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楼主:傻到以前用真名 字数:2130字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微信年度读书报告出炉。
全年共阅读236小时,读过66本书,读完46本书,中间的什么笔记勋章就不提了,喜欢最后附的一句,阅读是你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先说感受,把那个“共”字换成“才”字就是。每天坚持一小时、每周读完一本书的标准都没有达到,惭愧。当然有的书,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确实无法做到别人那样,一本书非读完不翻第二本。通常情况是换着思维同时读三到四本,不至于枯燥。
还是想谈谈关于书、阅读与避难所的问题。
与“难”相对的自然是“全”,安全或周全都可以。说的不是物质空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安全的一个国度,值得感恩和回馈。那这个“难”字指向的是精神层面或心灵空间上的概念。
这方面有点老生常谈。今天读到一本关于余秋雨为北大讲座类似访谈类的书籍,里面谈到他对国学的观点。表面上我们认为一段时间国学的再度复兴是国人精神世界开始由亏变盈的表现,大师看问题比常人要深刻,并非持乐观态度,认为是市场经济功利主义下的产物,动辄把一种文化艺术冠以“国”字还会阻碍它的发展。
比如说到京剧是“国粹”,第一感受是神圣不可亵渎,只能老老实实传承,谁还敢轻易造次创新,所以,凡是带着“国”字头的东西,非但没有得到好好发扬光大,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想到黄梅戏不是国粹,发展未必也有多好,不过是沦为一些网红们的翻唱蓝本。引发争议是必然的,也是二次创作者的本意和目的。单从以网络为平台载体的文化繁荣景象来看,我们非但没有遭遇精神世界上的种种“难”,反而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充实”。几乎所有原本濒临消亡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哪怕只剩下一个符号,比如八零后经历过的临街吆喝卖东西,都可以在网络上活得重生。
物极必反,当一个东西变得无孔不入防不胜防,会让人和周遭变得不安。有天你发现手机不在身边或是断了网,多半会感觉到惶恐紧张。原本只是个方便联系的物件,俨然成了主宰,这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跟我们被什么东西下了蛊咒,无势无形,能量巨大。
我一度有过感到不安焦虑,以前只是网购动动手指当做放松,现在连工作都需要用到还正儿八经,为此有过抗拒,但面对滚滚洪流,也只能望洋兴叹。明明形式大于内容,何况内容都比不上一条搞笑视频。
雪崩之下,雪花也难逃无辜。顺势而为终究是要的,当年发行量达数千万的国内首席杂志《读者》据说也再次见证纸质媒体的夕阳之美,毅然决然走上了电媒之路。有人嗤之以鼻看似高雅实则毫无营养早该如此,我不那么认为,《读者》先是失去了读者,已然是一种灾难,然后承载了一两代人的精神价值和心灵家园,随便三两句就给你轻易否定摧毁。
不出声不代表默认。现在网络上有一种以颠覆解构以往既定价值理念为荣的倾向,明明好的,给你说成不好的,明明不好的,非给你往好的方面去靠,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候都三人成虎,现在可想而知。
好在还是不习惯当众发表意见,除非是演讲和发言,那没办法。后者也是有准备的,稿子要搜集材料然后背熟,装作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的样子,换来别人一点礼节性的掌声。上次开会分管上司又提到让我在单位讲一次传统文化的事情,其实一直在准备,后面在单位一打听,前面关于业务的讲座都已经在排队,我这种可有可无的还是不要去参合了。看书写字备课是个脑力活跟体力活的集合,如果只是看书不一样。
单位团委前几年搞了个读书分享会,参与者在上面分享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我讲的是宋真宗赵恒的《劝学》,里面有两句天下妇孺老幼皆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今年刚好读了两本《宋史》,第一本是跟《清史》《明史》成套系列,风格却迥异,家长里短看的很是心累,最终放弃,换了一本来读,顿觉轻松不少。
之前有阵说现代文人最喜欢穿越去宋朝,而且是北宋,因为重文轻武嘛,搞得文人士大夫连皇帝都不怕,触犯龙颜家常便饭,最多就是个罢免流放,搁明朝不知杖毙多少回了。但对待外族偏偏硬不起来,早年的范仲淹、寇准还有几分骨气,越到开始气血攻心,还好最后出了个文天祥跟陆秀夫,算是给宋朝在苟延残喘中留下些许颜面。说是武打江山,文坐江山,都未必。皇帝本身要不行,什么都是空谈。
微信读书报告给我今年阅读概括提炼了一个身份符号,历史学家。那未免太过沉重,离得还远。
我只是有怀旧的习惯,有时沉迷于过去,无法自拔。看历史的好处,不只是知古鉴今,或许还能逃避现在和认清自己。透过历史的迷雾,不只觉得自己异常渺小,还不伦不类。历史的主旨或规律之一就是要学会顺势而为,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为此有所保留,因为当下暂时还不能成其为历史,一个人活着和死去,是为了成为历史,但也不能只为了成为历史,更不可赤脚站在岸上,去嘲笑海里追逐的浪花,因为不是上帝,为了不被嘲笑,可以多思考,少说话。
看书多了久了,别人不知道,确实能让人变得沉默,但不是为了避难,是不是即便眼前有“难”,反而是幸事。可以闹中取个静,没人给你带来关于阅读上的各种困扰。再者,徜徉在书的海洋,跟其他海洋有本质区别,不管是电子还是纸质,动的只是眼睛和脑,也没有其他方面的干扰。当然更重要但不一定认同的是,人类社会积累发展的精华,我说的有道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只能以文字方式来记载,其他载体不是不行,只是不适合,用了反而是一种浪费。最好是印在纸张上,虽然容量小得微不足道,但胜在傻笨老实可靠。
只希望明年的书再读多一点。
傻到以前用真名2021-12-30 00:29:09 发布在 红袖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