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筷子

楼主:罗锡文 字数:1737字 评论数:10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当年在四川宜宾生活和工作的时候,常去由长宁县和江安县共管的蜀南竹海游玩,常见到当地人制作筷子。后来在江西井冈山,浙江安吉等地旅行时,也见到制作筷子的手艺人,用心打磨收益并不高却哪个中国人都甩不掉的筷子。
筷子是中国人文明体系中的一个绝对重要的标签。我注意到,近来,电视不厌其烦地播着引导世人正确使用公筷的公益广告。这段广告虽说仍然有商业利益的元素和国人极其擅长的“装”的元素在内,但仍然不失为一种文明行为。
筷子的产生,最为直接和重要的用途,就是吃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筷子,中国人意识到文明是什么东西,明白穿衣吃饭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人一家人一个家族一个地区一个朝代的人的品味品质,还能看出他们是不是懂得规矩,懂得做人等等。几乎每样在中国人的脑袋里和心灵里发明并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被中国人纳入了属于中国人民族属性的文明体系中,而做人是其重要的一环。
在宜宾的蜀南竹海,制作筷子的人会牢牢记住,每根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意在指人有七情六欲,而满足舌尖味蕾的需求,更是人存在的首要任务,民以食为天嘛。但吃东西,活下去,不是为所欲为的,而是要有规矩的,要好好做人的。因此,他们便把筷子制作成一头圆,一头方的样式,意蕴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然,要是在此基础上理解为“天圆地方”,人神共存于天地之间,吃吃喝喝,玩玩耍耍,快快活活,和和美美,该是多么美妙的生命景象啊。
一次性筷子没有这样的长度和方圆的造型,姑且不说它们造成的污染和浪费,单就这种小家子气的造型,就给人一锤子买卖的印象。一锤子买卖是生意场上的大忌,也是人际交往,尤其是崇尚高品格生存方式的人所不屑不齿的。
没有必要,也没资格在此讥刺和贬谪西方人的刀叉,那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文明物质,金属自有金属的质感和魅力。
至于现在餐桌的礼仪之一的公筷使用规矩,我不以为然。原本给别人夹菜,既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亲热之举,也不是害人损人置人于死地的行当,中国人自古就这样,随其自生自灭最好。要是实在要在饕餮们的餐桌上礼仪礼仪,最好是别夹菜了,中国人崇尚的礼仪,本质上就是仪式,仪式多是做样子的,现在的人总爱说自己是个仪式感强的人,说白了,就是装模作样,爱拿腔拿调而已。餐桌下斗得你死我活,人鬼不如,偏偏到了餐桌上就要礼仪礼仪,那就用自己的筷子呗,为啥,大家都吃,都有吃的喝的,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看到过人在食欲驱使下口水都流成地下河了,却不得不拿起自己筷子旁边的公筷,装出很亲热,很有礼节,很有教养似的,将菜夹到别人碗里,而别人又不得不暂时掐掉自己已经被植物油动物油诱燃的欲望之火,放下筷子,伸出双手,放在碗沿边,笑容可掬地,不停地低头曲颈地说着言不由衷的谢辞。其实,夹菜的人和被夹菜的人,都感到麻烦,甚至是烦躁,但为了礼仪,为了面子,为了所谓的教养,为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尽情演绎的孝道,人们不得不这么夹来夹去,委实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夹着尾巴做人的方式了。当然,最为标准的,最为形象的,最为直接的,最为持久的,最有古老中国文化形式之一的,还是官僚们在餐桌上的形式,敬酒,夹菜等,每个环节绝对不能少,尾巴夹得好不好,事关前途,甚至身家性命,不可稍有懈怠和疏忽,而被恭维和伺候的主,在另一个饭局上,不幸成了拿着酒杯和筷子的下属,轮到他们夹着佳肴,将尾巴夹在屁股后面的时候,他们自然也不敢稍有造次。
小时候,在乡下,一些长辈给晚辈夹菜,以示喜爱和做长辈的善意。他们往往要将筷子在嘴里吮吸几次,直到筷子上的饭屑油腥被他们的舌头嘴皮擦干净了,才将筷子伸向菜肴,夹起来,放到晚辈碗中。给长辈夹菜,也多半如此,当然,也有别的方式,比如,用抹布擦的,或毛巾擦的,要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抹布或毛巾,那些人干脆就把筷子伸到胳膊窝下面,使劲抽两下,再夹菜,懒惰一点的,直接撩起衣服一角,就开擦。
这是陋习,说起来让人不爽,一些乡下人还以为我这是在羞辱和亵渎乡下人。不是这样,真不是这样。
城里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在请客吃饭的时候,保持相敬如宾,有一定的间距,但又不失那点不多不少的亲热的味道,夹菜的现象也很少。但在他们自己的屋子吃饭时,夹菜,包括用各种方式擦筷子的方式,也算不上卫生和文雅。
筷子将粮食和规矩一同夹起来,送入中国人的肠胃和精神灵魂之中,不是奇迹,却比奇迹更长久。
罗锡文2021-12-10 15:41:43 发布在 饮食男女