被杜老夫子自己,后来接踵而至的文人,文武兼修的川人和时下的旅游文化等,渲染和宣传成了一张超级诗歌名片,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杜甫忧心于天下苍生的品格和文风。不过,没有多少人清楚杜甫在成都居住的那座草堂在唐代是属于别墅规制和级别的,基本上等同于如今成都市级官员的住处,杜甫在成都三年多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不低,浪漫程度大抵也不比之前的花间诗人低,无论生活,还是文风,都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杂糅。文学史上,一刀切地将某个文人称为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诗人,是很偏颇的,有待商榷。



【阆中地标性建筑之一的中天楼】



罗锡文2022-01-05 15:54:52 发布在 旅游休闲
阆中的那座杜甫草堂,原来那样子基本上不存在了,我见到的是一座集旅游、休闲和文学为一体的场所,既保留了杜甫当年在阆中居住时的少许样式和情调,又开辟成客栈,木质结构,小巧别致,既有深深庭院,又有古韵十足的楼台,各种花草树木,别有一番雅趣。更让人惊讶的是,楼上楼下的房间,基本上都摆放着书籍,有文学期刊,电子读物,还有不少的中外名著,供在此歇脚,有文化,有学识的旅人阅读。只是我对此表示怀疑,不是怀疑草堂的主人这番设计的良苦用心,而是怀疑当今的人们阅读的可能性、真实性,尤其是要静下心来欣赏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那句“阅读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显得非常肤浅或矫情。包括杜甫在内的大诗人,阅读和写作是他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说吟就吟,说唱就唱,说写就写,说忧心忡忡于百姓就能真正做到忧心忡忡,关心天下苍生的。那句广告词不过是一些慵懒或装模作样地捧着一本装帧极为精美的读物,想翻就翻,想搁下就搁下的闲人的看书方式而已,但那不完全是阅读,阅读是用心去看,去悟,去思,去想,阅读使心灵与俗世拉开了距离,使阅读者保持着清醒而睿智的头脑,同时还必须具有独立的思想 和生存空间。旅游不过是有钱人、闲人或无聊者的休闲和玩耍方式而已,而旅行则是将生命交给遥途、远方、时间、孤独、寂寞和永一的自己,用思想者的方式看待、解读和亲近自然万物,用诗意之心流连于山水之间,远方才是他们出发的地方,诗歌是他们的恋人,辛苦与疲惫是他们收获的底气,他们是真正的王者,精神的贵族,灵魂的歌者。在我们这个全民浅薄,文化人大多沦为犬儒和拜金拜权者的时代,这样的歌者王者便显得与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却也弥足珍贵,只是懂得他们和懂得珍惜他们的人甚为寥寥。


罗锡文2022-01-05 16:22:51 发布在 旅游休闲


【卡片机拍的,拍时像素不够,加之时间有点久了,照片效果不好,请理解。】
罗锡文2022-01-05 16:25:31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5 16:27:00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5 16:27:57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5 16:31:30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由此看来,阅读和旅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阅人事无数与行走千万里,看天地变化与读人事变迁,看万物荣枯与人之生死,也是一致的。杜甫是迫于生计和躲避战乱才越过秦岭,到了天府之国的四川,最终成就诗圣之名的。离开四川后,他在耒阳县岳庙游览,突遇暴雨,被困达数日之久,在被耒阳县令救助后,因暴饮暴食而亡。但他的阅历和创作,正好印证了前面我所说的话:他是在用心灵写作,用心去生存,只不过他诗歌和旅行之外的生活确实一塌糊涂。这一塌糊涂的原由,除了诗人固有的毛病之外,还在于他的偏执古怪狂躁,高不成低不就,生活能力实在一般等属于性格和能力上的问题,这些都把杜甫推向了清苦、消瘦的境地,与忧心于黎民百姓的高大形象相吻合。阆中杜甫草堂延伸出的阅读空间和氛围,到底还是人为的因素多,或者装的成分很浓。真正的阅读有时候并不需要这样的空间,甚至不需要一本实实在在的出版物,坐在或走在曲径通幽的任何个节点或转折处,灵感与思维齐聚,便能阅读,更能写作。只是当事人的那番好心,是可以理解的。


罗锡文2022-01-05 16:38:46 发布在 旅游休闲
中国虽然是诗歌的大国,古今诗脉从未断绝,文学界人士和高校主讲古代文学史的衮衮诸公,都愿意将咱们国家赞颂为“诗国”。这无可厚非,也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从古诗十九首,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到新诗等,就足以让每个中国人骄傲一辈子,即使那些不喜欢诗歌,或经常性贬谪诗歌诗人的人,到了国外,说起咱们的唐诗宋词,到底还是要背诵几首,尽管他们确实不知道什么是诗歌,真的瞧不起文学。但骄傲归骄傲,天天在课堂上和电视上朗诵古典诗词,还搞了个让国人突然变得文绉绉诗意翩跹雅味十足的诗词大会,实在不能说明多少问题,充其量是在文化落魄,苍生爱钱爱财的情形下,一些打着复兴古典文化旗帜的有志之士的一厢情愿,让收视率和收益占据了全部文明体系的电视人、投资者和某些闲人搞的噱头而已。
怎么理解呢?首先,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创作,古今都是极少数人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私人劳动,个人行为,只因它们在创作成功后产生的强大而深刻的客观效应,包括审美效应和教化功能,被人津津乐道,代代相传,但真正理解创作辛酸,深刻把握创作主题,懂得审美和提升审美趣味的“自以为是”的清醒者并不多,不搞文学创作的人,要么依附在文本上被感动得泪水滂沱,要么被其思想性牢牢束缚,心灵便僵死了。究其实质,这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误读。其次,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喜欢诗歌和读得懂诗歌,甚至可以说,古今无数国人并不欣赏和看重诗歌,他们对待文人和文学的态度,显得极为轻慢、傲慢、野蛮和无知。他们的表现多半如此:一边兴致勃勃谈论男女之事,一边为当今女人的贞节问题痛心疾首,一边口含精美食物,说要诗意地咀嚼,一边过着除夕,装着很幸福很懂得人情的样子,一边欣赏春晚,一边又将在春晚舞台上假唱或装模作样的某些演员讥讽贬谪为戏子,一边又要在学术论文中论证那些表演者的表演的艺术性、思想性,一边又在加官晋爵等极为重要的人生环节上,利用甚至窃取戏子们的成果为自己的前途添砖加瓦,等等。连诗词大会,青歌赛的文化评委,有时都不免流露出对文学的轻慢态度,一般意义上的读者和多数只崇拜钱权的国人,就甭提了。第三,古希腊诗人笃信诗神的存在,他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往往都要在作品的开头,甚至在写作前大声而真诚地呼吁伟大而万能的诗歌之神缪斯赐予他们灵感,帮助他们完成创作这一艰辛而荣光十足的工作。但国人不信神,只有迷信,迷信的组成部分有神,有仙,有鬼,有怪,但就是没有诗歌,没有艺术,没有人性,但他们在占卜,祈祷,做各种迷信活动的时候,莫不用一种带有强烈神话色彩,诗意色彩,甚至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从事他们的事业,但一旦活动结束,却视诗意的心境为虚幻。无独有偶,一些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诗歌的学院派人士,开口闭口都是对诗歌的高度赞美和深刻解读,并声称自己完全是一个积极而真诚的研究者,二度创作者和传播者,但当他们论及古罗马诗人在采纳由荷马史诗创立的在创作开头呼吁缪斯赐予自己灵感的形式,所表现出的距离感,变通性,灵活性时,立马将古希腊人对缪斯的挚爱和笃信贬谪为天真幼稚,甚至对现当代欧美和国内一些喜欢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新诗歌创作的诗人嘲讽为矫揉造作和虚假虚伪者。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咱们国家的某些文学现象,与上面的现象殊途同归。


罗锡文2022-01-05 16:44:01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5 16:53:39 发布在 旅游休闲
未完待续。
罗锡文2022-01-05 18:10:28 发布在 旅游休闲
阆中并非杜甫到成都必须经过的地方,他到阆中是事出有因的。杜甫到四川时,唐王朝正在经历让其由盛转衰的巨大事变,即安史之乱。763 年秋天,在今天三台县(唐时称梓州)的杜甫得知好友房琯在阆中去世,便前往阆中吊唁,之后便在阆中滞留了一段时间。可以说,正是风水宝地阆中秀丽的山川 景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抚慰了杜甫疲于奔命的身心和失去好友后的悲痛,但也是因为安史之乱带给天下苍生的无尽苦难,唐王朝的日渐衰落等,给了杜甫深深的震撼,使他文思泉涌,写下了《征夫》等最初莅临阆中时的作品。不久后,杜甫因事离开了阆中。但在第二年初春,对阆中念念不忘的杜甫再度莅临阆中,又一次陶醉在阆中的山水之中。就在这时,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与他交情深厚,过从甚密的友人严武出任剑南道节度使,不久又传来朝廷军队收复都城长安等地的消息。杜甫大喜过望,写下 《阆山歌》《阆水歌》《玉台观二首》《滕王亭子二首》等诗作。需要说明的是,严武虽说号称杜甫好友,铁杆粉丝,精神与灵魂的追随者,其父亲也是杜甫的熟人,但杜甫对待严武并不地道,有忘恩负义之嫌,比如,杜甫经常在酒醉或心情郁闷时对严武出言不逊,甚至侮辱其人格,完全不顾念严武对他的友善。有时,杜甫见了严武,不仅衣冠不整,而且招呼也不打,喝了酒,还跳到严武的床上,瞪着严武,鄙视道:“没想到严挺竟然生了你这样的儿子。”严挺乃严武的父亲。要不是严母将儿子拦腰抱住,杜甫将被气血攻心的严武狠揍。杜甫在成都的草堂,也有严武的一份心意,杜甫初到成都时,严武和一众官员就常去探访,关心他的饮食起居。有关杜甫生平的真实记载,可以参阅新旧唐书和《唐才子传》等书。国人不管是阅读,还是看戏看影视剧,都容易被文本和情节深深地套进去,将文本中的形象与写作主体等同,将剧中人物与生活中人物等同。这显然又是阅读和鉴赏中的误读。杜甫作品中的忧国忧民思想,高尚的情操,乃至渗透在作品中的作者的“影子”,与作者本人差距巨大,甚至大相径庭。国人中的多数就是这么被牵着鼻子走的,即使某些阅读能力高深的人明知被套进去了,却不思悔改,愿意被“欺骗”,这跟女人的某些心境和行为极为相似,比如,一个女人明知自己被某个男人欺骗,却因为深陷爱河而愿意继续被骗下去,甚至认为那些骗人的鬼话因为听起来舒服,有一种被关爱的诗意意味,有极强的幸福感受,有诗意缤纷的浪漫情调,便愿意将那些谎言看成是爱情的重要成分。


【阆中杜甫草堂你得杜甫画像】
罗锡文2022-01-06 11:27:58 发布在 旅游休闲
我在阆中杜甫草堂里周游的时间不长,稀稀拉拉的游客和几个在屋子里细声细气地说话的人,都跟我没有关系。倒是杜甫在阆中游览后写的诗歌,时不时浮现在脑子里。这里不妨摘录几首。

阆山歌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 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滕王亭子二首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
尚思歌吹入,千骑把霓旌。

虽说阆中这座“草堂假日酒店”的名号听起来颇有些滑稽,但咱们得承认它还是具备了相应的文化品格和意义的。只是需要说明的是,杜甫的诗歌创作近三分之二是在四川创作的,尤其是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我在其他文章中已经提到过。“杜甫入川终成诗圣”这说法是站得住脚的,绝非空穴来风,更非想当然。除了成都,杜甫钟爱的地方就是阆中,他在阆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挥笔写下了数十首诗歌作品,上面摘录的篇什,便是其中之一。两相比较,后来莅临阆中的文豪,包括苏仙苏东坡,留下的作品就不多了。
尽管如此,我仍然对包括阆中在内的人对诗歌报以的热情持谨慎态度。除此之外,阆中其他领域的文化和历史风采,我是相当感兴趣,极为信赖的。以下的章节中,我会一一写道。


罗锡文2022-01-06 11:28:54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6 11:31:57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6 11:32:12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6 11:38:45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6 11:41:10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6 15:55:57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6 15:56:58 发布在 旅游休闲


罗锡文2022-01-06 15:57:43 发布在 旅游休闲
未完待续。
罗锡文2022-01-06 17:49:25 发布在 旅游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